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者TC14PE,300元不到的风冷居然还能挑战i9-9900KF超频?
是返乡过年?还是就地过年?最新一届#双面过节指南#开始啦!本次征稿活动分为A面返乡和B面就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享自己的春节攻略,优秀的投稿文章还有可能能获得优厚的大奖哦,快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300元不到的高性价比风冷?
前段时间搞了一场阿萨辛III VS NH-D15的大战,测试结果散热性能是一致水平并不意外,有点惊喜的是居然能压住9900KF全核5.0GHz,网络上都盛传各种一体式240水冷肯定压不住(个人还没试过),甚至上到360水冷也无从应对,因此硬核也对风冷重新产生了兴趣,深思熟虑过后,心里就一个疑问——究竟还有哪些风冷值得购买?
想寻找那些值得买的风冷也不简单,毕竟现在市场上大多都是一体式水冷的产品了,脑海一闪,其实只要寻找业界标准猫头鹰的竞争对手就行了,时间倒流到7年前左右,当年正是猫头鹰NH-D14横行霸道的时候,除了利民各种挑战NH-D14的高端产品以外,还有九州风神阿萨辛第一代和追风者的一款神秘产品。
这款神秘产品到今时今日它还在京东自营上销售!它就是追风者TC14PE,硬核搜寻了网络上的各种评测和帖子,貌似很少玩家用它来压i9-9900K或者KF,硬核就不测默频了,直接超频测试看看,对了重点说一下,我这颗9900KF体制算是中规中矩,听说普遍体质要比9900K要好一些。
开箱和安装
包装方面,追风者一致采用这种波浪条纹+单色的搭配,除此之外,选择TC14PE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红、金、蓝、白以及黑色5种可选,除了金色以外基本上都看到过,现在貌似只剩下白色和黑色比较好买到,它算是一种主题装机较好的散热器选择。
风冷方面,规格表硬核会首先关注3个指标,重量、高度以及扣具支持,这款TC14PE搭配双风扇净重1250g,比NH-D15和阿萨辛III都要轻不少,高度方面则是和它们差不多,特别标明了双风扇高度是171mm,这个应该是安装高马甲内存的数值,确实可能会和很多机箱不兼容。最后是扣具支持,虽然是多年以前的产品,但现在都会去补全了AM4和TR4平台,如果包装里面没有,找厂家客服申请就可以了。
颜值来说,个人觉得TC14PE比业界标准猫头鹰好看多了,特别是这种又大又白的,搭配其他白色硬件就很符合。根据官方的介绍,鳍片和顶盖都是铝材质并且经过镀镍处理,散热规模安装长宽高来算,整体和阿萨辛III基本一致,比猫头鹰NH-D15收窄一点,双风扇高度从数值上看是高于这两者,实际后面安装再确定,总得来说是定位偏高端一点的风冷散热器。
在7年以前,这种顶盖遮丑设计只有追风者做到了,双塔上的两个“PHANTEKS”不仅是代表简单粗暴的品牌属性,而且质感还不错,毕竟也是镀镍过的铝材质。
侧面部分,鳍片间距官方没有特别标注,经过硬核目测应该和NH-D15是差不多的,鳍片也是对应整体的白色,不过要尽量小心别磕碰到,手上这个已经有一处掉色的鳍片,氧化问题倒是不用太担心,就是掉色的话会比较难看。
TC14PE正面的鳍片形状和一般散热器是不同的,一般是完全平整的,而TC14PE的正面鳍片是一种波浪形设计,虽然技术和原理不清楚,官方也没有特别介绍,但可以几乎肯定是为效能而设计的。
要是你足够狠心,原配件里面提供了第三把风扇的扣具和防震垫,你可以在散热器尾端再安装一个风扇加强排风能力,至于效率相对于双风扇提高多少不得而知,毕竟这种极端组合几乎是没有人去使用。
5根8mm镀镍热管,导热效率必须比常规6mm厚的要高,可能因为是太粗的原因,热管上面还有一些褶皱痕迹,据官方介绍焊接时采用了独家的C.S.P.C技术(冷等离子喷涂技术)也可以提高热传导性。
