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怎么选购?看完本文你就懂
大家好,我是数码智能家居爱好者工业哥,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智能电视的选购指南。
一、品牌、尺寸解析
我把自己家里攻略电视机收集到的经验全部汇总了一遍,本来日常就是写家电的爱好者,干货满满。
在详细筛选技术指标之前,摆在所有人面前最大的问题还是:买是什么牌子?买多大尺寸?
1、什么牌子电视最畅销?
这个还是用数据来说话吧,我们参考一下2021年的电视机销量数据,看看大家都买了哪些品牌。站在全球视角看,主要品牌的销售份额如下表所示:
站在中国市场的角度来看,分线上、线下两条不同的渠道,主要品牌的销售如下表所示:
买大件就一定要买大牌,这些销量榜名列前茅的品牌全都是主流大牌,都是有自己看家本领的,都是可以冲的。
2、主流尺寸是多大?
这个当然还是以自己家里的空间来决定,但是,如果空间足够,记好了:能放多大,就买多大!
现在智能电视机的尺寸趋势就是明显本着越来越大去了,大家对大屏幕的喜欢已经根本不用怀疑了。还是看看数据先呐!
各个品牌也都在开发更好的大屏幕电视机,宅家观影这个需求会逐渐成为年轻新装修家庭的刚性需求。
当然,我们选择大屏幕电视机也要搭配着看看我们的客厅深度够不够,不然会对眼部造成不适感。最佳的屏幕与距离对照表我也梳理出来了,如下表所示,大家对照着来就是了。
对于大件的家电,我还有一个心得:在线上筛选好了型号,一定要去实体店看一看实物,没有同款也要看看对应的线下款,电视机更是这样,必须看看实物,感性体验一下。
明确了品牌与尺寸,就要开始把握一些核心指标,这些指标把握住了,可以少花冤枉钱,买到最适合的电视机。
二、画质最重要!
关于画质指标,主要就是分辨率、色域、控光分区、刷新率、HDR、MEMC等这些,简单了解清楚有助于查看参数。
1、分辨率
分辨率的数值越大,画面会越清晰,画质越细腻,视觉效果越好。
分辨率就是第一大坑,很多商家有意无意的混淆了分辨率的一些概念。涉及到分辨率概念的地方主要有:屏幕物理分辨率、解码分辨率、片源分辨率。想要有一个优良的观感,屏幕、片源、解码缺一不可,三位一体决定了我们的视听感受。
屏幕物理分辨率:这个才是通常我们问客服/营业员的那个指标,屏幕本身的分辨率能力。现在主流的就是4K,也就是屏幕分辨率为3840×2160,少数电视可以支持8K。
解码分辨率:仔细看一些购物平台,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字眼:支持8K解码。指的是,片源的分辨率是8K,通过解码实现在4K电视上播放。而经常会有地方有意无意的把8K解码,说成这个电视机是8K,这里会有个误导,要注意。
片源分辨率:这个就好理解了,片源本身的分辨率,一般而言,片源分辨率与屏幕分辨率要匹配才更有实际意义。
所以,对于分辨率,我们跟着主流买4K就可以!
当然,对于4K这个指标,还有一个需要避坑的点得注意一下。现在还有所谓的真4K与伪4K之分。
什么是真4K?什么是伪4K?
真4K:屏幕面板由红、绿、蓝(RGB)三原色组成的像素点排列而成,物理分辨率达3840×2160=800万像素。
伪4K:屏幕面板由红、绿、蓝、白四种颜色组成像素点排列而成,有效的像素只有600万像素。
大家在选购时,要认准红绿蓝三原色RGB,RGBW的不要。
2、色域
色域指的是色彩空间,色域数值越高,表示色域越广,显示出的颜色更加鲜艳,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但是,过高色域数值也会让画面色彩显得过渡饱和。
色域的标准有好几个,我们在查看参数时,一定要配合查看数值的标准。同一个数值,不同的标准,含义是不同的。
一般我们经常看到的标准有sRGB、BT.709、NTSC、DCI-P3等。
sRGB是微软和HP在1996年共同开发的色彩空间,也是目前的微软旗下的Windows系统和众多原生软件默认支持的色彩空间
BT.709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在90年代发布的高清数字视频标准,用于SDR(Standard Dynamic Range)标准动态范围。
NTSC是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推出的一套广播电视传输协议,被运用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广播电视系统中。
DCI-P3是影视行业标准。
对于sRGB、BT.709、NTSC、DCI-P3不同标准之间的数值,是没有办法进行换算的。有一个近似关系,虽然不是非常的严谨,但是,作为消费者,我们大概地换算对比一下,是足够用了的。
sRGB ≈ 72% NTSC;
BT.709≈sRGB;
100%DCI-P3≈96%NTSC。
一般而言,>100% sRGB可被看做是广色域,因此,>72% NTSC也可以看做是广色域。
我们在选购智能电视机时,必须先看色域标准,再看数值,再简单用上面的比例换算一下,就知道是不是广色域啦。
3、背光分区
这是现在智能电视的核心功能了,有没有这个功能对视觉影响特别的大。
传统的液晶面板发光需要有一块光源持续发光,这种设计的弊端非常明显:整块发光板一亮全亮、一暗全暗。当画面黑白错落时,整块的光源就不可能处理得好。
如果把发光的灯珠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分别控光,那么就能够实现该暗的地方暗下去,该亮的地方亮起来。我们直观的视觉感受就是,边缘更加清晰,色彩的对比度更加强烈,看上去与客观世界更加贴合。
