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因为译者,入手一套书
双11巅峰日过后,11月16日再次下单一套书,这次是因为一个译者——姜乙。
以下译者简介来自豆瓣:

第一次接触到姜乙,是因为在国家图书馆无意间翻到《西线无战事》,这本书本身名气很大,但因为是战争题材,原本我的兴趣并不大。
但开篇翻译太棒,足够吸引我快速读下去。
我们待在后方,距离前线九公里。
昨天我们刚被换了防,眼下胃里塞满了菜豆和牛肉。
饱足,满意。
看完《西线无战事》,又查找了一下姜乙的其它译作,最早且最有名的应该是《悉达多》。
因为我之前读过其它版本的《悉达多》,阅读感受尚可,不想再做比较,而是直接找来了姜乙的《荒原狼》。
我之前也读过几页其它版本的《荒原狼》,感觉生涩难懂,只得中途放弃,而姜乙的《荒原狼》居然让我一口气炫到40多页。
他整个人,甚至第一眼见他,就会给人留下深刻、少见、禀赋超群的印象。
他会在并不多见的情况下突破边限,走出他的世界,脱口说出他独有的、只属于他的话语。
短句,排比,意境。
赶紧下单,入手不亏。


1、《西线无战事》
作者: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曾参加一战,幸存。
本书讲述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德国青年保罗和他的几个同伴,在接受为期10周的军事训练后,就被送往一战前线。
1918年10月,战争接近尾声时,保罗作为全班最后一个幸存者也倒在了阵地上。
而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正如作者在篇首所言:本书既不是控诉,也不是自白。只是试着描写被战争毁掉的一代人——即使他们躲过了炮弹。

2、黑塞三部曲——《悉达多》、《德米安》、《荒原狼》
作者:黑塞,作家、诗人、画家,被誉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骑士,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的语言是充满诗性的,姜乙的翻译也毫不逊色。
这三本书,我愿意归之为同一类型:挣扎、寻觅、成长、重生。
《悉达多》讲述了佛陀就像尘世中千万普通人一样,所要经历的一生。
《德米安》讲述了少年辛克莱经历外界诱惑,承受孤独彷徨,在遇到成熟的同龄人德米安之后,努力寻找到人生的方向。
《荒原狼》讲述了正直的作家哈勒在格格不入的现实社会面前,无法游戏人生且无法享受生活的精神困境。

3、《人类群星闪耀时》
我对斯蒂芬·茨威格的印象还停留在那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让人毛骨悚然又忧愤难忍。
这本《人类群星闪耀时》,通过14篇历史特写,描写了拿破仑、列宁、歌德、托尔斯泰等14个时代英雄身处生死攸关的瞬间故事。
全程高潮,节奏明快,密不透风。
当然也有人批评标题中“人类”冠名过大,顶多算是“欧洲”,可惜作者并不了解东方吧。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坨坨子
校验提示文案
马大李
校验提示文案
马大李
校验提示文案
坨坨子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