接触面是镀镍底座,铣底抛光处理,凸面设计可以和CPU更充分接触。
鳍片和热管之间是采用传统高端散热器的回流焊工艺,而不是以前普遍那种拼接焊工艺,具体怎么样只能通过实测来判断。
不得不说,个人是挺喜欢这种风扇设计的,特别是白色款式。
风扇整体规格为140x140x25mm,螺丝孔位是120mm的,和猫头鹰那种NF-A15特殊140mm规格相比,这种常规设计能够在兼容性方面领先。
风扇扣具和其他高端风冷不太一样,TC14PE其中一边有小装置卡住铁丝,个人觉得有两种优势吧,一来是卡得更牢固,二来即便反复安装也不会对风扇造成磨损。
风扇的减震硅胶垫和常规的也不太一样,TC14PE的是在小装置后面做减震处理。
风扇侧面也标注了流向,一般好点的风扇都有。
风扇转轴处并没有标注信息,具体型号是F140HP,从包装和官方介绍得知是采用了液压轴承设计,寿命是大于15万个小时,支持PWM温控,转速方面为600-1300±250RPM。
风扇电缆线也是白色设计,4pin接口。
扣具方面提供了全平台支持(包括AM4和TR4平台),全金属设计,除此之外还有一条Y型分接线、PH-NDC纳米硅脂、额外的风扇扣具和减震垫,可惜就是没有信仰贴纸。
这里顺带一提,因为后面忘记拍安装过程了,以Intel扣具为例,这种弹簧式的压力扣具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主板承重压力的,安装的时候要注意每一颗螺丝充分拧紧,而散热器上的那两颗螺丝拧紧之后会有"咯"的响声,这才代表是正确安装,否则就会出现和CPU接触面不平整的情况。
多国语言说明书4本,追风者的配件特色之处,每一种语言都是对应一本,简直好评到不行。
Intel i9-9900KF+华硕ROG MAXIMUS X HERO+追风者TC14PE,除了内存方面,裸机状态下这种ATX主板一般都不会造成冲突,包括供电部分和独立显卡。
2、4内存插槽在不安装风扇情况下是可以完美支持的,想要插1、3插槽就不能用这种双塔式高端风冷了,一般都 是不可能支持的。
不出意外,第一把风扇也是需要抬高安装,才能支持这种高马甲的RGB内存,从抬高高度来看,还是要比猫头鹰NH-D15低一些,基本和阿萨辛III是一样情况的,官方标注的171mm应该是预留松点的数值,比如说更高的内存马甲。
i9-9900KF四种情况高负载烤机
这次测试同样是采用裸机+空调26℃环境下进行,硅脂使用原配的PH-NDC纳米硅脂,基本条件和上次阿萨辛III VS NH-D15一样,不过仍然会有一些差异之处,比如说硅脂、当天室内外温度不同等,成绩仅供对比参考使用。
i9-9900KF和华硕ROG MAXIMUS X HERO的搭配,仅仅是单8Pin外接供电,体质方面是一般水平,可能换个Z390芯片组主板还能进一步探寻潜力,测试直接超频全核4.9Ghz和5.0Ghz验证其散热能力,亮机卡是一款GTX 1650,因为KF后缀没有核显。这四种超频情况都是不超Ring频率,AVX偏移均为0,开启内存X.M.P配置,温度限制110,防掉压设置6级,烤机程序AIDA64FPU项目持续16分钟、CinBench R20基准循环三次(第三次快结束的时候截取成绩)
i9-9900KF全核4.9GHz&电压1.264V&追风者TC14PE双风扇
CPU温度为85℃最高稳定,风扇转速大致在1500到1600RPM左右。
i9-9900KF全核4.9GHz&电压1.264V&追风者TC14PE单风扇
CPU温度为89℃最高稳定,风扇转速大致在1600RPM以下。
首先是尝试微超到全核4.9Ghz,双风扇状态按照上次对比测试来看,温度要比猫头鹰NH-D15稍微高一些,结合硅脂和环境不一样的因素,大概性能幅度要低一档左右,而单风扇的效率也是如此,升温幅度要比猫头鹰NH-D15高一些。
