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元降噪耳机大横评:这次真把千元配置打下来了?
在消费电子领域,199元价位的耳机长期被视为"能用即可"的入门选择。但近期QCY、红米等品牌推出的半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正在改写这一市场认知。

QCY HT03以199元定价搭载35dB主动降噪,其降噪表现被评测者认为接近华为旗舰产品。四麦克风ENC通话降噪、10mm动圈单元与蓝牙5.1的组合,配合24小时总续航,在基础功能上已无短板。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海外版本REZO以43.8元特价出现,虽简化包装但核心配置保持一致,进一步凸显性价比优势。
迭代升级的QCY MeloBuds Pro则将降噪深度提升至46dB,支持自适应降噪和360°空间音效。Hi-Res金标认证与LDAC协议加持下,音质参数达到专业水准。双设备连接、佩戴检测等实用功能的加入,令这款首发价199元的产品展现出越级竞争力。有评测者直言,其参数配置已具备冲击300-500元价位段的能力。

红米Buds 7S的入场则带来了新维度的突破。在保持半入耳舒适度的前提下,该机型实现了主动降噪与双单元声学架构的结合。12.4mm镀钛动圈+5.5mm陶瓷单元的组合,配合空间音频技术,在音质呈现上打破价位限制。32小时总续航与智能贴合检测功能,更强化了日常使用场景的实用性。虽然塑料材质与降噪效果仍存在妥协,但199元能实现半入耳形态下的降噪功能,本身已是技术突破。

这些产品的集中涌现,揭示出消费电子市场的新趋势:上游芯片方案成熟与供应链效率提升,使得核心功能下放速度加快。厂商通过在基础体验、续航能力等"刚需"维度做到无短板,再选择性地在降噪深度、音质表现等关键参数重点突破,正在重构入门级耳机的价值标准。不过消费者也需理性看待,这类产品在佩戴舒适度、抗风噪等细节体验上仍与高端产品存在差距,其"性价比"更多体现在核心功能而非全面超越。
当主动降噪不再是千元耳机的专属标签,当半入耳形态也能实现深度降噪,199元价位的产品正成为检验技术与市场平衡的新标杆。这种"刀法精准"的产品策略,既为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提供了更优选择,也为行业技术普惠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