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岭:Nikon F
Nikon F之前,专业级135格式胶片相机市场是Leica M为主的旁轴相机的天下,Nikon F之后是单反相机的天下,Nikon F不是世界上第一台135格式胶片单反相机,但确实改变了整个市场格局的。
Nikon F是Nikon在S旁轴系列之后的第一台135格式胶片单反相机,发布于1959年,提供了从21mm(特殊镜头,需要配合反光板预升和外置取景器使用)到1000mm焦段的大量可供选择的镜头,首创的电子驱动马达(过卷)驱动,多种组合的取景器和对焦屏,以及其他众多的附件。
在其他竞争对手仍然使用螺纹口的时候,Nikon推出了F Bayonet卡口,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尤其在1962年推出了CdS测光的Photomic取景器之后,Nikon F迅速成为了全球专业摄影师们的首选。而因为测光所需的mercury电池的停产,没有测过功能的眼平取景器反而现在更受欢迎。
通过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合作,经过特别修改(适应真空及零重力场环境,并且可以在佩戴厚重手套的情况下使用,以及其他一些改动)的Nikon F被送去了外太空。
Nikon F的高可靠性也让它成为越战时战地记者们的首选。英国传奇战地记者Don McCullin的Nikon F在柬埔寨为他挡下了一颗AK47的子弹从而救了他一命,据说挨了一枪的Nikon F仍然能正常工作。
Nikon官网关于快门机械结构进化史的介绍:imaging.nikon.com
直到1973年Nikon F停产被Nikon F2取代。
全拆卸胶片后仓盖也在F2上被后来更为广泛采用的折叠开启后仓盖取代。
同Nikon 135旁轴胶片相机一样,底部ASA标记只作提示,没有实际功能。Nikon在2000年和2005年的旁轴相机复刻版本中将ASA替换为了更为现代的称呼ISO。
试机卷
35mm F2 non-AI
50mm F1.4 non-AI

没有美国关税保护和技术出口,日本战后仅靠自己也没有那么大市场需求和科技基础。日本是被剥削了,但也被牵着鼻子少走了不少弯路,搞不好他们也会烧盆烧勺冲钢产量。
这又受到美国庇护了,不是美国吸血了
谢谢,我看看在哪里可以看到财报。
胶片被数码取代了和胶片现在每年的出货量都在涨这俩个表述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吗?数码主导市场是从宏观上说的,胶片每年出货量在涨必然是跟上一年的胶片的出货量比较的微观描述,我又不是说的胶片的出货量超过数码的出货量或者涨过了数码的出货量,你的理解可能出现了偏差,好比数码是100,胶片从1涨到了2,100>2,但是2>0。如果你关心胶片市场的话可以去看下柯达和富士的财报新闻,胶片价格是在涨,但那是成本原因,跟出货量是俩回事儿。
虽然我也玩胶片机,但是我觉得胶片被数码淘汰是大势所趋没办法的事。你要科普,数据来源能不能说一下,没有数据来源说话也别自相矛盾好不好,一边说胶片在消费级市场确实是被数码取代了,又说每年消费级胶片出货量一直在涨?我只知道胶片的价格一直在涨是真的。你自己还说了“只是短时间内不能被取代而已”,嗯,时间而已。
哈哈,科普下,电影行业现在还是胶片、数码混拍(比如所有已经发行的漫威电影宇宙的电影>,而且以现在的科技发展,数码短时间内甚至永远无法完全取代胶片的色彩,这跟数码影像追求的分辨率没关系。胶片在消费级市场确实是被数码取代了,但是现在每年消费级胶片的出货量一直在涨,大众胶片摄影在慢慢复苏。胶片作为传媒介质不会消失,即便民用领域看不到了它仍然会一直存在,相反手机作为信息终端很快就会被取代。
那是F早已无胶片可用了
日本在美据时受到帝国的庇护,而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意识形态上的敌对远远比几十年前的日本困难的多。
100年后,今天的手机全部变废品了,Nikon F还能正常拍照。科技进步是双刃剑。
科技进步到今天,还是手机比较厉害了。
山寨 平价 再创新。跟我们的家电和手机业崛起路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