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念他翁徒步,只为眼前那一抹蓝
相比海洋的蔚蓝神秘,我更喜欢广阔无垠的草原和气势磅礴的山川河流,藏区的徒步线路更是满足了我的所有想象。
白日里行走在蓝天白云之下,远眺着远处的雪山和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夜晚围绕在篝火旁,在满天繁星之下谈天说地。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我的感受,那就是“藏区的徒步线路从来都不会让我失望”!
而这次的故事,从云南香格里拉开始。
开始之前,先做一下线路介绍吧,他念他翁位于西藏昌都地区,介于怒江上游和澜沧江上游之间,是唐古拉山脉的南延山脉,左边是念青唐古拉山南部,属于横断山脉的一条。
横断山脉概况
横断山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我们熟知的雀儿山、哈巴雪山、格聂山、玉龙雪山等都位列其中。独特的山体形成无限的自然风光,有格聂神山大转、伯舒拉岭、新泸亚、雄鹰谷及念青东等多条耳熟能详的徒步线路。
横断山脉大事记
围绕横断山脉,目前已知3次超长距离徒步。红线为2015年杜真线路,绿线为2016年横断天路线路,黄线为2019年石头、余星线路。
图片和图片介绍来源于湘君:文章“荒野寻路,那个124天走通“大横断”的兄弟连”
他念他翁第一条徒步线路
位于横断山脉的他念他翁线路,第一条线路是由山友野人不野、大山、林林,于2018年成功开辟的“盐登线”10天徒步线路。
徒步线路从G218盐井至G318登巴村结束。总行程约135km,累计爬升9000多米,翻越6个5000+左右的垭口,这是一条高颜值的中上难度路线。
参考了8264上林林152的线路帖子,做了一版10天徒步线路轨迹图,点击可放大观看。绘图人:王无敌
本次徒步线路概况
他念他翁徒步,交通在路上的时间比较长,需要先到云南香格里拉,在包车到盐井或者拉岗村都需要一天时间,进山需要2天,出山之后同样的路线,这样子就要花掉4天时间。
因为假期有限,参考了为数不多的轨迹后,队长蝎子制定了一个6天的徒步线路,最后我们走了5天,起点拉冈村,终点班藏村,紧随丑丑的步伐,继续叫“拉班线”吧。
这不是一条常规“盐登线”线路,但是这条线路包含了他念他翁的精华部分,假期不够长不妨参考一下。
“盐登线”和“拉班线”轨迹对比图,点击可放大观看红线:盐登线/蓝线:拉班线绘图人:王无敌
“拉班线”徒步5天全程56公里,2天轻装,翻了2个4900米左右的垭口,海拔最高4955,海拔最低3384米,累计爬升3286m。
徒步行程记录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
人间最殊胜的地方
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一词,曾是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所描述的散发神秘魅力的“伊甸园”;而在我的心中,“香格里拉”更像是人们内心深处所向往的美好之所。
环绕着香格里拉,有很多条大家耳熟能详的徒步线路,梅里转山、雨崩徒步。我们就如匆匆而过的过客一般,在香格里拉稍作停留,继而启程前往我们的徒步起点——拉冈村。
D0 四海八荒—云南香格里拉(海拔3300米)
27号当天大家从各自的城市赶到香格里拉集合,提前沟通好了飞机班次,我、suli、tony哥,我们三个人最早到达,约定机场碰面,一起去住宿的地方。
有句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客栈旁边有一家青稞酒酿酒作坊,我和suli还跑去围观了一下人家酿酒的工具,本来想打两壶酒,发现没有东西装最后放弃了。
