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四万公里的今天——我的国产纯电动汽车:奔奔
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原创新人#激励计划,新人发文前三篇文章,篇篇额外奖励50金币。参加超级新人计划活动,新人发文即可瓜分10万金币,周边好礼达标就有,邀新任务奖励无上限,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创作立场声明:国产新能源车目前品牌质量参差不齐,更新迭代过快,让广大日常消费者望而却步。然而,当我在两年前选择了它,细细品下来,确实还有不少滋味可以共享。最后也欢迎大家鉴赏批评!
全文5600字,约耗时7.5分钟。
开头概述
这是一篇曾卖过1年多特斯拉的销售的文章(希望能展现更真实的一些内容);
这是一篇家用新能源汽车的文章,每天上下班开;
我尽可能地怀着中立的观点来描述,而不产生任何商业的推荐和无脑乱喷;
文中提到的新能源车单指纯电动,而混动及其他类型不在描述范围内;
最后一句,请求:请把对油车的所有常识全部抛弃,再来看此文;生活需要改变,观念也是如此。
购买理由
购车的需求
2017年,我换了工作之后,产生了购车需求。公司离家22.5公里,90%的路都是高速,坐公交需要倒1次,且班次时间非常不固定,平均单趟耗时1.5-2个小时,而高速自驾25分钟即可。我需要一辆满足我工作日通勤的工具,并且偶尔在周末可以走100-300公里的自驾游。我住深圳,自驾一般就走珠三角,再远我更愿意选择方便的高铁。因此,有着电动车销售和体验经历的我,自然就开始关注电动车。
在我看来,电动车的购买条件很简单,解决两个问题(上牌、充电)即可。1.上牌:新能源车的车牌就目前来看是最好拿的,在深圳只要本地户口,因此不做赘述;2. 充电:小区车库和公司车库都有公共慢速充电桩,距离小区和公司2公里左右都各有1个公共快速充电站。问题解决,接下来就是选车环节了。(我后面会设置一个FAQ部分,来选答一些在做销售时,不少顾客会问的问题)
对比经历
要知道在2017年8月,不管我预算多少,真正能选择的国产电动车并不多,超10万以上的只有比亚迪e5、吉利帝豪和长安逸动ev等等,由于选择太少且都不太满意,而我平时上下班就自己开,没有乘客,因此我打算关注10万以下:知豆系列、奇瑞eQ1、长安奔奔EV、北汽EC180、江淮IEV6E等等。我其实没有一一试驾,实车我只看了知豆、小蚂蚁和奔奔,并且参考了当时的一个媒体测评,链接我也找回来了(测评结论见下图)。
上图中基本罗列测评中的电动汽车的各个方面,而对我来说,我的需求非常清楚:续航扎实、充电效率高、车辆安全(因为每天要走40公里高速,安全不达标的必须排除)至于内饰材质和多媒体等等则是画龙点睛的地方,对于这种价位的车,不是最关键的。因此,奔奔EV成为我最终的选择。
购车及上牌
整个购车过程,我一共去了2趟4S店,第一次自己去的,看了实车、试驾,让销售算了下价格;第二次跟老婆一起去,就定下了(tip: 一般不建议大家第一次去就定,一来会显仓促容易遗漏信息,二来不好还价)。准确价格我已经记不清了,奔奔ev210中配:裸车价7.5万,购置税减免 0,车险6200左右,上牌费 120元,全款因此没有金融服务费。这里需要说明三点:
保险计算的车价是按照补贴前出厂价来算的,我的车补贴前是16万多,这里没的谈,因此略坑;
销售报的上牌费2000元,我深谙里面的利润,因此自己去车管所办的手续,花了半天,除去时间成本,只花了120元(算上时间成本和路费,可能在四五百元吧)。上牌流程我在车托之家论坛写了攻略,适用于深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飞机;
关于汽车销售,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销售大部分的利润来自于额外消费,比如金融服务费、保险、上牌费、甚至汽车美容装饰费等等,除去裸车价的支出越多,你被他们赚的钱就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斯拉真良心)。因此:1. 希望大家还价要针对总价去还,不要对上牌费单项还价,最后你发现早就在其他项目被赚回来了;2. 销售还是要赚钱的,大家不要把他扒光了,吃相太难看也不好,守住你们心里的底价,去谈,谈不拢,找经理谈或者回去下次再来谈,就看你能不能磨了。
外观内饰展示
照片拍的不多,也基本没有改装,我搭了几张网上的照片,大家看一下:
使用感受
续航里程
废话不说,摆2个案例,首先是案例1:
案例1是在车开了3.5万公里之后,一次日常使用的统计。全程涉及深圳市区道路、红绿灯、沿海高速、北环大道等等路况,高速路占了85%,全程均速72km/h,最高时速100km/h, 其中家-机场那段80公里载了3个大人(不含我)。可以看到实际路程:耗电=0.989:1。我的车在头一年里基本是3天一次快充,因为公司的慢充是今年年初才启用的,所以我的充电情况基本快充占了一大半。公司慢充启用之后,慢充成为了我主要的充电方式。根据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到,电池衰减到目前位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接着是案例2: (案例2发生时,我已经将前轴2个轮胎从原配的175 60r15换成了195 55r15,轮毂也对应更改)
案例2是今天刚刚发生的事情,一次日常长途的使用情况。前面在广州市区开了约20-30公里,然后在广深高速驾驶了近70公里,高速全程开95km/h,全程低档空调,车上载了2个人(不含司机) 。跟案例1比,案例2存在以下不同的背景:首先,前轴轮胎增宽,必定导致续航打折,其次最近正直夏天,室外温度非常高,估计路面不止35度,另外,车辆的均速比案例1提高很多,因此,在这样的基础上续航打8折完全在我接受范围。最后需要提一点奔奔的特性,此车电池在前半程不耐开(实际路程:耗电<1),而此车电池的后半程很耐开(实际路程:耗电>1),所以当仪表剩余65公里的时候,我心里知道,这车稳着开70公里甚至75公里绝对没问题。
车辆费用
充电费是新能源车的最主要开支。目前我充的公共电桩(南方电网、巴斯巴为主),电价基本在1-1.2元/度,车完全充满需要26度电,也即需要电费26-31.2元。如果我们按照28元来计算,若车辆满电能开200公里,则每公里电费在0.14元。按照我每年驾驶2.4万公里来算,总电费为3360元。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家能在自家充电,按照民用电0.68元一度来算,每公里电费是0.0884元,一年2.4万公里的总电费则为2121元。这里还没算峰谷电,如果搞个定时器在半夜预约充电,那就更省钱了。
车辆保养费。这是新能源车的次要开支。其实电车因为没有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不存在机油的使用和更换,保养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长安4s店的开价在第一年是80元,后来不知怎么回事涨到了160元,要求每五千公里一次。我基本是每1万公里去一次,保养内容非常简单,就是看看刹车、冷却液等等。至于美容、改装和洗车等等,因人而异,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充电
奔奔接受快充和慢充。快充最高可以达到380V电压和143A电流,即约54千瓦;慢充支持220V电压和16A电流,即约3.5千瓦。快充情况下,0%-100%约需45分钟,20-90%约需30分钟;慢充情况下(我没仔细算过),约需要6-7个小时。从我的使用体验来看,不存在“快充多,电池衰减快”这种说法,也基本不存在“慢充的电来的扎实,续航要远”。当然,这个其实也跟个人的主观感受很有关系。
公共充电桩,是我们出行的基本支持。我的使用习惯是,只要有车友或者自己实际用过的快充点,我都会在高德地图上收藏标星,这样以后出行直接打开地图app就可以找到最近的快充点(因为很多电站存在不可用、不让进、不开放、油车占满车位等问题)。下图就是我收藏的珠三角的充电桩,基本开奔奔去珠海、中山、韶关、河源、惠州、汕尾都不是问题:
操控、舒适度和空间
电车由于电流输出的原因,不仅低速开车非常安静,还可以获得非常线性的加速,因此在驾驶的时候可以获得很平稳流畅的体验,再配以动能回收系统,可以实现很好的减速控制(动能回收需要适应,一开始用时很容易造成顿挫感,但习惯之后你会爱上它)。熟练驾驶的话,在市区红绿灯起步和道路超车,游刃有余,配合奔奔小巧的身躯,感觉人车合一,可以获得很好得操控体验,并且在停车场往往也能找到意想不到的停车位 。而对于空间,虽然奔奔外观看着不大,但是车内的空间都是足够的,后排坐2人的空间足够,后备箱最多能容纳一个22寸的拉杆箱,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家用的需求。当时我选择奔奔的小空间跟我当时的定位是一致的:周末我和我老婆两人坐,周内我一人上下班,很偶尔有亲戚朋友要坐,足够用了。
质保和维修
整车四年8万公里质保,电芯8年12万公里质保。车辆用到今天,出现过以下几次问题,均获得免费维修:
1. 空调某控制器出错。问题出现在提车后1个月,某个夏天中午突然空调不制冷,且驾驶加速过快后,仪表显示故障,再踩油门就没太大动力输出了(应该是限制了电机功率输出)。4s检查后,说是空调压缩机控制器出错,因为没有配件,直接现场就给我拆了个其他库存车的。没有收费。修理后没有再出现过这类问题。
2. 刹车抱死。问题出现在提车1年后,深圳的春夏季连续阴雨,我的车晚上停室外,白天停地下。有几次早上启动后,踩油门发现右后轮抱死。4s检查后,说是后轮是鼓刹,阴雨天刹车片容易生锈。技师对刹车片磨了下,除了下锈,没有收费。8个月后,又偶然出现这个问题,据车友说不少人都有这个问题,看来是鼓刹的质量偏低 。
