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入门级27寸4K显示器-BenQ PD2700U评测
前言
自从上一篇文章
发布后,很多朋友询问,3000价位的27寸4K入门设计级显示器怎么选,其实这个规格的显示器也就那么几款产品,相对来说定位和功能比较明晰。
这三款3000价位的显示器之间怎么选,其实是个头疼的问题,首先都是8抖10的10BIT,然后都支持HDR10,最后都是99%的sRGB色域,面板素质几乎差不多,一个个来说:
LG 27UK850DP是DP1.2版本,内置音箱两个5W,对比度是1000:1而不是1300:1,支架无法左右旋转,,但是USB3.1 Type-C的60W供电确实是个亮点,支架专业性最差,设计理念也不是入门级专业机,而是针对家用娱乐定位。
DELL U2718Q是DP1.2版本,没有内置音箱,对比度1300:1,造型最出色,四面都是超窄边框,中规中矩的专业级支架,入门专业级定位。
BENQ PD2700U是DP1.4版本,其实还是DP1.2,商业话术问题,其实BENQ的DP1.4概念只是DP1.2+HDR,所以当成1.2就好了,内置音箱的话只有两个2W,声音不大,只是能出声而已,对比度1300:1,造型马马虎虎,但是支架的专业性是最强的,上下左右调节角度和旋转屏幕都非常便利,把手也是非常实用,入门专业级定位。有专业色彩预调节,开箱即用。
对于我这种已经有多台显示器的人来说,感受上还是偏向性价比和综合素质,所以一不小心下了一台PD2700U准备放办公室使用,BENQ的退换货服务还是比较可靠不扯皮的,退换都会比较方便。
大致三者的主要区别在这里,其次就是价格因素了。关于面板素质的区别在下面的评测中我们来说。
开箱
▲BenQ PD2700U包装
▲型号
▲附件全家福
▲线材包括DP线、HDMI线、USB线和电源线
▲底座正面
▲底座背面
▲支架正面
▲支架背面
▲显示器面板
▲屏下方的这个突起是光学感应器
▲显示屏背面
▲显示屏下方的接口和按键部分
▲接口按图中从左往右顺序分别为,HDMI2.0输入、DP1.4输入、MINI-DP1.4输入、DP1.4输出、音频、两个USB3.0上行、四个USB3.0下行。
▲按键部分
▲显示器背面
▲显示器正面,支架最高点
▲显示器正面,支架最低点,支架可调节的范围为14厘米
▲顺时针旋转90度
▲左转45度
▲右转45度
▲前倾20度
▲后倾5度
▲PD2700U的理线孔,其实这地方理线会很难看
▲PD2700U的把手部分是和SW271一样的设计,提携移动相对比较方便,但是我要说,要想理线干净请走这个把手孔位。
▲面板并不是完全平的,在下缘的部分是突起,这点上无论是PD2700U、PD2720U还是SW271都是一样的。
▲屏幕最宽和最窄部分的对比
▲27寸其实是4K最适合的尺寸,点距堪称黄金分割点,上图为和ITX 10L主机放在一起的效果。
考虑到办公环境使用,伏案工作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这次选购了一款显示器的屏上灯具BenQ WiT ScreenBar Plus
▲BenQ WiT ScreenBar Plus屏上灯的包装正反面
▲开箱
▲灯管、支架、控制器
▲灯管背面
▲灯管正面
▲BENQ的WiT对显示器的加持部分命名为重力枢轴夹
▲灯管和控制器之间使用MircoUSB连接,再通过控制器上的USB-TypeA来取电
▲控制器,右边的键为自动调光键,点击后,灯根据控制器正上方的感应器来感知周边环境的光线,进行自动调节灯光强弱,而右边的按键是色温调节开关,点击后,旋转旋钮来完成对色温的调节,调节范围为暖黄色2700K到冷白的6500K。
▲重力枢轴夹的挂屏体验很好,对屏幕和显示器背面不会产生没有任何的摩擦痕迹
▲控制器从理线孔穿出
▲灯显合一
面板探秘
▲首先这台显示器要进去service page才能一探端倪。
进service page方法:
1、连接显示器信号线和电源线,电脑开机;;
2、显示器关机状态下,按住“菜单”键,再按一下电源开机键开机;
3、点亮后松手,再按2次“菜单”键即进入Service Page模式。
退出service page方法:
显示器关机再开机即可。
▲LGD出品的LM270WR3其实已经锁定了这块面板的色域,这块面板雾面屏IPS,对比度1300:1,标准亮度350cd/m2,色域是100% sRGB。
▲而PD2720U和SW271的面板均为LGD LM270WR4
