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时代车市推演(下):车企面临的竞争、上市和定价难题

2020-02-11 20:41:16 5点赞 7收藏 0评论


疫情后时代车市推演(下):车企面临的竞争、上市和定价难题



如果按照之前的推演,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会遭受5%-10%左右的下滑,另外10万元级别车型会受到热捧,而豪华品牌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回顾:疫情后时代车市推演(上):下滑已注定?消费行为变化更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由于湖北车企在产能上受到巨大影响,包括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东风风神、东风雷诺、神龙汽车等车企都会空出大量的需求,特别是现在正处于强势阶段的东风本田,其销量缺口更是被其他日系车企“垂涎已久”。

因此,在评估疫情后时代的车市时,不仅要看到数量上的变化,也同时需要注意到此次疫情之后对车企营销、市场策略、车型投放上的影响。

猜想一:市场竞争会加剧

由于湖北省至少在前4个月会空出50-60万辆左右的产能,这个缺口对于任何一家车企都足够可观。并在车市销量(预估)下滑5%-10%的前提下,各家车企们争夺这50万辆级的缺口只会更为激烈。

考虑到武汉是东风本田的生产基地所在地,仅仅是东本一家就可能给出80万辆的产能,另外东风日产在襄阳还有一家年产18万辆的生产工厂。如果说东风日产还可以通过全国的其他工厂进行产能调配,东风本田第一季度至少会让丢掉差不多20万辆产能,这么大的需求缺口很大程度会让其他日系合资车企吃掉。

这对于丰田的两家合资车企来说势必会看做一个超越的机会,而本田也会积极安排另一家合资车企——广汽本田——来更积极应对。特别是CR-V与丰田新上市的RAV4、威兰达都是直接对手,而广本方面应该会加大皓影的投放力度。


疫情后时代车市推演(下):车企面临的竞争、上市和定价难题



另外,包括东风本田、上汽通用、神龙汽车、东风风神在内的工厂主要是集中在10-15万元级别的家轿产品,这主要是自主品牌和合资家轿的竞技场,更是重兵密布。

可以预期,车企在市场逐步开放之后,必然会在10-15万元家轿市场展开激烈“拉客”,而CR-V空出的市场主要由其余几家日系合资车企争抢,大概率广本皓影会加大营销攻势,抓住本田基盘客户。

猜想二:车企和经销商达成久违的平衡

实际上,就算疫情会耽误车企2月份复工,不过消费者和经销商也不用担心销量挂零,因为经销商一般还有1个月左右库存,车企也有一些中转库存。所以,这次疫情的偶然出现,或许将成为改善车企和经销商库存关系的契机。

一般来说,经销商是车企销量的蓄水池,往往要承接车企富余的产能或者过高的销量目标。这种向经销商“压库”的行为,导致经销商在运营上很容易陷入“压库-卖不动-降价-品牌受损-卖车-继续压库”的负循环,最后则导致整个车企销售环节崩盘。

在此之前,虽然车企和经销商都知道压库行为无法维继,可是没有办法真的停下来一两个月大幅减产,因为整个排产体系和供应链体系早已经确定,这还没算上市场收益上的损失。所以,一旦销售环节停下来则满盘皆输。

这次疫情恰好让整个产业链都停止下来,考虑到车企复产比经销商恢复营业更晚,加上物流延迟等因素,这个时间差足以消化部分经销商库存,让车企和经销商的库存关系恢复到合理水平,实现了去库存。甚至于说,部分车企会回到以销定产的模式,这将大大降低经销商的运营成本,让经销商摆脱负债运营的压力。


疫情后时代车市推演(下):车企面临的竞争、上市和定价难题



不过一旦回到这样的产销平衡,很可能中国车市销量还会再下一个台阶,当前中国汽车基本上都是产大于销,长年累积的下来的库存规模在年初都不会小——比如2019年1月份的216万辆就是当时冲刺销量而压下去的,直接让很多三线车企再也起不来。

猜想三:线上购车不会成为趋势

为了应对这段疫情期间的营业压力,无论是车企还是经销商都开启了“线上看车”、“直播购车”等新尝试。

然而从汽车消费的角度来看,车企和经销商的这些线上购买模式只能算应急之举,而不能真正推动汽车销售转向线上。原因在于,汽车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还是一个“体验”产品,对产品的认知更多还是需要通过现场查看、实际触摸、实际驾驶等方式建立的。仅仅通过视频直播或者信息解答是无法真正说服消费者拍板下单的,线上购车主要作用还是前期选择清单建立的过程。

当然,对于车企来说,如果线下活动无法开展,线上活动效果又有限,那又怎么应对呢?我们认为,疫情延迟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但本身的需求并没有消失,核心关键是抓住真正的高意向潜客,通过这段时间的线上联络,强化消费者对产品力的认知,最后再寻求实现“临门一脚”。

当然,对于线上购车来说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价格。由于之前经销商购车始终都处于“价格不透明、一客一价”的状态,这让很多消费者无法完成线上订车。但因为疫情后期的购车会有比较短的犹豫期,消费决策更快,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会略微下降,只要能够达到市场的平均价格应该就会下单。这时候更考验经销商的定价策略,应该采用相应的一口价模式,并且将服务打包到销售中,以此快速促进成交。

猜想四:新车上市流程变化

疫情影响的不仅是生产、销售,同样对新车上市也有着相当大的冲击。原本2、3月份准备上市的十多款车型现在都不得不延期自己的发布计划,这之前投入了大量精力的新车上市安排都要进行变动——一场发布会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费用都需要重新计划,甚至可能就直接取消了。

实际上,由于新车节点几乎是固定的,3月上什么车、4月上什么车、9月上什么车……都是全年基本已计划好的。一旦某款车上市计划后移,影响的是营销资源的投送、营销效果的评估、新车上量的周期等等。