而同样是背光分区,分区的级别不同,效果也会不同。简单点说,这个理解上就与分辨率类似,分的越细,效果越好,当然价格也会越高。
同等价位的前提下,背光分区数越高,当然越好,这里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一下。背光分区对我们观影的质量影响是很直接的。
4、刷新率
刷新率表示的是1秒钟屏幕显示画面的帧数,刷新率越高,肉眼看上去画面越流畅。下面这张图可以比较直观的表示出刷新率的概念,刷新率越高,同等时间长度播放的画面越多,视觉上画面就越流畅。
如果刷新率过低,就好像我们播放幻灯片那种感觉,能够明显看到画面切换,视觉上就是画面的顿感。
5、HDR
HDR(High Dynamic Range),中文直译就是高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指的是图像中最亮的点和最暗的点之间的灰度等级数量。动态范围越大,图像中的亮度、对比度范围就越大。
现在智能电视机基本上HDR得是标配了才行。
6、MEMC
MEMC是运动补偿技术,现在买智能电视机必须选择配置MEMC技术的,效果差异非常之明显。
大多电视节目使用30帧或者24帧拍摄(部分电影会采用高帧数),如果采用了运动补偿技术,可以通过插帧,把30帧提升到60帧,有些高端电视机可以提升到120帧。
三、硬件指标
除了画质之外,其他硬件方面大家主要了解一下:屏幕,CPU、内存、接口等即可。这里我用词是“了解一下”,跟画质的指标不同,硬件方面从客观数据方面比较趋同,不同的是同样的屏幕工艺、品质不同,而这些我们消费者是没有实际有效的方法进行分辨的,只能看品牌的背景实力与名气口碑。
1、屏幕材质
平时,我们经常看到LCD、LED、OLED等,他们到底都是些啥? 这就有必要解释清楚LCD,事情的开头是从LCD开始的。
LCD(Liquid Crystal Disney)就是液晶显示的意思,其显示原理就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设置薄膜晶体管(TFT),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TFT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的目的。
根据背光源来分,LCD还可以分为CCFL和LED两种。也就是说,LED实际上是LCD的一种,背光源采用无机发光二极管,就是LED。LED对比传统的LCD,具有亮度高、色域广、反应快、可独立开关并且不含有害物质汞等诸多优势。
OLED采用了有机二极管,通电就发光,不需要背光源了,所以结构区别就有一点点大了。因为OLED控光效果较好,使得画面更接近真实世界的观感,还可以弯曲,反映速度也很快。不过,OLED也有自己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价格贵,亮度不如LED,做平板、手机屏是没啥问题,但是要再大一些尺寸,以目前的技术水平难以保证良品率。并且,使用到一定寿命的时候,容易出现残影,俗称“烧屏”现象。
我们在选择智能电视机时,只需要把握住LED、OLED两种即可。目前,LED屏技术相对更加成熟,应用更加广泛,是主流电视机都会使用的显像技术。
并且,LED还可以细分出一些优势明显的技术分支,比如Mini LED。采用的LED灯珠尺寸贼小,差不多介于50um~200um之间,每一颗灯珠接近一个像素,从面光源变成了点光源,可以实现更高的对比度,也方便设计背光分区。
2、CPU
CPU大家不陌生,是智能电视机的大脑,负责处理信息、解析视频等。
目前CPU的主流厂商就是晶晨半导体Amlogic与晨星半导体Mstar,各有优势。但是,无论是哪一家,采用的都是ARM底层架构,所以,我们在选择处理器时,可以根据芯片架构参数来区分即可。目前,常见智能电视机的CPU如下:
A73四核,主频有1.3GHZ/1.5GHZ和1.8GHZ;
A73双核+A53双核,主频1.7GHZ处理器;
A55四核,主频1.9GHZ,与A73双核+A53双核1.7GHZ性能接近;
A53四核,主频1.7GHZ;
除了A53是落后的配置,其他都是现在使用比较多的主流配置。
3、内存
内存越大,机器运行越流畅。智能电视机的运行内存一般2G起步,4G是很优秀了。
存储空间用来存放应用软件,现在的智能电视机APP并不多,所以,也没必要选太高的。现在主流的存储空间配置是在8G~64G。
4、数据接口
主要注意一下高清接口HDMI2.0/2.1、USB2.0/3.0配置了几个。
HDMI方面现在主流的是2.0,如果不是游戏发烧友,是没必要追求2.1的,一般HDMI2.0配置数量是2个。
USB2.0实际上就足够使用了,一般主流配置数量也是2个。如果是USB3.0,那么传输更快,接外部存储设备时传文件会更舒心。
当然,预算充足的情况下,这些接口配置,有更高规格当然不错。
5、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方面主要有比较通用的安卓系统。
然后,一些电视机大厂会有自己的系统,比如三星的泰泽系统、创维的酷开系统、LG的WEBOS系统、阿里YunOS系统等。
有没有自己二次开发的操作系统,属于锦上添花项,一眼带过,不作为核心决策要素。
6、音响
电视自带的音响也会影响观看效果,如果有要求,可以选购一些带有独立设计的电视音响,有单独品牌认证的。
当然要求真的很高,还是建议单独选购一套独立音响匹配。

家电狗
校验提示文案
家电狗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