▲LM270WR4和LM270WR3最大的区别就是WR4是100% Adobe RGB色域,而WR3色域是100% sRGB,所以广色域这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也确实非常现实,WR4的面板的专业显示器直接将价格抬高到8000的价位档次,而WR3是定位入门专业级别普遍在3000-4000价位。
▲LG的27UK850实际上也是LM270WR3,一样的100% sRGB色域,不过是对比度降规为1000:1的版本,SPA1相对SSA1的对比度还是要差一点的,这一点LG用价格说明了问题。
▲再来看下DELL U2718Q使用的LM270WR5,和WR3一样都是是100% sRGB,对比度1300:1,所以U2718Q和PD2700U一样是锁定入门专业级产品,价格在3000-4000之间。
OSD解析
▲信号输入方面有DP、mini-DP以及HDMI2.0的三个输入模式,
▲双路输入的画面可以分为PIP画中画模式和PBP双分屏模式,至于官方大肆宣传的DP菊花链功能就只当聊胜于无好了, 因为DP菊花链只能保证4K 30HZ的刷新率。
▲图像高级设定这里就是出厂调教最核心的技术部分,除了预设模式也有用户模式给用户自定义。
▲除了用户之外的预调教模式只要被设定,只有图片选项里面的亮度和锐度可以调整,其他的都不允许你动;而用户模式则是完全放开所有设定权限的,但是你开启用户模式之前清自备一个较色仪,否则的话动不如不动。
▲PD2700U自带的OSD菜单和官网的Display Pilot软件基本功能是一致的,操作上肯定Display Pilot更好操作,OSD需要人工在显示器上面进行多次按钮点击操作,实现路径较为复杂。下面就简单用Display Pilot诠释几个功能。
▲Auto Pivot的开启会直接开启自动画面旋屏功能,屏幕旋转,画面随之旋转。
▲PIP/PBP的画中画以及分屏功能,其实是需要配合USB切换使用的,但是PD2700U并没有外置的切换控制器,所以这个功能的实用价值大大打折。
▲过CalMAN认证的模式也只有sRGB和REC709两个模式,这两者都只有亮度可调。
▲CAD/CAM模式有亮度和对比度可调
▲动画设计模式有十级可调,亮度也可以调节
▲暗室模式有亮度和对比度可调
▲用户模式则是完全开放的调节
▲低蓝光的四个模式都只有亮度和对比度的调节
▲智慧调光和测光表的功能允许显示器通过屏幕下方的测光表对周围环境光进行检测动态调节显示屏亮度。
▲桌面分区功能依然多页面显示比较实用的主力功能
测试部分
▲下面用Spyder X对显示器进行一番检验
▲WIN下的驱动包里面包括显示器的WHQL驱动以及一个PD2700U的默认ICC文件。
▲安装之后,颜色管理被BENQ的ICM文件接管
▲安装驱动后,BENQ PD2700U型号被识别。
▲测试之前,我把QUADRO RTX4000的驱动设置为输出色深10bit,输出颜色格式为RGB,输出动态范围为完全也就是(0-255)。
▼图像模式可以通过OSD菜单或者Display Pilot软件开启。
▲从Display Pilot软件可看出来,sRGB和Rec.709模式是通过CalMAN认证的。
sRGB
▲Standard Red Green Blue,简称:sRGB。是由微软、惠普、三菱、爱普生等厂商联合开发开发的一种通用色彩标准。sRGB : s = 标准;R = 红、G = 绿、B = 蓝。是 CRT 显示器、LCD 面板、投影机、打印机以及其他设备中色彩再现所使用的基本色素标准。sRGB的色彩空间基于独立的色彩坐标,可以使色彩在不同的设备使用传输中对应于同一的色彩坐标体系,而不受这些设备各自具有的不同色彩坐标的影响。 投影显示系统的sRGB是微软公司与精工爱普生公司、三菱公司合作开发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可以满足计算机和投影显示需求的色彩管理标准,使得显示设备无须经过特别的色彩信息分析,就可以正确地表现出图象文件:
标准设定:
Gamma =2.2
White Point=6500K
▲色域sRGB 99% ,Adobe RGB 74%,DCI-P3 74%、NTSC 69%
▲色彩准确度,最小0.43,最大5.4,平均1.95
▲OSD预设是100%亮度,接近360K,超过显示器预设最大亮度,数据可以看出,盲考的重复性测试优秀。白点测出6700K,和标准设定的6500K还是有200K差距。
▲Gamma测量值 2.3,标准的sRGB Gamma预设值是2.2。
▲50%、67%、83%、100%色彩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Delta E 2.8以内
