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实力派,内置微云台——vivo X50 Pro体验
2020的上半年虽然有疫情的搅局,但是对各个品牌的智能机轮番登场影响貌似并不大,一年已过半,各家的旗舰系列机相继发布,就在大家以为大势已定 ,vivo X50 Pro携着超强微云台结构强势杀到
。
距离年初曝光的概念机vivo APEX 2020以及其搭载的微云台技术才不过半年时间 ,vivo就将这一概念机上的功能下放到量产机型上 ,在大家都在拼摄像头个数以及摄像头模块造型的时候vivo凭借这一黑科技实现弯道超车。
包装与开箱: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这款手机的命名上vivo跳过了X40,从X30直接拉到X50,让人摸不着头脑 ,猜测是因为升级弧度太大才采用这样跨级命名的方式,作为vivo的主打系列,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相对扁平的黑色包装,包装正面从不同角度看上去都能看到一个‘X型’标志,并不明显。
和这款手机一同发布的还有这款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耳机的声音素质和无线续航咱们暂且不谈,只看这耳机的配色,紫灰色亮面的光泽所透出的品质感就足以证明这并非一款常规性产品。
超感光云台,夜色更精彩
手机以及配件一览,还有一个透明手机壳没有入境
vivo初期的智能手机就是以音质为主打,虽说目前vivo在智能机领域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每年手机的出货量跻身国产前列,在手机音频领域依旧没有松懈,出厂附赠耳机的品牌现在真的不多了。
入耳款,耳机前端有尽量向前突出的延伸,让音腔更靠近骨膜。
不用看纸张系列
充电套装
一般情况来说充电头的体积与充电功率成正比,vivo X50 Pro的充电头体积着实可观,拿一枚一元硬币做对比。
5V-2A、9V-2A、11V-3A最大输出功率33W,搭载vivo的FlashCharge 2.0,充电速度已不是智能手机的主打功能,‘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也成了各种智能手机的基础属性。
要注意的是FlashCharge是vivo品牌手机采用的一种大功率快充技术,由于在芯片端采用的是独家的协议,因此无法在其他品牌或不支持该快充技术的充电头、手机中使用。
手机
vivo X50 Pro初上手的第一感觉让人印象深刻就是轻薄的机身以及超轻的重量,是一上手就能清晰感受得到。
刚拿到手机就迫不及待的拿称称了一下手机重量,178g 在智能机轻松破两百的当下,确实很难得。
带上附赠的手机套,重量依旧稳在200g大关以下。对于女生来说负担更小,对于习惯将手机揣兜里的男生也减少了提裤子的烦恼。
与重量对应的是手机的三围,确切的说是厚度。8.04mm的机身厚度绝对不属于‘感知不强’系列,在智能手机越发厚重的今天,这份轻薄感很久违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vivo X50 Pro在这样的机身之下塞进了一块不小的4315mA电池。
双曲面边框向中间收窄进一步加强了机身的纤薄感,拿在手中甚至还能感到一丝丝割手感 ,带上手机壳之后这种感觉能得到有效缓解。
机身外观设计上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顶部和底部都是采用纯平设计 ,这一设计无疑是继承于其前代产品vivo X30 Pro,不过X50 Pro没有X30 Pro那般极致,除了顶部和底部在机身两侧也是纯平。
站得住的手机,不多见吧
机身顶部平面嵌入的是一块玻璃盖板,质感区别于包边的金属亮面光泽,5G与专业摄影的文字标识也隐藏在此,不注意观察很难发现。
