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依然滚烫,但2024年的成都车展似乎火力不旺
9月8日,成都车展落下帷幕。
在川渝高温限电中启动,在海南摩羯强风中减弱话题,今年的成都车展在与众不同中透露着很多不一样的趋势。
可能是4月份火爆的北京车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为8月底的成都车展也会火得一塌糊涂,但不曾想成都的火锅依然麻辣滚烫,但今年成都车展的话题却似乎火力不足。
这期咱们就聊聊本届成都车展。
第一个关键词:成本
很明显,无论是汽车厂家还是媒体都在省成本。
今年成都车展前有一个梗:本次车展要么是蹭宝马,要么是其他。
原因是这次成都车展宝马因为有新车全球首发,所以邀约媒体并安排了机酒,这就使得很多汽车媒体得以从容地闪现成都。
但并不是所有的汽车品牌都如宝马一样财大气粗。往年包机酒的汽车品牌省费用取消机酒、等到最后发展台邀约,希望媒体老师们合理调配(白嫖)其他品牌的机酒资源;还有的品牌干脆取消活动,只想静静参展卖车。
活动邀约数量和质量的下降成为媒体同行们的热门话题。
笔者今年接到的展台活动邀约就是个位数的状态。往年车展活动同行们都在现场疲于各个展台打卡签到,但今年见面后反而有时间驻足寒暄,并且话题往往是以“今年几个活动邀约”开始。
有的媒体同行干脆将展台活动分给新人来跑,自己专心看车拍车出内容。这样的思路其实也很正确,与其走马观花疲于打卡,不如静下心来专心看车出内容。
很明显,不管车市和成都有多热,但是汽车媒体们是感受到了车企缩减费用的亲肤之冷。
第二个关键词:安静
上半年北京车展的火爆绝对是史无前例。
小米汽车参展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关键是雷老板拜码头般的串台走访带动了众多车企老板互动交流,整个车展现场乱成了一锅粥、线上话题频频上热搜。
我觉得车企老板们亲自下场的原因,最主要是后疫情时代第一个国内大型车展的聚焦效应,释放了三年以来积累的大型车展缺席的现场热情,另外就是各个车企老板也要亲身告诉大家,三年后我们还活得不错、资金链没断、股价平稳有序、大家可以放心购车。
台上大家握手笑嘻嘻,但是台下一分析,不对啊,怎么销量没啥起色啊?!都有流量也就意味着都没有流量,那还有啥乐的?
伴随着下半年车市内卷及上量的关键节点,于是卖得好的在工厂加班拧螺丝,卖得不好的在开会商议怎么打补丁。
今年的成都车展大家会发现车企老板们都很安静,没有串台,没有热搜,甚至干脆没有新车发布,就是省费用降成本卖车!
最高端的商战就是那么朴实无华:盘子就那么大,闷声干饭才会饿死同行。
第三个关键词:淡化
其实大型车展新车扎堆上市并不是好的宣发节奏。
虽然看似汽车厂商将车展的规定动作和新车上市两个活动合二为一节省了一定费用,但新车扎堆上市也就意味着自家的产品和声音可能泯于众生,甚至被抢尽风头。
很简单的道理。虽然汽车品牌都是平等的经营主体,但当比亚迪、宝马、小米、极氪和北京现代、起亚、标致等品牌一同上新的时候,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消费者注意力都会向热门品牌倾斜。
一边是大热的小米SU7、比亚迪海豹Z9GT、极氪X7、领克Z10,一边是北京现代新胜达、新大通新G10、极石01,就问你会点开哪个内容链接?
无论是纸媒还是新媒体时代,无论是媒体还是客户,追求流量的内核驱动没变。
短时间内大量短平快内容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传播质量的降低。
所以大家会看到很多汽车品牌例如小鹏,就将M03的新车上市放在成都车展前,自己独享舞台、独占C位才是对费用最大化的利用。
反观如果在车展现场进行新车上市,看似省钱但宣发效果也大打折扣。
所以今年的成都车展例如本田、丰田、福特、标致、别克等品牌就没有安排新车上市,而东风日产、起亚等品牌甚至直接没有参展,并且据说豪华品牌阿斯顿马丁、玛莎拉蒂等将缺席2025年北京车展。
花钱参展不大卖车,地主家的汽车品牌也没有余粮来这么挥霍。
相信国内的车展也会和国际车展慢慢接轨,该停办的停办,剩下的都是来买车的和想卖车的。其实回到这样双向奔赴的初心也挺好。
第四个关键词:精力
在短时间内辗转多个展台宣发大量新车,不仅考验媒体人的汽车知识牢固程度,甚至考验背后团队的接单和行程安排能力。
所以在车展这类大型活动中,大部分媒体都会坚持多拿邀约、快速打卡、省力传播,至于“好”内容、细打磨就不用想了,一两分钟的讲车视频能把新车的主要参数、卖点以及价格说完就不错了,类似YYP、38号那样动辄半小时、一个小时的长视频讲车想都不用想。
谁都想小钱办大事,例如2元中500万,汽车品牌也不例外。
如果能刷脸刷交情来一次免费宣传肯定再好不过,但如果用500或者800的稿费就让媒体老师们飞到成都车展出一期内容详实的传播内容再附赠现场半小时的直播那就更好了。
网络上500元稿费出原创视频的要求不算离大谱,离谱的是就这500元的稿费还是期货,到底是几个月后还是半年后再付都是未知数,这你能受得了?
