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均衡更强大! 松下S1RM2实拍体验
大家好,我是ET,欢迎来到相机笔记。
就在大家都以为S1RM2会是“平民版”SL3时,松下启用了一块“新型”传感器,而这也让S1RM2具有了更均衡、更强大的双影像创作能力。


▲ 560mm | F9 | 1/200s | ISO-2500

▲ 700mm | F5.6 | 1/800s | ISO-160
概述
松下S1RM2发布于2025年2月25日。它采用了一块全画幅约4430万像素背照式CMOS,不仅具有原生ISO 80感光度,还支持8K30p和4K120p视频记录。
海外定价3300美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大家可以期待下内地首发价格)。

快速点评
S1RM2是一款带给我惊·喜的产品。“惊”主要来于外观上的变化,也就是不如初代“巨单”那样魁梧硬朗。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绝大多数拍摄者都更在意便携性。S1RM2的操控体验并不逊色于任何一款同价位产品,内置散热风扇还提供了更可靠的视频连续记录能力 —— 所以,这个设计就是符合松下LUMIX S系统当前情况的最佳选择。
而“喜”则来自于传感器。之前一直以为是更高像素但也相对偏科的那块,结果等来了意料之外但也是期待已久的新传感器。4430万像素是一个非常均衡的规格,可以兼顾分辨率与高感;同时还有满足高速连拍、4K120p视频的传输速度。
结合松下一贯优秀的色彩、专业的视频辅助功能与清晰易懂的菜单逻辑,我认为S1RM2无疑是当下L卡口联盟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购买建议
松下S1RM2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是佳能EOS R5与尼康Z8,三款产品都拥有4000多万有效像素,支持4K120p与8K视频。与另外两款产品相比,S1RM2的主要优势体现在:
- 内置散热风扇,可满足长时间连续拍摄需要。
- 备受好评的Log曲线,支持自定义Lut与实时Lut。
- 提供OpenGate与变形反挤压选项。
- 实时视图合成与更完善的高分辨率拍摄功能。
- 支持USB SSD外部存储。
不难看出,虽然有着“R”后缀,但视频依然是S1RM2的基本盘。尤其是4K120p高帧率和慢动作的加入,弥补了此前L卡口联盟的最大短板*。均衡的配置让松下S1RM2很适合照片、视频都很重视的创作者,这里也包括了生态拍摄用户 —— 要知道,适马远摄、超远摄镜头只有L卡口能加装增距镜(E卡口版本还会限制AF-C连拍速度)。松下S1RM2的出现,也让适马SPORTS 300-600mm F4 DG OS等镜头变得更有价值了。
* 在此之前,L卡口主机只有加装L卡口组件的大疆Ronin 4D可以拍摄4K120p视频。

▲ 400mm | F6.3 | 1/200s | ISO-1000

▲ 700mm | F5.6 | 1/1000s | ISO-800
进一步了解
机身
S1RM2大体延续了S5M2的设计理念,相比初代产品更紧凑、更轻便(标准重量795g)。
- 电子取景器升级为576万点,并且是象征专业级的圆形目镜窗。
- 升级为4轴多角度液晶屏。
- 应时代潮流加入了照片/视频/S&Q切换转盘与录制指示灯。
- 调整了开关拨杆的位置,更容易单手操作。
- 保留了内置散热风扇,提供更长的连续拍摄时间。
我倒是不怀念肩屏,但对取消背光按键还是有一点点残念。



静态画质
传感器无疑是S1RM2的最大亮点。初步推断这块CMOS是2023年4月亮相,但此前一直没有微单相机实装的IMX366。大家可以将它看作是IMX251(索尼α7RII、α7RIII)、IMX309(尼康Z7系列)的升级版,不仅兼顾了分辨率和高感,还提升了相位检测范围、数据传输速度以及视频录制能力。