▲50%、67%、83%、100%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8%以内。
原图VS屏摄
▲原图:草莓
▲屏摄
器材:SONY ILCE-7
镜头:FE 24-70mm F4 ZA OSS
设定:25mm,f/4,1/30 second,ISO 125
这张屏摄自我感觉和原图达到了高度的颜色一致性。原图是sRGB输出的色彩空间,然后经过Windows系统sRGB ICC应用后的回放,同时也说明了PD2700U对于sRGB色彩空间的还原度还是OK的。
REC709
▲ITU-R recommendations BT.709,简称:Rec. 709。 是基于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 BT.709 制定的高清电视(HDTV - HD)的色彩标准。色彩空间与 sRBG 相差无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sRGB 覆盖 Rec.709 色彩空间。覆盖就是大于此色彩空间,并覆盖。从大到小:Rec.2020> DCI-P3 > sRGB ≈ Rec.709。但是无论PC或者Mac都很少有人将ICC设置为该色彩模式,因为REC709的Gamma 2.4相比较sRGB和Adobe RGB的Gamma 2.2而言,视觉观感会暗淡一些。一般来说RE709更偏重视频播放软件的渲染器调用,一般来说,投影仪更喜欢采用REC709一些。而对于显示器而言,PD2700U的这个预设模式更侧重于比较功能。
标准设定:
Gamma =2.4
White Point=6500K
▲色域sRGB 99% ,Adobe RGB 74%,DCI-P3 74%、NTSC 69%
▲色彩准确度,最小0.6,最大5.34,平均1.42
▲OSD预设是100%亮度,可以看出,盲考的重复性优秀,接近显示器预设的最大350的亮度,白点测出6600K,和标准设定的6500K仅有100K差距。
▲Gamma测量值 2.5和标准的2.4相比,略有偏差。
50%、67%、83%、100%色彩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Delta E 1.2以内
▲50%、67%、83%、100%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7%以内。
原图VS屏摄
▲原图:蜂鸟
▲屏摄
器材:SONY ILCE-7
镜头:FE 24-70mm F4 ZA OSS
设定:25mm,f/4,1/30 second,ISO 125
因为REC709的Gamma 2.4相比较sRGB和Adobe RGB的Gamma 2.2而言,视觉观感会暗淡一些,所以特地选择了一张4K UHD的sRGB照片蜂鸟进行屏摄。原图被渲染出很明显的电影胶片感,基调由轻灵变成凝重,部分鲜艳的色彩也变得暗淡起来。这倒不是刻意的弱化原图,无论白点,伽马值,色彩表现,亮度表现这些硬指标基本还是比较准确的,只是REC709的效果如此而已。
CAD/CAM
在一些如使用AutoCAD等工程制图中,设计师面对繁杂的线条,往往需要更加清晰的显示效果。因此,在CAD/CAM模式中,加大了对比度和锐度,线条的反差更加明显,更适合具有大量线条的工程制图使用场合。CAD/CAM模式调用的都是BENQ PD2700U的标准ICC文件。一直不明白,所谓联合开发的CAM/CAD模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实战效果,所以必须要测试一下
▲色域sRGB 100% ,Adobe RGB 80%,DCI-P3 82%、NTSC 76%
▲色彩准确度,最小0.51,最大8.97,平均3.86
▲OSD预设是100%亮度,测出355.9,OSD预设1和100%的重复性优秀,白点测出6600K
▲Gamma测量值3.3
▲50%、67%、83%、100%色彩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Delta E 2.3以内
▲50%、67%、83%、100%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9%以内。
原图VS屏摄
▲原图:工具
▲屏摄
器材:SONY ILCE-7
镜头:FE 24-70mm F4 ZA OSS
设定:25mm,f/4,1/30 second,ISO 125
这个模式表现在图片上的效果就是增加明暗交接处的对比度
动画设计
