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拆开是什么样?拆一支适马24-70给你看!
适马24-70mm F2.8 DG DN Art,我们今天拆啦
拆修除尘
首先,鉴于很多朋友对镜头除尘非常关注,我们正好用这支接受过面粉洗礼的镜头做个除尘教程。
虽然现代镜头结构越来越复杂,但因工程学的进步,拆解起来所需工具反而不用过去那么多。狗哥一直都是一套螺丝刀搞定,本次为了以防万一,又备了一个神奇!
没错,就是这个井字型的镜头拆解专业工具。它可以调节宽度,适应不同尺寸镜片,狗哥以前拆解国产手动镜头(包括一些老款进口镜头),都需要使用镊子,这次有了它,应该可以轻松很多吧。
我去,适马不按套路出牌啊。其前镜片的保护圈不是旋进去的,而是直接粘上的。神器一开始就没用上!!!
去掉保护圈,可以看到几颗螺丝,很方便就搞定它们了。
前镜片是连接外镜筒的,所以现在可以直接取下。看其内侧,都是我们上次灌入的面粉。
用粘了无水酒精的擦镜布或酒精清洁片,小心擦拭镜片。镜片的清理方法我们之前多次介绍,不清楚的朋友直接找影像狗相关文章即可。
镜头的第二片镜片和镜筒内也残留少许面粉,这时候用小牙刷配合气吹、擦镜纸搞定就行,清洁难道并不大。
一个干净的小牙刷可以帮你解决大多灰尘,没错,就是住酒店的纪念品
用清洁布粘上无水酒精或直接用酒精清洁片,可以很快就可将镜头擦出来
现在只需将其重新装好。
因为拆解步骤非常简单,所以做起来很容易。如果依然怕出错,可以在拆的时候每步都拍摄图片,然后按回放图片恢复安装。假如这都怕,那就拿去维修中心处理(你现在知道很简单了,所以能避免被人宰一刀)。
不到10分钟时间,镜头已经干干净净。所以还是那句话,前镜片进灰,在狗哥看来,不算个事儿!
对于清洁镜头不太懂的朋友,可以查阅以下影像狗文章:
TIPS:
在做机身感光芯片和镜头清洁时,需要遵循“大力出奇迹”的原则。我们发现厂家赠送的小气吹及上次测试的威高气吹都不合适(威高款可直立,但底部有硬块,不利于连续猛烈吹气),最合适的还是我们10块钱买的山寨货,三下五除二就把面粉吹得烟消云散。
详细拆解
解决了外变焦镜头常见的镜片除尘问题,我们来了解下现代高端摄影镜头的内部结构!
很多人以为,摄影镜头的科技含量不如电影镜头。其实是一个古老的认知。
虽然在手动镜头时代或许情况是这样的,但随着相机自动化,尤其是数码化后高像素主机的普及,摄影镜头也紧跟时代,在小小的镜身内“螺蛳壳里做道场”,所以必然将很多新材料,新技术运用到产品中。而电影工业因自身需求变化小,所以镜头的很多方面,依然保持着数十年前的样子。
可以说,单就光学设计和科技运用,今天的*级摄影镜头,已经超越了很多电影镜头,成为影像镜头的实力代表。
进一步拆解,我们从卡口开始(前镜组已不适合直接拆解了)。
拆去卡口螺丝,可以看到内部的电路板和触点接口。
需要注意的是,触点接口不要硬扯,其采用插拔式,只需打开插排开关,就可取出线路板(连接方式与笔记本电脑硬盘、内存条等元件接近,既标准化,又方便装配、维修和跟换)。
卡口内有很薄的垫片,此垫片是用来微调镜头光路的,非常重要,也是件细心活儿(相当于在最后检测阶段修正镜头画质),这一关马虎了,你手中的镜头画质就得靠运气了。
我有个据说年轻时在日本尼康,后来做摄影师和销售商的器材迷兄弟,曾通过自己不断测试和修正,将数支玛米亚镜头,光学质量调校得不输蔡司镜头。他曾说,现代镜头的光学设计多采用计算机,理论值都不差,关键就在材料和装配。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传说中的徕卡OEM某款美能达镜头(如MD口35-70mm F4),并不代表美能达的该镜头都是精品了吧。
标准不同嘛!