我们常说高原的气候是“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高原的天气变幻无常,我们落地香格里拉时还晴空万里,仅仅五分钟之隔的队友班机就因为下冰雹,而无法落地备降昆明,更有一个队友的班机因此被取消,无法按原计划抵达。
D1 云南香格里拉—德钦飞来寺—西藏盐井拉岗村(海拔3380米)
从香格里拉包车出发到盐井拉冈村将近300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可以感受到214国道的秋日美景,守候梅里雪山的群峰亮相,欣赏有“千年画卷”美誉的盐井古盐田。
因为要等因班机取消而重新改签的队友,一直到10点半才从香格里拉出发,跨过金沙江,驰骋澜沧江,下午1点半到达飞来寺,梅里雪山笼罩在层层云雾间,预料之中仍难掩失落。
下午4点才到达西藏盐井镇,眼看古盐田近在咫尺,盐井镇海拔2600多米,而我们今天要去拉岗村海拔3380多米,上下800米的高差,汽车爬的都费劲,居然还有很多队伍耗费一天负重徒步上去。
风景永远是越往上,越壮观。起伏的山峦在光影的明暗中,化作细腻温柔的双臂,而白色房屋汇聚的盐井镇配着绿色农田铺陈在耸立凸出的山梁上,就像是群山献上的一捧珍珠,整个小镇在蓝天白云打下的追光中,定格视线,熠熠生辉。
从山上往河谷里俯瞰,能一窥盐井古盐田的规模和气势,而且仅仅一江之隔,因为地势和土质的区别,两岸盐田小格子的呈现也略有不同。
正因为盐,让原本偏僻的盐井小山寨变成了茶马古道上最为繁华的一个驿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利用自己的智慧,硬是把悬崖峭壁打造成片片平地,在这里因地制宜的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财富。
连推带开的颠簸了一个多小时,下午5点半才上到这个听说只有8户人家的云顶人家——拉岗村。
拉冈村的信号不太好,我们拿着手机找了半天最后发现,邓珠家楼上阳台的最边上好一些,报平安、发朋友圈,收拾好东西睡觉迎接明日即将到来的徒步。
D2 拉岗村(海拔3380米)—4400营地(海拔4400米)
徒步距离:7.5KM 用时:6小时 爬升1000米 下降0米
一早醒来,阳光明媚,邓珠一家已经给我们做好了早餐,虽然只有稀饭和干馕,想想进山后的风餐露宿,就格外珍惜的能多吃点多吃点。向导扎西也一大早的赶了过来,牛仔裤编织袋,对比全副武装的我们,就是一个大写的“牛”字!
沿着村后的一条机耕路,元气满满的我们背着满满当当的背包出发了。
9点半,离开机耕路转向山路,爬升也随之加剧。山中小气候捉摸不定,远处云雾笼罩,近前时阴时雨,第一天要上海拔,虽然路程不长,但是一直爬升,背负又最重,风景相对也乏善可陈,所以走的总是感觉特别累。
11点钟,进入滑石坡。整座山像瀑布一样倾泻下大大小小的石头,一条弯弯绕绕的小道若隐若现在乱石中。石海上艰难前行两个半小时,下午1点半,来到一处开阔地。左侧山崖瀑布飞溅,前方山谷溪水冲激。
徒步最难熬的就是第一天,基本都是上坡,翻过一个山头,又是一个山头,只有不时看看轨迹,数着海拔不停拔高,当翻过最后一个山头到达营地的时候,那份疲惫感瞬间被喜悦代替。
D3 4400营地—加米聪垭口(海拔4911米)—三岔口营地(海拔4040米)
徒步距离:12.5KM 用时:9小时 爬升571米 下降927米
清晨,日出的晨辉慢慢的点亮山谷,也陆陆续续的唤醒了队友们。虽然7点多,远处高光闪耀的山头就指引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但是队伍却直到9点,才全部整装完毕出发。