另外,由于加速过快而后轮刹车的问题,偶尔在雨天的湿滑路面上,起步加速一旦过猛,就会出现轮胎打滑的现象,因此后来在下雨天起步,自己都会有所控制,这也是为什么我最近要更换前轴轮胎和轮毂的最主要原因。这里需要提一句,此车是前驱,前轴是碟刹,刹车质量还算不错。这里,来两张更换轮毂后的照片:
二手车保值
二手车的价值在新能源车这里真的是软肋。奔奔ev目前在售的续航已经达到了360km,而售价却比我当时低了1万左右,因此,在这样的市场面前,把我们的老车拿出去卖是非常不理智的(据说我们这款只能卖个3万块了)。由于新能源车过快的迭代,基本是一年一个续航翻倍,因此现在来讨论二手车保值性确实很不理性。个人的体会就是:不要卖,自己用就好了。当然,也有人算上电费和保养费的节省后,跟油车比依然可以获得更高的价值。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考虑电动车,尽量不要考虑在1-2年后换手。
车的问题
提出意见才能让产品进步。
1. 驾驶座右手没有扶手、驾驶座椅不能调整高低——这两个问题已经在新一代车型中得到了解决;
2. 刹车问题在上面已经提到过(见 质保和维修);
3. 轮胎尺寸是175/60/r15,从驾驶体验来看,建议更换为185的胎,可以获得更好的操控稳定性;
4. 大灯建议增加透镜,提高亮度,原车灯泡亮度实在太低,在没有路灯的高速上安全性欠佳;
5. 喇叭建议改用双蜗牛喇叭,原车喇叭声音过轻且单薄。
FAQ
这里,结合我之前做销售的经验,列一些faq给大家参考:
1. 问:电车充电很不方便啊!
答:首先,目前市面上的国产纯电动续航都达到了300以上,甚至有些到了400、500公里,而且续航都很扎实(北方冬天由于需要电池加热,续航会减不少)。因此,对于日常上下班的车主来说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基本可以实现1-2周充一次。其次,大家的概念还停留在油车加油的阶段。以深圳为例,政府要求新建小区的10%车位必须为公共充电车位,并且在各种商场、公共停车场、医院、学校、图书馆、办证中心、火车站、机场、公园停车场等地方都设有大量充电桩,回家后停在小区也是在充电,基本满足“只要车停在那,车就在充电”,因此将车辆的空闲时间充分得利用了起来。而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由于城市规模的问题,我相信400公里的续航在绝大部分城市是可以满足的,而二三线的大部分购房者应该都会配有一个私有的停车位可以安装电桩。再者,对于长途驾驶来说,400-500公里路程基本需要5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早出发也就开到中午了,找个服务区休息、充电、吃饭,也是一种安全驾驶的习惯;当然,对于日夜奔波赶长途的朋友,或者每天开五六百公里跑业务的,不固定行车路线,我只能说,电车不适合你们,另外也提醒你们要避免疲劳驾驶(当然如果你的时间成本允许,你可以考虑电车)。
2. 问:电车是不是容易自燃和爆炸?
答:首先,汽车自燃的问题我认为需要讲比例,(每年多少汽油车中有多少台自燃,每年多少电车中有多少台自燃);其次,特斯拉自燃事件个人认为存在媒体炒作的因素,在这个流量驱动的时代,我就不过多评论了,你们要喷请随意 ;最后,电车的电池一旦被穿刺或者挤压就可能会出现着火,所以大家在平时驾驶过程中碰到此类事故要冷静应对,注意安全。
3. 问:电车有没有辐射?是不是掉腿毛?得不得癌症?
答:没有。首先,辐射分为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前者无处不在,我们手机发个微信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因为强度很低,因此没有伤害;后者则危害较大,可能致癌。而新能源车在工作时产生的都是电磁辐射,且强度都在国标的100uT安全值之内,因此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当然,不信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搜,很多测试贴。
总结
先总结下奔奔的优缺点。
--> 优点:1. 小巧,操控灵活、加速卓越、停车方便;2. 费用节省、经济环保,适合代步买菜;3. 它满足了微型新能源车的绝大部分需求;4. 外形好看,稳重又不失活力。
--> 缺点:1. 刹车问题是通病,大灯像蜡烛;2. 续航更新换代过快,导致二手车贬值较大。
写在最后,楼主在月初参观了深港澳车展,感慨如今的国产新能源市场产品如此的丰富多彩,续航也普遍达到了400km+,尤其是广汽的avion s和吉利的几何A赚足关注度。而之后,楼主期待会有更多20-30万+,model3的竞争对手出现!马斯克,我们要打败你!

