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初心——AMD Radeon RX 5700XT、5700首发测试
提示:文章很长,跳转请使用←左边的目录
首发能见到的3900X 3700X 3600X 3600、X570 B450 B350、5700XT 5700全测试到了。。为了奉上这份宇宙最全的测试连续熬夜测试码字辛苦不易,点个赞关个注收藏个再走呗 (锐龙三代测试在另一篇~)
前言
最近几年的显卡市场令人不适:高端卡价格节节攀升,已经从几年前的几千元迅速攀升到一万元以上;次旗舰不再是旗舰的精简,而是直接用上了原来的中端核心,价格涨到了5000元以上;中端卡也不再中端,原来的千元级“甜点”已经拔高到3000元以上……为啥?相信大家都很明白,就和前几年的CPU市场一样,完全缺乏竞争,尤其是在5000元以上的市场,只有老黄一个人垄断,还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AMD这边的高端显卡基本处于“不存在”的状态,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原来AMD显卡采用的GCN架构已经维持8年(2012年HD7970发布),难以跟上现在图形技术的发展,刚好半导体工艺也遇到了瓶颈,在28nm节点上又多停了一阵,再加上CPU和GPU双线作战压力巨大,导致从Fury X之后,AMD的高端显卡就距离NVIDIA的旗舰越来越远……不过从去年以来,随着Ryzen的强势发布,AMD也渐渐腾出精力和经费重塑GPU的工艺和架构,在年初推出用7nm工艺试验的计算核心Vega20之后,正菜终于来到——采用全新RDNA架构、7nm工艺的中端游戏显卡,Radeon RX5700系列。
产品规格&解析
目前Radeon RX5700系列一共有“两款半”产品,分别是定价3499元的的Radeon RX5700XT、定价2999元的Radeon RX5700,以及一款定价3999元的AMD 50周年纪念款Radeon RX5700XT,从编号上看就可以感受到AMD这次回归初心的决心,不仅编号重回四位数,还直接回到了辉煌的5000年代,完整版的后缀也正式用回了一直以来的XT,可谓用心良苦……
具体在规格上,5700XT共有40组计算单元,每组128个流处理器,共计2560个,运行频率在1605~1905MHz(50周年纪念款频率更高,达到了1680~1980MHz),5700稍少一些,36组计算单元,2304个流处理器,运行频率在1465~1725MHz,以上三款显卡都搭配了8GB GDDR6显存,显存频率等效14000MHz,256bit显存位宽,448GB/s显存带宽,另外三款显卡的功耗分别为5700XT 225W、5700 185W、纪念版235W,产品定位是2K游戏。
Radeon 5700系列最大的变化是采用了全新的“RDNA”架构,搭配AMD显卡首次使用的GDDR6显存,以及7nm工艺,目标是2000-3000元的中端市场。关于RDNA架构,具体的细节就不多赘述了,简单的说就是AMD显卡架构的回归初心之作,从原本GCN架构的兼顾游戏与计算中拆分,指令集上兼容原来的GCN同时又专注于游戏性能和体验的提升,内部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相比Vega10的单位游戏性能提升很多,基本上可以和NVIDIA的Turing架构的游戏效率相媲美,虽然没有光追,不过也有自家的全新Radeon视频引擎和Radeon Image Sharpening、Radeon Anti-Lag这样的新技术加入:Radeon视频引擎可以使5700单根DP1.4线即可支持4K HDR 144Hz 4:4:4RGB采样;Radeon ImageSharpening可以使显卡在4K分辨率下获得更好的性能;RadeonAnti-Lag则可以使游戏的输入输出延迟更小。emmmm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性能是第一位的!在发布之时5700系列就直指对手的中端产品RTX2070和2060,宣称5700XT性能和2070性能相近,5700则优于2060,当然后面老黄精准的刀法又出了2070Super和2060Super,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我们还是先看看和预设的对手2070、2060对决情况吧~
外观展示
虽然一开始大家都吐槽5700XT那个凹陷是苏妈手捏的,但是实卡还是相当有质感的,那个凹陷也挺有设计感的....当然一开始没有曝光的5700公版实际上也很漂亮,不过没有背板和灯光差评!
四张卡的长度都是标准的10.5英寸26.7厘米,R7稍高于PCIE挡板,其余的都是标准高度,双槽厚度。
另外, OTES涡轮赛高,直吹水冷都是异端!这次5700系列的散热意外的相当给力,毕竟是用Vega64 300W级别的散热去压200W的Navi10 7nm核心。
不多说了,看图吧,我觉得还是Vega64银风最好看,R7三风扇最丑...
虽然5700的整卡功耗只有180W,依然还是给了6+8pin,估计是不想重复RX480的事端吧,哎,供电刚刚好了有人说从主板偷电,给余量多了说功耗高,真委屈.......
接口全部都是3DP+1HDMI,不过5700系列的DP是支持DSC压缩技术的,可以用一根DP1.4线实现4K HDR高刷新率全色域输出。
背板上Vega64最好看,5700XT次之,5700没背板差评!
