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的待产包,我终于不再踩雷了!(下篇)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原创首发于「柚稚园」,关注母婴育儿。育儿育己,与孩子共同成长。文章内容来源于个人选择及消费经验,无商业利益相关。
俗话说的“坐月子”,学名是产褥期,时长6-8周。在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的时期,人们对月子有诸多苛刻的限制;而如今我们已经知道,多数的“月子病”都是无稽之谈,并不会因为“月子没坐好”之类的理由而落下“病根”。
当然,对于产妇而言,产褥期恢复确实有其必要性。作为非医学专业的二胎妈妈,在我心中,坐月子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恢复」和「适应」:
在长达九个月的疲惫孕期,以及一次无比消耗精力的手术后,产妇需要用一段时间的正确休养和科学锻炼,来让身体逐渐恢复产前甚至是孕前的状态;
生产的过程是真正的“感觉身体被掏空”,身体的受力结构需要重新适应庞大肚子不再的变化,体内其他器官也需要适应巨大子宫的迅速变小,身体和精神状况更要适应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动;
新手妈妈会在爱人、家人和专业服务人员的帮助下,适应多了一个小宝宝的、迎接重大改变的生活,适应作为妈妈的全新身份和全新心理。
这一篇我们来分享出院之后产褥期的必备用品,一定要先看上篇推送的《二胎的待产包,我终于不再踩雷了!(上篇)》,大部分这一阶段用得到消耗品,如纸尿裤、防溢乳垫等,都已经在上篇写过不再重复,根据需要的量准备就好。
文末还有上下两篇全部物品的汇总表喔~
【哺乳用品】
可选:吸奶器、集乳器、储奶袋
吸奶器并不是所有母乳妈妈的必需品。因为乳房不是“仓库”而是“工厂”,随需随产,越排空越泌乳;所以母乳亲喂的妈妈,最好的状态是能达到供需平衡,那么吸奶器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如果准备了吸奶器也别后悔,大概率不会闲置:涨奶、堵奶时排空乳房,缓解身体不适;产假结束后还能每天数次吸奶,把口粮给宝宝打包回家。
至于如何选购:电动吸奶器省时省力;手挤奶或手动吸奶器方便自己调整力度和速度;若是一侧哺喂时感到另一侧漏掉可惜,可用“母乳收集神器”集乳器收集起来。
吸奶器中的母乳用配套奶瓶或者单独购买的储奶袋保存,当天喝冷藏即可,暂时不喝就要冷冻起来,记得标记“生产日期”。
必备:乳头霜
新手妈妈哺乳过程中,乳头难免皲裂、出血,这种疼痛的程度甚至会让妈妈对哺乳产生恐惧心理。在两次哺乳的间隔,涂抹纯羊毛脂成分的乳头霜,能够缓解疼痛、帮助愈合。
专业做哺喂用品的「Lansinoh兰思诺」和「medele美德乐」都可以考虑。别看容量小,买一支就足够了,很可能哺乳期都结束了它还没用完。(剩下的部分宝宝有口水疹也能涂抹喔。)
可选:可靠的哺乳顾问
被堵奶、母乳不足甚至乳腺炎等问题困扰时,不要轻信一些缺乏科学知识的非专业“催乳师”、“通乳师”,错误理论和手法只会给新妈妈带来更多伤害。
如果需要学习专业的哺乳知识,可以考察哺乳顾问是否拥有IBCLC(国际认证哺乳顾问)等权威认证资格,是否经过长期的全职学习和实践进修,来帮助选择。
当然,只有爸爸妈妈自己在孕期预先储备喂养知识,才能在产后实现科学的哺乳,避免“暴力揉奶”、“排残乳”等伤身又花钱的大坑。
可选:配方粉、奶瓶相关
选择母乳瓶喂和配方奶喂养的家庭,会用到配方粉、奶瓶及其周边,包括奶嘴、奶瓶刷、奶嘴刷、消毒锅、奶瓶架等……
