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英特尔牙膏倒吸?如何评价英伟达要求标注频率和功耗?
是返乡过年?还是就地过年?最新一届#双面过节指南#开始啦!本次征稿活动分为A面返乡和B面就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享自己的春节攻略,优秀的投稿文章还有可能能获得优厚的大奖哦,快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Q1:如何评价intel酷睿11代CPU牙膏倒吸?
A1:没有倒吸。
① 这一代同频性能大幅提高,是历代酷睿i中除二代SNB架构外提升最大的一次,同频性能测试结果提升幅度在15%~20%,官方宣称IPC效率提高19%,从这一点来看是进步的,至少原10代i5、i7的对应升级版都有较大提升;
② 10核心回退至8核心属无奈之举,这完全是因为制造工艺仍然基于14nm+++,而导致CPU核心面积巨大,再加上控制器、Xe显示核心等区域,PCB基板已经无法容纳空间以放置更多核心,CPU顶盖也已经是历代最“硕大”。
③ 11代i3及以下型号属于10代的翻新版,简单提升频率来拉高性能,i5、i7、i9则升级了新架构,游戏表现为历代最强,甚至超越了四代锐龙;此外新架构还加入了PCI-E 4.0以及Xe显示核心,附加功能总体也有进步。 11代更像是过渡期的产品,产品寿命周期也就6~9个月,12代年底前就会上市,为了塞下更多核心(最多16核),也会换用更大更长的LGA1700接口。
Q2:如何评价英伟达强制要求RTX30游戏本标注功耗、频率?A2:此问题属于笔记本平台的特色重灾区,不仅显卡如此,CPU也一样。和台式机不同,笔记本显卡、CPU尤其会因为散热空间限制、(导致)功耗输出限制而对性能产生直接影响。
【2.1】台式机显卡“颇良心” 台式机这边,因为机箱空间大,厂商都想在性能对比中占得一席优势,所以性能最差的一般就是根据官方公版参数进行设定的有关廉价丐版、ITX小体积版,其他一般都是厂商自行拉高一点频率的OC版,所以市售显卡的性能几乎都在对应型号的性能基准线之上。
【2.2】笔记本显卡“差距大” 笔记本这边,由于散热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高阶游戏显卡更是面临高发热考验,所以厂商几乎不会“作大死”再搞什么OC超频版,简直就是给自己挖巨坑。大家只会想方设法尽可能去降低显卡发热,再加上英伟达现在连Max-Q啥的都不标注,只给功耗区间、频率区间要求,这样一来厂商的“操作”空间就很大。机子模具无法应对高热,我只需尽可能降低频率、降低功耗限制上限,显卡的功耗自然就下去了,但性能也随之降低。
▲ 英伟达真的是“秀儿”,RTX3080的功耗区间设定最低可以是80W,最高则可以超过150W,两种状态下的性能天差地别,就像i9-10900F,实际满载功耗在190W左右,火力全开满载可以跑全核心4.50GHz,厂商也可以根据英特尔的限制,将功耗墙设定在65W,65W限制下全核心只能跑3GHz左右,这时候它的性能只能打i5-10600KF。
所以笔记本厂商也很好笑,80W功耗的RTX3070/RTX3080,厂商肯定是摸鱼状态不敢标注,但115W的RTX3060、125W的RTX3070厂商一定是想方设法放大“115W”、“125W”。
▲ 华硕的130W高性能版,请注意跑分。
▲ 华硕的100W版本。在厂商眼里,只要不是80W的“最拉跨”,就算100W也能划为“高性能版”。
▲ 华硕天选的80W版本。像这种花里胡哨不给功耗就写什么“超频引擎”的一律属于“拉跨版”,看跑分也是RTX3070移动版中的最差水平。高性能版要领先“拉跨版”约22%。
▲ RTX3060的130W版本。所以为什么说,“拉跨版”的RTX3070也就高性能版RTX3060的水平。
▲ 目前部分游戏台式机也已经开始对CPU功耗表现进行标注。
▲ 这类品牌台式机大多以零售主板类似方案对主板进行改良,而不再应用以往常规的OEM客制化产品。像联想刃9000K中采用的所谓能够支持CPU功耗表现达200W+的主板其实和七彩虹的CVN Z490是同一个方案。
但是像Thinkstation用的i9就不一样了,从它用的散热器以及4+1相供电的主板就能看出,它应该彻彻底底是按照65W的标准TDP进行调校,所以实际性能发挥会弱一些,表现应该就和联想自己给出的上表中65W的i9-10900一个样,可能连i7都不如。
笔记本里这种现象只会更为普遍。

Intel不是屎! (此条5毛钱,发送时删去>
Intel的任务罢了,只要给💰,屎都给吹成美味
感觉还需要三五年啊。
把营销策略说成技术难题。
倒吸就倒吸,按这个逻辑,改成只有双核,但单核提到5.5就不是倒吸了?
4代锐龙是啥?
我还是对Intel的7nm有信心的,那之前都不会碰它,希望那时候能出个和m1类似的超低功耗超高性能的U
我能有啥办法?不买呗
如何评价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