动画模式则是为了用户能够更好的看清图片的暗部细节,通过模式的0~10级调节,可以在保持整体画面色彩的同时确保增强暗部细节,使细节清晰明了,首先在0级下进行颜色检验。
▲色域sRGB 100% ,Adobe RGB 80%,DCI-P3 82%、NTSC 76%
▲色彩准确度,最小0.42,最大4.78,平均1.31
▲OSD预设是100%亮度,测出354.9,OSD预设1和99%的重复性优秀,白点测出6700K
▲Gamma测量值 2.3
▲50%、67%、83%、100%色彩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Delta E 2.9以内
▲50%、67%、83%、100%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8%以内。
原图VS屏摄
▲原图:死侍(电影海报)
▲屏摄0级
▲屏摄5级
▲屏摄10级
器材:SONY ILCE-7
镜头:FE 24-70mm F4 ZA OSS
设定:25mm,f/4,1/30 second,ISO 125
6张对比图中,随着级别的递增,动画模式下的图片暗部细节得到了增强,亮度和颜色部分也同时得到了加强。
暗房
暗房模式主要是在显示观看环境较暗时使用的。一般,在环境较暗时,我们会将显示亮度调低,以确保观看不刺眼。但此时,容易造成显示的画面暗部细节丢失。而使用暗房模式,则能够针对暗部进行加强,使暗部的锐度和清晰度提高,还原出更多的细节。暗房模式调用的都是BENQ PD2700U的标准ICC文件。
▲色域sRGB 100% ,Adobe RGB 80%,DCI-P3 81%、NTSC 75%
▲色彩准确度,最小0.25,最大7.28,平均2.73
▲OSD预设是100%亮度,测出356.7,OSD预设1和100%的亮度测试重复性优秀,白点测出6700K。
▲Gamma测量值 2.0
▲50%、67%、83%、100%色彩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Delta E 1.5以内
▲50%、67%、83%、100%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8%以内。
原图VS屏摄
▲原图:Lion
▲屏摄
器材:SONY ILCE-7
镜头:FE 24-70mm F4 ZA OSS
设定:25mm,f/4,1/30 second,ISO 125
照片的对比,给人的感觉就像经历了一次曝光。狮子脸部的毛发胡须鼻子上的绒毛等各种细节被凸显出来,
低蓝光
这个预设模式分四种:多媒体,网上冲浪、办公室和阅读模式,这四种模式调用的都是BENQ PD2700U的标准ICC文件。
多媒体
多媒体模式在Benq其他型号显示器的OSD中标明-30%的蓝光
▲色域sRGB 100% ,Adobe RGB 80%,DCI-P3 81%、NTSC 75%
▲色彩准确度,最小0.18,最大4.3,平均1.23
▲OSD预设是100%亮度,测出248.0,OSD预设1和100%的亮度重复性优秀,白点测出6100K
▲Gamma 测量值2.2
▲50%、67%、83%、100%色彩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Delta E 2.1以内
▲50%、67%、83%、100%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9%以内。
原图VS屏摄
▲原图
片名:Zion Waterfall After the Storm By Ben Gustafson
日期:September 3rd, 2018
背景:Unlike most visitors, I find Zion National Park most magical during low season in the winter. It rains . . . a lot, but the low hanging clouds against the bright orange rocks and abundant waterfalls make for the most incredible captures. I hope this shares a slice of what a truly special place Zion is.
后期:Adobe Lightroom Classic, Adobe Photoshop.
器材:Canon EOS 5D Mark IV, Canon EF 16-35mm f/2.8L USM.
