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门槛,小白也能轻松入门的NAS,极空间Z2评测
很早以前就看到身边有朋友在折腾NAS,但是真正刺激我,并且让我迫切想要组建一台属于自己的私人NAS的原因,是19年网易云相册的突然关闭,存在网上的几千张照片的回忆说不见了就不见了。这里十分感谢ZDM,提供了这次极空间Z2的体验机会。
身边在玩NAS朋友一直劝诫我“NAS,入坑需谨慎!”主要原因就是NAS并不是单单一个硬件,组建NAS后,后期维护升级会有一大堆麻烦事等着你。我自己也浏览了大妈上的很多教程攻略,我发现有些NAS使用起来的确不是那么简单,光是系统设置看起来就挺麻烦,对零基础玩家来说,很容易劝退。而极空间私有云Z2这款在2020年12月发布的全新NAS产品,它就从易用性方面入手,提供了常用的下载,备份,资源管理,数据分享等一系列完整的使用方案,让小白玩家也能零基础,轻松体验NAS带来的便利服务。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来开箱
极空间Z2采用内外双重包装,内包装是精致的礼盒设计,包装上用线条勾勒出了产品外形,感觉设计师应该是走的简约风格。
打开包装,可以看到Z2主机,电源,说明书,质保卡等配件,官方为Z2提供了多个配色版本,我最期待的是钛金灰,但是这款暗夜绿的颜值也相当可以。
因为NAS一般都是年中无休,需要365天在线工作,所以电源稳定系是首当其冲的。Z2这款电源用料很足,入手沉甸甸的有坠手感,12V输出,圆口DC接头,是相当稳妥的供电方案,但是同样的,这款电源的体积真的有点大。
主机的尺寸为229.93x88.29x134.1mm,对于一款双盘位NAS来说,真的非常纤薄。机身外壳是类肤材质,机身重量951g,垂直摆放的话,你会发现,机身带有自家Z标识相同的设计语言。
机身底部布置了大面积的散热孔和4个一体成型的支脚,产品铭牌也隐藏在这里。
机身背面提供了一个千兆Lan接口,一个DC电源接口,一个针孔重置按键,并且可以看到机身内部的主动散热风扇。
机身正面的面板支持快速拆装,取下后可以看到隐藏在面板后面的电源开关和2个USB3.0接口。
组装硬盘和系统初始化
在正式启动Z2前,我们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2个步骤:
1.把硬盘塞进去
2.加载极空间Z2专属的ZOS系统
设计师在Z2上专门加入了一个防拆螺丝,取下这枚螺丝,机身外壳才能被打开。
顶盖是卡扣式设计,可以轻松取下,几何造型的设计非常养眼。
机身内部提供了2个硬盘位,接口方面是交错排列,硬盘的PCB板都是朝内方向,避免拆装时意外碰擦。
硬盘需要预装避震胶垫,随机配件还是比较富裕的,可以留着当备用件。
硬盘架是全金属材质,带有导轨和卡槽。
金属框架的精度不错,硬盘可以很顺滑的滑入卡槽,接口也能轻松对接。
顶部还有个定位支架,上面同样可以看到固定减震脚垫的卡槽。
支架安装后,硬盘固定的相当稳固。
盖上顶盖后,插上电源和网线。
按下机身前面的电源键,绿灯亮起,我们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一半了。
扫描机身前面的二维码或进入手机的应用市场安装极空间APP后,根据提示完成注册。Z2的初始化设置相当简单,基本上只需要动动手指,根据APP提示完成下一步操作即可。这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安装的硬盘在初始化过程中会被重置,如果原来硬盘上有数据,需要自己做好备份,否则就彻底没有啦。
等待几分钟,极空间Z2初始化完毕就会进入系统菜单,无需任何额外的手动设置,不需要再去下载插件,就可以使用Z2所有的功能了。
Z2的硬件配置,功耗以及噪音表现
极空间Z2使用RTD1296四核心CPU,2G内存,8G闪存,支持双盘位最大32T硬盘。硬件配置还不错,算得上目前NAS的主流水平,除了盘位数量,整体方案和某辉DS418基本类似。
在ZOS中,仅仅使用迅雷进行视频下载,CPU占有率可以保持在40%以下。
