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加强“日常化HiFi”—— 绯乐 涟2
如果说每个HiFi品牌都有自己用于撬开市场的“杠杆”,那绯乐他们家那条杆必须是“涟”了,最早期的绯乐属于默默无闻,现在的绯乐那完全可以说是风生水起,“涟”这条定价也就二百的入门级耳塞,是最关键的转折点。因为它便宜好用,用料扎实,声音均衡,要啥版本也都有,且调音几乎可以应对各种场景,这种已经被市场验证了的耳机,入手压根就没啥好犹豫的,除非....它有第二代。
二代的涟最直观的外在升级有好几处,首先它的腔体重量减轻很多,从单耳7.8g减轻到5.6g,之前拿在手里还是有一点分量感的,现在直观能感受到轻一些,虽然模具一致,但佩戴总要有一定提升。
并且涟2还在外壳上增加了防静电涂层工艺,配色增加了白色,如果觉得黑色太沉闷的,白色确实会新鲜很多。
线材看起来没啥升级,实际对比的话会发现线芯结构变了,为Litz编绞屏蔽,抗干扰能力更强。
对于内在升级,当然也有。例如涟2声学腔室做了改变,并且在那颗LCP球顶振膜上喷涂了不同程度的高分子材料,这些升级将直接影响到声音。再就是Type-C版本增加了3种调音模式,分别为默认的“HiFi”、“游戏模式”、“影院模式”,Type-C版的麦克风还可以“一键闭麦”,且DAC支持到32Bit/384kHz的音频解码,里里外外这么多升级,定价却同往常一样,好评。
说实在的,关于声音的“提升”,我第一次听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直观的感受到什么差异或差距,如果是稍微差点的音源品质,是没啥差距的,但切换到码率高点或者录音品质好点的歌曲,这种差距就上来了。涟2相比涟1,它的“声音品质感”会有一定提升,大家都是均衡走向的,也都很杂食,但涟2的“上限”会更高一些,它对优秀质量的歌曲的还原会更到位,具体体现在人声口型更精致细腻,且整个“定位排布”更有立体层次的关系,这是我反复AB得出来的结论。
再细说的话,涟2的高频控制力和低频控制力会更稳一些,涟1的高频有时候会略微毛刺,虽然日常使用时几乎察觉不到,但仔细对比涟2的话就会发现这个小问题。低频方面,涟2对“谐振”的干扰处理的更干净,量感没什么提升但整个质感确实会好一丢丢。另外“HiFi”、“游戏模式”、“影院模式”这三种模式对听歌的变化还是挺明显的,游戏模式基本就是拉伸纵向,高频响应会更快一些,倒是挺符合和平精英这类手游所需要的场景,影院模式则是把低频混响加厚,代入感稍微强烈了些,你甚至可以当做听舞台现场、摇滚乐的专属调音模式来用,没什么不妥。
关于升级的点大概就是这些,如果你之前没有接触过涟1,那么涟2在同价位产品中将是目前为止最“全能”的一个,它的全能并不局限于“调音”,而是指生活日常的各种需求都可以轻松应对,对于初入HiFi圈的玩家和对耳机有硬需求的大众用户来说,都算是闭眼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