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茶蝴蝶耀世牡丹白茶饼的相处笔记,一饼藏着竹叶的时光礼物
灰绿饼身里的山水画
拆开中茶蝴蝶耀世牡丹的茶饼包装,便被那灰绿相间的饼面吸引。


这一款茶饼的外包装很精致的,我收藏了好几张。

2023年份的。




357克的圆饼压得松紧适中,银白色毫心在墨绿叶张间若隐若现,像山雾中透出的晨光。
边缘处几片稍显粗犷的老叶,反倒添了几分野趣——这茶饼的样貌,像极了福建山间未经修饰的茶园景致。
偶然在茶饼背面发现一片蜷曲的竹叶,约莫小指甲盖大小,深褐色的叶脉嵌在茶叶里。起初心里咯噔一下,转念又释然:福鼎的老树茶园本与竹林为邻,采茶时捎带几片竹叶,倒像是山风留下的签名。


冲泡:从青涩到温润的蜕变
用茶刀沿饼边缘轻轻撬开,干茶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取5克投入120ml白瓷盖碗,沸水沿壁缓注,叶片在热气中舒展,宛如枯枝逢春。


哈哈,看,掰下来的茶叶当中有一片长长的竹叶。
第一泡(10秒出汤):茶汤杏黄清透,入口微苦,似咬了一口未熟的青梅,青草气裹着毫香在舌尖打转。

第三泡(20秒出汤):苦味化开,甘甜从舌根漫上来,隐约有野兰花的清幽。此时竹叶的存在竟成妙笔——茶汤里多了缕竹林晨露的凉意。

第五泡(30秒出汤):汤色转为橙黄,滋味醇厚如米汤,喉间回甘绵长。叶底完全舒展,芽叶连枝,脉络透出微红,果真应了“红装素裹”的雅称。

特点解析


日常:办公桌上的微型茶山
这款茶饼一直是案头常客。晨起掰一角投入焖烧杯,两小时后倒出的茶汤橙红透亮,配着包子油条竟比豆浆更熨帖肠胃。午后犯困时,取玻璃杯闷泡,看茶叶在杯底浮沉如群鱼戏水,啜一口便能从报表数据里抽离片刻。

有时煮茶遗忘在灶上,焦香弥漫时慌忙抢救,倒发现茶汤意外醇厚——原来微微碳化的叶片,竟能激发出类似桂圆的甜香。自此学会“失误美学”:煮过头时加片陈皮,烤焦时撒点桂花,反倒开辟新味觉疆域。


瑕疵与包容
那枚竹叶在茶饼里,算是独特标记。后来查阅资料得知,白茶国标允许存在少量植物性夹杂物(≤1%),反倒成为自然农法的佐证。大厂如中茶虽难逃偶发品控疏漏,但胜在无农残检测报告齐全,喝得安心。

存放建议
短期消耗:牛皮纸袋+食品级密封夹,存放于书柜阴凉处;
长期陈化:三层包装法(铝箔袋+食品级塑料袋+纸箱),远离厨房卫生间;
趣味实验:掰碎部分茶块装入陶罐,与苹果皮共处三日,可诱发果香。

为何偏爱它?
稳定如老友:不同于小厂茶的品质波动,大厂标准化工艺让每口茶汤都有基准线以上的表现;
岁月增值器:每年开饼对比,感受青涩褪去、醇厚渐生的过程,像旁观茶叶的二次生长;
生活调和剂:浓可提神醒脑,淡可作日常水饮,冷泡热煮皆相宜。

结语:一饼茶里的山河岁月
这块带着竹叶的白牡丹饼,如今已被我喝去大半。剩下的部分用棉纸包好,藏进衣柜顶部的陶罐——那里还躺着2018年的寿眉、2020年的白毫银针。
偶尔深夜加班,会对着罐子幻想:等放几年,这些茶该陈化出怎样的风味?不,熟悉我的值友都知道,我不存茶的,一买就喝,哈哈哈哈。

喝茶这件事,本就是与时间的温柔博弈,而这饼耀世牡丹,恰是棋局里最从容的落子。
注:本文所述体验基于2023年批次中茶蝴蝶耀世牡丹白茶饼,个体差异可能存在。

高小喵
校验提示文案
雨的心跳
校验提示文案
弗老大
校验提示文案
我是小猫猫
校验提示文案
沈步渔
校验提示文案
竹攸宏然
校验提示文案
姐搓澡不
校验提示文案
陈大肉丸子
校验提示文案
陇上腊梅香
校验提示文案
我的爱对你说一个故事
校验提示文案
清风静入夜
校验提示文案
壹加壹加
校验提示文案
陇上腊梅香
校验提示文案
姐搓澡不
校验提示文案
竹攸宏然
校验提示文案
壹加壹加
校验提示文案
沈步渔
校验提示文案
我是小猫猫
校验提示文案
我的爱对你说一个故事
校验提示文案
弗老大
校验提示文案
雨的心跳
校验提示文案
高小喵
校验提示文案
陈大肉丸子
校验提示文案
清风静入夜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