搞得我也想买电车了
等我准备滚回老家再说吧
能不能装你问下小区物业就知道了,一般都没问题,毕竟车位是买的,现在都是9021年了。申请峰谷电,非常划算,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钱。
竟然碰到老乡了,太巧了😄,车位是地下车位不知道能装充电桩吗,费用是否经济.另外你说的嘉兴没有4s店是无所谓,本来就想淘一辆靠谱的二手,相对会经济很多,奔奔也没问题,主要是过度,考虑经济,家里还有台耗油的科鲁兹
我只换了前轮,都稳得一逼
其实想买185,批发的小伙子家里卖了几十年了,推荐195,结果真没问题,就花了1000多些
你最优秀咯
第一批180,提车立刻去换了195,因为老司机,立刻感觉出转弯打滑。你们对刹车的抱怨,一点概念都没有
我就是嘉兴人,哈哈。你应该有车位吧?有车位就方便,但嘉兴当地4S应该没卖。因为电车有地补,不知道能不能卖外地,深圳的话,新车两年内不能卖外地。二手平台我也不懂,主要还是看车的质量
楼主,坐标浙江嘉兴想淘一辆二手的作为老婆上下班代步车,请问你这款可以吗,另外哪里淘纯电车靠谱点
优秀!紫薯布丁
奇瑞eq追尾混动版凯美瑞,完胜!修车费用4000+:400+
奇瑞eq轮胎起鼓3条,后来想了一下轮胎起鼓原因是因为电动车太重了,轮胎质量可以预料是多么感人……后来换185的轮胎
楼主这个车买了两年,是否了解过原车电池包更换的费用?毕竟,作为普通的大众化通勤车来说,值不值这笔账计算时应该综合考量。只因油车发动机可以开到报废,而电动车如果要开个十年以上,而且里程数还不高,那就不得不考虑换电池的成本问题。
换轮胎后刹车没出过问题;我不知道你哪个版本,我的电奔高速不飘,不过我最多开到130而已;龟速是驾驶员的问题,不是车的问题。当然,我只讨论奔奔,其他品牌我不了解
加速是为数不多的优势……
刹车问题 高速漂 这些都是大问题 另外这车在高速上龟速的太多了……当然电车在高速上大概率龟速
这技术还是多练吧
其实个人认为: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前提下,两座、类似smart的电动车,才应该是主流趋势。
马斯克的终极目的是:“有生之年移民火星”,他的特斯拉是解决火星移民后的交通问题。马斯克有套理论,类似于:我先来吃螃蟹,带动整个行业、甚至整个世界,为他的移民火星做准备。特斯拉如此,Xpaces如此。所以,在电动车领域能战胜特斯拉,恰恰帮助了马斯克实现他自己的梦想。
新车第一年全险6000+,第二年减了些条款3200,第三年2500。
这车一年普通保险费是多少?
电池着火那一趴,还是和电池材料有关,目前主要有两种电池材料体系,高安全性低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体系和高能量密度低安全性的三元体系,因为目前国家的政策导向是高续航方向,导致厂商都选择三元电池体系,所以不时会有着火的事故发生,目前着火的车都是三元电池,包括特斯拉。铁锂体系基本不会着火,最严酷的穿刺实验都没有问题。
思考啥?来东北用下!
换个宽胎好很多。不过2.5万也不错啊……
17年7月购买,210标准,丐版,加上保险乱七八糟的一共7万块。开了两年,每天100多公里,累计行驶60000多公里。卖了25000,之所以卖不是因为电池,是感觉下雨天这个车的刹车有问题,开的不舒服。就卖了。
前面两句强烈反对,后面两句保留意见。另外,兄弟,建议你了解下再喷。做事多思考。
本就骗补的垃圾玩意!同价格买的油车是啥配置?也就在南方好使,东北冬天能哭!续航短、电加热!
其实现在新能源完全可用了。只要不是冬天跑长途
希望能尽快成熟吧,现在摇燃油车指标太难了,只能排新能源
刚好看到,回复一下吧。冬天低温影响电池的化学反应速度,也就会更耗电,而且冬天暖风比夏天空调更费电。一般来说北京的冬天,最低零下十度左右,早晚上下班温度大概零下二三度,续航打五到七折。而且低温影响快充速度,因为电池温度低。有液冷的车好一些,没液冷的就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