▲ 65mm | F5.6 | 1/80s | ISO-80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办法打开RAW文件,但从JPG直出中已经能感受到S1RM2在高感控噪方面的进步。原生感光度扩展到80-51200,再加上基于L²技术的图像处理引擎,完全可以忽略少了的约300万像素(S1R是4700万)。

▲ 326mm | F6.3 | 1/125s | ISO-3200
别忘了,S1RM2也是取消低通滤镜的,可以充分发挥L卡口镜头的光学素质。机内“高分辨率拍摄”功能也在四倍像素(约1.765亿)基础上增加了两倍像素(约0.88亿)选项 —— 不仅拍摄后的合成速度会更快一些,对存储空间也更友好。

对焦和连拍
S1RM2具有779点相位/对比度混合检测(AF-C时是纯相位检测,AF-S时保留了对比度确认步骤),并且能识别人物、动物(猫/狗/鸟)、赛车、飞机等主体。由于测试样机的固件还不是正式版本,拍摄时也使用了转接单反镜头,所以目前无法给对焦性能下最终判断,但肯定比初代产品有大幅提升。


▲ 700mm | F5.6 | 1/800s | ISO-1600

▲ 700mm | F5.6 | 1/1000s | ISO-640
连拍方面,S1RM2有三个改变:
- 新增了“H+”模式,可以在AF-C时达到和AF-S相同的最高连拍速度(10FPS),代价是没有实时取景,曝光也会固定在第一帧。
- 可以选择速度优先(12bits RAW)或画质优先(14bits RAW),只影响H、H+连拍(SH时均为12bits RAW),实测两者的速度差别并不大。
- SH超高速连拍提升到40FPS,并且支持0.5秒/1秒/1.5秒预拍摄。

▲使用预拍摄功能捕捉
基于我手上的样机和非正式版固件,S1RM2在H、H+连拍下可以拍摄约80张RAW格式照片;而SH超高速连拍仅有70张,即不到两秒。写卡速度也只有UHS-II V60卡的水平,期待正式版或后续固件可以改善下缓存与写卡性能。
视频格式
S1RM2提供了11种分辨率、9种帧率、3种画幅和多种编码器,是我见过的最格式最复杂的相机。好在松下提供了筛选功能与“我的列表”,才不会在拍摄前迷失在格式列表中。
8K / 8.1K,最高30p
8.1K的记录规格为8128×4288,相比DCI 8K(8192×4320)差了一丢丢。另外,8.1K虽然像素更高,但实际画面范围是8K更大(宽度一样,高度略高)。
6.4K OpenGate,最高30p
用满整块传感器,有效像素超过了2700万,既能用于变宽镜头,也可满足多平台、不同比例输出的需要。
* 未来会通过固件更新支持8.1K和7.2K OpenGate录制
5.8K / 5.9K,最高60p,可选点对点
准6K 60p记录,超过30p后画面会稍窄一点,点对点模式下接近Super35/APS-C画幅,可以在生态拍鸟时赚长焦。
4.7K 4:3,最高60p,APS-C或点对点
适用于非全幅变宽镜头。
4K / C4K,最高120p,可选APS-C或点对点
全画幅时,不超过30p时是全宽无裁切的,30p到60p有小幅裁切(大概是从8128到7680的比例),100p/120p则会有进一步裁切。结合点对点模式下,100p/120p也比60p的视角稍窄,推测是欠采样。
4K 60p或更低录制格式可以选择10bit 4:2:2,4K 100p/120p或更高分辨率只有10bit 4:2:0。如果选择S&Q变速拍摄则只有全画幅。