5700的设计风格和Vega64银风很像,不过质感上还是差了一头,虽然外壳也是纯金属的,为啥AMD能把金属做出塑料质感,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拆解图...都有保修帖,来个官图过过瘾吧,可以看到散热器用料非常给力,大面积均热板+大尺寸铝鳍片,后面的测试中表现非常好:
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1:
CPU:AMD Ryzen 9 3900X
散热器:利民Frozen EYE 240 一体水
主板:华硕ROG Crosshair VIII Hero bios 7509
内存:芝奇GSkill Trident Royal皇家戟8G X4 运行在3600C14
测试平台2:
CPU:Intel Core i9 9900KF OC 5G HT OFF Unlocked
主板:华硕ROG Maximus XI Gene
内存:芝奇GSkill Trident Royal皇家戟8G X2 运行于4266C19
散热器:华硕ROG 龙神240
统一使用的电源是ROG Thor雷神1200W
测试显卡:
AMD Radeon 5700XT 公版
AMD Radeon 5700公版
AMD Radeon VII公版
AMD Radeon Vega64 Limited 公版
NVIDIA GeForce RTX 2070 某*级非公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某丐版非公
首先是老牌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DX11部分Firestrike,除了R7这个论外之外,其他几张卡基本都在性能预期内,5700XT刚好压2070一点点(需要注意对比的2070是*级非公,性能要比5700XT同价位的丐版2070性能和温度表现好很多),5700超出2060很多,不过5700XT和5700的差距实在是有点小,苏妈这个刀工还是不行啊...
DX12测试Timespy部分,turing架构的Timespy跑分高到出奇,比其实际游戏性能要高很多,比如2070竟然有9500分,都快追上1080TI了,太扯了太扯了...反过来Radeon VII低的出奇,只有8806,离1080TI甚远,真有意思...
游戏性能上,时间有限我就找了几个自带benchmark的游戏来跑,RDNA不知道是优化不到位还是真的架构变了,传统A卡强项奇异小队和2070一个水平,距离R7差距不小,倒是在传统的A卡弱项刺客信条里面进步明显几乎追上了R7......基本上5700XT和2070性能在伯仲之间,5700比2060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总体都比跑分差距要小,看来新架构的优化还需要慢慢战未来
功耗和温度方面,由于两张N卡都是非公,温度不好直接比较,先说说功耗吧,官方标称5700XT是225W,5700是180W,基本表现和标称的差不多,两张N卡由于是非公版,频率都比基准高一些,因此功耗也略高,5700功耗表现相当不错,终于有了7nm的感觉,倒是5700XT能耗比一般,看来频率已经过了最优点。
温度方面,我只想说四个字:极为优秀!前面已经说了,5700系列都是用300W档次的散热器压200W,自然游刃有余,跑完整个3dmark测试最高温度也不过70来度,跑半小时左右游戏大概80度,简直是AMD史上表现最好的OTES散热器了,噪音自然也比以前优秀很多,只有2000转左右,可以和不少开放式三风扇散热器相媲美了,比R7和Vega自然是强很多了:
至于PCIE4.0的效果,其实对于这个档次的显卡来说,只有在Timespy测试这样的纯理论+重负载下才能看出一点点的差别,提升很有限...不过3900X的游戏性能提升明显,搭配5700XT下和99K+Z390的性能已经几乎没有差别了:
总结
作为新架构的首款产品,Radeon5700系列的亮相可以称得上是“及格”,但是不够惊艳。在RDNA全新架构+7nm工艺+GDDR6的三重加持下,总体性能却只能和对手12nm的老三核心TU106堪堪打平,能耗比上也没有太过突出之处,没有当年HD4870一夜腰斩对面旗舰的勇气和实力,只能说是一款中规中矩的产品。然而这样一款产品放在往年,上面还有大哥的情况下还能给对手足够的压力,现在的话就非常吃力了:就在5700正式发售的前几天,老黄放出了Super系列显卡,把老二核心TU104交回给了2070系列,同时把2060Super的核心规格提升,显存提升到了8G,夺回了对RX5700系列的性能优势,使得5700系列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但是!就在正式发布前2天,AMD突然宣布5700全系列下调售价,5700XT调整到3099元,5700调整到2699元,纪念版也调整到3699元,降价幅度不小,瞬间变得“真香”起来,毕竟现在2070Super、2060Super刚刚发布,价格还在高位,而5700XT调整到3099元之后,不仅性能比2070强,价格也比2070低,甚至比刚发布的2060Super还低,直指NVIDIA的软肋;而5700则横扫2000元档次,淘宝开车价格已经低至2400元左右,后续非公版出来之后可能会更低,这个价位刚好是NV的空档,接近2070/2060S性能的5700在这个价位没有对手,性价比相当高。不论这个调价行为是早有预谋还是被迫应对,AMD这一手都相当漂亮,也进一步奠定了Radeon 5700系列中端性价比之王的身份。
从5700上面,我们能看到RDNA架构带来的改变,与对手在架构效率上的劣势大幅度缩小,产品的整体完成度及使用舒适度也有了明显提升,如今ZEN2架构在CPU上已经实现了逆袭,那么RDNA带领Radeon重回巅峰,还需要多久?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New桑
校验提示文案
小邪子
校验提示文案
RKYoung
校验提示文案
SoR2
校验提示文案
____Loewe
校验提示文案
shen_ye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291554907
校验提示文案
asd1508
校验提示文案
harvey76
校验提示文案
大福机
校验提示文案
少侠眼神不错
校验提示文案
巨多
校验提示文案
田就是力量
校验提示文案
fangok805
校验提示文案
平行三角形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012600581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929529640
校验提示文案
侯把拔
校验提示文案
Leasue
校验提示文案
三证合一的贝塔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929529640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1012600581
校验提示文案
深蓝色毒针
校验提示文案
snard
校验提示文案
平行三角形
校验提示文案
飞帆飞帆
校验提示文案
LLLLL_TC
校验提示文案
fangok805
校验提示文案
田就是力量
校验提示文案
巨多
校验提示文案
少侠眼神不错
校验提示文案
大福机
校验提示文案
harvey76
校验提示文案
asd1508
校验提示文案
农企不倒闭
校验提示文案
mingxingjian
校验提示文案
New桑
校验提示文案
侯把拔
校验提示文案
小邪子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2291554907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