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全网最简单的Deep Seek使用指南 (附官方提示词库)
1. Deep Seek 是什么
Deep Seek 是一家中国的 AI 初创公司,也是其主要产品AI大语言模型工具的名称。这家公司2023 年由梁文峰创立,总部在浙江杭州,背后有对冲基金 High-Flyer 支持。它的目标就是让 AI 技术在商业和学术领域都能 “大显身手”,让更多人受益。
这款由中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开发的AI模型,仅用557万美元的训练成本,就实现了与OpenAI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顶级模型相匹敌的性能。更惊人的是,它甚至展现出类似人类的“顿悟时刻”——在解题过程中主动暂停、反思并探索新路径。
这场技术地震直接引发美股科技板块暴跌:英伟达股价单日暴跌17%,博通、AMD等芯片巨头也未能幸免,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
目前,Deepseek 已经推出了两款很厉害的模型:
Deep Seek-V3:2024 年底发布,拥有 6710 亿个参数,训练了大概 55 天,用了 14.8 万亿个词元的数据集,成本却只要约 558 万美元。经过测试,它比 Llama 3.1 和 Qwen 2.5 等模型都厉害,和 GPT-4o、Claude 3.5 sonnet 这些行业 “大佬” 水平差不多。它的架构很独特,采用了专家混合和多头潜在注意力变压器,就好比有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一起帮忙,每个词元都能激活 370 亿个参数,处理起问题来又快又准。
Deep Seek-R1:更像是一个聪明的 “解题高手”,2025 年 1 月发布,擅长逻辑推理、数学推理和实时解决问题。它不用像其他模型那样进行监督微调,而是通过强化学习来训练,采用群体相对策略优化(GRPO),让自己的推理能力越来越强。在数学和编码这些方面,它的表现和 OpenAI 的 o1 不相上下。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关于AI工具的使用,我对别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如果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答案,一定是因为你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
而现在,这句话也即将被DeepSeek重新改写了。
简单来说,这个模型比目前其他模型多了一步“深度思考”,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它会在你追问之前,就为你针对这个问题在各个层面先深度思考一遍,然后再进行推理分析和搜索,同时它会在显示界面实时显示出推理和思考的过程,不仅告诉你答案,还告诉你为什么给你这样的答案。相当于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DeepSeek推理过程的丝滑展示,着实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惊到了。
这意味着,相比之前很多AI工具,DeepSeek对于使用者的提问水平要求更低了。
哪怕你是一个毫无AI提示词基础的小白,只要打开深度思考功能,它仍然能够根据你的随意提问,进行非常认真的思考,给出一个详尽的答案。
在深度推理这块,DeepSeek毫无疑问目前是做的最好的AI工具。
既然 DeepSeek 这么厉害,那普通人该怎么用好它呢?
DeepSeek使用指南:
App与网页端访问途径:
电脑端可以通过官方网站https://chat.deepseek.com/进入 DeepSeek 平台,手机端可以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 “DeepSeek” 下载 APP,下载时注意认准蓝色鲸鱼 Logo。
DeepSeek App现在已经支持中国大陆手机号码、微信与Apple ID(仅限iOS)一键登录,同一账号内历史对话记录与网页端同步,现有功能也与网页端全面对齐:支持联网搜索与深度思考摸式,同时支持文件上传,能够扫描读取各类文件及图片中的文字内容,随时随地为用户答疑解惑、实现学习办公提效。
模式选择:首次打开 DeepSeek,最显眼的便是「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这两个核心模式 。

深度思考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基于 DeepSeek 自身强大的语言模型和算法,它能在大量的预训练数据基础上,对给定的问题进行深度的语义理解和逻辑推理 。
深度思考功能
原理:利用 DeepSeek - R1 - Lite 模型,在回答问题前构建内部思维链,通过链式推理显性化思考路径,逐步分析并得出结论。
特点
展示思维过程:不仅给出答案,还将详细的思考过程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用户能清晰看到 “机器如何思考”,从奥数题到生活常识等各类问题,都能呈现完整的分析论证链条。