综上,我认为5.8K / 5.9K、最高60p是S1RM2比较甜点的记录规格,高像素可以为缩放、平移等处理提供更大空间,也能抵消增稳等操作对画面细节的损失。10bit 4:2:0 LongGOP的码率只有300Mbps,对存储相当友好;追求更高画质和工作效率,也可以选择5.8K、最高30p点对点的ProRes RAW(最高4.2Gbps)或无裁切的ProRes 422(最高1.9Gbps)。4K / C4K 100p/120p下的画质虽然打折扣,但对一台超过4000万像素的相机来说,我觉得能兼顾高帧率已经在主流水平以上了。
双原生ISO
和绝大多数松下微单一样,S1RM2也支持双原生ISO,并且提供了手动切换选项。普通模式(包括709 Like)下是ISO 80和ISO 400,V-LOG时则是ISO 200和ISO 1000。
此外,S1RM2还提供了了一个“动态范围扩展(Log)”选项。开启后的两挡感光度会变成ISO 400和ISO 2000,记录格式会限制在30帧以内,官方说明是“滚动快门会变得更大一些” —— 这个设计和RONIN 4D-8K版本如出一辙,应该是让传感器从12bits输出切换到14bits,从而提供更好的暗部细节,推荐在弱光、静态场景下开启。

和GH7一样,S1RM2也兼容新的XLR2音频模块,可以实现4路输入和最高32bit音频录制。它也能加载和实时显示Lut效果,这方面与S9应该是完全一样的。
录制格式
绝大部分格式都能记录在SD卡中,800Mbps的All-Intra格式、ProRes、ProRes RAW则需要用到CFexpress存储卡。S1RM2同样支持录制到USB SSD(最大2TB),但在一些高规格格式下会需要用到外部供电。


S1RM2没有录制时长限制,再加上内置散热风扇,可以提供更长的连续录制时间。当然,小尺寸风扇在解热能力方面和GH6/GH7、S1H的大尺寸风扇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在8K30p+动态范围扩展下,连续拍摄超过一小时仍有可能出现过热提示(此时不影响照片拍摄)。

防抖
S1RM2的机身5轴防抖性能提升到最高8挡。“电子防抖”里增加了一个“Cropless”选项(无裁切电子防抖),选择后确实没有看出来视角变化,不知道松下是怎样在不损失视角情况下达成电子防抖了。

▲ 49mm | F16 | 1/25s | ISO-80

▲ 421mm | F11 | 1/15s | ISO-320
其他
S1RM2加入了“关机落下快门”选项,可以有效避免更换镜头时让传感器附着灰尘。

在S9上首次加入的“混合变焦”也出现在了S1RM2上,可以扩展变焦范围,对于日常记录、视频创作都有很大帮助。

新的液晶屏借鉴了隔壁的优秀设计,既可以翻折又可以旋转,还能向外拉伸。不仅能满足低角度竖拍、视频自拍的需要,还不会和HDMI、USB等电缆“打架”。

S1RM2和G9M2、GH6/GH7、S5M2系列采用相同的BLK-22电池。实测用下来,2块电池可以支撑一整天的照片拍摄,但如果拍摄高规格视频(特别是开启“动态范围扩展”)则推荐准备外接供电方案(比如“假电池”)。另外,BLK-22电池没有电量显示,对于这个价位的产品来说会是一个短板。

S1RM2还是第一款支持Capture One联机拍摄的LUMIX相机,这对商业拍摄用户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未来两家公司可以扩大合作,让已经发布的LUMIX相机也能享受这一特性。
最后,S1RM2还取消了闪光灯同步接口。当然你可以花二三十元买一个热靴转换器,只是在2025年的今天,不知道还能有多少场合用到这种传统的引闪方式。有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分享一下。
更多实拍样片

▲ 136mm | F8 | 1/400s | ISO-80

▲ 24mm | F5.6 | 6s | ISO-80

▲ 48mm | F5.6 | 1/200s | ISO-80

▲ 105mm | F4 | 1/25s | ISO-200

▲ 100mm | F8 | 1/60s | ISO-640
~感谢您看到最后~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分享

蔚蓝大观
校验提示文案
mayalan
校验提示文案
爱琴者
校验提示文案
鱼炭
校验提示文案
鱼炭
校验提示文案
爱琴者
校验提示文案
mayalan
校验提示文案
蔚蓝大观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