功耗表现方面会在操作时出现一个小峰值,然后稳定在6W左右的水平。
4核CPU在多个程序运行时,表现还是可圈可点。在下载同时,远程打开极影视中的一个高码率视频进行播放。可以看到,虽然占有率会有一个80%的峰值,但是最终会回稳在55%左右。
此时多线程工作状态下的功耗差不多维持在8W左右。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通过文件管理器打开视频文件的CPU占有率会更高,同样的一个视频直接在文件管理器中打开播放,CPU的占有率会高达85%,并一直保持在这个高负荷运行。但是从极影视模块中打开,CPU占有率会在峰值后明显降低,所以看视频的话,建议还是从极影视模块中打开。
ZOS的优化相当的不错,在堆叠多个后台程序后,CPU开始高负荷工作,但是在系统中进行操作还是十分流畅,没有卡顿延时等情况出现,不会影响使用体验。从设备监控上可以看到内存占用率不到50%,并且使用状态非常平稳,还有大量内存富裕,看来2G内存应该是足够日常使用的。
另外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下,Z2的功耗其实也不高,实测只有11.24W。作为一台需要365天运行的设备,电费其实是我的一个重要考虑标准,Z2的功耗表现让我感到十分的满意。
在系统设置中还有许多细致的优化功能,比如这里就有个风扇PWM转速调整和硬盘休眠选项,建议打开,可以让Z2工作在更安静的环境下。
从Z2的结构上看,它的噪音来源其实主要就是硬盘自身的工作声音和机身背后的主动散热风扇发出的噪音。打开上面两个优化后,在下载时,实测Z2的噪音不到40db,几乎是静音的,非常完美。
使用体验
Z2专属的ZOS系统,界面设计的十分简洁,各项功能设置都简单明了,零基础的玩家也能轻松上手,不同设备,不同地址登录信息也会第一时间在后台提示,安全保障也相当靠谱。虽然ZOS目前暂时还没开放第三方插件的安装模块,但是功能设计已经非常全面了,属于拿来就能用的类型,对刚入门的新手来说,其实更为友好。令我影响深刻的是,ZOS系统的稳定性非常优秀,目前一周使用下来基本上没遇到什么bug,并且官方表示未来应用市场的功能也会逐渐开放,可玩性值得期待。
Z2还集成了内网穿透功能,你可以在任何位置使用手机或者浏览器登录私有云,非常的便捷。安全性方面,在新的设备上登录时,ZOS会需要绑定的手机进行短信验证,不提供验证码是无法进入系统的,安全有保障。
ZOC这个系统的容量是26GB左右,通过系统设置菜单,可以看到ZOS的存储管理能力非常的强大,Z2支持单盘16T,最大32T的存储组合,并且支持Raid模式。在我只插入单盘使用的情况下,ZOS还提供了自己研发的ZDR动态备份基础服务。开启它的优势是,未来插入第二块硬盘时,不管是新盘还是有数据的旧盘,直接就能扩容,无需担心数据备份的问题,非常的省心。如果用完了盘2,插拔换一块也不费事。
通过书房的电脑使用的是Win10系统,可以轻松识别到同一局域网中的Z2,在局域网中,我这枚Z2被识别成Z2-64W8,不知道这个默认名称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登录Z2需要验证用户,验证成功后可以直接当成映射硬盘使用,很方便。
这里我测试了一下实际写入速度,单个大容量视频文件的写入可以稳定在100MB,表现令我满意。另外,由于我使用的硬盘规格比较老,换上新硬盘后,预计读写速度应该还会有所提升。
家里装上Z2,第一个功绩是拯救了鱼太所剩无几的手机空间,让她不用再纠结删这个,删那个,获得了她的高度评价“好棒!”。
通过ZOS内置的手机备份功能,只要在WIFI环境下,手机上的相册和微信可以自动备份到NAS上。实际测试,由于家里已经5GWiFi网络全覆盖,所以不管是安卓还是iOS,备份速度都非常的快,我手机上40多G的照片视频,一会就上传完成了。
ZOS提供的用户管理功能让我和鱼太可以在Z2上各自备份自己的数据,互相不干扰,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个人隐私。当然,鱼太是可以随时检查我的备份的,这是信任问题!
