无肉不欢,鸡鸭鱼肉,中华老字号肉制品网购不完全指南!
分享新年购物清单,聊聊你最难忘的新年故事!12月24日-1月29日参加#年货大作战#征稿活动,发文至社区即有100金币奖励,最高可获得1000元京东E卡!晒出年夜饭,参与2021年的年货大作战征稿,快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创作立场声明:无肉不欢的盛宴,天南地北,鸡鸭鱼肉,追寻儿时味道!
吃货们,开会!
我一直关注各大平台推荐的美食,发现在肉食推荐下留言的朋友最多,显然,很多人无肉不欢啊,又或者肉食动物最爱热闹。一年到头,为了形象,为了生计,我们或者素食塑身,或者节衣缩食,这要到过年了,放开一点吧,多吃点肉解个馋,反正这个春节也要少出门,为国宅家!
当然,春节嘛,吃肉也要讲究点,我整理了一下老字号的肉制品大V,单说肉食哦,别的暂不涉及,其中有我们熟知的,也有相见不相识的,献给无肉不欢的朋友们。
中华老字号+非遗+地理标志产品
我们常听说中华老字号,非遗技艺、地理标志产品,今天不妨花点笔墨了解一下,几分钟就够了。
中华老字号
中华老字号(China Time-honored Brand)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在1991年全行业的认定中,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认定的中国大陆的老牌企业有1600余家。2005年6月,中商合公布中华老字号认定范围征求意件稿,重启中华老字号的认定工作。2006年4月,国家商务部发布了《“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试行)》“振兴老字号工程”方案,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名义授予牌匾和证书。
说来也有意思,中华老字号被大家记住并乐此不疲,这其中餐饮品牌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如果有兴趣,可以在商务部的中华老字号信息管理平台逛逛,看看各地都有啥老字号品牌,有啥好吃的老字号。
传送门附上》中华老字号信息管理平台
吃货集合完毕了,下面进行一下吃货晋升美食家的培训。能吃很简单,会吃也不难,但是吃出门道可不是说说而已。老字号是块金字招牌,中华老字号里有很多好吃的,其中有些美食还有其他头衔加持,比如非遗、地理标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称非遗,我曾调侃过这个简称,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前,我们只有尊重。
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传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最高的称号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颁布,我国的非遗保护体系共分为 国家、省、市、县4级,相当大的份额都跟美食相关,而美食中的制作技艺往往还联系到非遗传承人。
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经2005年5月1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5年7月15日起施行。
例如平遥牛肉、金华火腿,都属于地理标志保护范畴,只在在当地生产制作才能冠上名头。
很多大名鼎鼎的肉肉,三样都占全了,中华老字号、非遗、地理标志产品,算是经典中的经典,肉食中的战斗机。
背景告一段落,接下来开启逛吃逛吃模式。
金华火腿
号称南腿,源自浙江金华,史载金华民间腌制火腿始于唐代。清代医学家赵学敏记载:“‘兰熏’,俗名火腿,出金华者佳。金华六属皆有,唯出东阳,浦江者更佳。其腌腿有冬腿、春腿之分,前腿、后腿之别。”
一条漂亮的金华火腿可分为火爪、火踵(火蹄)、上方、中方、滴油五部分。对大部分家庭来说,金华火腿是用来做点睛之笔的,有与无,滋味天壤之别,而绝不是吃肉的概念。江浙名菜腌笃鲜,底味是笋的清甜,而火腿就是那神来之笔,让味道翻了几个跟头。
