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国产的固态硬盘靠谱吗?选购攻略+测试软件+整理工具+WTG制作。建议收藏,这篇全有
创作立场声明:个人原创,连续熬夜完成,全文3880字+45图,
包含选购攻略+测试软件+整理工具+WTG制作等等,
建议收藏。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小奶狗又回来了~
·
前面的话
回想两年前,楼主刚升级闪迪X600固态硬盘时,笔记本的容量突然从512G变成1T,当时心里那个爽呀,再也不用担心容量不够了。
可是,楼主发现最近固态硬盘的行情真不错,楼主也心痒了,突然觉着目前这款SATA 3通道的闪迪X600一点都不香了。
于是,楼主在研究目前主流的各种固态硬盘后,趁着各种优惠活动的东风,入手了一款国产的固态硬盘____光威 弈Pro M.2 NVMe SSD 512G。
这款固态硬盘完成了100%的国产率,包括储存颗粒(长江存储)、主控(北京忆芯)、缓存(合肥长鑫)等等,当然作为最重要的方案整合制造商,深圳嘉合劲威也是功不可没。
于是楼主也决定借花献佛,趁着这次升级改造的机会,把固态硬盘的知识科普、如何选购以及使用技巧等,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给大家。
那么废话不多说,先放本文的目录:
一、储存颗粒是什么?
二、主控起到什么作用?
三、缓存重要吗?
四、固态硬盘有哪些分类?
五、如何发挥固态硬盘的最大性能?
六、固态硬盘怎么日常维护?
七、闲置的固态硬盘怎么办?
·
一、储存颗粒是什么?
储存颗粒就是固态硬盘用来储存数据的主体,目前储存颗粒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即:
SLC颗粒,英文全称Single-Level Cell,即单层单元。
MLC颗粒,英文全称Multi-Level Cell,即多层单元。
TLC颗粒,英文全称Triple-Level Cell,即三层单元。
QLC颗粒,英文全称Quad-Level Cell,即四层单元。
这四种储存颗粒因为储存单元的结构不同,每个单元可存储的数据也相应不同,即:
SLC颗粒,每个存储单元可存1bit数据,电压有2种变化。
MLC颗粒,每个存储单元可存2bit数据,电压有4种变化。
TLC颗粒,每个存储单元可存3bit数据,电压有8种变化。
QLC颗粒,每个存储单元可存3bit数据,,电压有16种变化。
正是因为这些储存颗粒储存单元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读写速度的不同,这里楼主拿车道做个比喻,这样解释起来更直观,即:
SLC颗粒,2车道。优点寿命长、速度稳定、不易出错;缺点速度慢、容量小、成本高。
MLC颗粒,4车道。优缺点相对SLC颗粒都有一定程度的优化改进。
TLC颗粒,8车道。从TLC开始结构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了,同时对缓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QLC颗粒,16车道。容量继续增大,但性能寿命相应减少,需要较强的配套芯片。
楼主入手的这款光威 弈Pro的储存颗粒为TLC。
来自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100%国产率,这也是国内首颗国产的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256 Gb TLC 3D NAND闪存,地地道道的中国芯。
·
二、主控起到什么作用?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主控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楼主在此再打2个比喻吧,目前还是为了大家方便理解哈~
如果说储存颗粒是超市里的货架、信息是摆放在货架上的货物,那么主控的角色就是仓库管理员了。
楼主手上这款光威 弈Pro的主控,则是来自北京忆芯。
这颗STAR1000P主控的读取速度3.5GB/s,写入速度3GB/s,随机读取350K IOPS,随机写入300K IOPS。采用台积电28nm工艺生产的它在PCIe主控中算是拔尖水平,也拿下了建兴、三星等海外大单,完成了100%国产。
·
三、缓存重要吗?
固态硬盘的缓存到底重不重要呢?楼主继续刚才的比喻。
储存颗粒是超市里的货架、信息是摆放在货架上的货物,主控是仓库管理员。那么缓存就是送货员。
因为NVMe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几乎都在2000~3000MB/s,高速下的数据交换量就大,这时候缓存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这款光威 弈Pro的缓存同样来自完全国产的合肥长鑫存储。
·
四、固态硬盘有哪些分类?
