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贷款计划之外的哪些途径可以解决跨境电商的资金问题?
除了亚马逊贷款计划,跨境电商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资金问题:
金融机构贷款
银行贷款
纯信用贷款:一些银行推出针对跨境电商小微企业的纯信用贷款产品,如建设银行的 “跨境快贷”5。企业凭借自身信用和经营数据即可申请,无需抵押物,全流程线上办理,审批速度快,额度期限最长 1 年,单笔支用最长 120 天,利率最低可至 3.9%5。
抵押贷款:如果企业或企业主有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可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贷款额度通常根据抵押物的价值来确定,利率相对较低,还款期限也较为灵活。
出口退税质押贷款:依据企业出口退税的应收款项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企业的出口退税记录和预期退税金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额度。
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流程相对简便,放款速度较快,能满足企业短期资金需求,但利率可能较高。融资租赁公司则可通过售后回租等方式,帮助企业将设备等资产转化为资金,缓解资金压力。
股权融资
引入天使投资或风险投资:如果跨境电商企业具有高成长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寻找天使投资人或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投资。这些投资机构会在企业发展的早期或成长期投入资金,换取企业的股权。企业获得资金后可用于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技术实力等,但需出让部分企业控制权和未来的利润分红。
上市融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符合上市条件时,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市来筹集资金。上市后,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不过,上市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满足严格的财务和合规要求,且要承担较高的上市成本和信息披露义务。

供应链金融
应收账款融资:跨境电商企业将其对下游客户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或供应链核心企业,提前获得资金。金融机构或核心企业根据应收账款的金额、账期、客户信用等情况,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融资额度。
保兑仓融资:在供应商(卖方)、跨境电商企业(买方)和金融机构三方合作中,金融机构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融资,用于向供应商采购货物,供应商将货物发至金融机构指定的仓库进行监管,作为质押物。跨境电商企业按约定逐步向金融机构还款,金融机构则根据还款情况通知仓库释放相应货物给企业。
融通仓融资:跨境电商企业将货物存储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融通仓)的仓库中,以货物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对货物进行监管,并向金融机构提供货物的监管信息和评估价值,金融机构根据这些信息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政府扶持政策
财政补贴:各地政府为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会出台相关财政补贴政策。
税收优惠:政府对跨境电商企业在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如综试区内零售出口企业可享受无票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及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降低企业税负,增加企业资金留存。
亚马逊全球开店官网(https://gs.amazon.cn/)
亚马逊官方合作贷款公司-Dowsure(https://world.dowsure.com/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