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时!40公里!一场说做就走的徒步都用了什么装备
大家好,我是新人八爪鱼,说新也不新,在张大妈潜水买买买已经有三四个年头了;感叹着时光飞逝的同时,也觉得自己该留下些什么,这个账号从今天开始跟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生活,从一个装备党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天,当然,生活终归是最重要的。请大家过个眼瘾,然后认真生活吧
(写在最前面, 本人并非专业徒步选手,给出的建议大多是一个装备党的分享,不具备任何科学指导价值,请勿模仿)
故事的背景来源于去年四月的一次大脑蜜汁宕机,由于过年早早的就上班,导致手里存了很多假期一直没有消掉,刚好四月份活不多,领导大手一挥,放三天
我这一寻思,来之不易的三天假,肯定不能在家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事实往往虚度光阴更快乐),当下就做了决定·,去青城山!路线如下
简阳——成都龙泉驿地铁站:徒步
龙泉地铁站——犀浦站——青城山站:地铁 +城际
大概就是这么个顺序,现在已经想不起为什么会有这个主意了,事实上第二天因为乳酸积累根本动都都不了,火速回家了
但是,但是
徒步可是成功了!!!
虽然最后在地铁上忘记关keep,导致记录有点缺失,但还是货真价实的成功了 。
本人并非专业徒步爱好者,运动的频次也就大概两个左右爬一次山,剩下时间都在家里宅,体力也就普通人水平,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基本靠坚持,坚持和拼命坚持 这种事应该不会有第二次了
而从一个装备党的视角来看,这次能走下来和装备有不小的关系,这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样一场徒步中使用的装备:
1、登山鞋
本身考虑到路程遥远,出门穿的是我平时穿着最舒服的一双鞋,阿迪的boost(新疆棉事件之前买的),已经穿了快两年,本身回弹就已经不那么优秀,外加上还有一个将近30KG的大包,直接压的一点回弹都没有,有一种在穿板鞋的感觉
走了五公里后,我从包里掏出了这货,Crispi登山鞋
网图
Crispi是一个相对小众的意大利品牌,主营登山产品,但是跟圈内的一众大佬品牌一比几乎是小透明,上一次露脸还是吴彦祖在综艺里穿了一回
这个牌子除了扎实的用料以外,最大的卖掉就是“零磨合”。由于众多登山品牌都出生在西方,鞋型可能对亚洲人不太友好,再加上我本人其实不太喜欢穿又重又大的鞋子,去商场试了好几双登山鞋都不满意,赶着双十一在京东上下单了这双crispi,惊为天人。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家里除了跑步用的nike zoom(也是新疆棉事情前购买的),全都下岗了,而且这个全皮的质感也很好搭成熟风衣服,糙男一个,穿出去不丑不奇怪就万事ok
而这次突然来临的考验,也向我证明了这东西的产品力真的可以,给背着60斤的我提供了很好的支撑,还有这此徒步没用上,但是在爬四姑娘山时候提供了巨大帮助的GTX防水涂层和V大底,每一次穿出去徒步或登山,都要赞叹一句,真是好东西!
其实这场徒步已经过去挺久的了,很多产品都已经过时,在接下来的产品分享之后我也会补上目前我的升级选择,但是就这双鞋来说,真的补无可补。
最后放一张与路遇已死小青蛙的合影。行路就像朝圣,用脚步丈量天地
《墓碑》
2、登山包
这次去登山,我需要携带的行李如下:
1.相机+镜头若干+三脚架
2.macbookpro一台
3.备用鞋一双
4.换洗衣物若干
5.羽绒服一件
再加上食品、矿泉水、保温杯、充电宝等等,总重量接近30KG,上班通勤用的小包是用不了了,而几个月前某鱼上淘的二手登山包正合适
!!!就是给大家看看,千万别去淘宝买!!!
实际上这个牌子由于在美国根本竞争不过诸如小鹰之类的登山包品牌,说白了就是受众面太窄,已经退出市场。去二手市场找找,价格相当美丽,我是400元包邮拿下的,包侧边有一条划痕,不影响使用。
就我个人来讲,一直都是功能性重于外观的,但是如果在功能性不差的情况下还能有个不错的颜值,并且性价比还不错,那当然是很棒棒
各个品牌的登山包尤其是大容量的,都有着不少的科技在里面,65L这个大小,“支撑框架+腰封”是标配,如果你已经明确需求,自己确实需要这个大小的包来支持自己完成一次旅行,那一定要盯准这两点,没有框架支撑会导致由于重力原因整个包的中心向身体的反方向移动;而没有腰封/腰封不够厚实,会导致原本应由大腿肌肉臀部肌肉承担的重量,变成由肩膀腰部承受。都对身体有大不利
下面再放一款国产的强氧巡游
也是大受好评的产品,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这些产品的腰封
自拍
网图
因为是随手拿起来拍,可能显得北风之神这款不那么厚实,但其实里面填充的是阶梯状的泡沫板,相当到位了
相比下,很多这个容量的不是没有腰封就是腰封过于单薄,这个部分肩负着帮你转移重量的重任,一定不能忽略啊啊!!!