所以汽车品牌在省成本,媒体同行们也在省成本,那就是“快工出小活”。很多媒体老师粗剪个一两分钟的短视频,或者干脆通发新闻稿来应对大量新车报道。
汽车品牌省费用,媒体老师们只能跟进节省报道质量和成本。
你省我省大家省。
第五个关键词:包馆
如果说新能源战略成就了中国车市的弯道超车,那么比亚迪就是弯道超车战略的最大收益品牌。
从油电同价再到电比油低,比亚迪整合产业链造就了价格优势;从王朝网、海洋网、腾势、方程豹再到仰望,比亚迪覆盖了从几万到上百万宽泛的价位区间。
所以比亚迪的展位在任何车展中都是热点所在。
同样都是参加车展,有的品牌争夺面积、有的品牌迷恋位置,而有的品牌则希望蹭流量,毕竟有人气有客流就有销售的机会,吃大户这个规律四海皆准。
但是大家还记得上半年船夫哥去各地车展走访以及到经销店亲自交车的报道吗?消费者看到后觉得船夫哥真是平易近人,但当时我就认为船夫哥的用意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果然,今年成都车展比亚迪来了一波霸气操作——包馆!
比亚迪旗下4个品牌:比亚迪、方程豹、腾势、仰望直接承包了成都车展的9号馆。只要进到9号馆,就只能看到、买到比亚迪旗下品牌,其他品牌谁也蹭不了比亚迪的热度。
其实比亚迪包馆这招很简单,有钱就能办,但是目前市面上既有钱又有足够的品牌和车型来放满场馆的,可能也只有比亚迪了。
技术领先、价格给力、车型丰富、老少通吃,再加上霸气的包馆销售,不知道其他汽车品牌怎么想,反正我觉得很刺激。
第六个关键词:反击
新能源化是目前我国汽车市场的最大趋势,过半的新车市占率说明了这一历史性的潮流。但燃油车型会被淘汰吗?
答案是未必。
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说电比油低,但老牌合资7.99万起的途岳、7.98万起的卡罗拉都则证实了燃油车开始绝地反击。
是他们不懂技术不思进取?还真不是。
除了保持全球市场的节奏以外,燃油动力的技术领先和品牌认知造就了合资品牌躺着挣钱的习惯。明明不费吹灰之力即可盆满钵满,那就尽量延长这份惬意的享受时间。
老祖宗说过,只有吃不上饭的人才会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去造反。
现在新能源市占率过半,那么老牌合资车企除了加入新能源赛道以外,价格也成为燃油车型反击的策略之一。
历经百年的迭代发展、规模成熟的配套产业、可以商议的品牌授权成本以及冬天续航更扎实、暖风更惬意、维修更便捷、补能更随心的体验,都使得燃油车型还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和潜力可挖。
新能源化是趋势,但燃油未必绝迹。
但不管车展前后如何选,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属于消费者,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七个关键词:珍惜
汽车行业现在卷得翻天覆地,参加车展肯定赔钱。
小米说卖一辆车赔6万的话音未落,华为接着发言我们一台车亏2万,然后众多汽车品牌心里都在嘀咕:好像谁现在卖车能挣钱一样?!
所以我感觉各位购车以及潜在购车消费者一定要珍惜现在的车展,因为这真是为数不多普通消费者能轻松薅羊毛的舞台。
品牌和品牌之间竞争,经销商和经销商之间竞争,销售顾问们之间的签单竞争,在车展转身就能碰到3个销售顾问的短兵相接场所,订单机会就和瀑布一样扑面而来,但也会如同流水一样稍纵即逝。
当所有的话术技巧、产品参数都显苍白的时候,那么价格就是抢夺客户唯一有效的手段,没有之一。
所以每次车展前后汽车厂商和媒体、媒体之间觥筹交错,汽车展台人山人海、销售顾问接待客户卖车的场景是不是很欣欣向荣?
但在这背后,则是悲欢多重天。
场地费、广告费、搭建费、物料费、演艺模特费、保洁费等等,消费者吃好喝好拿好最后下定离场,每一个展台轻松千万的花费堆积才造成了车展前后的繁荣景象。而这还不算上成都车展组委会的4.99万现金抽奖以及成都市政府1亿元的财政补贴。
的确话题有了,热搜有了,订单有了。但喧嚣过后一核算,卖车赔钱还要搭上广宣费用,这种赔钱的买卖哪个汽车品牌不是笑在脸上心里哭?
你不来我不来,大家都不来;但你不来我咬牙来了,那我订单就有了。
所以赔钱的车展会越来越少,例如日内瓦国际车展停办就不足为奇,毕竟不是每家车展每年都有重磅新车发布;但是真正卖车的车展还会具有生命力,毕竟同样都是花钱,能看到真金白银的车展还是相比之下更好的选择。
所以大家要珍惜车展。
媒体老师们要珍惜一日看尽百家车的行业盛宴,公关媒介们要珍惜忙后余生的人生感悟,消费者要珍惜一日问遍千家价的购车便利,老法师们要珍惜争奇斗艳的满屋春光,甚至棉被厂锅具厂冰淇淋厂娃娃机厂要珍惜这种来者不拒的销售机会,而这一切都是车展带来的奇妙体验。
写在最后:
又一次车展盛宴落下帷幕,话题归于平淡、很多人的生活回复正常,但是车展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很多人很多事。
站在行业内看车展趋势,也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去感受车展带来的产品升级,最终洋洋洒洒留下这篇车展随笔。
车展是展示的舞台,是聚焦的亮点,也是人情的江湖。
下一站咱们上海见。
誉儿吾爱
校验提示文案
誉儿吾爱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