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扫地机器人怎么选?云鲸J4、友望U300、石头G20,哪款扫地机器人值得买?

扫地机器人这个赛道的疯狂「内卷」由来已久,各家从拖布结构「卷」到基站形态,又从基站形态「卷」到贴边算法,甚至连控制方式都玩出了各种花样。
2024年的扫地机行业一如既往地「内卷」——在震动拖布和旋转拖布之后,友望开始玩起了滚刷洗地。简单说,就是把跟洗地机一样的滚刷「复制」到扫地机上,从而实现「活水洗地」,解决目前主流的旋转拖布无法实时清洗拖布,容易把脏污抹匀的问题。
但如果关注扫地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就会知道,友望并不是市面上第一家采用滚刷洗地的品牌,其实就有品牌做过,并且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也很简单:滚刷洗地需要机身配备更大的水箱,而笨重的水箱以及粗壮的滚刷会大幅提高扫地机越障难度。

但我既然是把这款友望U300拿出来和其它产品做一期横评,它必然是解决了上述这个问题,并且拥有了和另外两款产品一较高下的实力。
要对比的三款产品分别是:石头G20、友望U300以及云鲸J4 ▲

之所以选择这样三款产品也很简单: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拖布结构的扫地机 ▲
而本文,我主要也是想来实测论证一下三种不同拖布结构之间的利弊,顺便对这三款机器做个综合评测对比。
综合实测

在正式开始实测对比之前,先将三款机器的基本功能及参数对比如上,方便大家快速了解产品。三款机器全部功能齐全,没有明显短板,都是当之无愧的全能机型 ▲
下面的内容,我会对这三款扫地机的拖地性能、越障性能、主动避障性能、脱困性能、基站自清洁、智能算法等维度进行综合分析。
拖地性能实测

从旋转拖布到震动拖布,更长的绒毛提供了更多的「藏污」空间;如今友望推出滚刷活水洗地,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拖布对脏污的处理能力。
所以重中之重,我们先看一下三款机器的去污能力。
1、去污能力测试
测试前,在瓷砖上均匀涂抹2/3包番茄酱,然后分别用三款机器测试,观察三种不同拖布对番茄酱的去除能力。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测试场景脱离了生活实际。此处我通过这种极限测试,是为了证明三种不同形式拖布对于较大量脏污的去除能力。

首先上场的事采用震动拖布的石头G20:清洁结束后,地面上依旧残留了肉眼可见的脏污痕迹 ▲
如同预料的一样,震动拖布在面对较大量脏污时,只能将其抹匀,甚至会扩大脏污污染面积。

接着采用旋转拖布的云鲸J4上场:一样的测试场景,地面上的番茄酱残留明显减少很多 ▲

最后轮到活水洗地的友望U300发挥:滚刷所过之处,地面非常干净,丝毫没有残留 ▲

为了进一步验证到底是抹匀了还是真的拖干净了,我在每次测试结束后,都会用一张纸巾擦拭一遍瓷砖对应位置,最终结果如上 ▲
如同我们肉眼观测到的实验结果一样,震动拖布只是将脏污抹匀变得不那么明显,实际地面依旧很脏;旋转拖布比震动拖布的藏污能力更强,所以地面残留也更少;而采用滚刷结构的友望U300在这组测试中明显胜出。
由此可见:采用滚刷活水洗地,地面确实可以处理得更加干净。
关于拖地效果的实测对比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很多人估计都是第一次接触滚刷活水洗地的扫地机,不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这里我也做个简单展示:

简单说,其实就是把洗地机的滚刷结构「复刻」到了扫地机上面 ▲

采用滚刷的优势就是实现了「活水洗地」:抬起滚刷可以看到滚刷(工作状态的)顶部有一排清水出水口。滚刷清洁地面过程中,清水源源不断喷出,用来润湿滚刷,同时滚刷侧面一排金属材质的梳齿结构用来把滚刷上的脏污给「刮」下来,起到自清洁作用;最后污水通过梳齿结构对面的污水回收口带走 ▲
正是因为这种一边洗地,一边自清洁的结构优化,所以才会出现上文这种对比强烈的洗地效果差异。这也是滚刷活水洗地的创新目的。

也是因为结构不同,传统的扫地机机身只有一个清水箱,而采用滚刷洗地的友望则有两个水箱:一个清水箱以及一个污水箱——与此对应,在机身尾部,除了清水注水口之外,还设计有一个污水排放口 ▲
2、拖地贴边测试

光拖得干净还不够,还得看拖布覆盖率。
石头之所以保留了采用震动拖布的G系列产品,就是因为早期的旋转拖布无法解决贴边清洁问题。但随着「扭屁股」和机械臂外扩等功能的出现,旋转拖布彻底解决了贴边问题——反倒是震动拖布,一直存在边缘下压力不足的问题。
从底部看,滚刷也和旋转拖布一样,与机身两端存在明显间隙。于是问题就来了:滚刷洗地确实干净,但会不会也存在贴边清洁死角呢?