机身的开孔主要集中在机身底部,可以看到除了常规的USB接口、扬声器和麦克风,还有天线开口和卡槽。每个开孔都是居中排布,基本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为避免用户将麦克风孔误认为卡托弹出孔,vivo X50 Pro将卡托弹出孔直接放置在卡托上,并在位置上与麦克风孔作为区分。
正反各可以装一张手机卡
左上角的摄像头挖孔屏这点没什么好说道的,毕竟已经成为市场的绝对主流,是目前工艺技术与成本控制得最优选择。
值得点赞的是手机的听筒设计,即便是经过提醒也很难找到vivo X50 Pro听筒在哪里,其实听筒还是在原来的位置,只是听筒开孔实在细,凑近细看也不容易发现,不影响日常使用,也不影响全面屏的观感整体性 。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屏幕也进行了多代的更迭,屏占比的越来越高随之带来了一些使用体验上的问题,比如像vivo X50 Pro这样拿在手根本认不出手机有没有拿倒 ,视觉上不能一下分出手机的正反,正面logo,听筒,摄像头这些方便分辨正反的元件都‘不见了’,只能通过侧面的按键来辅助辨别。这话说是在吐槽,另一方面则是侧面的褒奖,屏占比以及整洁性正是品牌所追求的,尤其是vivo这样时尚调性的品牌,能做到正面只剩一块屏幕也是大家所期待的。
正面各家大同小异,背面才是大家施展拳脚,差异所在地。
本次vivo X50 Pro的“液氧”配色,此外还有一款黑镜款,但我觉得液氧无论是从质感还是颜值上都是要完爆后者,即便作为一个糙汉子要我选择也会毫不犹豫是这款,后期还有‘引力’款值得期待。
整块玻璃的一体式后盖板,也是目前的主流,各家的区别在于这块玻璃的加工上。
全面屏让大家正面看着都差不多一样,分不出谁是谁家的,为了展现差异化大家不遗余力的在一块玻璃上做起了文章,玻璃的可塑性给与了足够的发挥空间,想要获得一种精致而与众不同的效果成本可不低,一块玻璃背板的制造加工成本接近处理器已是屡见不鲜。
AG磨砂工艺下的雅致CMF配色,这是一种没法用确切的言语来形容这种颜色,眼睛是不会欺骗人的,好看就是好看 ,冰蓝色带有的清新感好像要冲散这夏日的骄阳。
在光线下后盖颜色以冰蓝色为主,泛出金色作为点缀,偏转手机角度那抹金色在还会游走,看起来相当赏心悦目。
利用玻璃的较好的反光性不同的色温的灯光能赋予后盖更多色彩,这张在室内暖色调的光线下手机后盖则呈现出更温柔的气质。
在vivo X50 Pro后盖上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矩阵双色云阶镜头组,面积占比不小,集中在左上角,自然是手机最后的部分,平放在桌面这里是与桌面主要接触部分,日常使用尽量是带壳使用,避免镜片的划伤。
影像方面是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发力点,摄像头个逐渐增多的同时对摄像头模组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考验,多个摄像头影响的可不仅仅是颜值,更是一款手机最鲜明的设计语言。对于多镜头的设计,尤其是还有长焦这样方形镜头的加入,为镜头模组的美观性带来不小考验,各家自然是使出浑身解数。
如今各家的镜头模具设计也是百花齐放,有的长条排列,有的犹如麻将,甚至还有像投币口。但真要在其中挑出几款好看的,还真挺难为人的一件事 。在方面就得好好夸夸这vivo X50 Pro了,至少是在我个人看来vivo X50 Pro的镜头模组是难得的好看。
除了采用玻璃和金属两种材质,还呈现阶梯式的分布方式,上部分采用主流的一整块玻璃保护这三枚镜头,下面的潜望式相机模组单独采用阳极氧化铝金属盖板,旁边配有相应的镜头标识。不同镜头大小,不同材质组合,高度错落却让相机模组实现更好的视觉多元性的同时也有很好的一体性,让人沉浸在这精妙设计的时候甚至忘记了旁边还有三枚补光灯。
开机,进系统
先来看看这款6.56英寸屏幕的参数吧
E3材质、6000000:1对比度、1300nit的局部峰值亮度、支持DCI-P3广色域与HDR10和HDR10+。
并且这款屏幕还支持90Hz的刷新率与180Hz的触控采样率。
配合曲面屏设计,通过整体设计以及算法很大程度上缓解误触问题,在一周多的高强度体验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过误触的情况。带上手机壳之后,误触的几率被进一步降低。
