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均分9.0,年轻人假期必看的5部电影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 铁木君 ID:tetemu 95后连续创业者,两家文化传媒公司创始人,冰河铁马团队投资人,一个血液会沸腾的写作者。作者愿景是写满18年,陪你进化18年,从量子到巨物。授权发布,原标题:豆瓣均分9.0,年轻人假期必看的5部电影,作者:我是铁木君,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你好,我是铁木君。
不少同学已经放假,我留下了柠檬的泪水。
但是怎样享受假期才能充实有意义呢?
当然是看电影啦。
我们这个年纪都不太成熟,对情绪的把控很差,容易挫败,容易冲动,因为我们的经历都太少了。
没有足够的阅历,也就无法从容应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而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本丰富的生活指南,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万千世界,体验万千活法,透过银幕,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以说,多看一部电影,在人生的马拉松里,就比别人多跑一段路,离梦想的终点,也就更近一步。
今天分享5部豆瓣高分好电影,给你的生活指南加点料,让你的人生马拉松,走得更加从容。
01.
《何以为家》
如果你曾被原生家庭伤害过,你会从这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主角赞恩,是个12岁的小男孩,家庭贫困,而父母明明毫无抚养能力,却仍然不停生育。
作为长子的他,在我们都在开心吃辣条的年纪,却为了一家9口的生存,在房东的杂货店贩卖体力。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情十分沉重。
我既心疼赞恩,明明也是需要被照顾的年纪,却因为家庭的拖累,活得异常艰难。
但又为他感到庆幸,他勇敢向全世界控诉,把父母告上法庭,与其彻底断绝关系,让自己重获新生。
这个举动,真的太酷了。
反观生活中,很多被原生家庭所影响的人,往往在痛苦中,妥协了自己的一生:
因为父母的不合,对亲密关系十分害怕;
因为长期被否定,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像个累赘……
我明白,小时候父母是我们世界的中心,我们只能按着他们的意愿,塑造着自己。
当父母的「期望」变成「束缚」,而我们又没及时对抗,默认承受时。
往后的日子,只会在父母各方面的操控下,无力拧巴地活着。
如同《原生家庭》这本书中所说:
”当你把父母的感受,当作你大部分人生决定的基础时,你正在放弃自己的自由选择权。
如果在你心中,父母的感受永远占首位,那么你的人生也将由他们驾驭。“
如果你不想再被荼害,唯有自救。
而我相信,这部影片,会在某个瞬间,让你获得逃离原生家庭这个深渊的勇气。
然后,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
02.
《触不可及》
世界上最大的恶意,就是不知全貌,盲目对他人指手画脚的评论。
而在偏见成为人人平等的最大障碍时,尊重,成了触不可及的宝藏。
瘫痪的富人菲利普,与刚刑满释放的穷人德里斯,两个无论出身还是性格,都完全大相径庭的人,却在彼此消除偏见、互相尊重的过程中,成为了好朋友。
这部电影通过这两个,不被世人待见的人,向我们传递了一个观点:
一个人是否富有真正的修养和睿智,并非从他的外貌、社会地位中证明;
而是看他,是否有摘下有色眼镜,放下傲慢,摒弃偏见,学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生活中,我们看到过不少这样“非黑即白”的定论:
女司机开车一定很烂;
学习成绩不好的,就一定是差学生;
出门就有豪车接送的女生,一定是被包养了......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单从事情表象,就能给人贴上一个,永远撕不下来的标签。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也有权利,去限制他人自由的选择?
这个世界,本就不是因为统一而精彩。
恰恰相反,世界就是靠着数亿种不同的有趣灵魂,而可爱万分。
试想,如果大家也用各种标签,框定了你的一生,你会有怎样的想法?
我猜想,一定是绝望的。
正如菲利普所说的一句话:“我真正的残疾,并不是坐在轮椅中。”
一个人真正的残疾,是来自于世人的种种定论,让他彻底走向“社会性死亡”。
希望我们都可以明白,没人愿意被他人的偏见所孤立。
尊重他人的选择,也是让自己走向,更加自由的世界。
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主动权,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他人口中。
03.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印度人主演的,全程没有唱歌跳舞的电影!
本以为,是只有混乱厮打的动作片,没想到,这部全程无尿点的电影,不仅给我们呈现了人兽激烈大战的视觉享受;
更是通过长达227天的奇幻冒险之旅,让我们彻底跪拜在大自然的绝美风景中:
可以看到静谧的大海,与夜空的星星交相辉映;
可以看到奇形怪状、五彩缤纷的水下生物游来游去;
还有壮观的飞鱼群,飞跃的座头鲸......
看完电影的我,巴不得立马定下机票,飞往影片中各地景点,一览美景。
奈何疫情,我只能憋屈地买个深圳野生动物园的票,去瞧瞧老虎了……
好了,不打趣了,之所以强烈给大家推荐这部影片,不单单只是因为这些肤浅的滤镜效果,啊不是,每一帧都能当壁纸的风景。
而是因为在视觉享受的同时, 它更是引导我们,去深思一个问题:
我们如何在贪恋的欲望,和不可控的人性之间,做好抉择?
诶,这观点看上去是不是就很高级哈哈。
具体的我也不剧透了,大家一定要码住去看,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
04.