固态硬盘的分类一般根据接口类型进行分类,目前最常见的三类固态硬盘如下:
SATA固态硬盘,采用SATA型接口
M.2固态硬盘,采用B&M型接口或M型接口。
PCI-E固态硬盘,采用PCI-E型接口
通常来说,接口的类型决定了读写的速度,这三种接口的读写速度基本如下:
SATA固态硬盘,这种老式接口走的是SATA总线,读写速度最多不超过500MB/S。
M.2的B&M型接口固态硬盘,这种M.2的接口主要出现在老机型里,基本走的还是SATA总线,所以速度最多同样不超过500MB/S。
M.2的BM型接口固态硬盘,最近几年新出的都是这种接口,走的是PCI-E ×4总线,所以速度在1500MB/S左右。不过如果支持了NVMe协议,那么速度可以达到3000MB/S左右。
PCI-E固态硬盘,这种插槽一般见于台式机或显卡,用的同样是PCI-E ×4总线。
说到这,再来说说楼主手里这款光威 弈Pro,它是M.2固态硬盘的M型接口。
支持PCIe3.0×4总线,最关键的是支持NVMe1.3协议。楼主用CrystalDiskMark的6.0.2版本进行速度测试,读取速度达到了3500MB/S,写入速度达到了2300MB/S,这种成绩绝对算得上优等生。
那么这样的读写速度算什么水平呢?楼主对比一下吧~
1、首先让我们看看固态硬盘界的标杆____三星970 EVO Plus。
可以发现三星970 EVO Plus的读取速度为3500MB/S,写入速度为3200MB/S。
2、接下来楼主再来看看装机量最大____西部数据 WD BLACK SN750。
WD BLACK SN750的读取速度为3300MB/S,写入速度为2600MB/S。
3、最后再来看看我们的国货之光,也是100%纯国产的光威 弈Pro。
它的读写是3500/2300,跟上面两款老大哥的旗舰产品相比,几乎处于同一段位。
对比小结如下图:
所以,选购固态硬盘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自己笔记本或电脑的接口类型,因为三种接口类型互相都不兼容通用。
·
五、如何发挥固态硬盘的最大性能?
要实现固态硬盘的最大性能,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数据的4K对齐。
那么如何实现4K对齐呢?具体的方式是在首次装载SSD后,先格式化后再加载固态硬盘。
另外,由于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的原理不同,所以固态硬盘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碎片,磁盘碎片整理功能就完全没必要了。而且碎片整理还会消耗数据的覆盖次数,所以一定要把固态硬盘盘符的碎片整理关闭。
另外,如果不需要还原系统的话,也可以将系统盘关闭还原功能。这样也可以减少固态硬盘的频繁擦写,有助于提高固态硬盘的寿命。
·
六、固态硬盘怎么日常维护?
关于固态硬盘的日常维护,楼主在此推荐给大家一款软件,名字叫SSD Fresh。
这款软件是专为SSD固态硬盘设计的一款专业性极强的优化工具,该软件的主要功能有:预览SSD的状态、动态分析、性能优化等功能,同时在对ssd的性能优化支持用户自定义设置索引功能、装置最佳化、时间戳记、休眠、索引碎片整理、AHCI设定等。
因为这个软件的功能实在太多了,楼主就不一一讲解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点击直达:SSD Fresh 官方下载传送门
·
七、闲置的固态硬盘怎么办?