起步又是一堆乱石坡,一路爬升,风景随着海拔的升高越来越壮美开阔,蓝天白云也调皮的一会展现这个山头一会遮住那个山头。他念他翁特有的黝黑山体,险峻陡峭犬牙交错。
中午12点多,来到此行第一个垭口—加米垭口,加米垭口很小,仅容一人通过的山路被积雪覆盖,冰冻打滑,充满岁月感的经幡裹着冰棱在寒风中萧条作舞,爬垭口时聚集的热量刚一歇脚,就被近5000米的山风吹的无影无踪。
根本无法等到队伍聚齐,各自留影一张就瑟瑟发抖的赶紧下垭口了。下了加米垭口后,回望垭口,没有色彩的群山在薄雪的覆盖下,有种史诗般的苍凉和冷峻,很有《指环王》里黑暗王国的气场。
从垭口下来之后,到河谷地带就是缓慢的下坡,路况很好,可以大踏步向前走,穿过小树林就是今天晚上的营地。
今天的扎营地在一处小松林里,营地不大,平整地屈指可数,几步之遥就是湍急的河水,水源很近,但是水很凉。
D4 三岔口营地(海拔4040米)—轻装往返看大米勇雪山—地秤明牛棚营地(海拔4355米)
徒步距离:9.5KM 用时:8小时爬升573米 下降199米 路况:牧道、树林
今天的重头戏是轻装看雪山,而看雪山最仰赖的就是天气。
俗话说“清晨薄雾,一日天晴”,小树林里的蔼蔼雾气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场天朗气清,在户外,好天气比什么都重要。沿着三岔口营地的另一条小路就是拐向去看大米勇雪山。队友们个个只背着几升的冲顶包,走在鸟语苔深的树林里,轻松的像是去郊游。
10点半,来到一处开阔地,之前树林里一直看到的若隐若现的几座山峰突然无遮无拦的显现眼前。往前走到空地看见前面的一座山峰,都以为是他念他翁的最高峰——大米勇,大家在这里玩的不亦乐乎。
疯狂了半小时,时间还早,蝎子看轨迹前面还有路,大家继续往前走,而我留在原地等大家,最后回来欣赏大家拍的照片,火烧林和真正的大米勇雪山。
原地呆了半小时后,给大家留了信号,就开始往营地走。大家回来之后问我拼的是个啥,我说是“我回去啦”,然后虎子给我看了一下他拍的照片,原来少了一半,不过大家那么机智还是懂了我的意思。
大家都回到营地之后,简单补充了一下食物,拔营前行,前往今天的营地。
下午5点不到,下到一条很宽敞的机耕路,前面一片大草坪上有几处废弃的牛棚,这里就是今晚的扎营地,地秤明营地。
D5 地秤明牛棚营地(海拔4355米)—轻装往返一错再错—地秤明牛棚营地(海拔4355米)
徒步距离:8.5KM 用时:7小时 爬升504米下降482米 路况:河谷、牧道
今天是最轻松的一天,原地扎营不用挪窝,清早起来可以消消停停的做早饭。
今天大家的行程是看大米勇雪山周边的湖错,这些遗世独立的“隐士们”,在荒野深处寂静生长,都是只有真心诚意的拜访,才能一睹她们的容颜。
而我的安排是,宅在营地,看家,顺道给大家晒下睡袋。
下面是大家今天走的路程,看的风景。
今天应该是最后一顿营地晚餐,所以大家赶紧把背包里的存货全部拿出来祭五脏庙。
蝎子的奶粉,大树的茶叶,给我们配方出了一锅锅的奶茶,供不应求,虽然味道不浓,但在这荒野里,已经足够安慰我们可怜的肠胃了。
D6 地秤明牛棚营地(海拔4355米)—揉措垭口(海拔4955米)—胸龚曲隆—班藏村(海拔3465米)
徒步距离:21KM 用时:12小时 爬升874米下降1710米 路况:乱石、垭口、河谷
今天是整个行程中难度最大的一天,麦子之前就打过预防针,强度会是加米聪垭口的2倍,徒步距离长,翻越垭口高。
整个山谷在雾气的包裹下湿漉漉的,tony哥永远是第一个打包完背包的人,然后耐心的等着我们。队友们都尽量压缩着背包的重量,苛刻到一颗维C泡腾片都到处推销不想背负,尽管这样,我们仍然带上了所有用完的气罐,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8点半,队伍合影一张,出发!