同样的ZOS的分享功能也非常强大,通过设置共享文件夹,所有用户可以共用数据。而通过闪电传则可以在ZOS用户之间快速交流数据。
APP上的分享功能也非常好用,只要有需要,所有数据都能一键转发出去。
对多数买NAS大男孩来说,它还有一个主要的作用,那就是24小时在线的下载机,我也不例外。Z2的ZOS系统内集成了成熟的PT,BT多协议下载器,迅雷下载器等下载工具,我测试了下,速度相当不错,用内置的迅雷下载一个20GB的视频资源,差不多了花了45分钟左右,每秒10-13MB的下载速度把家里100MB的带宽彻底跑满了,一点都没浪费。眼尖的同学甚至可以发现,我的迅雷并没有充值,只是一个普通会员。虽说一部分是资源质量比较优秀的关系,但是Z2的下载能力也真的让我满意。
手机APP的存在让你对Z2更为灵活,你在外面也能轻松的给Z2添加下载任务。 我和朋友聚会时聊起没有看过的电影,电视剧或者动漫,直接就可以通过手机下达指令让Z2下载,等我到家后,打开电视就能看到热乎乎的视频了。
ZOS内置了极影视模块,无需额外安装插件,下载好的电影会自动匹配海报,文字介绍,好看又好用。Z2的配置通吃目前视频上所有的视频格式,不管是常见的AVI,MKV,还是那种文件超多的蓝光原盘m2ts都能准确的识别并播放。
下载的电视剧还会自动给你按照剧集排序,优化十分到位。
除了手机端和电脑,Z2还专门提供了TV端使用的APP。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跨平台的系统会带来更舒服的使用体验。
因为去掉了下载和设置等各种模块,电视端的流畅度非常优秀。
另外这款TV端APP放在投影机上使用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新版本下,通过前置USB可以外挂硬盘使用,我测试了下,不管是1T的2.5寸移动硬盘盒,还是大容量的硬盘柜都能被顺利读取。
总结
我们家目前对NAS的核心需求主要有两个,首要的是备份,这个功能既能解放手机可怜的容量,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住珍贵的回忆。其次就是下载,有了NAS要想看高质量的视频或高质量的音频,直接下载就行,让闲置的带宽完全利用起来。
极空间私有云Z2在这两方面都很好的满足了我们的需求,Z2备份时还支持多用户归类,大家只能看到自己备份上传的资料,这个功能很棒很贴心,谁也不想隐私被公开。安卓和iOS设备的备份速度都很快,APP设计很成熟,各种功能简单明了,小白上手完全没难度。NAS内置的多协议下载工具,下载速度可以跑满带宽,下载完成后的视频还能自动生成海报墙,简便易用的体验非常适合我们这种普通用户。
除此之外,ZOS的系统稳定性也值得表扬,优秀的功耗控制,24小时挂机的电费不会比一台路由器高多少,超长时间运行也不用担心。“让每个人都能轻松上手的私有云”,我觉得极空间Z2做到了。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瞎比乱买
校验提示文案
弓佬
这个推论不一定成立啊,你先拿你的硬盘到win下看一下数据传输速度,正常的硬盘大文件读写应该妥妥超过100MB/s,跑不满千兆带宽一般要么是网络问题,要么就是设备性能的问题了。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845784524
校验提示文案
老男孩折腾记
校验提示文案
尾生VIP
校验提示文案
fengpan584
校验提示文案
呆萌的呆呆
校验提示文案
爱科技的小可爱
校验提示文案
cctv凝
校验提示文案
RonnieWu
校验提示文案
Designer_Fanfan
校验提示文案
60后智能狂
校验提示文案
手撕鲈鱼
校验提示文案
youzhusky
校验提示文案
怡然自得210
校验提示文案
老男孩折腾记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845784524
校验提示文案
怡然自得210
校验提示文案
youzhusky
校验提示文案
手撕鲈鱼
校验提示文案
60后智能狂
校验提示文案
Designer_Fanfan
校验提示文案
RonnieWu
校验提示文案
cctv凝
校验提示文案
爱科技的小可爱
校验提示文案
呆萌的呆呆
校验提示文案
fengpan584
校验提示文案
弓佬
这个推论不一定成立啊,你先拿你的硬盘到win下看一下数据传输速度,正常的硬盘大文件读写应该妥妥超过100MB/s,跑不满千兆带宽一般要么是网络问题,要么就是设备性能的问题了。
校验提示文案
尾生VIP
校验提示文案
瞎比乱买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