而关于升级,其实我这款包再往上升级也就是小鹰或者格里高利才能感觉到明显的提升了
而两款做活动的时候最低价在1300左右(前年还是大前年的活动来着),适合预算充足并且已经有着户外运动习惯的值友们。据我的经验,登山包,尤其是这么大的,吃灰概率极高,所以如果目前还没怎么体验过户外运动,不要贸然卖这么贵的,吃灰了只能挂某鱼,多亏
而就我自己升级来说,则是买了另一款——shimoda翼动 30L
这值友一看,你tm劈我瓜是吧 说好的大容量登山包呢??!!
各位不要着急哈,听小弟慢慢道来
实际上在那次路途之后我就认真反思了一下, 实际上这种大容量登山包更多的用在重装徒步,安营扎寨,一走四五天;而我就去爬一天山,预定的还是住青城山上的道观(埋个伏笔),为啥也把那么大个包装的满满噔噔?
鲁迅曾经说过,抓住主要矛盾(迅哥儿惨啊)我仔细一照,发现这里面占空间最多就是影像系统,相机+镜头+三脚架太占空间,而由于我之前的摄影包是国家地理的单肩款,背负相当差。正常出去随便拍拍,背带都得在肩膀上勒出一条红印子,这种长时间长距离的徒步就更不敢单独背它
而如果把它的内胆拆出来使用,又显得过于单薄;然后我又回忆了一下,平时出门相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手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为啥?太不方便了啊
手机:掏出手机——拍照咔嚓咔嚓——放回裤兜
相机:打开相机包扣子——拉开相机包拉链——拿出相机(费力)——拍照咔嚓咔嚓——放回相机(费力)——拉上拉链——扣上相机包扣子
对比一下 ,真是痛苦,更别说这种要带很多东西的徒步,还得把相机单肩包放在登山包里,又添一步,极大的消磨了拍摄的热情,第一次拿兴高采烈,第二次冷冷淡淡,第三次估计就该骂娘了
反思一下,只需要一个方便拍摄的摄影包,就能解决又重又不方便的问题
但是由于我本人酷爱这种漫山遍野乱跑的感觉,所以即使是相机包还是得具备良好的野外性能,百般寻找之下,最找找到这款
其实最开始找到的是他的上一代,新的一代做了不少升级,但是取消掉了我最喜欢的颜色,有点遗憾吧
用了新的相机包后,拍照的流程变成这样
拉开快取拉链——拿出相机——咔嚓咔嚓——放回相机——拉上拉链
虽然还是没办法和手机比,但是已经简化了不少
未开状态
快取状态
这款包的设计真的是用了心的,不光支持侧取,还有最舒适的背开,铝架支撑+腰封,各方各面都让我觉得很满意。由于篇幅原因,就不展开太多,如果大家有兴趣以后单独写一篇来介绍,单独说一个我最喜欢的功能——拓展
网图
这个顶部拓展仓可以拓展7—10L的容量,让我这种多存多带的仓鼠党十分满足
不过,这款30L的包+内胆价格要2000+了,像我这样有复合需求的人不多,我见过的更多的摄影师可能穿个沙滩裤人字拖就下楼去扫街或者约拍小姐姐了,或者在工作室里调灯光拍产品头发一绺一绺的掉,真用不上啊。
总结:登山推荐登山包,摄影推荐摄影包,都要做且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还是推荐你再考虑考虑 当然,如果你是像我一样的装备党,那没啥好说的,开心就好
3、充电宝
这次我徒步走的是成简快速路,沿路还是有很多体会
比如还没完全走出城镇,就遇到了一个住村子里的老奶奶,想去城里找儿子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她在路上四处找人帮忙打车,原因是她不会用手机,现在没办法打车。
我和老奶奶沟通了快半个小时,原因是我实在听不懂四川方言。。。不过最后打了个滴滴,司机是本地人能听懂,把老奶奶送了过去,我最后看了一眼订单,也就3、4公里
还是挺感慨的吧,时代在飞速发展,有一些人却被抛弃了,明明他们也没做错什么
不过发展的问题终归要靠发展来解决,相信科技继续发展,终归是能照顾到这些群体
而这也向我证明了,现在出门没有手机几乎寸步难行,我整个过程全程开着地图导航,就怕自己走错。但是我当时手里的是一台2018年底购入的 Iphone 8 plus,在2021年这个时间点基本上已经属于油尽灯枯的状态了,充满电也就用四个小时,而这场徒步几乎是这个时间的三倍
这个时候,就轮到电量救星——充电宝现身了,我当时带的是anker的二合一充电宝,基本是和手机差不多时间买的,现在已经没有原版链接,上个图给大家看看
新款链接如下(大家也都看得出来没啥升级,原因下面讲)
参数在当年还算很强,10000mAh+18W快充,正好匹配8p的快充,但是也蛮贵,要200多块大洋 ,而且现在这个是我拿到的第三个,买的第一个无法正常显示剩余电量,第二个用了几个月插脚不能正常伸缩,等换到第三个也就是这个的时候,产品都已经下架了,anker的售后在仓库里硬给我找了一个从长沙寄过来
而且当时我正在品胜任职产品经理,跟客服说地址的时候两个人都有点尴尬
那既然这东西这么贵,要知道现在它的新款也才140左右,为什么换了又换还是要这款呢?
