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牛二,曾经的百亿大单品,为何卖不动了?
牛栏山卖不动了!昔日那遍布街头巷尾、烟酒店铺的白牛二,如今正逐渐从消费者的视野中淡出。曾经限购的热销场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库存积压和销量下滑的困境。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不仅是对一款酒的怀念,更是一种时代变迁的感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牛栏山。
辉煌岁月,牛栏山的崛起
回溯过去,牛栏山曾是白酒市场的一颗璀璨明星。它以“白牛二”为代表的低价位产品,凭借亲民的价格与广泛的市场覆盖,在2019年实现了破百亿的销售额,跻身中国白酒行业的前列,是当时除了飞天茅台之外,唯二的百亿大单品,而且在中国白酒排名中占据了第七的位置。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精准的市场定位、有效的营销策略以及抓住了当时消费者的需求点。
牛栏山的成功之路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市场上优质低价的白酒却供不应求。牛栏山准确捕捉到了这一市场需求,推出了价格实惠、口感尚可的产品,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在2012年后,随着三公消费政策的出台,高端白酒市场遭受重创,而主打平价的牛栏山并未受到任何影响,喜欢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内外交困下的衰退
然而,辉煌过后往往是跌宕。牛栏山的没落,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趋势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对于酒精成分的认知加深后,传统酒精勾兑酒的市场吸引力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各大品牌品牌也开始卷50元以内的平价口粮酒市场了,都纷纷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来争夺这块大蛋糕,诸如五粮液尖庄、汾酒玻汾等这些明星大单品,使得牛栏山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不过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2022年颁布的白酒型国标,才是导致牛栏山没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新国标规定,白酒必须是由粮谷酿造,否则不得在产品上标注“白酒”二字,此后牛栏山的白牛二被划归到了“配制酒”行列,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白酒”,这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打击。
此外,加上短视频的发展也为牛栏山带来了新的挑战。短视频平台上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关于牛栏山是“酒精酒”的言论迅速扩散,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同时,随着大家的健康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饮酒的质量而非数量,这也间接导致了牛栏山这样的低价位产品的市场份额萎缩。
自救,尝试转型与突破
面对危机,牛栏山也曾经进行过自救,而是尝试推出了金标等新产品线,并试图向上探索更高价位段的产品。希望借此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中高端消费者。同时,牛栏山也在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力求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日益挑剔的市场需求。
但是,这些努力并未能有效扭转局面,因为长期以来的产品架构单一,大家会把牛栏山这家公司与白牛二这个大单品划上等号,对牛栏山形成只做低端酒、酒精酒的刻板印象,然而这种负面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最后,反思与启示
从牛栏山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宝贵的启示:
成也大单品,败也大单品,品牌应该战略诉求根据丰富产品架构,不应该仅依靠单一产品,例如五粮液、汾酒既有大的出手的高端产品,也有三四十的玻汾、尖庄。单一产品的波动不会影响整个集团,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品牌本身就是资产,拥有品牌号召力不仅可以抵御外部冲击,还能在关键时刻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逆风翻盘。牛栏山的品牌形象一直不太好,在自救过程中推出纯粮酒金标,也没人愿意为这款产品买单。换句话说,消费者来你这里就是图便宜,对品牌基本没有任何忠诚度。同样是低价位段的品牌,红星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虽然产品定价很亲民,但品牌不会给人廉价感 ,很多人会以喝红星为荣,红星在特定圈子里形成了身份认同。
对于其他酒企来说,牛栏山的故事既是一个警示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醒着每一个从业者要时刻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在这个时代,不变的只有变化。
值友7495337054
校验提示文案
5561我
校验提示文案
5561我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7495337054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