其实很多电影镜头和摄影镜头的光学结构相同,但画质差别明显,靠的就是优选镜片加更细致的调校。它们基本等同于量产车和改装车的差别。
所以大家以后别再说电影镜头的光学设计如何如何,也别说某电影镜头采用摄影镜头的光学设计就是入门级。如前所说,单比光学结构,很多电影镜头未必强过*级摄影镜头。电影镜头,强在精细的手艺上!
镜头与镜头的差别,除了设计、材料,就在装配环节。
这就是主电路板,看到上边的多个连接线路没?后边得像拆炸弹一样小心拆解每条线。
拆掉尾壳就几下而已
做工很精美,采用了铝合金材质,CNC工艺,阳极氧化涂层
现在开始拆炸弹了!
老子的大手,拔断了就喔嚯了......有点流汗,此时有点怀念平日拆镜头用的镊子了。MD,都怪那什么鬼井字工具,毛用没有还耽误了我备镊子!
继续拆电路板
看,这就是核心,感觉自己拿到了终结者的控制芯片!
这个炸弹已经不会爆炸了,哈哈哈哈
注意这里,白色的圈是防水橡胶圈,有了它上次淋水和面粉攻击才没伤害镜头的核心区域。而螺丝刀压住的是防护垫,水平位置总共有3个,应该是缓解镜头磕碰,保护镜头的。
现在可以轻易的拆掉后镜组
大家注意,该镜头的镜组与狗哥拆过的老款手动镜头略有不同,其装配前各镜片就用高分子材料,成组胶合密封在一起(老镜头虽然镜片也是几片几组,但各组镜片往往还可拆解)。这样既增强了镜片组的防护,也减轻了重量,方便了检测。
继续拆解,我们取出镜筒侧面的螺丝。
去掉对焦环和变焦环上的胶片
取出里边的定位螺丝,拿掉白色密封圈
拆掉侧面凸出的控制按钮。
里边也有密封系统,保护很到位啊
小心这线路板别扯断了,轻轻拉出来,拆掉螺丝(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诡雷)
哼哼哼,想王炸,没门。小小的控制按钮其实由一堆部件组成,这个依然是细心活儿。
好了,现在可以取出外镜筒了。我们可以看到上次面粉和淋水攻击的其他成果。面粉不多,用小牙刷很容易清理。没有水渍,优秀。
从内部看,可见外镜筒的密封圈,此时不得不感慨适马真是个密封圈狂魔,到处是防护设计。
到此为止,其实我们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分离。一般的镜头维修,往往就是搞定以上几部分。再往下走,难度就进一步加大,维修费哼哼哼......
更进一步
现在狗哥手里拿的是内镜筒。其主体采用了高分子材料,做得很轻薄,但韧性高又结实,是传统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这上边螺丝孔密布,狗哥内心略有打鼓。
拆掉它与前镜筒(金属材料)的连接螺丝。
马上就可以顺利的分解前镜筒和内镜筒。前镜筒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做工非常精细,重量不大
处理内镜筒就是门技术活儿了。狗哥没有适马镜头的结构图,所以在拆解此部分的时候更得小心翼翼,以免被埋雷。
这是第二组镜片的垫圈,是用胶粘上去的,既起密封作用,又有消光作用。不用怀疑,其内部的各镜组,肯定也用了很多该设计。
现在拆连接镜筒的金属连接筒
取下时要注意电路连接线
这玩意儿是用模具生产的,铸造成型,但后期又进行了CNC加工,所以即结合了铸造件的轻便、复杂和精巧,又具有CNC表面光滑的特点(看一个产品好坏,必须谈工艺)。拿在手里轻巧又精美!