风扇噪声大致和阿萨辛III差不多,比猫头鹰NF-A15要高几分贝(具体没有严谨测试,因为没有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不过要知道TC14PE的售价是NH-D15一半都不到,这性能表现还算不错了,至少硬核觉得会比同价位甚至高一点价位的240一体式水冷要好。
i9-9900KF全核5.0GHz&电压1.312V&追风者TC14PE双风扇
第三次尾端最高温度是82℃,风扇转速大致在1500到1600RPM左右。
i9-9900KF全核5.0GHz&电压1.312V&追风者TC14PE单风扇
第三次尾端最高温度是85℃,风扇转速大致在1600RPM以下。
全核5.0Ghz这款TC14PE是压不住FPU烤机的,性能幅度会和猫头鹰NH-D15拉得更大,单单是CPU温度已经去到96℃,还没算上每个核心的温度,最后在3分钟之后直接蓝屏了。所以硬核来跑跑次级压力最大的CineBench R20基准,第一次不算成绩,连续测试到第三次快结束才记录成绩,温度表现还不错,仅仅是80℃多一点的范围,双风扇和单风扇的性能差距也拉近了,尤其是单风扇兼容RGB内存的时候,日常使用全核5.0Ghz更是无压力。
总结
除了那种分体式水冷头,追风者CPU散热器全系都是风冷,产品线也不丰富,但就是每个阶级都会有一款产品对应消费市场,当年这款追风者TC14PE是作为猫头鹰NH-D14竞争对手的,售价也是600多元,但目前在卖的已经降到最低299元(天猫旗舰店)。
从性能表现来看,已经可以吊打大部分一体式240水冷,特别是对于同价位或者500元以下的,唯一就是高度和内存兼容性不太好,解决办法是使用单风扇,压全核4.9Ghz FPU烤机和全核5.0Ghz高负载使用都没问题,硬核觉得它就是个半价猫头鹰,另外这款追风者TC14PE还有多种颜色可选,特别适合无光和色系主题的装机。

我有。 没什么好说的就不说。
没什么好说的...你有这几件东西再说这话吧
猫头鹰最低是500+,这玩意300,大霜塔200,那大霜塔压不住的用这玩意就能压住吗
大霜塔打不过的,猫头鹰贵几百
硬说的话属于定价失衡 200被大霜塔卡脖子 300加点钱阿萨辛 再加一点猫头鹰完事 定位尴尬的散热器
想买威刚d60g双通,45.9mm高,装双风扇会卡住吗?卡住就只能掠食者了
有没有科普水冷的文章
300算刚入门吧
16年9月28入的tc12dx,259跟这个比简直是弟弟
兄弟我是风冷-风冷-风冷。有线鼠-有线-有线 。无光-污染-无光。弯路还是少走了点,还算坚持了下
照这个趋势,以后散热器比电源都大
从无知,到中二,再到成熟
而且我就是那个上了第三把扇子的疯狂玩家
没啥实际意义,都是参考而已,关键烤过了有些实际用还是死机
大霜塔体积都没法比,你说呢
和大霜塔比呢?
风冷-水冷-风冷,无光-光污染-无光,有线键鼠-无线键鼠-有线键鼠。这是我的历程。最终还是风冷,无光污染,有线键鼠。
酷冷t611p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貌似比楼主的更靠谱
前几天我花280买个280mm的纯铜冷排组个水冷,可以完爆各种风冷
只为颜值买单
没考p95
我从240、360冷排转过来,买了追风者这个风冷,实际效果非常好,非常静音,但是但是这个太大了。。内存条上那个风扇没法上
299买个垃圾水冷就完了 足够用
困了,觉觉。。
水冷劝退,淹一次就知道了
带风扇的好东西啊
但是是真的难装,那弹簧你不费牛劲螺丝根本都触碰不到螺纹,装完感觉主板都要被干断。。。一点都没感觉减轻了主板的压力,反而装的时候就感觉要把主板搞断了。。
这类双塔式散热器都是这种压力扣具,可以减轻主板的压力
信越党表示:7921伺候,保你不再有硅脂衰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