老字号的金华火腿不算多,雪舫蒋算得上头牌,这是一个始创于咸丰年间的老牌子,中华老字号,有句话叫“中华火腿出金华,金华火腿出东阳,东阳火腿出上蒋,上蒋珍品雪舫蒋”。
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因产于云南宣威县而得名,号称云腿,和浙江金华火腿味清风格不同,宣威火腿味重,也一直被文人雅客追捧。
宣威火腿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
宣字,是宣威火腿中的角儿,中华老字号,这几年的商业发展也非常不错。
平遥牛肉
火腿似乎都在南边,就算有号称北腿的如皋火腿,也没有过长江。说起牛羊肉,目光就必须跨过长江和黄河了。牛羊肉成了北地的肉食主角,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吃到老爸出差带回的平遥牛肉,非常惊艳,夹起来的每片都弹性十足,在舌尖颤动,咸鲜香的味道充斥唇舌,跟我们平日里习惯的同样卤肉的味道差别很大。
平遥牛肉,山西省平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平遥牛肉起源年代无考,清代时已誉满三晋。清嘉庆年间,邑人雷金宁及其子孙三代,在城内文庙街设有兴盛雷牛肉店,长达百余年。到光绪末年,又有任大才与其子任仰文在城内西大街设立自立成牛肉铺,所制牛肉可与兴盛雷牛肉相媲美。2003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平遥牛肉”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都说买老字号的吃,其实除了味道,更多是一种情怀,特别父辈而言,是报答这些个老字号陪伴他们度过了童年时光,青涩、贪吃、调皮的他们每每为了能吃一口老字号的肉而兴奋不已,比过年都高兴。
平遥牛肉,冠云是不错的选择,在京东已有了自营店,购买比较方便。
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又称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是著名的德州三宝之一。德州扒鸡是中国山东传统名吃,鲁菜 经典,制作技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德州扒鸡就被列为山东贡品送入宫中供皇族享用。
曾经看过一篇热文,名字属于过目不忘的那种,大意是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德州。我想,这大概是对一个美食的无上敬意,对食材的尊重。
这个老字号有趣了,就是用的菜名做的招牌,德州扒鸡既是菜名也是金字招牌。
永盛斋扒鸡
说没有一只鸡能活着离开德州,当然不只一个牌子能搞定,永盛斋扒鸡同为中华老字号,已有几百年历史,味道不容遗忘。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繁杂的制作工艺颇得孔子真传。
月盛斋酱牛羊肉
月盛斋是一家专门经营清真酱牛羊肉的老字号,位于前门大街路西。自清乾隆年间1775年开业,至今已经有230多年的的历史。主要经营西式熟肉制品,禽类、水产品,加工制造速冻食品、糕点、仓储,商品配送,货物进出口,常年担负着清真肉食品供应任务。
说到牛羊肉,酱肉制作方式不可不提,北京的月盛斋的味道是许多北京人,以及到访北京的过客不能忘记的。
哈尔滨红肠
一个对我们来说很北方的地区,却有一个全国闻名的老牌肉食,我想很多南方人都是先知道哈尔滨红肠,才有机会吃到。
说起哈尔滨红肠,必须提到这个老字号,秋林·里道斯,正经的中华老字号、非遗、地理标志产品。
灯影牛肉
四川味道是中华老字号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一般人都会想到辣,或者麻辣,但实际上,川味是一种复合味道。牛肉富含纤维,口感丰富,四川人发明了很多吃法,其中的灯影牛肉非常出名,也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
金角、老四川,是中华老字号,有灯影牛肉,五香牛肉等川味牛肉熟食,味道真的很能代表四川。
上海梅林
肉制品,往往不容易保存,所以人类才发明了很多长期储存肉类的办法,也因此衍生出很多味道。科技进步后,人们发明了更简单的方式——制成罐头。