为了进行验证,我在踢脚线边设置了一条宽度为 5cm的荧光粉带(方便观察,且好清理) ▲
测试时,扫地机开启「拖地模式」(关闭扫地功能,避免吸力干扰测试结果),使其贴边而过,分别观察三款机器的拖布贴边能力。

首先测试的还是石头G20:扫地机经过后,荧光粉上留下了一道道的拖布痕迹,5cm宽度的荧光条均匀度毫无变化,贴边效果一般 ▲
因为第一组测试后大量荧光粉保留了下来,所以用友望U300测试时,接着上一次实验进行:

滚刷过去后,荧光粉依旧有残留,但可以看到离踢脚线较远的位置,荧光粉亮度骤减,仅留下不到半厘米的宽度属于贴边死角,滚刷贴边性能远超预期 ▲

最后用云鲸开启「扭屁股」功能再过一遍:可以看到地面清洁度高了很多,但贴边死角依旧明显存在,荧光粉残留面积并未比滚刷少太多 ▲
这部分测试证明:三种不同形式拖布中,震动拖布贴边距离没有问题,但边缘下压力极小,几乎没有清洁效果;滚刷贴边效果比预期好很多,下压力也比震动拖布更大,日常保洁基本够用;旋转拖布配合「扭屁股」算法,贴边效果良好,且下压力很强,擦拭效果较好,但贴边轨迹并不稳定。
越障测试
很多人装修时,会在卫生间、阳台等功能区域加门槛石,并且不同分区之间存在一定高度梯度。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扫地机标注的越长高度都是 2cm,但在实际使用中,各家扫地机表现各不相同,采用旋转拖布的扫地机,因为拖布结构关系,其越障性能普遍比震动拖布的扫地机要弱一些。
如今友望U300采用看起来更「笨重」的滚刷洗地,其越障性能又如何呢?我们也来实测一下:

第一组常规测试,测试对象是高度不到 2cm的卫生间门槛。可以看到石头G20和友望U300都是非常平顺地直接过去了;云鲸J4在遇到门槛时,稍稍停顿了一下,随后顺畅越障 ▲

接着提高难度继续测试。测试的这个门槛分两段,每段高度都接近2cm,实际上已经超出各品牌扫地机宣传的越障极限。
采用震动拖布的石头G20在稍稍「犹豫」之后,找准角度,一次越障成功 ▲

采用旋转拖布的云鲸J4的表现完全在预期之内,只能说它确实尽力了。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采用旋转拖布的机器都是这种表现水平 ▲

让我比较意外的是友望 U300的越障表现。在携带有更大的清水箱+污水箱+粗壮的滚刷的情况下,它竟然在短暂的「思考人生」之后,也一把就上来了,越障能力非常强悍 ▲
主动避障测试
扫地机的主动避障分两个步骤:①识别障碍物;②绕开障碍物。
测试的三款产品中,石头G20采用了目前行业最先进的结构光+摄像头方案,对有宠物和小孩子的家庭非常友好;云鲸J4好友望U300采用的都是单结构光方案,满足日常家用完全足够。
那么其实际性能究竟如何呢?我们也来实测一下:

可以看到:石头G20在整个避障测试中,完全没有触碰到障碍物,非常顺利;而友望U300和云鲸J4都和障碍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接触 ▲
但这就能证明石头G20主动避障性能更好吗?其实并不是的。


通过放大画面观察局部我们不难发现:友望U300和云鲸J4都顺利「发现」了障碍物,其结构光起到了很好的探测作用。但是因为机器人「看」不到障碍物全貌,所以在后续的「绕障」过程中,与障碍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接触 ▲
那么石头为什么可以做到与障碍物零接触呢?