Funtouch OS
vivo X50 Pro搭载的是Funtouch OS_10.5,基于 Android 10 深度定制,在我拿到手机不久好久推出了1.7.9版本,看到又优化了部分场景下的拍照效果立马就升级。
进入桌面,引入眼帘的Funtouch OS,尽管现在各种IU设计差异化不大,不同也仅仅在细节,但一款稳定的系统依然是体验的基础。
简洁美观的小尺寸图标,清新的风格,色调以淡雅为主,系统默认主题图标都是圆角矩形,第三方软件也是遵从这一风格,如果不喜欢还有大把的个性主题可以自行选择。
关于系统UI的审美是一件很个人很主观的事,我不做太多的评判,但是关于Funtouch OS系统时钟UI我还是要单独拎出来聊聊,这个小细节我实在太喜欢了,UI上的时针、分针、秒针会像真的时钟一样走动,看着秒针的一节节跳动,很有治愈效果。
Funtouch OS给出了三种系统导航选择,有为大众所熟悉的三枚到导航键,也有为全面屏量身定制的滑动手势。
我选择的是侧滑手势,而且还关闭了底部指示条,这样才能显示时整块屏幕都不会有按键在桌面出现而显得异常整洁,这才是全面屏的正确打开方式。
尽管接触vivo的手机并不多,在系统层面的进步还是能切实体验到的,在此前的机型中vivo的系统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将控制中心和后台继承到一块,由下向上滑动打开。因为这点,过年期间用我老妈的vivo手机很不顺手,向上滑动,控制中心,亮度音量调节,后台等全都一股脑蹦了出来,方便之余还是会觉得臃肿。
Funtouch OS曾经这些非主流的的操作逻辑并不少,如今看来肯定是吸取了用户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至少在操作程层面我能够从其它安卓手机上无缝切换到这款vivo X50 Pro上。
续航与充电
由于锂电技术在科学领域一直得不到突破,目前智能手机只有通过往机身内塞更大容量的电池,优化电池方案以及充电速度上寻求突破口。快充也成为标配,此次vivo X50 Pro采用最高输出功率33W的Super FlashCharge超快闪充,充电速度很是夸张,半小时就能回血一半。
不过要注意的是超快闪充只有在自己原装充电头上才能体验得到,毕竟是vivo的私有协议,我试过用其它22.5W的充电头来给手机充电,速度远不及原装头。
这几天在上班,手机用的少,主要是用各种拍拍拍,相机耗电是最多的,但经过三天多的使用剩余电量还有24%,这样的续航成绩够给力了。4315mAh电池的参数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是足够了,除非是持续开90Hz刷新率吃鸡。
90Hz刷新率
既然上面已经说到了这块屏幕的90Hz高刷新率,那就来聊聊吧。
自高刷新率的诞生之初,用户对于这项功能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有的用户觉得较高的刷新率画面确实更流畅,看着更舒服。而部分用户则吐槽提高刷新率的感知度并不高,反而是会增加耗电,得不偿失,那到底这高刷新率是好还是不好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还得看需求。
如果你像我女朋友一样是个手机轻度用户,APP都没有装几个,平时刷刷抖音上上网,自然是感受不到90Hz与普通屏幕的实际性差异。
但如果跟我一样是离开手机会死星人,吃鸡,刷微博,手机至少每天一充,那较高的刷新率无疑是神助攻。玩过FPS游戏的都知道高刷新率能够减少屏幕拖影,正是这样144Hz或240Hz成为了游戏玩家的必备,手游亦是如此。
微博这类可以持续下拉浏览的APP也是高刷屏的重要应用领域,高刷屏带来的跟手性对于很多用过的用户来说也是用了就回不去的存在,而对于各品牌的手机而言则是你可以不用,我不能没有的功能 。vivo为了兼顾到所有用户很人性化的推出了智能切换选项,根据不同应用自动切换到合适的刷新率。
解锁
密码+指纹+面部,三种解锁方案,应该是目前最全套的解锁方案。