然而现在遇到这样的困难,节点又不能变化太大,车企应该早做打算,调整新车的上市流程。曾经新车上市主要是“上市、试驾、发布”三板斧,现在很可能直接变成了“云评测”、“云发布””、“云上市”,这将极大的考验车企的公关传播能力,如果传播不到位,花几年研发的新车就可能石沉大海。

目前看来,线上上市、发布价格都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在于,价格发布了,消费者却对车型没有印象、没有媒体的试驾报道参考,对车型的关注度会大幅下降。

解决之法无非有两种:第一,车企放弃在2月份推出新车型,而将车型发布试驾挪到3月底,同时用更密集的信息传播来争取传播频次和效果,赶在北京车展之前完成;第二,对于原本提前发布、上市周期比较长的车型的上市节点进一步挪后,避开3月这个新车发布的高峰期,在现阶段用官图、官方视频等方式呈现产品,中间过程提供展车和预订,试驾活动也成为后置节点。


疫情后时代车市推演(下):车企面临的竞争、上市和定价难题



事实上,海外车企的新车发布一般都是沿用第二种方式。往往是车企先发布新车的所有详细信息,接受预定和提供展车,最后才宣布某个季度开始交付,这个周期可能长达接近一年。只是这种方式对于中国车企来说风险较大,因为国内车市竞争激烈,如果新车不能及时提供给消费者则很可能会被快速遗忘。

猜想五:新车定价或变为撇脂定价

要解决新车上市节奏的问题,另一个关键点在于车企需要调整自己的定价策略。

当前中国车企的定价策略更多还是采用“品牌对标”的方式,也就是说合资车型一定是对标合资产品的价格,而不是考虑产品在市场端的实际认知。而自主品牌也是横向看对手品牌怎么做,在高端产品上也往往就参照合资品牌的定价策略。

这种策略放在平稳市场时期并无不妥,毕竟价格会根据市场需求而进行自我调节,只是优惠多少的问题。可是这个问题放到今天就显得十分具体:一是在错失了一季度这个时间段后,销量压力骤升,经销商承接新车库存的意愿也不大;二是市场竞争加剧,对手不会给新车更多发展的机会,会抓紧时间跑量,这对上市新车的抢占会更明显;三是新车上市节奏被打乱后,对于新车“上市就走量”的要求也更高,对新车而言就少了调剂期,没有一炮而红就意味着前期研发损失一大半。

为此,今年的上市新车没有之前的“调价周期”,定价必须要一步到位,没有办法做一个“虚招”,然后再通过大幅降价的策略去完成销量爬升。这可以称之为“撇脂定价”——新车的上市价格必须完全能够打动消费者,甚至价格要远低于消费者预期,才能够让经销商有意愿建立新车库存,快速打造成爆款。

事实上,建立撇脂定价是一个长效影响。撇脂定价有望建立一个透明的价格机制,消费者可以更快的做出消费决策,甚至将购车行为转化为线上决策。此外,撇脂定价也能够让新车的上市节奏不用局限于线下营销,而完全可以类似于海外市场一样进行远期发布,让消费者能够完全信任新车的价格体系,而避免被其他品牌抢走。

猜想六:造车新势力面临生死关

此次疫情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可能影响还可以控制,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车企都能支撑一年左右,可是对于2020年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就有点雪上加霜了。

众所周知,造车新势力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研发费用,完全依靠于2020年的新车投放后形成营收入的正反馈。而现在一季度的销售嘎然而止,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这一个季度销量基本挂零,制造和销售业务全员停滞,收入没有增加,人员费用和支出却没有减少。

后续即便有报复性消费的产生,消费者首先需要的是现车,而造车新势力大多是订单交付模式,这又大大延后了新势力们的收入预期。再加上很大部分造车新势力的产品都是定价在30万元左右的豪华电动SUV,而这部分消费者正是受疫情影响收入下降最多的群体。这样一来,对于很多靠融资维系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就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局面。

另外,一季度的疫情也很大可能会延缓部分尚未完成研发的新车进度,第一季度耽误的时间在流程上也很难赶上,或许新车交付会延期。这种延期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讲更为严峻,拖到2021年之后面临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因为众多全球巨头的电动车将在这一节点上市。

文|JackieLXX

图|网络

展开 收起

Xiaomi 小米汽车 SU7

Xiaomi 小米汽车 SU7

暂无报价

智界 S7

智界 S7

暂无报价

ZEEKR 极氪 001

ZEEKR 极氪 001

300000元起

TESLA 特斯拉 Model 3

TESLA 特斯拉 Model 3

265900元

TESLA 特斯拉 Cybertruck

TESLA 特斯拉 Cybertruck

暂无报价

理想汽车 MEGA

理想汽车 MEGA

暂无报价

TESLA 特斯拉 Model Y

TESLA 特斯拉 Model Y

263900元起

AITO 问界 M9

AITO 问界 M9

暂无报价

DENZA 腾势 D9

DENZA 腾势 D9

335800元起

BYD 比亚迪 秦PLUS

BYD 比亚迪 秦PLUS

99800元

方程豹 豹5

方程豹 豹5

暂无报价

AVATR 阿维塔 12

AVATR 阿维塔 12

暂无报价

仰望 U8

仰望 U8

1098000元起

AITO 问界 M7

AITO 问界 M7

258000元起

TOYOTA 广汽丰田 凯美瑞

TOYOTA 广汽丰田 凯美瑞

179800元起

DENZA 腾势 N7

DENZA 腾势 N7

301800元起
0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提示信息

取消
确认
评论举报

相关好价推荐
查看更多好价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