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元以内的国行品牌压力踏板香不香?
(友情提示,文末有抽奖活动福利 )
导读
(本文59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文字阅读困难可拉到底部看视频)
模拟赛车方向盘种类五花八门,踏板也不例外。不过早期作为方向盘的配套硬件,玩家并不在意踏板的脚感,唯一成为他们筛选踏板好坏的标准无非就是……咦……这个好像有3个踏板诶……看上去好高级……。
这种情况来到了2020年,随着厂商不断的技术迭代,玩家需求的飙升。独立踏板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市场,技术也从最早的线性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到接近于真实的压感传感器,价格一路水涨船高,夸张的迈入万元级别。
除了土豪,作为普通玩家。
我们真的需要花高昂的费用去单独配一款模拟赛车踏板吗?
踏板的好坏对模拟赛车驾驶有多少影响?
我们能不能以最适合的价格买到性价比最高的踏板呢?
带着这3点疑问,我们开始本次的评测:仅售1999元,图马思特第一款称重传感器踏板T-LCM评测。
一、踏板种类介绍
今天我们用传感器种类作为区分的条件。传感器相较于踏板,就好比赛车结构内的发动机,是核心部件,市面上常见的传感器级别为:角度传感器<线性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称重传感器。
其中线性传感器与角度传感器归为一类,通过传感器数据的变化转化为踏板位置的深浅。
称重传感器归为一类,通过压力值的大小转变为踏板位置的深浅。
霍尔传感器本质上与线性/角度传感器在采集数据的精度上区别不大,但是好在其工作原理是非接触式感应,所以从使用寿命来说远远强于接触式的传感器,可靠性得到了保障。
这3种截然不同的工作原理,虽然都可以实现游戏中油门刹车离合器的控制,但其精度与使用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直白的感受反应在踩踏刹车踏板时需要的力量大小。
没有开过赛车、没有驾照的朋友如何理解呢?
有驾照的朋友们应该清楚,平时驾驶民用车在踩刹车的过程中,我们以脚掌施压给踏板的力量值来判断刹车的深浅。没有驾照的朋友可以对着墙壁踩踏一下就可以找到感觉。越接近真实的踩踏感,模拟赛车获得的驾驶体验就越真实。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唯有以压力值作为采样数据的刹车踏板,才可以获得接近真实的踩刹车感受。
二、开箱
废话说了这么多,请出本篇的主角——图马思特T-LCM称重传感器踏板
首先我们打开外包装后,看到有2层牛皮纸箱层层包裹,这样运输过程种也不必担心物流引起的不必要损坏,拆开外层包装后可以看到彩包完好的躺在里面,静静等待我们一探究竟。
包装上有图马思特生态系统方向盘的全家福,不过好像混入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猜猜看是什么呢?
