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人——威士顿UM30 PRO
说实话,对于威士顿这个牌子而言,用“最熟悉的陌生人”来形容它给我的印象应该是最贴切的:熟悉的在于,只要是玩玩耳机或者音频的,一定听闻过威士顿的大名——一家老牌的、具有深厚底蕴的、专注于舞台级监听的、美国大厂。陌生呢?Um……因为我之前从来没听过(手动狗头+手动摊手)。毕竟,我更喜欢的是动圈的氛围,比如JVC那些柔中带着丝媚气,或者僵尸那样虽然成天钓鱼但是一招走天下的略潇洒的烟火味儿~
所以一开始拿到这条um30 pro,我的内心是有点微妙的:老牌子嘛,东西的硬素质肯定是有保障的,不过,有一说一,三单元的动铁嘛……到底能不能对得上我这个“圈佬”的脾气,那就只能耳听为实了。
所幸,带上的那一刻,一切的纠结就直接烟消云散了:可以,这个味儿,让我很喜欢,用我们上海话来说——则劲!
这里先按下不表,咱们还是按照惯例,从头看起吧~(以下简称UM30 PRO为30 PRO)
1、包装
30 PRO包含了收纳盒,5对硅胶套,5对C套,一个清洁棒。在摸到那个收纳盒以后……只能给你点个赞!况且,这盒子还是防水的,比起许多其他材质的收纳袋/盒而言,实属上品。
2、外观
虽说各花入各眼,对于美和丑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的一杆秤,但是第一眼看到30 PRO的造型,还是能撩拨起每一个人心底的一丝骚动。于我这样的半宅男而言,这种透明外壳包裹内部的绿色导管和腔体,的确够得上“科技美学”——毕竟,好看的皮囊万万千,有趣的灵魂不多见嘛。
至于线体而言,就是比较普通的黑色麻花线了,样子虽然略显普通,不过倒是没有什么听诊器效应了(这年头还能有听诊器效应的那几个,你们好好学学!)
还有就是套了,一共10对,无论大小无论深浅,相信总有适合自己的那款,毕竟,戴套,总是没错的。
此外,还有一个是我想强调的,就是佩戴。我个人而言是一个比较抗拒耳挂式佩戴的,主要是因为我的耳朵每次对这种佩戴方式总是适应不来,这纯粹属于我自己的锅,所以哪怕是5678、12345或者曾经的奥斯卡,我始终没法敞开心怀全身心拥抱它们……但这次30 PRO就不一样了,在佩戴上使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愉悦”!那种不用感觉到异物在身的体验!这才是黄金精神啊!!!
3、声音
OK,总算到了“耳听”这环了。开头我就说过,我是一个更偏向于动圈的人,因为对我来说,听歌更看重的是歌曲自身表达出的故事内涵和歌手对于情感的演绎,也就是俗称的乐感和氛围,这一点上,我始终还是站圈这一边更多一些,所以铁味这块始终和我有隔着一层窗纱,就如雾里看花井中望月之感,也不多,就差那么些。
不过30 PRO这一耳朵上来,却打破了我对动铁固有的一些看法:这是一个“很圈儿”的三单元动铁。
在不失本身的细节感和大动态的基础上,对于歌曲本身氛围的烘托是格外让我惊艳的,特别是对人声的演绎上,它不会那么的贴耳,没有很强烈的抓耳轰头,却也不是若即若离地求而不得,只是刚刚好,使声音正正好好地包裹住,从而感觉到了一丝“云上的日子”。
当然,这一次我没有用那些十分“标准”的测试曲目,只使用了最近听的较为频繁的几首歌,比如BTS的JK的《MY TIME》,还有BTS的SUGA的《TRAVIA:SEESAW》,事实证明,对于这种SOLO曲目的演绎,是30 PRO无可争议的加分项,你可以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一个24岁的男孩面对这个世界和自己年少成名的反思、怀疑、和解等等糅杂了各种复杂情绪的情感,除了前端的人声以外,还能十分清晰的听到靠后的和声部分,两者都在30 PRO的衬托下相得益彰。
所以在我看来,30 PRO的曲风适应上不会有特别大的硬伤,从比较大众化的流行乐到ACG等等都能信手拈来,总体而言,这是一条流行的塞子(当然,你非要拿这个去听莫扎特和贝多芬的话,那我觉得你可能需要来一份三分熟的韭菜盒子加一个倒满红酒的高脚杯来冷静一下,不然这一点都不“上流”)。
另外,这玩意儿不那么挑前端,无论用的是播放器还是手机直推,都不会出现推不动或者恶声(比如我这次用的R6 PRO和我自己的三星S10+)。
最后,洋洋洒洒了那么多,总结一下吧:
这是一条十分“圈味儿”的三单元动铁,它有着十分“科技美学”的外观,良好舒适的佩戴体验,对于人声的演绎有着独到而优秀的解释,较大的声场也能烘托出歌曲本身的已经和氛围,不挑前端,适应大部分曲风。
回过头再看,会觉得,有些事儿没那么绝对,你看,我一个不怎么碰动铁的小圈佬,也会因为一款素质优秀氛围感好的产品惊艳欣赏,就算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次却也填上了心中的空白嘛~
想要这个
校验提示文案
lpx0007
校验提示文案
Arfu2073
校验提示文案
努力进击油腻的大叔酱
校验提示文案
努力进击油腻的大叔酱
校验提示文案
lpx0007
校验提示文案
Arfu2073
校验提示文案
想要这个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