楼主升级完光威 弈Pro后,原来的闪迪 X600就闲置下来了。
那么除了甩闲鱼外,还有什么再利用的方法呢?楼主给出的答案:移动硬盘盒+移动硬盘=移动固态硬盘。
这是楼主此次购买的移动硬盘盒,最高速度为10Gbps,也就是最大支持1000MB/S的读写速度。
另外这款硬盘盒也挺不错的,虽然外观没有透明的那般酷炫,但超强的散热却可以使固态硬盘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工作状态。
完全傻瓜式的安装也是比较简单的,首先打开硬盘盒扣板。
然后插入对应的槽位即可即可。
另外,硬盘盒背面有大面积的散热片,也可以有效降低固态硬盘的表面温度,提高使用稳定性。
安装好之后的样子是这样的,全透明的外观还是有点特别的。
当然除了做移动固态硬盘外,做个WTG也是美滋滋的,这里楼主分享一下制作WTG的简易教程。
1、MDSN我告诉你 官方原版镜像下载传送门(点击直达)
2、WTG官方安装工具
Windows下找到 Windows To Go,或直接在 Contana 小娜里搜索“Windows to go”,然后打开根据引导一步步完成。
·
最后的话
其实,当楼主刚拿到这款光威 弈Pro时,内心是忐忑的。毕竟固有心态的有色眼镜还是会担心这款100%纯国产的固态硬盘性能如何。
但当楼主对它完成了全面测试后,心情开始变得激动起来。除了3500MB/S的读取速度、2300MB/S的写入速度和高达5000分的ASSSD总分外,最让楼主印象深刻的就是光威 弈Pro的100%纯正国产血统了:
国产储存颗粒:紫光集团长江存储,Xtacking®架构64层256 Gb TLC 3D NAND闪存。
国产主控芯片:北京忆芯,STAR1000P台积电28nm工艺,读取速度3.5GB/s&写入速度3GB/s。
国产处理器:上海中芯国际,新思Design Ware ARC HS38多核架构,支持PCIe 3.0 x 4通道和NVMe 1.3规范。
国产制造商:深圳嘉合劲威,自有全自动化高速SMT生产线和八千平方米的生产研发基地。
这款100%纯国产的光威弈Pro固态硬盘,让中国芯不用再被国外芯片卡脖子了,我们也不用忍受三天两头大火变相涨价的无可奈何了。
说到这儿,楼主真心下一个崛起的芯片行业是手机的SOC处理芯片,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在丛林法则中得到真正的尊重。
Very very very感谢大家能耐心看到这儿哦,觉得文章还不错的奶粉们记得一键三连,这次一定、这次一定、这次一定,因为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另外评论区可作为问答区,我将以知识免费的方式为大家解惑解疑,我们下次再见,关注我不迷路,么么哒~

硬盘处于安全冻结 无法SE怎么办? 网上说是要bios 关闭 没找到关闭的位置
最近这介绍款SSD的文章特别多,大概率营销起动了
国产固态做的越来越好了
写的很好!
还是信赖东芝
写的很好!
感谢你的用心分享,其实SLC常被用于TLC的缓存也是因为SLC速度更快更稳定。关于电容,说实话,楼主都没有怎么关注过。
你说得很对,是这样的, 这里有点笔误。不过目前来说,TLC是主流颗粒
哦对了,除了成本slc mlc相对tlc和qlc单位面积容量也是劣势
点赞收藏回复三连,不过slc和mlc相对tlc和qlc缺点除了成本高,没别的缺点,都是碾压的优势。现在tlc主流,qlc入行,根本原因是成本,而且消费级绝大部分人写入量没那么大,然后技术进步,64层之后96/128层堆叠,让寿命可以满足厂家承诺的3/5年加写入量保固。有淘
淘到slc的企业盘的小伙伴们,那个盘理论上真的可以用一辈子。现在qlc缓外速度,还有写入量,真的还差点。如果slc搞128层堆叠,不知道会多吓人。另外,ssd还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东西,断电保护机制,企业级ssd上密布的氧化铌电容和聚合钽电容,而消费级上的电容,没仔细看图找过,但参数上都是没这项的。因为大家买ssd关注的无非品牌容量价格速度,至于缓存大小类型速度,缓外读写速度,slc模拟缓存大小,主控这些都没多少人关心,更何况电容这种东西。
抛开主控的影响,SLC颗粒的缺点可不包括速度慢,正相反,它的速度是最快的,因为它只有两个状态,不是0就是1,所以电压识别宽容度是最大的。所以速度也是最快,可靠性和寿命也是最长的,只可惜单位容量成本实在没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