开箱!打开包装后最上面的是踏板孔位安装图,方便玩家需要固定踏板的时候,可以将此图覆盖在要安装的材料上进行钻孔,感觉还是比较贴心的。
官方提供了钻孔的建议,途中可以看到建议钻孔尺寸为6mm,说明书提到至少需要用2个M6螺丝来固定踏板,且螺丝长度不能超出踏板厚度12mm,否则会损坏踏板组件。这点需要注意一下。
这里显示了刹车系统的调整结构,边上是弹簧与各个配件的对应关系,具体的调整方法与参考建议,我们下面接着说。
示意图先放一边,拿出踏板后,看到踏板的2侧被泡沫包裹,悬空在彩包盒里,所有附件安放在泡沫侧面。
所有配件,从左往右依次是:F10白色弹簧1个、垫片1包、2.5mm内六角扳手1根、红色弹簧隔垫2个、F30红色弹簧2个、RJ12连接线、USB连接线、踏板增高垫3块、说明书。配件数量的丰富,带来的是可玩性的提升。这对玩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踏板由一层塑料包装包裹,抽出来后就是这个样子,第一眼外观看上去感觉非常扎实,拿在手里也非常重,看完全家福我们接下来说外观。
三、外观
先欣赏一组官方定妆照
踏板的3个支撑部分,我们看到由铝合金一体成型加工而成,相比之前的塑料踏板结构, T-LCM上又进了一步,在大力制动或快速踩踏离合器时,既提供了游戏中的稳定性,也延长了踏板的使用寿命。
令我们最感兴趣的无疑是这个刹车踏板结构,可以看到有4种不同颜色的弹簧组成了刹车系统,银色称重传感器被压在最下面(官方称为:荷重元—Load Cell)。通过踩踏后弹簧挤压,将力量反馈给传感器,实现刹车压力值的精细输入。结构上:中间段为刹车自由行程调整弹簧,里面可以加减垫片来实现刹车的自由行程。上部弹簧对应刹车前段阻力,下部弹簧对应刹车后段阻力,这3组不同位置的弹簧最终实现了刹车过程中由浅至深的脚感变化。
油门踏板与离合器踏板都采用了霍尔传感器(官方称为H.E.A.R.T磁性传感技术)。踏板下面有一块磁铁,当踩下踏板后磁铁与传感器发生距离变化,就转变成踏板线性输出数值。文章开头提到的传统线性传感器,容易因为长时间使用或者积灰,造成传感器不稳定,非接触式传感器的可靠性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品质还是无须担心的。
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调整刹车踏板的快拆系统,快拆可以方便玩家在游戏前快速设定自己想要的脚感,而不必借用额外的工具,保障了游戏过程中的延续性。
3个踏板的脚掌部分都采用了拉丝工艺,手感摸上去非常光滑,不过不必担心使用过程中会脚滑,官方后续会发布T-LCM Rubber Grip 踏板面橡胶附件。
踏板底部一共有5个固定孔位,有条件的话固定4个,没有安装位可以固定2个,不建议直接固定中间1个螺丝,下文有安装建议,可以结合自己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安装方式 。
油门踏板的前端隐藏了接口,从左往右依次为:预载开关、状态指示灯、USB 2.0 Type-B接口、RJ12接口,这也是可以支持全平台的一个配置,无论你是主机玩家还是PC玩家,妈妈再也不会再担心你的设备兼容问题啦。
外观小结:
相较于图马思特前几代产品,T-LCM在外观上依然保持了家族风格。踏板分布,设计ID都有前代产品的影子,刹车系统结构让人眼前一亮,升级的金属支撑外加金属脚垫证明这款产品在使用上将比上代产品承载更多的力量,看得出图马思特在外观与实用性上更偏向后者,谈不上漂亮,但也是正常颜值。虽然这对外观党来说,难免缺乏了一些吸引力。
四、参数对比
本次对标的产品为Fanatec V3, 这款产品在发售时,得益于国内踏板还在采用线性传感器阶段,因此在当时的模拟赛车圈内收到了很高的关注度。时隔多年后,图马思特终于更新了可以对标的产品,我们一起看一下T-LCM与FANATEC V3的账面数据对比。
可以看到,单从数据上来看,2者的各项功能参数都是非常接近的,除了材质有区别以外,T-LCM的称重传感器数值略高于V3,极限多了10KG,实现了弯道超车。从平台支持的范围来说,V3默认不支持PS平台是个遗憾,相比T-LCM的全平台支持,PS4平台的缺席对V3来说有可能会损失掉GTS玩家。虽然可以用转接器这样的第三方配件强行使用,单从体验来说肯定不如原生支持的好。
