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让西数黑盘SN750的读写速度达到巅峰,不是光装机就完事
创作立场声明:首发求推
我觉得很多人和我一样有一个概念,SSD固态装系统,HDD机械硬盘用来存储,其实这是从硬件定价和可靠性所做出的结论,所以一般装机的搭配就是小容量SSD和大容量HDD来搭配,我这台机子应该是18年装的机,当时为了玩玩绝地求生和少量单机,加上还没入手Surface Book2,偶尔工作带回家处理,所以配置并不低,不过在老思路影响下,还是选择了三星960 EVO 250G作为系统盘,4T机械盘用来存储数据。
实际上250G的ssd真的并不够用,Windows 10的系统占用空间不少,正常的工作软件,绝地求生更新一次大过一次的本体,几乎把系统盘占的满满当当,以至于单机游戏和后来玩了没几次的Apex英雄我都是安装在机械盘上,不过SSD这两年确实越来越便宜,大容量的SSD比起内存条的不断溢价,性价比越来越高,要是2年前这价格,我就直接上1T NVME SSD了,不过好在主板上还有两个M.2的插槽,干脆加装一根SSD,让单机游戏加载运行更快一些。
支持NVME协议的SSD其实也没啥选择恐惧症,几个一线品牌里斟酌一下就能pick出来,最后还是选择SN750 EKWB版,也就是带散热片版本,毕竟1T容量不小,长时间读写几率大,所以改进的主控稳定性更高。
带散热的NVME SSD基本上与笔记本是无缘了,黑色主体磨光散热片的设计十分贴合电竞元素,比起裸盘要漂亮得多。
背部可以看到散热壳与SN750本体安装间隙非常紧凑,以至于我卸了固定螺丝,但是也没能拆开,估计是为了保障热传导性能,涂了散热硅脂,由于怕不小心折断了金手指所以作罢。
升级的台机为2018年初自己组装的,也算当时的主流配置吧,花了2万不到,时至今日,确实感觉SSD容量短板,经常要清理系统盘。
总以为台式机安装NVME SSD那是绝对的宽裕,毕竟预留了3个M.2槽,但是实际安装时发现,右下侧的M.2卡槽与主板灯效装饰存在干涉,只能安装裸盘,所以将原来的盘换装在右侧,左侧安装SN750,但是又遇到一个难题,竟然无法点亮PCIE*4的协议,读写只有1500MB/s,与官方宣传差距太远,而且有个机械硬盘也认不出了。
遂研究了一下主板,发现最下面两个M.2与SATA公用通道,最后挪了显卡,安装在靠近CPU的M.2槽。
经过AS SSD测试,SN750与官方数据还是略有差距,考虑到水桶效应,是否系统盘限制了副盘的性能,所以重新装了机。
再次读写测试,基本上与宣传的性能参数差距不大了,至少肯定是通过PCIE*4协议了,可能读写测试软件测试标准和方式不同。
用CrystalDiskMark测试读写与官方宣传就一致了。
拷贝文件读取速度峰值达到1.5g/s,写入1.2g/s,50G文件读写温度在48度,100G文件读写53度左右,200G文件读写在63度左右,可以说带散热版本的SN750散热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稳定的。
安装西数SSD的仪表盘可以激活SN750的游戏模式,游戏模式说直白点就是提高SSD的响应速度,牺牲一下能耗,跑一下读写性能会有小幅增加,此次因为已经安装了一些软件在后台运行,所以占用了一些硬盘读写性能,所以参数比之前重做系统时略逊。
实测玩游戏的差距,以战地5为例,过场读取大概3秒不到的减少,还是感觉的出的差异的,不过对于高性能SSD来说,这种体验差异不会明显,所以比起三星970EVO PRO来说,SN750的性价比要高的不少。
总的来说SN750 EKWB版,也就是带散热的版本,他的发热控制的非常不错,所以性能也较为稳定,读3400mb/s左右,写3000mb/s的性能毫不为过的可以说是SSD第一梯队,比起三星又便宜大几百,妥妥的真香,顺便总结一下这次升级的心得。
1)查看自己的主板是否支持PCIE*4,这决定是否能实现官方宣传的读写性能。
2)很多主板并非所有M.2槽均支持PCIE*4,一般来说是靠近CPU的插槽会支持。
3)最好作为系统盘,避免有水桶效应,当然土豪可以插两根。
4)有些主板设计奇葩,带散热版本不一定适合所有插槽,下手前先看一下主板。

我直接插上去就3300MB/S。你达不到说明系统默认均衡或节能模式
多看看说明书吧
打赏了,略略外行了点,不过要鼓励一下,谁都是从小白过来的,楼主有思考有总结就很好,底子还要再打牢一些,加油。
主要是标题导致大家的心理预期落差太大了, 原以为是超高质量的, 没想到水了些, 而且相关概念的错误更是让人难以信服
文章错误连篇,标题立意很高,内容很水,接口跟协议都分不清……
按你的说法,明明是乘坐高铁,写了篇乘磁悬浮的感受也没问题?
按你们理解的,不是高铁研发团队,还不能写个乘坐体验了。
我也觉得,LZ这文章这也忒水了
我觉得LZ这句话,其实用在自己身上更合适。
2万的主机 楼主豪气
软件都不装一下吗?
楼主电脑小白一个,发这样的文章笑死人
2万不到,也算主流…也算…
主盘1T同款,副盘intel的淘汰下来的主盘,然后挂了一堆机械硬盘。 多几分少几分其实区别不大,只是看参数好看点而已。 Z170的主板,插了一个M.2接口发现,第二个插上去要4个SATA接口不能用,最后买个PCI-E的扩展卡搞定。
250G SSD确实不够用,今天晚上刚换上M.2口的SN750,话说,还要涂硅脂散热啊?我没涂直接装上了
核心内容是为了说明电脑花了2w
协议和接口不分,m.2走哪个总线也搞不清,通篇文章全靠猜
插上用就完事了,扯那么多干啥
呵呵,我又不是奸商,
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右上角叉叉然后自己发
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就不要发推广
我要是只是说了什么,你反驳无可厚非,问题是我把相关型号都写的那么清楚了,百度一下答案就有的东西还要说吗?
你有必要发这么大火攻击吗?我是怎么你了?你只要说我说的有没有错,错了感谢指正,没错你就别喷我,谢谢,如果我说的没错,我对的,你也对的,皆大欢喜,我真搞不懂你火来自哪里,随便技术交流即使说错也无伤大雅,指正便是
这都不是月薪3000的人应该做的事
没看我举的例子?你这种就是只懂半瓶子的,当初三星做第一代pcie固态时还没有nvme协议(pcie2.0x4),走的是ahci协议,型号是xp941(没有商业版,只有测试版和oem版本)第二代pcie固态是sm951,这代三星出了两种ahci和nvme两种,再详细说一点,ahci协议的pcie固态可以无视bios启动,就是第四代z97就有m2了,但是前期都没有nvme驱动,用ahci协议的可以直接做启动盘
sata是个接口,nvme是pcie的协议不是ahci,ahci是sata走的协议
散热片丑哭了,我1t的sn750特地没买散热片
刚买了浦科特m9p plus还在路上,也是1TB的
靠,看了你的文章发现我忘买散热片了,下单去。
应该是pcie3.0*4 ,不是pcie4。再说一点,bios有pcie插槽的带宽设置,有些pcie插槽是共享带宽的。
又不是商业用途,真的,要这么快速度干嘛,没那么多数据给你拷来考去的。够用就好了,光看数字
其实很无趣的。
骗我买高价ssd
我32g的也够用了,就安装个win10精简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