屏下指纹方案目前相当成熟,安全可靠性完全可以运用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付款,为了确保指纹识别准确率,尽量使用手机自带的原厂贴膜。
由于存在解锁动画,拖慢了解锁速度,其实还能更快,指纹识别准确率也非常高。
由于疫情原因让很多苹果用户都不得不放弃人脸解锁,原本我也以为带上口罩之后人脸解锁就成为了一个摆设,实则不然,vivo X50 Pro在带上口罩之后依旧不影响人脸识别率,如果在带上眼镜识别率就大大降低。因为其解锁主要扫描的是眼睛,我尝试闭眼解锁,一次都没成功过。
将面部识别后直接进桌面,这识别速度快得让我一度以为没有开面部识别。
相机
前面说了那么多,终于来到了vivo X50 Pro的核心
后置四枚镜头分别是4800w微云台主摄+800w 5倍潜望镜头+800w 0.6倍超广角+1300w 2倍人像。
微云台主摄镜头采用与索尼联合定制IMX598感光元件
日常拍摄过程中有着微云台的加持,手机出片率再次提升,尤其是在某些需要抓拍的场景,从掏出手机到拍摄完成,手机的移动是相当快速,不仅考验手机的对焦速度,有效的防抖也是不可或缺,最直观的效果就是用vivo X50 Pro拍出的照片基本没糊过。
这些图片都是无滤镜直出
在样张分析之前,不得不感慨近几天深圳的天空真的是漂亮,蓝的通透白得纯粹。
得益于主摄4800w的高像素和高解析力,图片能保留相当丰富的细节,远传高楼的线条放大之后也能看的十分清晰。
0.6倍超广角镜头有着更大的视角,对于大场景拍出的效果很震撼,可以看的出对边缘的畸变控制的很好,超广角拍出的最左边大楼密集线条并没有变形。
夜景模式下最直观的就是天空的色彩,长达三秒的曝光将暗绿色的天空拉到天蓝色。
在夜景模式中直接将曝光时间拉到3秒,这在专业的相机中是不敢想的事,没有三脚架根本拍不了照片。对于vivo X50 Pro来说有着微云台的加持,这样的长曝光可以轻松拿下,搭配极夜算法,暗光环境下噪点控制水准极好。
在其它方面也有超出镜头极限的地方,像这张夜幕将近,复杂的光线已经超过了镜头的宽容度,天空可以看的清楚,树荫的暗部却完全变黑。
日落逆光情况下,处于阳光暗面的楼宇依旧清晰,天空的云彩细节大量保留,远近层次感极好。
定位专业影像,主打夜景拍摄的vivo X50 Pro在拍摄方面尤其是夜景领域有着很多实用的功能,除了上面说到的夜景模式,还加入多种滤镜效果,即便拍摄时不知道选什么滤镜,还能通过后期选择添加。
一些不错的照片,加上简单的滤镜完全又是另外一种感觉,其中青橙风格很适合在夜幕降临黄昏时分时使用,照片色调很有ins味道。
加入赛博朋克滤镜后,让这张照片加分不少。
太阳已经落下去,几束光线通过地平线射向空中,其实肉眼已经很难看到,想不到还是被vivo X50 Pro相机镜头捕捉下来。
费大厨的辣椒炒肉,味道很正
高饱和度的调色风格让每道菜看起来都十分可口
拍这张图的时候手机都快亲到键帽上了,对焦依旧十分准确,键帽表面的颗粒感得到完美呈现,这点上是超越了佳能的24-70微距模式。
这两张不是在路灯下拍摄,当时的环境光肉眼已经觉得很暗 ,采用夜景模式拍出的效果感觉周围是灯火通明。
强大的算法识别出拍摄场景调度相应的拍摄滤镜,甚至还会推荐最合适的镜头。
前置3200w像素挖孔摄像头
女朋友表示对这个美颜效果很满意
手持相机视频拍摄的防抖情况,直接看视频,正常走动时画面会有轻微的晃动,但防抖效果也是其它手机难以望其项背的。
定位与手感
vivo X50 Pro 标配8g运行内存,大杯plus版则是采用骁龙865,售价上两者也相差不小。
在其他方面与旗舰款有所差异,并不大。
不得不说vivo X50 Pro的AG磨砂工艺后盖的不仅是握感细腻,在抗手汗和防指纹方面有着先天的免疫体质,用了一天没有擦拭还是如刚拿出来那般精致,没有一丝痕迹,对于汗手用户,尤其是这大夏天的非常友好。
vivo TWS Neo
聊了这么多关于手机再来看看这款随vivo X50 Pro一同推出的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我手上这款是皓月白配色,另外还有一款星际蓝。
论颜值而言,星际蓝绝对是要吊打皓月白,无论是质感还是配色,个人意见不接受反驳。
作为一款真无线耳机vivo赋予它的功能不要太多