价格方面,T-LCM国行发布价格1999,上市还有以旧换新活动,相比V3的价格,在硬件配置几乎相同的情况下,确实很有竞争力。但是如果你不玩PS平台,恰好又喜欢V3的外观,那么多掏1500元购买V3踏板,换来全金属结构,更高的颜值、两段式离合踏板,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五、驱动测试
调节界面简洁明了,可以调节的自由度也很高,每个踏板都可以单独调整死区,同时每个踏板都显示2个数据轴,绿色为输入值、紫色为输出值。最下方有制动力调节,可以独立设置刹车输出值的比例。有别于传统外设驱动,T-LCM踏板的驱动无需安装,下载即可用,还是比较方便的。特别需要注意,每次调节需要Apply,保存好后系统会提示重新插拔设备才能生效。
刹车调整,Brake Force数值调整范围从0%-100%,对应的是刹车踏板的紫色输出轴,Brake Force调的小,需要踩踏刹车的力度和踏板深度就相应减少。反之亦然。在拿到新踏板后,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到喜欢的感觉即可。
死区的设置:通常离合器的结合点对应到踏板的行程,基本都在中间位置。所以我们加大了离合器的上/下死区,让离合器踏板的中间位置为输出值,模拟了真实离合器的结合点。上/下死区建议日常使用设置在3%-5%之间,死区下限为了防止脚在踏板上不自觉的用力,造成加速时边踩油门边刹车的效果,死区上限为了防止油门与刹车踩满的时候,需要一直用力保持,留一部分上限可以减轻踩踏时的脚部疲劳感。其中刹车的死区下限可以配合刹车组件中段的自由行程弹簧一起调节,既轻踩刹车时,踏板自由行程压缩到底,再开始实现数值的输出。更好的还原现实刹车时的工作状态。
六、安装建议
绿色的1号孔位从正面看,在踏板的前方,橙色的3号孔位在后方,蓝色的2号孔位在踏板中间位置。官方手册上建议1号和3号孔位全部固定是最推荐的固定方式,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建议固定1号孔位或者2号孔位,不推荐直接固定3号孔位,这样会造成踩踏踏板的时候,踏板前部因为受力而翘头,若想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那么选购一款模拟赛车支架还是必不可少的。
刹车踏板的脚感调整比较简单,随机附赠不同硬度的弹簧,红色弹簧F30、黑色F20、银色F15、白色F10。F代表弹簧荷载,数值单位为KG,所以F30意思就是完全压缩弹簧需要30KG的压力。出厂刹车默认设置为黑色+银色弹簧,默认35KG压力。如果觉得太轻或者太重,可以自行更换弹簧进行调节。
调节第一步,下压卡槽顶端的锁扣,直至完全脱离卡槽,第二步往后抽拉即可取出。此时的刹车踏板是完全无支撑状态。调整完毕后,下压顶端锁扣,推入至卡槽即可。官方强调每次调整完刹车配置时,都需要进入驱动重新校准。
我们极端的更换了2个F30的红色弹簧,测试一下弹簧荷载最大值这种情况下的安装难度。当2个红色弹簧被安装到刹车踏板组件上时,安装过程较为轻松,但再次拆下就没有那容易了,由于弹力变大,需要更大的下压力让锁扣脱离卡槽,经过一番尝试,我们最终成功将踏板组件分离。这里说明一下,当使用红色弹簧时,需要用配套的隔套(中间带红色记号),否则弹簧容易在组件内产生偏移,影响脚感。
七、上机实测
为了测试本次踏板重点升级的踏板,我们选择了方程式赛车,感受循迹刹车时的细腻程度。刹车调整为:上端黑色F20弹簧,中段加了2个垫片减少踏板自由行程,下端为红色F30弹簧,驱动中Break Force设置为98%。
第一脚踩上去刹车并没有想想中的重,但是非常跟脚。来来回回踩了几次,感受上有一股韧劲。油门与离合踏板分别各由一根弹簧支撑,离合器脚感略重于油门。起步后油门到底,与T3PA Pro相比,新款踏板的油门阻尼值更大一些,感受上更加细腻。同时得益于加大的踏板面积,金属一体成型的踏板支撑,在快速油门到底的回馈感上好于T3PA PRO,给人的感觉比较扎实。
入弯前重踩刹车,发现刹车踏板需要用到大腿力量,并借助后背顶住座椅,才可以快速踩到想要的抱死点,这完全发挥了称重传感器的优势。利用核心力量控制踏板的稳定性和精细度,远远好于普通踏板。比如:入弯时保持住刹车,准备入弯时朝弯心打方向,同时慢慢松掉刹车,在循迹刹车的过程中,因为采用了称重传感器,所以对车手来说,脚上卸力的过程就是刹车慢慢松开的过程,再配合好转向速率就可以让赛车更快的入弯。而传统传感器是根据踏板位置深浅来输出刹车的压力值,所以车手在踩踏过程中只能依靠脚踝的肌肉记忆来判断刹车用了多少。在赛车模拟器比赛或者练习时,专注度会影响车手的成绩,一个不需要车手分散精力的刹车踏板,可以减轻车手的负担。还可以提高稳定性。