继续拆内镜组
此时螺丝刀指的位置就是马达。嘿嘿嘿
继续拆内镜筒的螺丝。这部分设计很机巧,很多螺丝要对准专门的孔才能拆解,另外一部分需滑动到相应位置才能取出垫片。一个点没解决好,整个系统就取不出来哟!
因为没有镊子,狗哥只好用细螺丝刀一个个挑出垫片,十分辛苦。这一坨可是有几十个螺丝和垫片啊。
又一坨漂亮的镜片组出来了!
马达看到没,很小巧,但是出力很大,可以让你的镜头对焦飞起来。
这是另一坨镜片组,光圈环也连接在上边,这里还有光圈马达。没错,现代镜头的电子光圈采用的是马达控制,所以更为精确,也实现了无级光圈调节。适马24-70mm F2.8 DG DN Art拥有11叶光圈叶片,所以无论在哪级光圈,光孔都非常圆润,有利于拍摄出满意的虚化背景。
这是连接光圈的镜片组另一面。多层镀膜的镜片非常通透,灯光直射在上边也只有非常浅的反射。
拆到这一步,狗哥忽然发现自己装不回去了(主要是内镜筒分解)。怎么办!此时要拒绝惶恐,考验个人判断能力的时候到了!
再添把火
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既然湿了鞋,我就洗个脚。如果湿了脚,也可洗个澡!
反正狗哥混了这么久,保底的大招还是有的,打了个电话,信心又来了。怕啥,MB怕个P,继续拆,一起嗨!
在做出强大的判断后,我们拆掉了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内镜筒。其设计真是机巧,重量控制非常严格,但强度和韧性极好。
知道这白色的小塑料片是啥么?
没错,这是个可以导电的电刷。其通过在电路板上运动的行程,得出数据,并传输给镜头主板。
接下来我们对光圈系统下手。哈哈哈哈!
反正自己装不回去,现在见了螺丝就整吧,也不用细心的记录了。大爷已经联系了靠山,哈哈哈哈!
这类小垫片设计很精巧,也是一个个坑,一不小心就被卡在哪里,所以要一个个用螺丝挑出来。
看吧,前文说了的,会有很多密封和消光垫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终于把光圈和镜片组分离了!
适马镜头的内部有很多这类小卡子,完全不用胶水,都采用机械结构固定,即方便装配,也方便维修,还很耐用。这确实反映了日本企业的工程学底子。国内镜头厂家还有很多细节要学。
这是光圈马达的齿轮,够小巧吧
去掉马达后,我们可以直接拨动光圈拨杆,来,好好的玩玩这菊花。
继续拆解光圈,以前狗哥是不轻易拆修镜头光圈的。主要是太麻烦,恢复起来要人命。但今天,电话后我们敢了!
拆完往桌子上一反扣,大珠小珠落玉盘!
每片叶片都薄如蝉翼,而且这小部件也是由3个部件组合而成(注意手指部的凸起),可见现代镜头结构有多复杂精细。
继续拆另一坨镜头组。
先把对焦马达拆下来。
固定电路板的又是小卡子!
密封和消光圈无处不在,拆去后可见镜片架开模精致,加强筋配合深槽,既保证了部件的强度,又最大限度的减轻重量。
从各模具来看,这些内镜筒真是在一克一克的抠重量啊。
继续分离,还是比较佩服适马工厂的模具师傅的,还有修模师傅,哈哈哈哈,估计是个很累的活儿!
外镜筒也再拆一下!
各种密封圈啊,正是这些密封设计,让该镜头扛住了我们上次的极限测试。虽然前镜组和外镜筒会进一定的面粉,但内镜筒和后镜组都干干净净。保证了核心区域的安全!
密封系统很厚实啊
疯狂起来,卡口也拆个精光吧!