擅长复杂问题:在处理复杂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和编程问题等方面表现出色,能从多个维度全面分析问题,如面对 “该不该以成败论英雄” 时,会从历史视角、现代社会价值等多方面进行论证。
类人推理方式:具有类似人类的推理方式,如自我质疑、返回重新思考、不断假设验证等,在遇到困惑时甚至会 “中断” 思路,表现出 “紧张” 等情绪。
使用方法:在 DeepSeek 的网页版或 APP 中,点击 “深度思考(R1)” 按钮开启该模式,然后在文本框内输入问题或任务,模型会基于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逐步拆解问题,提供详细的思维链过程和更精准的答案。
使用场景
学习研究:适合处理复杂的学术问题,如数学定理证明、物理原理推导、编程逻辑设计等。像学生在做奥数题、研究课题,科研人员进行学术探索时都可使用。
创意写作:在进行小说创作、诗歌创作、文案策划等需要深度创意的工作时,能帮助梳理情节逻辑、构建创意框架、挖掘主题深度。
数据分析:对市场数据、科研数据等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趋势和潜在关系,为决策提供依据。
复杂问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复杂业务问题、管理问题等,例如制定大型项目的策划方案、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等。
联网搜索模式:

该模式则是 DeepSeek 连接到互联网,利用网络上的实时信息来回答你的问题。当你想要获取最新的资讯,如实时的股票行情、体育赛事比分、当下热点新闻,或者查询特定的知识,像历史事件的具体日期、科学原理的详细解释时,「联网搜索」模式就像一个消息灵通的情报员,能快速从网络中抓取信息并整合呈现 。
使用方法:在 DeepSeek 的界面中点击 “联网搜索” 按钮,进入联网搜索模式,输入想要查询的内容,如新闻事件、行业动态、专业知识、实时数据等,模型会快速检索网络信息,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面的资讯。
使用场景
信息查询:查询最新的新闻资讯、政策法规、市场动态等,如了解科技领域的最新发明、金融市场的实时行情。
资料收集:写论文、做报告、开展调研时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获取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综合参考。
生活服务:获取生活中的实用信息,如旅游景点介绍、餐厅推荐、商品价格对比等,在制定旅行计划、购物决策时使用。
热点追踪: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娱乐新闻、体育赛事等的最新进展,与他人进行话题讨论和交流。
同时打开两个按钮:
如果同时打开「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按钮,DeepSeek 会尝试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它会利用自身语言模型进行深度的逻辑推理和内容创作;另一方面,它也会从网络上获取最新的信息来丰富和完善答案 。
但是目前我个人不太建议你同时打开这两个功能。因为在我体验的这段时间当中,几乎有超过60%的概率,同时打开「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按钮,会出现系统崩溃的情况。
响应时间变长:同时使用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检索、分析和推理工作,相比单独使用某一功能,响应时间可能会明显延长,影响用户体验。
出现系统故障:当大量用户同时使用这两个功能时,可能会给服务器带来较大压力,容易出现系统故障、卡顿或服务中断等问题。
3.提问技巧:
在与 DeepSeek 交互时,提问越具体,得到的回答就越精准。
比如不要只说 “写一篇文案”,而是明确 “为某品牌的智能手表写一篇 500 字的抖音推广文案,突出其健康监测功能,面向年轻运动爱好者,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加入热门网络梗” 。
如果对答案不满意,你可以通过补充细节进一步优化,比如 “在文案中加入用户使用后的真实评价”;或者要求它切换风格,如 “以专业测评师的口吻重新组织内容”。
另外,在问题前添加特定指令可以显著提升回答的质量,例如 “假设你是一位资深的市场营销专家,请为这个产品制定推广策略”,能让回答更具专业性;“用小学生能理解的语言解释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则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当你在深夜突然有灵感,或者面对复杂的创作主题时,可以先让 DeepSeek“关于某电影的影评,列出 20 个独特的分析角度” ,帮助你开拓思路。
如果不小心误删了重要的对话内容,不用担心,你可以前往官网的个人中心,点击 “操作历史”,在这里能找回 30 天内的所有对话记录。
最后附上一份官方提示词示例库,覆盖了 代码处理、创意写作、语言翻译、数据结构化、角色交互 等多样化场景,适用于开发者、内容创作者、教育工作者等群体。
点击链接:DeepSeek官方提示词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