离合器踏板脚感比T3PA PRO略重一些,数据输出依然精准但是并没有像V3那样做到2段式的脚感,虽然目前市场上的离合器踏板都无法模拟真实车辆离合器结合抖动感觉,如果说这次T-LCM更新的刹车系统对广大玩家来说是“雪中送炭”。若下个新品可以在离合器结构上做出改进的话,倒不失为一种“锦上添花”。
八、总结
图马思特T-LCM的初步评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还可以在嗨跑赛车B站空间观看视频版评测。那么回到文章开始的3个问题:
1、我们真的需要花高昂的费用去单独配一款模拟赛车踏板吗?
曾几何时,压感踏板售价一直不低于3000元,图马思特的出现,让压感踏板的售价首次压到2000元以内,这对已经持有旧款踏板的玩家是个利好的消息,对还未开始涉足模拟赛车的观望人群,提供了一步到位的选择,我们用在模拟器外设上的预算,取决于你的价值观和财力,认为值得且钱包允许就买,毕竟价格已经如此诱人。如果你还在犹豫,不确定用了新踏板是否可以提高成绩,那么我们看第二个问题。
2、踏板的好坏对模拟赛车驾驶有多少影响?
说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假设一个前提,如果是之前从未接触过模拟赛车的新玩家,那么一开始用T-LCM很可能因为没有概念,体会不出踏板的好与坏,耳机界有“木耳”,我们暂且称为“木脚”。但是一款好的踏板可以保持你练习时的热情,辅助自己完成一个又一个瓶颈。
如果给模拟赛车老鸟玩家一款T-LCM,在成绩上未必会有明显的进步,但是稳定性和自信心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也不要过于神话游戏外设对玩家水平的直接影响,想要成绩好,终究是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电竞圈大神用什么外设都厉害的的原因不是因为设备,而是在于日积月累的练习。
3、我们能不能以最适合的价格买到性价比最高的踏板呢?
性价比这个词已经全民化,说明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大家都想以自己能承受的价格买到超出预期的产品,如果你是实用主义者,那么T-LCM绝对可以满足要求,压感刹车、非接触式传感器的油门与离合、全平台兼容性。无论从使用体验还是可靠性来说,都有保障。官方还有以旧换新活动,只要你有旧款踏板,不论品牌,都可以换到一个崭新的T-LCM。若你是颜值控,更喜欢V3踏板的外观,平时也不玩PS4,那么多花点资金选购V3踏板也是一种选择。总结下来就是以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每个人侧重点不一样,适合自己的,就是性价比最高的。
实测视频
小编注:为了丰富内容,“什么值得买”社区与优质媒体号进行合作,引入更多优质内容,同时也为这些优秀的媒体号提供展示平台。此篇文章来自于网站“www.hipole.com"。

值友2925884747
校验提示文案
D3小伯伯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386843863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950622487
校验提示文案
没态度的老司机
校验提示文案
牛气的鱼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386843863
校验提示文案
牛气的鱼
校验提示文案
D3小伯伯
校验提示文案
没态度的老司机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950622487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925884747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