我对奶瓶没有太多研究,身边众多妈妈的经验告诉我:奶瓶和奶嘴很可能需要一个慢慢选择和尝试的过程,如果宝宝不喜欢,也不要太心急。
与之相关有三件拔草:消毒锅谨慎剁手,多数有消毒需求的用品用水煮沸也能完成消毒;奶瓶洗涤剂并不比普通洗涤剂有更多功效,性价比性对低;用高价的婴儿水来冲奶粉更是没有必要,自来水烧开的白开水就足够。
【新生儿护理】
必备:维生素D
维生素D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婴儿时期的摄入量是不够的,所以要通过口服来补充:从出生后几天开始,就可以每天给宝宝补充400iu的维生素D3了。
常见的婴幼儿补充剂有两款:一款是「Ddrops」滴剂,以网购为主,每天一滴直接滴进宝宝嘴里,室温较高时要冷藏保存;另一种是「星鲨」胶囊,线下药店或网络购药平台都能购买,每天一颗,剪开口挤进宝宝嘴里。无论选哪种,有条件的家庭都建议一直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直到成年。
必备:婴儿床、床垫、床笠
安全的睡眠环境,是要求母婴同室不同床,宝宝睡在自己的婴儿床中;床垫偏硬些,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床笠紧紧包裹住床垫,不能被轻易地掀起;没有床围、枕头、被子等容易导致窒息的不安全因素。
很多人都是在有了宝宝之后才知道“婴儿般的睡眠”是多么可怕,新手爸爸妈妈们在开始的几个月甚至是一两年内都要告别整夜安眠。婴幼儿睡眠安全问题频出,虽然辛苦,还是希望家长们能在科学的建议和个人的生活习惯之间实现平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保护好降临到我们身边的小天使们。
必备:隔尿垫
“屎尿屁”是小宝宝的日常。
新生儿出生3天左右排空胎便,之后每天排便多达3-5次甚至更多;出生后一周左右,每天就能尿湿6-8张纸尿裤。而且不像稍大的孩子有一定控制能力,小宝宝在换纸尿裤时很容易就搞“突然袭击”。这种状况下隔尿垫就非常必要了,换纸尿裤时垫在身下,就算拉脏尿湿,也只换洗这张隔尿垫就够,不用清理整张床。
在婴儿床的床笠下,也可以铺大张的隔尿垫,避免夜里吐奶、漏尿弄脏床垫。
必备:日常保湿
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不够完善,湿疹是高发的皮肤问题。湿疹宝宝需要频繁大量使用保湿润肤产品:“频繁”要求家长坚持每天多次做好保湿,而对“大量”的直观理解,就是接近刷墙一般的厚涂。
在上篇妈妈的待产包中,我推荐过「Cetaphil丝塔芙」和「CeraVe适乐肤」作为日常保湿,主要因为它们都是美国国家湿疹协会认证婴幼儿可用的品牌,成分安全可靠,保湿效果也好。除此之外,「mustela妙思乐」、「Aveeno艾维诺」、「Ego QV意高」都是温和低敏的母婴可选品牌。
轻微的湿疹都可以靠保湿来缓解,但如果加重到中度甚至是重度湿疹,就要遵医嘱加用弱效激素了。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使用的最弱效激素是0.5%-2.5%氢化可的松,「Aveeno艾维诺1%氢化可的松」就是不错的选择,有可靠海淘渠道的话可以在家庭小药箱里备上一支;国内常见的是弱效激素「0.05%地奈德」和中弱效激素「尤卓尔0.1%丁酸氢化可的松」,因为药店都很容易买到,就不需要提前囤货了。
咨询医生湿疹如何护理时,最好能顺便学习“指尖单位”这样的概念,了解如何涂抹以及准确用量。
护理婴幼儿湿疹,只需要上述的日常保湿,以及加重时遵医嘱使用正规激素药物。除此之外,不要购买任何所谓的神奇的“湿疹小药膏”。因为它们的“奇效”通常源于违规添加过量激素,这远比遵医嘱使用弱效激素危险得太多。
必备:鼻腔清理
