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的胜利】水月雨DUSK试玩手记
春风已度玉门关,强迫症患者怎么办?
0101.jpg大家好,今天的才子伴乐谈,是关于便携的话题,我们说说水月雨一款“新品”耳塞DUSK,之所以打了个双引号,是因为这款塞子在国外上市其实有一阵子了,只是近两三个月才国内正式销售。在水月雨丰富的产品线上,DUSK这个耳塞并非横空出世,它其实是以Blessing系列的第三作Blessing 3作为基础,由水月雨与海外音频社区Crinacle 联合调音开发后的结果,这个作品的上一代是圈铁耳机Blessing2:Dusk。单从外观上看,DUSK甚至还有一些黑剑的影子,那么DUSK算是一个缝合怪吗?我们继续说。
0102.jpg和DUSK师出同门的高阶产品黑剑,腔体外壳用了百层高压高温叠加的碳纤维面盖,这种材质和设计也几乎完全移植到了DUSK身上。碳纤维和钢材一样,本身并不是什么名贵原材料,但是如果在高温下多次锻打累积层数的话,其工艺价值就叠加上去了,从这一点上看,DUSK这个面板材料有那么点碳基大马士革的意思,强度和轻量化都有保障,两者另一个共性就是锻打沉积的花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让人对于DUSK的颜值还是抱有足够好感的。另外,DUSK的腔体采用的是3D打印成型,这也是从Blessing 3身上一以贯之继承下来的,穿过透明腔体,我们可以看到DUSK内部的单元组成、分频以及各路的声学通道。DUSK的单元设置是三分频6单元,具体来说,双动圈+双动铁+双平板,数字上和架构上都还挺对称的。前面说过,DUSK是基于Blessing 3的,但是对比一下单元你会发现,Blessing 3虽是三分频但没有用上平板单元,两者只是架构相像,本质上是两个耳机,另外除了平板单元,两者中频动铁单元也是不同型号的。
0103.jpg因为腔体的透明,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三对单元的排布,紧贴着碳纤维板和内部分频器的是双动圈单元,距离出音嘴更近的是双动铁和双平板,三路分频各有一条声学导管连通到出音嘴。DUSK内部这对双动圈单元是有讲究的,它是将两个单元面对面水平对置后,从两者中位线的侧面引出声学导管,从几何剖面上看,是规整的共轭结构,这个结构的好处是,相同声压下的振膜行程则只需单动圈一半,这使得DUSK的低音能拥有更大的动态范围和更低的非线性失真,熟悉音箱的玩家也可以在当下主流的多单元落地音箱身上看到这种设计趋势,同理,DUSK的双动铁和双平板也是类似考量,之所以说类似,是因为动铁和平板单元的振幅摆动并不像动圈单元那么突出。但是DUSK这样双单元的做法也是有技术要求的,那就是两个单元的参数一致性一定要高,这样才可以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有效降低相位失真。这种一致性的要求也类似我们在折腾胆机的时候进行电子管的配对,配对的数量越大,难度就越高,比方说2只配对,就比较容易,而配对6只8只参数基本一致的,成本就会指数级增加了,耳机单元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当下多单元耳塞已经成为主流的时候,同一个频段并联的单元是否越多越好呢(例如那种腔体里面塞了十几二十个单元的)?这个答案留着给大伙儿自己想。
0104.jpgDUSK这种双动圈的结构,会让我们想到铁三角CKR系列或者其他品牌耳塞里的一些双动圈,CKR系列高端型号里面采用的双相推挽式结构,和DUSK的原理有些类似,但是我们更常见的很多双动圈,其实还是偏向于同轴式摆放设计,而同轴式双动圈的摆放安装,必然存在一前一后,那么在相位失真方面,就不如DUSK这种架构了。DUSK采用平板单元作为高频信号重播,是它和Blessing 3最大的不同,这对平板单元体积相当之小,咋一看我还真以为是某个动铁单元呢。另一个细节是,从这一代开始官方略去了Blessing的前缀,直接称其为DUSK,是否也是因为高频单元的重大变化呢?