电子触点,其实挺厚实的。
好了。这下真是拆得彻底了!狗哥心情舒畅,哈哈哈哈!
深入探索
既然拆成这样了,我们自然要做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我们先将所有的15组19片镜组放一起称了一下(我们在不做破坏的情况下,很难再进一步分解这6个块了)。
该镜头总重量为830克,出去前后镜筒盖,遮光罩等估计800克样子。所有镜片包含镜片架(胶合在一起的),重量是387.58克。占到了近1半重量。
然后我们将主要的镜筒都放在一起,得到了258.14克的重量。当然,因为称及部件分解的原因,这个重量不完全准确,但大家基本可以看出门道。
黄铜的卡口都有32.96克呢,其他的如电路板、近百颗螺丝、垫片啥的(我去,适马真是狠啊,这么多螺丝和垫片,而且都要在自己工厂生产!),加起来也没占多少总重量。
从以上的称重中我们可看出。占现代高端摄影镜头大头的还是镜片重量。因为高端镜头多采用全玻璃镜片(树脂镜片的透光率等还是有差别),又因为现代镜头要校正各种光学误差,保持高性能,所以往往镜片众多,这个重量确实没办法降低。
或者说,如果你手拿一支重量非常轻的高端镜头,那它要么采用了树脂镜片,要么就是并没用很多镜片来修正光学系统。这时候你反而需要担心它的综合画质了!
自救大招
既然自己没办法装回去,狗哥也要用平生所学最有效的一招,把这镜头装好!
其实施过程首先就是用各种软袋把所以部件包好,然后装入软箱。
盖好,此时对着它默念咒语,并登陆微信查找。然后等待2个小时。
求助和卖萌于售后大佬绝对是杀手锏。但......我觉得这次......好像有点人算不如天算......也许我应该认识他们日本工厂的大佬......
正所谓适马当作活马医,这时候最好增加火力,附上纸条和办公室里能找到的一切可贿赂的小礼物。最后等快递,后续一切听天由命,或者积极求助!
另外因为过去拆解国产手动镜头的经验,本以为井字工具必不可少,没想到整个拆解毛用没有。我不知道小强是不是很强,但我知道现代镜头的结构设计真的很强!
最后不得不说,当初拆解完备,狗哥和狗崽各自发了微博,结果幸灾乐祸的人还是相当多的。人心不古啊!
好了,我们这次栽了,但我们还会回来的(灰太狼语),你们猜猜我们下次拆啥!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天天六六大大
校验提示文案
可喜可贺2023
校验提示文案
szseer
校验提示文案
影子君
校验提示文案
拓扑空间
校验提示文案
空城一边仨
校验提示文案
降香黄檀
校验提示文案
freegun
校验提示文案
就不告诉你们
校验提示文案
dim_gray
上次送修本地调焦都弄不好,没有靠谱的维修员,这大活是要回总部装吧,
终归是个上海“特供”,就算外地保修,我还是建议道友送修上海。
校验提示文案
valen166
校验提示文案
王政东爱定类
校验提示文案
mauyuk
校验提示文案
竖锯
校验提示文案
啊哟哇
校验提示文案
帅帅咩咩
校验提示文案
PhenixX
校验提示文案
喵小开
校验提示文案
刘昴熊
校验提示文案
doubledonkey
校验提示文案
rockyliang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9494283891
校验提示文案
mauyuk
校验提示文案
卡片王子
校验提示文案
玩家之道
校验提示文案
影子君
校验提示文案
yeling16
校验提示文案
SilentWind
校验提示文案
光华先生
校验提示文案
winoverone
校验提示文案
隐秀出尘
校验提示文案
就不告诉你们
校验提示文案
ZXMCE
校验提示文案
谷小野
校验提示文案
多拉A梦的潘多拉魔盒
校验提示文案
心意小强
校验提示文案
sheby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8301098179
校验提示文案
keepcaper
校验提示文案
老纪很大力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