当宝宝的鼻腔内有分泌物影响呼吸时,把他们抱进刚洗完澡的浴室中呆上几分钟,蒸汽会帮助缓解鼻塞。
如果没能彻底解决,还可以使用等渗的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帮助疏通鼻腔:「Gifrer肌肤蕾」是小包装的滴剂,主要作用是软化较为硬质的分泌物,帮助排出;「Flo」或「STERIMAR舒德尔玛」等盐水喷雾,更接近冲洗的效果。
如果宝宝的鼻涕不断流出,平躺时已经影响呼吸了,那么可以借助「NoseFrida」这样的吸鼻器来吸出鼻涕,因为吸口不伸入宝宝的鼻腔,力度也由家长掌控,不易造成伤害。
必备:指甲剪、发刷梳子
婴儿的指甲很薄,挥舞小手的时候,极易划伤自己的脸蛋。过去会有家长给小婴儿戴手套,这样做的坏处,一是阻碍了小手活动和自由感知,二是有线头缠绕手指的危险。
所以,就需要爸爸妈妈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pigeon贝亲新生儿指甲剪」是口碑不错的选择,小小剪刀十分易于修剪。
囤货时可以顺带捎上「pigeon贝亲婴儿梳刷套装」,用来整理宝宝绒绒的胎发,一把刷子、一把梳子几乎能满足婴幼儿时期的全部造型需求。
但是,成套出售的新生儿护理套装中常搭配的小头棉棒,是没有太多必要的:新生儿的鼻腔和耳朵都不建议家长使用棉棒进行清理,成罐的棉棒棉签比较鸡肋。
可选:安抚巾、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在出生后1-2个月后,建立了稳定的母乳喂养之后再开始引入,注意避免乳头混淆。建议选择仿生型的设计,不含双酚A的材质,透气的造型。有节制地使用安抚奶嘴安全有益,能让宝宝在吮吸中获得平静。
而安抚巾是一块尺寸较小、触感温和、陪伴宝宝从小长大的软布。小月龄就可以开始引入了,让宝宝对它熟悉起来,长大后自然会贴近、抓握甚至是啃咬它,来进行自我安抚,平复情绪,顺利入睡。
可选:新生儿小玩具
几乎人手一只的费雪小海马,安全、简单的布艺摇铃,集床铃、钢琴于一体的健身毯等,都能让小宝宝感到愉悦。
小月龄的玩具可以参考《好玩实用又安全,0-6个月玩具有这10件就够》这篇推荐,有详细的展开。
【新生儿衣物】
必备:和尚服、蝴蝶衣
在婴儿还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直起脖颈之前,套头的衣服难以穿脱,最方便的就是开襟的服装了。
首先推荐和尚服,系带设计,没有纽扣,无论长款短款都是半身,不含裤子,宝宝下半身穿纸尿裤自由蹬腿;其次是连体的蝴蝶衣,可以遮盖住腿部,也是专为新生宝宝设计的,换纸尿裤时敞开下半部分,上半身不会受凉。
最小码衣物不要买太多,足够日常换洗就好。按照尺码,新生儿是50左右,满月时大约穿到60;按照月龄推荐来看,胖宝宝可以跳过nb码从0-3m开始买。
我格外推荐「UNIQLO优衣库网眼系列」,婴幼儿的小衣物都材质舒适、设计简约、好洗速干、物美价廉,在电商平台也易于购买。从新生儿到两三岁都买得到非常合心的内衣和基本内搭。
国产的「英氏」、「丽婴房」,快消的「H&M」、「GAP」,其他进口的「next」、「千趣会」、「西松屋」、「MOTHERCARE」,羊毛的「JANUS」……这些婴幼儿服装在妈妈中都有很好的口碑。(只有这三年瘪掉的钱包才知道我如何做到如数家珍T^T)
购买新生儿衣物时一定注意:尽量选择温和的纯棉或全棉面料,不追求过多的印花和图案,面料应符合婴幼儿可用的A类标准;避免背后凸起的设计,以及钮扣、领结等存在安全风险的装饰;内侧有标签或不合理锁边的,会摩擦到皮肤,再好看也不要买。
必备:投降睡袋/襁褓睡袋
不了解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给宝宝穿睡袋呢?而用过睡袋的家长只会反问:为什么不给宝宝穿睡袋呢?