开盖自动搜索,只需要一次配对记住设备今后打开耳机盖子就能直接连接,而且是秒连。
实测重量4.4g,比一枚硬币还要轻上1.6g,佩戴感极佳,缺点是戴久之后会习惯性忽略耳机的存在。
两侧耳机充电盒的电量提示
底部的金属触点用于放在耳机盒中的充电
小巧入耳式造型
耳机柄上特别设计「Slide Bar」跑道切面设计,指尖能够清晰分辨出触控区域。
耳机上没有实体按键,对于耳机的控制完全由触控或滑动完成。
关于这款耳机的特性实在是太多,完全可以拿出写一篇大评测。
实时翻译是我万万没想到,虽然知道只是内嵌程序,但从这一细节也能看出品牌对于这款耳机功能性的开发做得相当极致。
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师在这样小巧的耳机中塞进了一个14.2mm超大声音单元,声音素质直接秒杀白开水的AirPods 二代。
配合充电盒使用耳机最长可达27小时的续航,如果不是经常使用的话,基本会忘记上次充电是什么时候。
搭配适配的vivo手机使用,这对真无线耳机的音频延迟可以降低至最低88ms,在游戏中也感觉不到延迟,左右声道高度统一。
vivo在诞生之初就对于音频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些理解在产品中也有很好的展现 ,骨子里就带有HIFI基因。vivo X50 Pro上就搭载了一颗AK4377A独立解码芯片,并有Hi-Res认证。声音素质本就不弱,在加上为其打造的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强强联手,是一对很完美的组合。
如果你是一位vivo手机用户,又正好对无线耳机有需求那么这款vivo TWS Neo真无线耳机应该是你重点考虑的对象,目前这款耳机的深度适配机型已经有很多,还有更多机型陆续适配中。
最后聊聊
对于追求握感消费者而言,vivo X50 Pro的确是一款非常理想的手机,轻薄化机身即便是带上手机壳依旧很舒服,重量也控制在两百克以内,这是目前大部分手机都做不到的。AG工艺的磨砂工艺对手汗以及指纹的良好屏蔽性,颜值出众。
在智能机红海中依靠产品创新寻找突破口是vivo近几年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如今的微云台还是早前的屏下指纹、升降式摄像头这些探索性功能,vivo已经完成了从当初的‘厂妹机’到如今创新先锋角色的华丽转变。
作为vivo的主打X系列,这次X50 Pro也圆满完成了其vivo交给他的任务,不仅是微云台,90Hz轻薄曲面屏、33W闪充、4315mAh电池、5G双模、轻薄机身,AG工艺后盖、NFC等该有的配置一应俱全,更别说这颜值一项就足以打动大部分女性用户。
由于是个人使用,测试受到了很多局限性,例如没有5G手机卡而不能做5G信号和耗电测试,也没有相似定位的手机,缺少与微云台的对比参考对象。如果对于这款手机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在评论区交流,我会尽量为大家解答。

微云台的设计,真的好用
微云台都没提一句,还卖点。。。
什么是微云台
四千刀说分不清现在是2012还是2020,你也分不清?
vivo充值广告,原价买家该充值zs
你记错了吧,今年是2016年啊。
给IQOO用的都是44w快充了,正牌旗舰用的居然还是33w慢充……对面oppo都换成65w了
cpu膏通765g
参数上看不如f2xpro
vivo最近又充值了?突然多了好多这个手机的文章
看了一眼处理器,今年是2020年吗?
天,还真是765,卖4000。
嗯,除了价格都满意
拆是可以拆咯,这个简单,工具我都有,主要是不会装
如今这年头我更喜欢看拆机测评
大概最近降雨量太大,这文章都没晒干,湿答答的
真服到膜拜,765敢卖这个价格除了他和他爸爸op还真没谁了
这么谦虚的吗,耳机确实可以基本没延迟,连接轻松,续航牛P
之前在线下看了下,忘记问价格了
仰望大佬的手机评测,着耳机戴着是真不错!
怎么没说变焦能力
线下较为便宜,不知道综合性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