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赛睿游戏耳机的自我PK之路,论Arctis 1存在的意义
钢厂赛睿最近几年越发的开始走精细化的务实路线,其中尤以旗下的Arctis寒冰系列游戏耳机颇为出彩,从前年凭借高中低三频高素质声音素质以及强大的ChatMix功能而备受玩家好评的Arctis 3、5、7,再到去年拥有Hi-Res级别音质的全新Arctis Pro系列,愣是从低端到旗舰,全天候无死角的爆发出了火树银花之势。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的时候,赛睿为了照顾入门级玩家们的游戏需求,还特别推出了一款超高性价比的Arctis RAW,本以为Arctis寒冰家族到这里也就基本齐活了,再推新也该是相同型号升级换代款罢了,殊不知今年暑假赛睿冷不丁的又发布了一款Arctis 1,定位于Arctis RAW和Arctis 3之间,为了解答玩家们的疑惑,笔者也借此机会同大家分享下Arctis 1存在的意义,以及与Arctis RAW的对比评测。
其实单从两款耳机的外包装不难发现,Arctis1与Arctis RAW还是有不少的共性之处,比如整体的轻量化简约设计,一样的伸缩式头梁,相同的可拆卸式ClearCast麦克风以及3.5mm插头所支持包括PC、PS4、XBOX ONE、Switch和手机在内的全平台即插即用兼容特性,咋一看还真有些既生瑜何生亮的意味。
甚至于包装内的配件都是完全的无出其右,一条可拆卸的麦克风,以及一根一分二音频延长线,看到这里是不是更疑惑赛睿玩的是什么套路了?先别急,其实差价100多的两款耳机还是有不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头梁与耳罩材质、发声单元等多处细节的提升,接下来笔者会一一细说。
首先,作为一款定位入门满足初烧玩家及广大网吧业主需求的ArctisRAW,很显然为了凸显高性价比,却在一些细节体验方面有些不尽人意,首当其冲的就是塑料材质的头梁部分,在耐用度方面多少会打些折扣,加之还不支持耳罩的旋转,在佩戴贴合度方面自然就无法一一满足不同脸型的玩家用起来舒爽。而Arctis 1的推出,采用金属加固头梁,配合90°旋转耳罩,不仅可以轻松调节以适应各种头型,同时兼顾轻量化和坚固耐用等优势。
此外,耳垫材质的区别,同样对于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细看不难发现,尽管两款耳机都内置的有弹性十足的记忆海绵,但Arctis RAW采用的是普通的织物网布,而Arctis 1则采用的是自家寒冰家族上备受好评的AirWeave织物材质,排汗及透气效果更好,时刻保持干爽舒适的触感,特别是闷热的夏天,二者之间的体验还是有所差别的。顺带说下,其实此次Arctis 1除了PC版,还有专门针对相应主机平台的PS4版本和XBOX ONE版本。当然,它们仅为织物上图案的配色,以及配件上略有差别,耳机硬件规格其实完全一致。因此在笔者看来,价格都相同的情况下,标配双头3.5mm转接线的PC版Arctis 1其适应性更为全面。
按键功能布局方面则完全相同,耳机的音量滚轮和麦克风静音开关都放在了左侧耳罩侧面,盲操作是完全没问题的。而经Discord认证的ClearCast麦克风同样支持拆卸,外出携带更加的方便。其设计灵感则源自航母指挥官所用的麦克风,仅从嘴部拾音,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提供自然地降噪功能,让对方听到自己的声音更加的清晰自然。
要说两款耳机最为实质性的差异点,在笔者看来还是凸显在单元搭配方面,尽管二者均采用的是40mm尺寸的扬声器单元,但赛睿并没有为Arctis RAW搭载自家寒冰系列全系标配的经典S1单元,因此在灵敏度及频响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相应的Arctis 1则再一次的通过搭载S1发声单元,与旗下高端寒冰一致的音频调校方式,彰显了专业游戏耳机本该拥有的素质表现。
无疑就实际的游戏听感来看,稳定的三频输出和强劲的解析能力都归功于S1发声单元的实力输出,作为挑剔的玩家来说,尽管Arctis 1也算入门级游戏耳机,但用来满足日常的游戏使用需求还是毫无压力,特别是听声辨位能力,子弹射击方向及脚步声均能较容易的予以区分,帮助玩家更快的锁定敌人,掌握整场游戏的主动权。
最终在笔者看来,钢厂赛睿的这两款Arctis1和Arctis RAW游戏耳机都能很好的支持全平台,且在实用性和性价比方面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尚若比较敏感价格的话,无疑200多元的Arctis RAW更值得推崇,但加100多元就能享受到更耐用、更舒适且游戏音质更棒的Arctis 1不是更能提升综合体验。当然,再加100多元做工和质感更棒的Arctis 3又在向君招手了。总之你可以理解为这是钢厂赛睿的营销套路,Arctis 1可以看作是Arctis RAW与Arctis 3之间的有力补充,也确实彰显了一分钱一分货的硬道理,最终如何抉择还是看玩家自己的预算及需求考虑了。
suzy__
校验提示文案
平和花园
校验提示文案
平和花园
校验提示文案
suzy__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