婴儿睡袋设计合理、吸汗透气、舒适保暖,爸爸妈妈再也不用夜里起来帮宝宝盖被了,更不需要担心被子不知何时罩住孩子口鼻所带来的窒息危险。
选购睡袋时,首先要关注材质是否舒适,其次建议尺寸合身;如有拉链设计,最好选择上下双向的,方便从下面拉开换纸尿裤。
有两种小月龄专属的奇妙睡袋:一是投降睡袋,经典品牌是「Love to Dream」,穿上之后宝宝双手向上举起,仿佛两个小小的鸡翅,顺应宝宝自然的睡眠姿势;二是襁褓睡袋,经典品牌是「Halo」,穿好后再把睡袋自带的魔术贴襁褓为宝宝粘好,下部较宽方便腿部自由活动。
这两种睡袋的共同优点,都是帮了不太会用包巾打襁褓的新手家长的大忙,给宝宝一定的束缚感,又不至于裹成可能伤害健康的“蜡烛包”,减少小婴儿的惊跳反射,让他们入睡更容易、睡得更踏实。
必备:包巾
大张纱布包巾的用途非常广泛,洗完澡后包裹宝宝、白天小睡打个襁褓、出门晒太阳挡风遮阳、空调太强盖上保暖、在外换纸尿裤垫在身下、甚至公共场合哺乳罩在身前……你早晚会用到一块大布,多备几条总是没错的。
必备:洗衣机、洗衣液
洗衣机的发明将人从繁重的洗衣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婴儿衣物完全没必要历史倒退地追求手洗:和机洗相比,手洗既不干净也不高效,只是在白白增加家长的工作量而已。
给新生儿用的洗衣液,建议选择温和低敏、成分简单、不含荧光剂、香味较弱的;清洗过程中一定要彻底漂洗,减少洗衣液的残留。机洗婴幼儿衣物时,不频繁使用消毒液,因为不仅刺激皮肤和粘膜,也不够环保。此外,家用洗衣机要定期清洁,才能做到干净卫生。
可选:室外帽子&袜子
因为小宝宝们生长速度很快,衣物更新也很快。除室内的和尚服、蝴蝶衣之外,新生儿的户外衣物、外出包被根据季节和地域少量购买即可。
囟门不是敞开的,不会进风,小婴儿只要不冷就不需要戴帽子;袜子同样,天冷才需要穿着,购买的时候注意内部不要有线头,否则有缠绕小小脚趾的风险。
可选:背巾/背带
推荐给需要独立带娃的妈妈一件神器:背巾背带——把宝宝“穿在身上”,家长就重获了行动的自由,也能解放出双手来做更多的事情。
首先是「西尔斯有环背巾」,合理的设计给了孩子支撑和包裹的感觉,有助于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所有的背巾在使用时都要注意安全,让宝宝始终处于视线之内,密切关注宝宝的状态,不要压迫到他们的呼吸。
我为弟弟准备的是「Ergobaby omni360」,颈部支撑做到新生儿可用,长大些还可以面向前方,拥有开阔的视野。选择背带时,比较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的腿呈M形的青蛙腿,才不会影响小宝宝的髋关节发育。
【产妇用品】
这一部分多数必备和可选物品,几乎与待产包内相同,可以参考待产包的上篇。
必备:《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最好的育儿指南之一,新手家长必备百科。
如果买到手发现它好厚好重,也不需要惊慌:若是学有余力的学霸,自然可以按照当前所处的阶段,提前预习、详细阅读;但若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就把它当做一本辞典就好,每当对孩子的情况有困惑的时候,不用某度搜索,不用晕头转向地问“过来人”,先翻开目录,找到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翻查具体的知识,往往就能平静下来,发现自己完全有能力正确处理。
必备:哺乳衫
产褥期在家穿着的衣服,最好宽松舒适,吸汗透气,关键是衣襟能敞开或者胸前有开口,方便直接哺乳。
有些带哺乳设计的服装还能兼顾外出的需求,否则在公共场合的母婴室掀起全部上衣甚至是整条连衣裙,实在是又冷又尴尬。
如果实在不满意哺乳衫的颜值,那么外出时不妨考虑V领、拉链等设计的宽松上衣,跟紧身、套头上衣相比,也会更方便一些。
可选:电子体温计
给小婴儿测量体温,肛温测量最为准确,只是对家长来说操作稍显复杂;颞动脉温度计的准确性其次,3个月后可以使用,但基本只能靠海淘或代购;红外线耳温枪的准确度略差一些,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胜在快速便捷,6个月后可以使用;有娃家庭请丢掉所有的水银温度计,打碎的风险太高了。
由于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热需要医生面诊处置,所以这里推荐预备一支电子体温计,主要是帮助可能出现产后感染和乳腺炎症的新妈妈来监测体温,未来也可以用来为宝宝测量腋下温度。
以上就是产褥期可能用得到的好物推荐啦,待产包和产褥期上下两篇的物品清单,参考下面的汇总表格,希望能帮到孕期和临产的新手妈妈们。
买买买这件事情虽然让人快乐,但买无止境,还是要动脑想、用心选、有节制,才能不掉坑呀!
—— ——
本文原创首发于「柚稚园」。

这个图片的妈妈居然还化了妆。。生完孩子妆还在。。不可思议
二胎就是最大的雷呀
二胎继续买了医院的待产包,一堆用不上的东西,雷继续踩……
这是什么贵买什么…
生二胎的时候突然需要一片成人尿不湿,医院超市买了两片80元
今天是二胎出生第四天,差不多就行
一胎照书养,二胎当猪养
你这个必备的东西好多我都没用上
先收藏,就差一个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