起步就是爬升,很快,前队中队后队,又固定格式的拉开了距离。在白茫茫的雾气中,我们麻木的翻过一座山梁又一座山梁。
走了一个小时,在草坡即将进入石海时,山梁下突显一抹翡翠湖,像祖母绿似的深邃。翡翠湖过后,进入一片乱石斜坡,沿着乱石路缓慢上升,看着远方的风景,群山之间雾气缭绕,心里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继续向前走,远远的看到一座山脉横在眼前,我问蝎子“那个不会就是垭口吧,我的天那”,事实证明那就是揉措垭口。
站在半山腰回望整个山谷,荒凉的像一个采石场,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山柱伫立其间,整个山野贫瘠的几乎寸草不生。而山脉间因为矿物质而染上的淡锈色,和条状山脉突起的刚毅黑,也许正是因为这荒野间的单调、空旷和沉寂,才会让再微弱的色彩出现在这里,都让人忍不住用心浓烈,大放光彩。
揉措垭口海拔4955米,只有可以容纳一个人的小路,大家都是赶紧拍张照片就往下走。下山的路近乎垂直的坡度,恐高的我站在垭口看着眼前的路心里打颤,扎西可能看出来我不敢走,提出来帮我把包背下去。
颤颤巍巍的下到30米处的大平台,魂萦梦牵的揉措就这么静静的展现眼前。蓝的纯粹的仿佛P上去的湖水,瞬间饱和了我们缺氧的痛苦,这也是他念他翁最高光的时刻。
我们根本不需要对揉措做任何美化,它在这世界已经存在了千百万年,而我们只是初来乍到。世界上总有一些风景,是只有用双脚走过去才能看的到,无论我再辞藻堆砌修饰它的美,没有见过的人根本不会明了。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总是那么有道理,过了拍照的平台,迎接我们的是一条巨长陡峭的碎石路大下坡,我们拉大了队友间的距离,因为每下一步,就有无数的碎石跟着往下滚落。
用了大半个小时下到垭口底,脚踩到平坦的地面心里才算踏实,站在揉措前看着眼前山峰脑海里想着,好像一个哥斯拉俯卧在大地之上。
全队到齐已是下午2点,后面还有至少10公里的路程才能到今天的目的地—班藏村,前路艰巨,合影完毕赶紧上包赶路。沿着揉措湖岸恋恋不舍的边走边拍,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图 | 海拔下来之后,路上的多彩景色重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走过揉措,进入胸龚曲隆河谷,进入河谷后,我们的轨迹就飘了,半山腰和河谷全部都可以看到小路,蝎子从对讲机里提醒我们要留意牛棚,看到牛棚要往河边走。
牛棚没看到,轨迹又飘了,岔路也多,前队距离我们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这时候,有队员提出走山腰往山顶切,直接被我们直接否定了。最后,终于在下午快6点的时候,我们才找到蝎子说的废弃牛棚,顺着牛棚下到河边,然后找木桥又费了好些时候。
此时前队也派了向导扎西折返回来找我们,扎西因为穿的鞋不合适,几天下来磨出了不少血泡,可是扎西还是毫无怨言的折返回来,跟扎西回合之后我们大家都安心下来。
也许是对黑夜的恐惧,也许是因为想尽早到地方休息,跟扎西回合之后,我们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前进,中间大家都没有提出要休息,夜晚沿着河边走,湍急的水流声更加清晰。
终于在过了第7座木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早我们一个半小时到达班藏村的队长蝎子联系来的摩托车,等候我们而亮起的灯光,这时已经晚上8点半了。
D7 班藏村—318国道—芒康县—214国道—盐井乡—香格里拉
早上5点就从班藏村出发,从左贡县走318国道到芒康县,再转214国道经盐井乡回香格里拉。这个季节的214国道,一条澜沧江,三两小村落,五颜六色层林染,七拐八折山路痕,214国道比318美太多了!
下午4点再次回到徒步的起点——盐井乡,在盐井我们换上香格里拉过来的包车,继续赶路。
下午6点赶到飞来寺,对飞来寺这个地方特别有感情,2012年第一次走川藏线,在飞来寺停留了几天只为看日照金山,可惜无缘相见。
但是当地淳朴的民风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印象,从飞来寺到德钦有10公里的距离,那时候想去德钦全靠在路边搭当地人的车。我很不幸的把手机丢在了车上,车主发现后给我最近通话的联系人挨个打电话联系,最后我去德钦电视台拿回了手机。
8年之后在相逢,几年的飞速发展,这里已然不是记忆中那个小村庄,当年全靠双腿徒步的雨崩,现在也已经修了一段公路,但梅里雪山依旧座落在哪里,想一睹梅里十三峰还是看机缘,但不管怎样,路上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视频 | 在德钦吃了晚饭,后来在酒店楼顶等了半个小时,最终还是没有看到完整的梅利十三峰
写在最后:中国有句话叫“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次徒步特别感谢我们的向导扎西,在我走不动的时候帮我背包,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帮助我们,从没有一句怨言。
在徒步最后一天的时候扎西的包带断掉了,简单处理下就背起来出发,这对于每次出门都要盘算装备重量和装备是否舒适的我们来说,只能说一个“牛”。
老六的选择
校验提示文案
老六的选择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