原因就是它的形态,二合一充电宝,实在是太适合我
这种二合一的好处就是出门可以少带一个充电头和一根给充电宝充电的线,我本人是真的很讨厌乱七八糟的线挤在包里的感觉,但是又很懒不想做收纳,这种产品简直是拯救我;另一个方面,到了能充电的地方就把充电宝往墙上一插,手机接上线,早上起床充电宝和手机都满电了,可以说是很方便了(忘记给充电宝充电的痛,谁懂 )
我第一次接触这种形态的移动电源是在大学的时候,有一天宿舍停电,我和几个学长一起去当时的新媒体办公室充电,当我拿着各种室友给的乱七八糟的线一个一个理开准备充电时,学长的插排上整整齐齐6个充电宝插在上面
当时真是震撼我🐎,当即自己也买了一个,哦,当时那个二合一就是品胜的,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牌子的产品,算是有孽缘了
现在当时那款产品已经无了,但是前两天逛京东的时候发现居然出了新款,长这样
确实比以前的好看多了,不过大多数人应该是用不上,为啥呢?
这种二合一产品的受众一定是收窄的,只想买充电头的人用不上,只需要移动电源的人用不上,都有需求且能接受这个产品形态的人才用的上(所以大家不要冲动购买)
而且很多人说,我平时出门也带充电宝,到了酒店就给充电宝充电,也没想你一样觉得麻烦啊。其实这个麻烦更多是针对苹果用户来的,大多数安卓阵营的用户,人家的手机充电线和充电宝充电是可以共用的,根本不存在多带线多带充电头,而且电量焦虑也轻的多。
所以大家感兴趣可以搜搜,这种产品的输出功率一般18W 20W就到头了,产品经理定位太清晰,这东西大多数都卖给苹果用户了。
而如果我选择升级的话,大概率不会选择这些了,功率太小,跟我手上的这台比没有明显提升,结果大家也看的到,现在老的这台还在服役,随手就能掏出来拍个照
如果升级的话,我可能会选择这款,紫米50W二合一
虽然充电宝输出还是只有18w,但是充电器可以输出50W,用途总算拓展开了,不愧是你ZMI,做苹果用户最好的配件商
那我有没有升级呢,没有。
原因是换了手机,就是那个天天被大家当段子的手机
“喂,我换电话了,你记一下”
“哦,好,你说吧”
“Iphone 13 pro max 裤衩蓝 1TB版本”
对,没错,真是1TB版本 (要不然就得多等1个月,实话实说,正常人根本用不上这么大)
带来的直观改变就是从此彻底摆脱电量焦虑和储存焦虑
每天早上8点出门上班,晚上6点到家,期间疯狂摸鱼,回家还要打手游,坚持到12点睡觉再充电完全没问题,充一次电亮屏时间大概在11个小时左右,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看看以后写一篇体验)
从此,家里的充电宝基本退役,上述那款也因为和充电头相比体积太大被打入冷宫,更加上公司换了能无线充电的显示器,连充电头都不用了...
而后我购入的充电宝是这款 紫米20号
我购买的时候这款还是地表最强充电宝(板砖),现在好像不是了,但也是最强一档
买这个纯粹是为了出远门的时候,手里有电心里不慌,能给mbp和pad供电;外加应付一下家里停电的突发状况,使用频率很低,但是用的时候很爽
我感觉正常使用场景都用不上这玩应,除非你真的喜欢,否则不建议购买
OK,以上就是我认为在本场徒步中对我帮助最大的三件装备,以及升级建议,不过其实很多都不推荐大家购买,因为很多产品就是这样,很适合过个眼瘾,但自己用性价比极低
而我因为个人爱好原因,购买的这些产品,总结下来就是“我买我真买,你买不推荐”
这里面的产品其实都聊的很浅很简略,如果大家对哪件有兴趣,可以评论告诉我,日后详细讲讲
过个眼瘾,好好生活!祝大家都能快快乐乐,开开心心每一天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值友5474214836
校验提示文案
岩语
校验提示文案
岩语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474214836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