《7号房的礼物》
这部电影,我看一次,就哭一次。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部感人的亲情篇,不过,铁木君今天想从另一个角度切入,引起大家对人性的思考。
这部电影除温暖泪点外,给我更大的启发就是:
让「正义迟到」,让自己处于弱势地位的结果,不是因为别人太过强势,而是自己。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原因,无法让正义准时到。影片中的艺胜是因为年龄,无法及时替父亲,洗清名声。
而生活中的很多人,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勇气对抗:
买东西付款被多收了几块钱,「算了算了不计较」;
车站买票被插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自认倒霉」.....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每一次让步,并不会让生活变好,只会让「罪恶」更加放肆:
商家会继续乱收款;
插队现象愈发泛滥;
更多的造假产品流入市场......
我们越是妥协,越是让自己处于弱势,正义不但不会降临,甚至会让更多的罪恶滋生。
这个时候,我们该做的,不是去反问社会:为什么正义不能来得更早一些?
而是应该反省自身:为什么我不可以勇敢一些,为自己发声一回?
我很喜欢罗翔老师的一句话,他点醒了很多身处逆境的人:
看惯了黑夜的人,不应该习惯黑夜,而是应该期待,黑夜中的光明。
遇到不公的事情,我们不应该习惯忍受,而是应该适当反抗,走出黑暗。
对于陌生人如此,对于生活中,不断向自己索取的家人朋友,也是如此。
希望我们都可以勇敢一些,当自己利益被侵犯,别再容忍,坚定维护自己的权利。
我们这么做,不只是呼唤「迟到的正义」,也是在掐灭「罪恶」的火焰。
正义的天平,也就可以不再倾斜。
05.
《心灵奇旅》
如果你最近状态很丧,对生活失望,找不到存在的意义,答应我,一定要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已经过去的2020,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糟糕透顶的一年。
因为疫情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情侣们因时间和空间分手,被裁员的打工人肩负房贷车贷……
过多的负面情绪堆积,我们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去宣泄压力,甚至会忍不住思考: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是努力工作不被社会淘汰,还是找到自己的梦想,拒绝平庸?
无论哪一种,都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忙碌。
是的,我们总觉得,生活的意义在于忙碌,闲下来就是一种罪恶;
我们很难挣脱世俗限制,觉得人间值得,活得开心就好。
但看完这部电影,你会被迪士尼暖到,慢慢醒悟:
生活的意义,像一块披萨一样简单。
因为努力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日常生活的一些美好,就足以撑起人生所有意义,比如:
渴了喝到一杯清凉的水;
饿了吃到一碗热腾腾的面;
困了有一张倒头就能睡的床......
这些平时被我们当做习以为常的小事,其实才是生活最简单的快乐,是一直伴随我们左右的小欢喜。
生活的成分,不应该只有忙碌一种,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才是一个大写的人。
因此,在努力生活的同时,也要记得放松一下自己,好好享受身边的小确幸。
抬头有天空白云和晚霞,低头是花草树木与昆虫。
你会发现,生活已经给了我们很多惊喜,远比我们自己去努力争取的,还要多。
只不过是,我们从未重视过它。
最后我想说,
电影来源于生活,故事透过银幕,告诉我们一个更加多元化的价值观。
因此一部好的电影,给我们带来的,除了感动与欢喜,剩下的,就是教会我们更好地生活。
这也是所有导演,制作电影时的愿景。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好好珍惜。

我跟你一样,看不下去啊!
推荐的很棒,写也很接地气,点赞点赞
年轻人为什么要看这些?悲伤的故事?我觉得应该看一些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电影!或者是带来开心的。年纪轻轻何必去探讨人生
嗯,好寄年前看的七号房的礼物🎁还记忆犹新
在逃离之前,或许可以先尝试拯救。
触不可及很好看,个人认为是近年来法国最好的片子了
the truman show
+1,一点都没看出来为什么会那么高分。
触不可及美版像💩一样恶臭
完犊子了,首先标题三个字我都不符合
国剧的话去年的 沉默的真相 还不错
写得很好啊,赏了赏了
当幸福来敲门,你们不看?
好几年前,在饭店等人时,随手翻了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写《触不可及》的影评写得十分好,我就记住了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又上网想搜那篇影评再读一遍,可惜怎么都搜不到,
触不可及跟绿皮书真的推
有没有x镜头?想带9岁娃一起看
盲点也叫弱点 非常不错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次靠自己双手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没好好的努力奋斗,做好准备迎接这些机会,现在出来怪责父母?哦,他们换了一个说法:原生家庭。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欠我。
全部看过
!
封面这个触不可及看了5,6遍了
那个动画片真的算了吧
女司机开车不一定很烂,但是会开车的女司机比绝大部分男的都会开车,可惜会开车的女司机十不存一。
确实是,感觉更多的是西方的政治需要
看不到幸福来敲门差评
何以为家一直过誉了。
其实也不要太过于正面评价这部电影的意义,去看看关于这部电影主旨是否真的正义的讨论,不一定要信谁,不过这部电影确实并非一个比较单纯的三观。
何以为家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和周边小朋友的童年,八零后,农村不仅多生,还溺婴(几乎都是女婴)舍婴,比比皆是,就算是正常成长的,也只不过是父母投资的对象,小学毕业就卖出去打工的那种。
少年派是有唱歌跳舞的,主角和他女朋友相识的时候
同感,太一般
触不可及还有美版的,我更喜欢法版的,电影里的bgm也非常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