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强退,要“耍赖”了~
想要任性剁手,就得好好赚钱!2月23日-3月22日参与#2021好好赚钱#征稿活动,分享赚钱小妙招,实现新年小目标,快来献计献策,赢取最高500元奖金吧!点击查看活动详情
创作立场声明:大家好,本人有10年的保险行业从业经验,在此分享保险知识,期待深入探讨交流。
我那个热爱搞理财投资的朋友,
上周收到短信说他几年前买的银行理财产品被强制赎回:
和我吐槽说真是活久见,啥事都给他赶上了。
银行理财直接强退,这是要耍赖?!
2020年,光见证历史去了...
今晚不如就来聊聊这事。
一、部分银行理财被强退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工行的理财产品被强退是怎么回事:
“安享长盈”2018年3月发行,原到期时间为2023年3月,5年期的定期理财。
年化利率能达到6.1%,这个收益的确能打,上车的都说赚到。
结果工行的车说停就停。
有网友就问了:工行直接提前终止,这耍赖行为不违规吗?
我特意查了一下条款:
还真没有,白纸黑字写得清楚:这波操作完全合法合规。
这类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有提前终止权,但我们投资者就不能提前赎回说下车,
单方面的条款,多少都有点不对等条约那味儿
而且,工行不是唯一一家,邮储银行、青岛银行在2019年年末就已经操作过一波。
部分“老”银行理财产品开启“强退模式”:没到期,也给你退了。
划一下重点:资管新规、“老产品”、收益倒挂
这是银行理财强退的重要关键词,按着这个思路,咱接着往下聊。
二、银行理财≠保本保息
在过去,银行理财基本都是刚性兑付。
讲白了,就是不管实际投资亏了赚了,
产品到期后,能拿到多少,银行会按照承诺的收益率给你兑现。
投资者感受不到的风险,但不代表没有风险!
实际上,所有风险都由银行自己扛着了。
2018年4月发布资管新规,
银行理财发行的新产品,不能承诺保本保收益。
而是按着净值型理财来,产品净值可以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波动。
说白了,就是让投资人直面风险,银行不再兜底。
但是,在此之前发行的“老产品”,基本都属于“隐性刚兑”,压力老大了。
这些“老产品”超5%的年化收益率的不在少数。
但今年市场流动性充裕,理财收益率一路下跌,
在低利率的大环境下,“老产品”的资金成本太高了,就可能出现“收益倒挂”。
比如,承诺给投资者了5%,但自己的收益率是4%,差1个点就是差几十个亿元的缺口。
历史遗留原因,加上当下的市场环境...
银行也是想了各种办法,不过效果还是不如人意。
最后,银行也没挣到钱,实在没辙,只能及时止损,提前强退。
搞不好,理财产品提前强退有可能还会发生,但应该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三、稳健理财≠保本理财
其实,银行理财强退都不算什么事了,至少的本金和收益还是能稳住拿到手的。
因为监管要求银行理财“净值型管理”,
后来新发行的理财产品还出现过“负收益”的
这款产品是属于R2级的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是会根据风险划分5个等级:
R2就是“稳健型产品”:不保证本金偿付,但风险相对较低,收益浮动相对可控。
比如国债、企业债、央行票据等等。
连这类基本“稳的”理财产品,都能出现-4.42%的收益率,还真的是“活久见”系列。
老一辈的人对银行理财都有种迷之信任,他们脑海里的公式是这样:
银行理财=银行存款=保本保息
之前的银行理财也的确给了他们这种“错觉”。
如今,连银行理财都不安全了,还能买点啥?
如果是以“兜底”为目的的投资理财,最起码得做到,长期稳定增长、不亏损、安全有保障。
符合这些条件的,目前我能想到的只有理财类的保险产品,例如年金险。
年金险就是给“钱”买的保险。
保障我们的资金安全,这是年金险的基础功能。
所有收益和保障都白纸黑字写在合同条款里,具备法律效应。
不会提前强退,更不可能有负收益率。
只要保单在手,无论投资市场怎么坐过山车,都和年金险没有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保本、100%刚兑的保本理财。
无论你怎么浪,做好资金兜底总归不会有错的。
当然,年金险是很复杂的保险产品,什么产品收益高,什么地方会有“坑”,
总得了解清楚条款,算清楚收益率才知道。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帮到你,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有种理财叫存单型,固定利率。万一银行倒闭50万以下产品由央行赔付。不过现在此类产品少了,五年利率也低至年化4.875%。
多余的,就是花钱的,不用考虑给家庭提供输入的
果然到最后还是卖保险
最多能赔50W
万一银行倒闭了?
让我想到了LPR
存款总不会强退吧
P2P踩雷没缓过来的已经哭晕在厕所~~
不是节省,是穷。而且大部分穷人跟我一个样,不信你问问。
理财敢亏一点本金,肯定要去银行闹的人多了
整体趋势来看
额,看来你好节省。
别说全亏了,亏一块钱我都想上天台
存的时间长了,银行利率好像都是提高的。
还是要看合同的。
钱少,怕全亏了。
所以说了穷人才考虑。因为穷人接受不了任何风险
存定期唯一的弊端就是利率下降。
工行真不行
分分钟被割韭菜,由不得你
这个,没见有任何一个理财合同里面写的有,不如你给我举个例子?
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合同写着就好了。
祝你早日成为老板。
你讲得有道理。
既不保本,也不保收益,我买你做甚?亏欠了强退,赚钱了多分吗?不见得。
假若排除基因等先天因素,然后再排除心态等玄学因素,单看后天因素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假若没钱还不保养的话岂不是一点机会都没?话说即便是个高管,和自己的老板比,估计即便多活一百年也不可能一辈子赚的钱多过自己老板吧。所以有些话也就是说说,不用过于较真,实际一点就是超过自己阶级水平也就知足了。
我只针对风险,不针对收益。只要不是百分百告诉你本金一毛都不会损失的,一律不要买
多余的,是什么意思?
我也好想爱这世界,可惜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