梅林是这个领域的中号老字号,旗下的肉制品罐头品种多样,味道也被天南地北不同口味的人们所接受,这真的很难得。
德和火腿
提到梅林,似乎必须提到云南德和,我一直认为这得益于中华两大火腿产地的风物。梅林或是自称一派,或是受到金华火腿的感召,德和火腿也正是云腿的拥护者。在火腿肠已经沦为淀粉和大豆蛋白的时代,还是尝尝午餐肉吧,才对得起咱们无肉不欢的抬头。
桂花庄川味香肠
四川的香肠非常有特色,除了有花椒味道,还有说不出来的滋味,我想那就是复合味道,川味的神来之笔。
川味香肠的精髓在腌制,腊肉也是如此,肥瘦之间,滋味悠长。
张鸭子
也许因为有四川血统的关系,我很难忘记四川味道。因为鸭子成为大众难以忘掉的记忆,全国各地不少见,全聚德的烤鸭被人熟悉,但北京烤鸭网购到手往往风味全无,不如试试川味的张鸭子。
先卤再烤,这是川人的智慧,也赋予了一只鸭子与众不同的风味。
皇上皇
广东腊味,借着粤菜的名声火遍了大江南北,不管是爱吃咸的,喜欢辣的,都被这一口甜甜的广式味道收服。
中华老字号里,皇上皇是闭眼买的广式腊味最优选择,贵就贵点,皇上皇买得安心。可别因为一根差强人意的香肠遗憾了一锅上好香米的煲仔饭。
他家的肉制品选择很多,可不止腊肠而已。
万隆火腿庄
万隆始创于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是杭州著名的河坊街四拐角唯一经营百余年的老店。以生产销售火腿、家乡南肉、风腿、香肠、酱鸭、香肚等腌腊食品最为著名,有“腌腊上品推万隆”的美誉。
鲁迅先生也非常喜爱万隆的美味,迁居上海之后还多次托人代购万隆的美食,酱鸭是杭帮菜的代表之作。
天福号
北京城里,爱吃肉的都知道,天福号的肘子是很有名的。
天福号始创于清乾隆三年,是一家具有282余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天福号的酱肘子曾作为清宫御膳必备佳肴获赐进宫腰牌,在京城享有“乾隆酱汁传百年,慈禧腰牌通天下”的美誉。
酱肘子是他家的爆款,大概也是大部分中国人过年过节酒席上最硬的菜,下酒也下饭,这个礼盒装集合了多个硬菜。
三凤桥
三凤桥酱排骨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前后),无锡南门莫盛兴饭馆为了充分利用剩下的背脊和胸肋骨,加调味作料,煮透焖酥,起名为酱排骨,当作下酒菜出售。1927年,慎馀肉庄(三凤桥肉庄的前身)开张后,对肉骨头的烧制技术作了改进,味道得到了明显的改进。随着无锡经济的发展,外地游客日益增多,肉骨头深受大家青睐,一时间三凤桥酱排骨声名鹊起。
无锡的肉食与甜味有着最紧密的联系,也催生了最另类的甜味肉肉,三凤桥就是此间的翘首。无锡排骨,也可以网购了。
写到这里,我已经不止一次吞口水了,中华老字号多半是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以吃尤为重要,也是国人对家乡味道的集体记忆。因为有很多味道是雷同的,食材是相似的,所以我只选择了一部分,同时也是口味容易被各地接受的。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添砖加瓦,说说那些我错过的中华老字号肉肉!
这次撰文时,我也发现很多中华老字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被大集团并购,向连锁化发展,也有的还基于线下实体店经销,大有独来独往的派头。再假以时日,不知道有哪些老字号消失,又或者被改变。
管他呢,有肉吃就是好事,明天的事给明天去想吧!

说到香肠,肯定咸,我下次重点聊一次
川味香肠会不会很咸?
这些老字号真空包装也就是糊糊人,拿来送礼而已
严重同意。
网购那钱,还不如本地找个好的卤菜店
坐标广西。广西白斩鸡和广东一样蘸的沙姜酱油,没有沙姜时会配葱和香菜之类的油碟。沙蟹汁是海边特产,而且没听说过拿来配白斩鸡的
菜的口味众口难调,但是只要批量生产真空包装的必然不会好吃。真要想吃只能买当地现做卤菜店里的,有些可以抽真空发顺丰,那样的味道肯定比那种生产线上下来的好,我指的主要是卤菜类,比如我们南京桂花鸭,真空包装难吃死了,随便街边找个有人排队的卤菜店都比那个强。
扒鸡真空包装的难吃死了,是难吃,大家注意。广式香肠还不错,这个红肠不好吃,但还凑合,也不算难吃。
灯影牛肉错了哦,你这个是重庆产的,是假的,正宗是四川达州的国家地理标志的,好好去查下
把吃研究透了,佩服
网上有吗?
