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临其境 HyperX Cloud Orbit S夜鹰加强版游戏耳机体验
HyperX 上线了两款新品,包括HyperX Cloud Orbit与Cloud Orbit S夜鹰游戏耳机。有别于以往任何一款游戏耳机,外观虽然低调,但配置相当硬核。均搭载奥帝兹平面磁感应器单元以及配备Waves Nx 3D音频。其中,Orbit S更是加入Waves Nx头部跟踪技术。这也就是两款耳机主要差别之处。
HyperX Cloud Orbit和Cloud Orbit S共享一套设计语言,就连按键数量、接口规格以及配件都是完全相同。提供一组3.5mm四极音频线、USB A型数据线与USB C型线材,通吃各种平台,使用场景相对丰富而又灵活。
采用传统头梁框架结构,支持多段式长度调节,标志性椭圆形耳罩,外壳超大LOGO标志加持,通体没有任何发光元素,比较低调。耳机外壳与头梁框架均是亲肤涂层表面,触感十分温润,只是相对容易留下汗渍。目前两款耳机都是黑色外壳,耳罩中框枪灰配色,颇显金属质感。
其中,可动式耳罩,甚至支持90°旋转收纳,Y型支架部分则具备自适应角度调节,针对不同头型,提高佩戴贴合度。
耳罩与头垫均是皮质包裹,填充十分柔软,质地舒服。虽然耳罩尺寸不算太大,但椭圆结构和较大深度,使得佩戴不显压迫。
机身上的快捷键和接口均集中在左边耳罩。提供电源开关、麦克风状态切换与麦克风、耳机音量调节无极滚轮,同时支持按压切换模式操作。除此之外,两款耳机均具备3D音频按钮,而Cloud Orbit S增加有头部追踪功能,也是通过这颗按键进行切换。
HyperX Cloud Orbit与Cloud Orbit S游戏耳机重量相当,大约370克的水平,比较沉的机身。得益于可动耳罩、饱满的填充下,隔音效果出色,同时整体佩戴贴合度优秀,对头部的压力得以分散过来,弥补偏重机身所带来的压迫感。
均搭载奥帝兹平面磁感应器单元,支持3D音频。而Cloud Orbit S更具备头部跟踪技术。都内置有电池驱动,可提供约10小时连续使用。其中,采用3.5mm连接设备时,得保证有电量剩余,否则无法开机使用。常规USB接口下,数据传输同时可给单元充电,也就不存在续航忧虑。
实测,在连续使用1小时以上,左边单元开始发热。热量集中表现在外壳,测得最高接近37度,触碰温感明显,耳罩内侧则约35度,与右边耳罩大约有1度温差,也因此左边闷感稍微比右边强。
HyperX Cloud Orbit支持多种音效模式切换,打开3D音效,声场变得相当开阔,环绕效果明显增强,声音从各个方向传来,可以轻易作出判断。此外,单元整体解析力优秀,细节十分丰富。游戏和音乐体验均相当享受。
至于夜鹰加强版,增加支持头部追踪,可使环绕效果从优秀到逼真的飞跃提升。例如,头部往左边转动,此时右耳声音细节、亮度渐高,使人感知音源始终被固定在正前方不变,突出空间氛围,适合观看电影,具有很强的临场感。其中,系统扫描头部运动精细,且没有明显延迟,声音跟随头部运动调整相当带感,瞬态变化优秀。不仅仅头部运动,座椅旋转也有同样的效果。不过,也只有局限于转动头部的位置变化,前后移动并不会带来声音上的调整。
考虑到户外使用,头部追踪提供AUTO档,即音源自动回中至头部正前方。避免乘坐交通工具或在走动时,转向对其所带来的影响。既保留头部追踪效果,又无需反复手动去校准中心。
可见,不同音效模式下,都有对应适用场景,加上EQ配置,这副耳机可玩性非常高,当然也增加上手难度。另外,平淡的外观下,却隐藏着相当强劲性能表现,真可谓扮猪吃老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