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时代,如何保障汽车和个人的数据安全?
保障汽车和个人的数据安全
非常必要,非常正确,就是路阻且长。
除了手机以外,在AIoT真的实现之前,车载数据可能是能够收集到最多个人信息(包含隐私信息)的地方。 个人信息越多,越有商业价值。要知道被丢弃掉却没有撕掉快递单的快递盒子都可以拿上面的收件人信息拿去卖。 只是,隐私信息我一点点都不想被别人知道,不管法律上界定这个信息的使用权是谁的。
而现实是,即使在发展到瓶颈的智能手机领域,关于个人信息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 帮主之后的苹果推出的“个人信息跟踪”的事前询问的更新,其实也大部分是为了巩固苹果自己APP STORE的护城河。 在越来越智能化的今天,在人越来越依赖智能外设而又不得不被收集更多的个人信息的今天,却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公认规则来约束个人信息的规范使用
所以,在汽车层面,非常同意雷总说的建议。只是汽车数据安全如何保障,比起手机更加路阻且长。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粗鄙的以为一个数据安全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幻想:
1.所有车企的车载数据收集都是以一个黑盒子的方式上传到一个第三方(或者政府设立的机构)数据中心;
2.车辆技术相关的数据车企可以直接获取用作自己的产品迭代(发动机转数、车速、档位、电池电量等),但是前提是事前与用户签订协议(并且需要用户完全知道协议的内容,最好有券商开户一样有用户对关键条款的口述);
3.所有会暴露用户个人隐私的信息(GPS定位、行车记录仪、车主注册的个人信息)都是黑盒子,只有车主本人同意才能打开。
4.不知道雷总提了这个建议以后,有没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小米汽车上?
5.申明:以上仅仅为幻想,看看就好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最后:
在iPhone拒绝FBI因为调查所需要求苹果对个人手机进行强制解锁之后,我相信企业有可能帮用户兜底;
在宣称永远独立公正第三方的瑞士银行在鹰酱的胁迫下,居然真的冻结了熊的资产后,我感觉信仰有点动摇。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所以,在还没有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的体制前,尽量的少暴露个人隐私吧,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全责。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sfeiyu
校验提示文案
花心小箩卜
校验提示文案
花心小箩卜
校验提示文案
sfeiyu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