坐标:37.2750, -112.9445
▲屏摄
器材:SONY ILCE-7
镜头:FE 24-70mm F4 ZA OSS
设定:25mm,f/4,1/30 second,ISO 125
虽然白点从标准的D65 6500K降到6100K,但是并没有发觉明显的偏黄情况,这个模式强制将最大亮度从350以上降低到250cd/m2附近,亮度也并没有明显的偏暗感。
网上冲浪
网上冲浪模式在Benq其他型号显示器的OSD中标明-50%的蓝光。
▲色域sRGB 100% ,Adobe RGB 80%,DCI-P3 82%、NTSC 75%
▲色彩准确度,最小0.18,最大4.02,平均1.42
▲OSD预设是100%亮度,测出243.3,OSD预设1和100%的亮度重复性优秀,白点测出5700K
▲Gamma 测量值2.2
▲50%、67%、83%、100%色彩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Delta E 2.0以内
▲50%、67%、83%、100%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9%以内。
原图VS屏摄
▲原图
片名:Tokyo Tower By Takashi Miyazaki
日期:August 5th, 2018
背景:Taken from Roppongi Hills, Tokyo.Tokyo Tower is the second tallest structure in Japan.
后期:Apple Aperture, Color Efex Pro.
器材:Nikon D7000.
设定:46mm, f/8, ISO 100.
▲屏摄
器材:SONY ILCE-7
镜头:FE 24-70mm F4 ZA OSS
设定:25mm,f/4,1/30 second,ISO 125
可能因为白点5700K的关系,并没有发觉明显的偏黄情况,毕竟,5700K距离sRGB D65 或者 DCI-P3 D63的白点都相差不远。但是亮度的降低在画面体现的比较明显,从天际的黑色区域往下延伸就可以看出。
办公
OFFICE模式在BENQ其他型号显示器的OSD中标明-60%的蓝光
▲色域sRGB 100% ,Adobe RGB 80%,DCI-P3 81%、NTSC 75%
▲色彩准确度,最小0.07,最大3.6,平均1.42
▲OSD预设是100%亮度,测出236.6,OSD预设1和100%的亮度重复性优秀,白点测出5100K
▲Gamma 测量值2.2
▲50%、67%、83%、100%色彩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Delta E 1.8以内
▲50%、67%、83%、100%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8%以内。
原图VS屏摄
▲原图:Passion LED US Here
▲屏摄
器材:SONY ILCE-7
镜头:FE 24-70mm F4 ZA OSS
设定:25mm,f/4,1/30 second,ISO 125
办公室对文案一些的处理最多接触的就是黑白色,黑色的文字,白色的底,所以我特地选了一张更偏向类似概念的照片来诠释,5100K白点带来的效果确实有轻微的偏黄。
阅读
阅读模式在Benq其他型号显示器的OSD中出现过,并且标注减少70%的蓝光
▲色域sRGB 100% ,Adobe RGB 80%,DCI-P3 81%、NTSC 75%
▲色彩准确度,最小0.09,最大4.1,平均1.51
▲OSD预设是100%亮度,测出232.1,OSD预设1和100%的重复性优秀,白点测出4900K
▲Gamma测量值 2.2
▲50%、67%、83%、100%色彩亮度的均匀度,PD2700U最大差异控制在Delta E 2.2以内
▲50%、67%、83%、100%亮度的均匀度,PD2720U最大差异控制在9%以内。
原图VS屏摄
▲原图:蓝莓
▲屏摄
器材:SONY ILCE-7
镜头:FE 24-70mm F4 ZA OSS
设定:25mm,f/4,1/30 second,ISO 125
我不明是否PD2700U使用了硬件滤蓝光,但是从屏摄效果对比而言,4900K白点的效果造成对比图有变黄的效果。有点类似美图中历史感特效。至于对于这种效果的接受程度就看各人的眼睛来决定了。
双色彩模式
▼双色彩模式可以通过OSD菜单的双色彩模式或者Display Pilot软件的双屏显示功能开启。
▼PD2700U的双色彩模式的用途,对于修图比色来说是一大神器。
原图VS屏摄
▲原图
▼双色彩模式
▲ Rec709 VS sRGB屏摄
▲CAD/CAM VS sRGB 屏摄