0105.jpg前面提及过,DUSK是一款联名作品,参与调音的还有海外音频社区Crinacle。不过据官方透露,Crinacle的调音理念其实是以软件的形式实现的。DUSK的标配线材有两根,一根是普通的3.5mm耳机线,另一根是内置DSP芯片的USB-C接口线(也就是小尾巴线,这根线还有个型号叫做DUSK-SP),玩家可以用水月雨自家的APP:MOONDROP Link2.0对小尾巴线里面的DSP方案进行选择,Crinacle一共提供了四种调音方案,分别是深V(嗯嗯)、哈曼(呵呵)、低频向(轰轰)以及Diffuse Tilted(漫反射?),老实说,这四个调音我都不太喜欢,也许和老外之间有审美代沟吧,所以使用小尾巴线连接的时候,我都是用DSP里面的默认调音。DUSK是典型的低阻高敏设计,驱动门槛非常低,从官配小尾巴线就可以感受到,用手机驱动的时候,DUSK是一种清丽的走向,声音的框架拉得很明朗,线条感十足,这种风格的好处是,分离度做得好,可以更容易让玩家感受到音乐的场景,但是缺点也很共性:声音整体的密度不太够,声音也显得有点硬,因为是用手机加小尾巴线做前端,所以这基本就是无解的,水月雨搭配小尾巴线只不过多给了玩家一个打开方式。
0106.jpg从个人的使用习惯出发,关于DUSK更多的使用场景,其实是在室内,搭配各类便携播放器或者小型桌面系统使用,顺道一说,官方那根3.5mm配线,不听也罢,找根大几百到千元级别的升级线搭配DUSK还是很有必要的。我煲机的这阵子都是在手机上进行的,也听得比较习惯,结果换了根泽锋的铜线(西电?)接到海贝R8ii上面以后,再次开声便和先前判若两机,DUSK给出了非常迅捷和充满下潜的中低频,一下子让云淡风轻的画风变得更加有张力了。这敢情好,把先前听着乏味的一大把爵士老歌手翻出来重新走起,无论是老痰嗓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还是中生代女伶走熟女肉嗓风的戴安娜克莱尔,都一下子鲜活了起来,和手机加小尾巴线直推相比,用R8ii加升级线驱动,你绝对可以感觉到歌手和你之间的空气,是流动的,而不是听着一张照片在唱歌,这变化之大,结结实实让我爽了好一会儿。
0107.jpg有意思的是,伴随深沉而干净的中低频,DUSK的高频并不显得黯淡,而是明媚开朗的走向,塞子整体的能量分布还是比较平衡的,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小小的平板单元在高频的延伸和泛音表现上,体现出更多的耐听型,起码对比在手机做前端的时候,那种冷硬的数码声底已经完全找寻不见。在R8ii的驱动下,我会常常不由自主地调大音量,去欣赏竖琴、长笛或者小提琴高把位下漂亮的尾音和余韵,DUSK对于器乐高频泛音,表现得丰富而温暖,这个搭配下的DUSK依旧保持着先前比较大框架的声场,但是声场里面的乐队编制和结像都比先前丰满很多,让舞台显得不是那么空了,这个时候有些大编制管弦乐作品(例如瓦格纳),听起来就显得要素过多了。这容易引起我们的错觉:为啥同样曲目手机听起来层次分明,但播放器驱动就显得有些拥挤?这就好像同一大小的画布上,简笔画和油画的区别,播放器会提供比手机更多的微动态、线条刻画和密度,从而把画面撑得更饱满。
0108.jpg文末总结吧,不知道是不是用了三对双单元的缘故,DUSK在我这里多多少少也有点双面性。用原配的手机线驱动,它就是御姐型秘书,音色理智精准,却也带着适可而止的分寸感,让你没法上头。而当你再给它换一个DAP前端,以及一根皮鞭形状的升级线,姐还是那个姐,但无论音色的热烈,还是动态的起伏,你喜欢的那个调教味道,就开始有了。
010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