慢放后可以看到,石头G20在算法上采取了「投机」的办法:当检测到(不明)障碍物时,不主动绕障,而是选择以障碍物为中心点,将清扫路径一分为二。没有了绕障动作,自然就不会碰触 ▲

通过清扫路径对比,也进一步验证了上面的描述(云鲸APP中无法显示清洁路径) ▲
综上:三款机器的主动避障传感器都能准确发现障碍物并进行回避。因为算法关系,友望U300和云鲸J4会与障碍物发生轻微接触,但在日常家居环境中基本够用。
脱困测试
不少朋友反馈扫地机买回家以后,经常钻进了餐桌底下,然后就被「腿阵」给困住了,每次都没法顺利完成全局清扫。这其实是严重影响扫地机使用体验的。
为了我也对三款机器的脱困能力进行了实测。测试方式很简单:把扫地机手动放到桌子底部,然后开启回充,观察机器能否顺利脱困。



实测三款机器脱困能力都非常强大,桌腿完全不会妨碍扫地机工作。其中云鲸J4和友望U300全都一次脱困成功非常顺利;石头G20因为出来后又把自己绕进去一次,所以用时稍长了一些 ▲
综合来看,三款机器在复杂环境中都能顺利避障及绕障。另外扫地机的脱困能力不仅跟算法有关,还与机器直径及桌椅腿间距有直接关系。
基站清洁对比
大家买扫地机,无非都是想要解放双手,因此扫地机的基站清洁是否方便也很重要。

三款机器中,石头G20的排水口在基站最右侧角落,排水口上有一块过滤板,背面还有一层滤网,可以整体取出清洗 ▲

云鲸J4的拖布清洁盘设计在业内出了名的好,清洁盘可以整体抽出清洗,透明塑料部分还能继续分离拆洗 ▲

友望U300采用了跟云鲸J4差不多的设计,不过托盘整体无法抽出,其上用于过滤的透明塑料板可以抽出清洗 ▲
总体来说,云鲸J4的拖布清洁盘设计最合理,打理最方便。石头G20和友望U300也不错,日常维护非常友好,不存在明显槽点。
算法及APP功能

APP功能方面,三款机器都有单扫、单拖、扫拖一体以及先扫后拖功能,也都支持选区清扫以及划区清扫,非常方便 ▲

地图显示方面,云鲸J4和石头G20均可以识别并显示地毯所在区域,方便划区清扫时标记参考;友望U300目前无法标记地毯,有待后期优化 ▲
总结

三款产品之中,石头G20和云鲸J4是大家的「老朋友」了,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唯一比较陌生的只有友望U300。
友望是清洁小家电领域的「后起之秀」。很少有知道:目前几乎成为扫地机标配的「热水洗拖布」功能其实就是友望原创的;目前正在逐渐被行业认可,且竞相借鉴的「吸尘器自动集尘」方案,最早也是友望先开始采用的。
说回到扫地机,从功能来说,三款机器差异极小,其主要差别就体现在拖布结构上面。
友望U300采用滚刷活水洗地,很明显就是为了解决传统震动拖布和旋转拖布无法及时清理拖布上的脏污,导致脏污扩散问题的。通过实测对比,在面对地面较大量的脏污时,滚刷活水洗地也确实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关于我一开始担心的贴边死角问题以及越障问题,这款机器也处理得相当出色,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震动拖布是扫地机器人拖布组件采用的最初形态,优势是轻薄,结构简单,且贴边良好。缺点也很明显:「藏污」能力弱,容易把脏污抹匀,且两侧下压力小。主流厂商中,还在坚持采用震动拖布的,有且仅有石头一家。
云鲸作为旋转拖布的「鼻祖」,在这一领域确实做到了领先。对比震动拖布,旋转拖布「藏污」能力有所增强,通过「扭屁股」算法,还弥补了贴边性能方面的薄弱,且拖地下压力足,拖得比较干净。但说实话,旋转拖布本质上还是带着脏污在地面上抹来抹去,容易扩散脏污。

总体来讲三款机器各有优劣。
但单就拖布结构来说,我认为震动拖布已经日薄西山,短板非常明显;旋转拖布目前技术成熟且应用广泛,但因为短板的存在,也算不上完美;滚刷活水洗地在拖地性能方面有明显优势,拖地更干净,但下压力一般,仍有提升空间。
据我了解,目前已经有「大厂」开始跟进在做滚刷活水洗地形态的产品,我感觉这种拖地结构很有可能成为扫地机拖地结构的未来形态。
做有态度的评测,生产有温度的内容。我是番茄,我们下一篇再见!
作者声明本文存在利益相关性,请大家尊重作者及分享的内容,友善沟通,理性决策~

随鸟走天涯君
校验提示文案
玲玲静静买
校验提示文案
余幼仙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220062518
校验提示文案
余幼仙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220062518
校验提示文案
玲玲静静买
校验提示文案
随鸟走天涯君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