尤其对于设计制作IOS和安卓系统下APP的UI美工而言,虽然不能说完全替代iPhone和安卓手机上的测试UI显示效果的过程,但是可以在显示器上面选择不同的色域进行比色初步判定显示效果,对于有这一类需求的美工来说会非常的便利。
▼最后给预设模式的测试来一个总结图
▲上图显示了每一种模式的100%亮度的cd/m2数值,最高达到358.5,而平均色彩偏差的Delta E数值除了CAD/CAM和暗房模式以外均小于2.0,其实每一台显示器之间还是有少许的批间差存在的,那么我这台的感觉就是sRGB和REC709以及动画模式是色彩正确度比较高的模式,适合对样本进行调色等色彩工作,因为无论从色温偏差还是色彩的准确度、亮度、伽马值都是非常接近模式设定的标准值的,而其他模式则更适合娱乐休闲,色温亮度或者色彩偏差达不到色彩工作的要求。
HDR
▲色彩空间限制了所能显示的色彩总数,也限制了最终输出的动态范围,这是前提。标准动态范围视频使用传统的 Gamma 曲线描述图像/渲染/视频,因此呈现被认为是标准的动态范围。传统的 Gamma 曲线是基于阴极射线管(CRT)的极限最大亮度进行设定的。其亮度是100cd/㎡,也就是说最大的亮度就是100cd/㎡,大于这个亮度值的也将显示为这个亮度,是不会超过这个亮度的。
Standard Dynamic Range 标准动态范围,简称:SDR。标准动态范围视频的色彩标准包括:sRGB、Rec.709、Rec.2020。标准动态范围受色彩空间限制,主要限制其明度的最高值,也就是限制了最亮的亮度呈现。
▲屏摄
PD2700U HDR影片使用SDR播放
Hight Dynamic Range 高动态范围,简称:HDR。高动态范围成像的目的就是要正确地表示真实世界中从太阳光直射到最暗的阴影这样大的范围亮度。HDR视频或图像中会储存大于最亮值的亮度值。当然明度过度也将更大,达到越 65000 级的灰度过渡级!传统的过度不超过 RGB 所限定的 0-255 级别。
▲屏摄
PD2700U HDR影片正常播放,正常打开HDR影片右下角会弹出HDR模式打开的对话框。
▲屏摄
当OSD弹出这个HDR:打开的提示框就意味着HDR模式正常运行。
关于BENQ WiT ScreenBar Plus对于校色的影响
▲关灯日光
▲夜晚开灯,亮度50%
▲开灯亮度50%状态下对屏幕进行sRGB的校色测试
▲得到的结果依然是99%的sRGB色域测试结果,BENQ WiT ScreenBar Plus设置的角度并没有让灯光对屏幕产生反射效果。
总结
总体来说,3K+的PD2700U并没有给我留下很差的印象,虽然我一直在使用8K+价位的PD2720U这种级别的显示器,但是真要对比预设模式的话:
▼PD2700U
▼PD2720U
▲说实话,在sRGB上,PD2700U的色温控制的更接近于标准值6500K,色域覆盖以及最高亮度方面是完全胜出PD2720U的,一旦涉及到AdobeRGB以及P3色域,PD2700U又明显是个硬伤的缺失,这一点是LGD LM270WR3面板和WR4面板参数以及预校色优化上的硬差距,所以对于只看重sRGB的用户来说,选择PD2700U可能是个更好的选择。

stayu
校验提示文案
帅到被扁
校验提示文案
奇奇叫我來巡山
校验提示文案
TTCer
校验提示文案
凌波微步哈哈
校验提示文案
买前搜千遍
校验提示文案
头腾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6949335633
校验提示文案
yyzqyy
校验提示文案
efil
校验提示文案
LaoWang9438
校验提示文案
名字酷人也帅
校验提示文案
黑色de琴弦
校验提示文案
fayeeeeeee
校验提示文案
jiff3
校验提示文案
小约翰可汗
校验提示文案
我不吃香菜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421778625
校验提示文案
有余则焉
校验提示文案
泥萌
校验提示文案
网络呼机
校验提示文案
LcuzTim
校验提示文案
高压危险
校验提示文案
我真的一块钱都没有了
校验提示文案
羊毛届的贤者
校验提示文案
aogostu
校验提示文案
南国牧马人
校验提示文案
山卡拉的大棉裤
校验提示文案
番茄炒蛋_广州
校验提示文案
stayu
校验提示文案
stayu
校验提示文案
usherkobe
校验提示文案
大鱼海湾
校验提示文案
王嗷嗷
校验提示文案
璞pu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4543501484
校验提示文案
saebaz
校验提示文案
中年奶爸
校验提示文案
striveever
校验提示文案
悠闲闲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