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使用Nas黑群晖的历史1:需求及硬件篇
我从张大妈上看到了很多文章,各处学习,这几天趁着休息,把自己用nas一路引来的心路历程也记录一下,也许被别人读到也有帮助。我作为一个新人小白,文中大多没什么技术,多的是自己踩的坑,和填坑的过程,写出来自用备查,从这第一篇开始。
需求
我对nas的需求从开始于第一次用ipad,之前用windows 电脑习惯了资源管理器来查看文件,10年开始用nokia E63的塞班s60系统,传输文件一般用USB接口,14年换到魅族MX3,传文件还是USB接口,但文件目录让人讨厌很多。17年初买了ipad 2017,想用ipad看视频,爱优腾在线就好,但是在pt站下载的本地视频用ipad看就有点麻烦,开始的时候用iTunes导入文件,这是我用过的最差的软件,速度慢,经常崩溃,基本不可用。这时候就开始找解决方案了,最开始还不是nas。
开始文件服务FTP,用手机 MX3,usb host挂载USB HUB 连接多块硬盘,在手机连接WIFI,把移动硬盘中的文件在网络上分享,是能用的,播放一些视频没有障碍,但是速度不好,拖动时间轴会卡顿,速度在5-7MB左右,应该是MX3 wifi的速度不够,150mbps,速度只能这样了,另外就是耗电有点快,还有个问题是usb host在这个使用场景下,不能充电,也就是提供一段时间的服务就没电了,要充电。只好作罢。后续尝试用redmi note 4做过,但是miui不支持ntfs文件系统,这比flyme差很多。还是喜欢flyme的系统。FTP服务似乎效率也不高,不如smb服务速度快。
按照道理说,用windows开smb也能满足我的需求,但是我当时不懂,看到了nas,就开始了nas的尝试,因此有了这篇文章,已经后续到现在为止8年使用nas的折腾经历。
nas从开始知道这个东西我只尝试过黑群晖,其他freenas,unraid,turenas等都没有尝试,知道自己技术不好,也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在这个上,听说群晖好用就选这个。
整理需求罗列如下:
1.ipad 访问影视资源
2.投影访问影视资源
3.TV box访问影视资源
家庭共享相册
远程数据访问
电脑数据存储和备份
影视服务
需求待满足:
路由服务,科学上网,广告屏蔽
搭建书库
硬件
我选硬件的思路很简单,手上有啥用啥,使用到瓶颈后在考虑更换扩展。
旧笔记本
2017年捡了bf一个笔记本,2011年的酷睿双核,2g内存,这台电脑原本的硬盘坏了,换了个旧盘,装了黑群晖,结果dsm6无法安装,找不到网卡,只能尝试dsm5,也能用,不过100M网口,访问速度只能10MB,而且内置500G硬盘,只能一块盘,用usb2.0扩展了硬盘,扩展了两三块,用了几个月,放在沙发底下,摔了一下,坏了,勉强只用了几个月罢工了。
教训:100mbps好慢,usb硬盘不稳定,供电,安装,放置都不好弄,这个东西太弱鸡,但是笔记本内置电池,充当了ups真爽,不怕意外断电(硬盘盒供电除外)。
台式机 昂达B75 matx
配置:昂达b75 matx+ G2120 +4G +航嘉270W+4盘位老机箱+DSM 1.02b+6.1.7
第二个是家里2013年组装的台式机,没人用了,被我拿来改为nas使用。这台电脑来自本地电脑城,装了三台,家里当时一人一台,属于最入门级别。100mbps还是太慢了,只有一个pcie*16,花15块钱买了个pcie*1 转1000mbps网口,终于体会到局域网内的千兆网,舒服。
教训:板子扩展性太弱,4个sata很快占满了,pcie被千兆网口转接占用,没有机会再扩展sata,好在三代芯片组有usb3.0,外加usb存储速度还是够用。曾经尝试过PCI转千兆网口,有两个坑,速度跑不满,只有50-70MB,比115MB的速度差太多了,二是发热,因为PCI的千兆网卡都是很老的产品,芯片制程很老,发热也严重,需要加散热器否则问题很多,我用的螃蟹卡大概1W功耗。
这个方案用了一年多,在2009年终于因为容量不足,又无法增加硬盘了,看了阿文菌的推荐,心水了MS S0651这个主板,闲鱼135拿下,10块硬盘,4千兆网口,pcie 16*1 +1*2,妥妥的nas圣体。
而这主板我留到2023年才拿出来卖掉了。
台式机 MS S0651 atx
配置:MS S0651 atx+ i5 3470 +12G +航嘉270W+4盘位老机箱+三光驱转5盘架子+1光驱转硬盘+DSM 1.02b+6.1.7
经过调整,这个nas可安装10盘,cpu从单位免费捡了一个i5 3470,内存从单位捡了8G,组成12G,主板Sata口10个,同时为了配齐硬盘安装位,在老电脑上原本4盘位,增加了三光驱转5盘位置,同时用了D口转5Sata的线材,并在软驱位置做了两个转接2.5寸盘的位置,机箱可以容纳10*3.5+2*2.5,并购入pcie *1 转8sata口的转接卡,经次调整,nas硬盘扩展性大增,同时,功耗大增。
坑:光驱转硬盘笼子,硬盘贴近,没啥空间,散热是问题,开始时安装WD紫盘,勉强能忍,后续上到HC550/530后,必须增加风扇,否则不可用,温度很快升到50+,并且没有平稳迹象。D口转sata电源线一般不超过5个,更多可能电源不可靠,服务器HDD最高35W,出现在启动和时候,一般运行10W-15W,普通台式机电源一般15W启动,8W运行。如果用AWG24的线材,5盘,12V瞬态15A,稳态5A,勉强够用,5V瞬态15A,稳态5A.
这套硬件我使用了5年,在2024年9月主板坏了,值得了。
ms s0651坏掉后,开始找替代品,相同型号在5年后价格不跌反涨,索性换别的板子,买了华擎B75 pro 3,替换原有主板 网口只有1个也够用,并且,这时早已经上了万兆电口,千兆只用来wake on online。sata少2个,不过转接卡又多余sata,也不算困难,不过这里埋下一个坑,后续说。
半个有趣的人
校验提示文案
游离
校验提示文案
神智吾知
校验提示文案
cwz1985
校验提示文案
游离
校验提示文案
cwz1985
校验提示文案
半个有趣的人
校验提示文案
神智吾知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