随个人喜好咯
爱狗肉人士表示强烈推荐沛县狗肉,玉林狗肉节
口水出来了。。。
这边糖醋的菜都是放镇江香醋。米醋我们这边也有,不属于白醋,是黑色的,只是颜色和味道比做菜的红醋要淡,是蘸小笼和大闸蟹吃的,这个千万不能搞错了,另外炸猪排和油煎馄饨必须蘸辣酱油貌似在外地没见过,广东和香港那边有类似的东西叫做喼汁,广东白切鸡蘸沙姜上海白斩鸡以生抽为主辅以葱花姜丝麻油鸡汤,而广西那边白切鸡蘸的是沙蟹汁,类似这东西我的家乡崇启海地区也有叫蟛蜞酱,都是类似于螃蟹而长不大,所以只能捣碎盐腌,让蛋白质水解产生游离氨基酸作为鲜味来源。另一种叫做蛸蜞肉苦不能食用,只有两个大螯可以取下炒食,炒的时候要放啤酒否则壳很硬不易吃。
行吧,锅包肉放9度米醋,要是吃出醋精味直接让饭店把菜退了
锅包肉还行,醋精味太浓,还不如茄汁的。而且相比茄汁排条,锅包肉有一层面粉壳子,上海只有椒盐排条才有面粉壳。另外南方这边的甜味,不是酸甜口,是咸味和甜味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只有甜味的菜是吃不下的,只有咸味也吃不惯。所以无锡菜我也吃不惯。
蒜香不是我们这边独有,是从俄罗斯传过来就有大蒜的味道,欧洲很多香肠也有蒜香吧,应该很常见。爱吃甜的可以试试锅包肉烹汁做法,不是加番茄酱柠檬汁那种的,很多上海朋友都赞不绝口。
恩是的呢,主要是受不了大蒜味,这个就是从小吃惯的味道就是一辈子改不了的。想问下你们那边红场是否都有蒜?我们这边红肠基本没人吃,只有在做罗宋汤是必放。只有一种红场是生吃的:山林大红场,小时候一直以为是浦东三林塘出产的(上海人山三不分)我们这边有些菜也会放大蒜,比如炒空心菜、烧河鳗,红烧鱼一般也不会放,放也不会很多的,像那种蒜蓉蒸扇贝啥的我闻到那个味道会有点难受。这个纯粹就是从小的习惯,不带有任何的地域歧视的希望不要引起南北大战。我在东北吃的红烧肘子酱香油亮,只是没有放糖,看着卖相好,半个都没吃了。
只代表你个人口味吧,红肠从我记事开始就在吃,小时候吃儿童肠,现在吃正常的,来北京这么多年家里红肠从来没断过。小时候大姑家比较讲究,红肠配金骏眉喝,简直绝配,现在条件好了买了好的金骏眉和红肠,但是再也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广式腊肠太甜了,放在煲仔饭里才能中和一下,喜欢领着一大家子去日昌吃里面腊肠很好吃,饭店烟火气很浓。
袋装的凑合,但是比较烂,跟没包装的基本两个味道,袋装味道更浓郁点,汤多
冠云要去厂里买,游客去了要90多,随便找个厂里的,普通牛肉60一斤,牛腱贵点,其他地方的就算了,不推荐,步升厂里的话也行,一定要买到正宗的,小作坊多如牛毛
看着真饿,等下班吃肉中
西安腊牛肉和酱牛肉表示不服!
是真不错。哈哈
多谢多谢。了解了点
无锡有句老话,一斤肉半斤糖
万隆的酱鸭虽然咸了一点,但是真香啊,风味十足!
推的这些好不好吃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看出来了:死贵
所有真空包装的肉食,都会加入亚硝酸盐,都是粉红色,极其酥烂无嚼劲,齁咸,不管啥肉逗一样。秋林红肠极其难吃,一股大蒜味闻到就反胃别说吃了。四川香肠又咸又麻,无锡肉骨头纯甜味赛过甜食。只有广式香肠好吃,甜味还带有酒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