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跑跑,23岁,伪咖啡爱好者。之所以是伪,是因为虽然每天都要喝一杯咖啡不然一天没精神,但是实在对咖啡的品质没什么要求,常年雀巢大瓶黑速溶…去年准备考试一段时间里因为每天靠这个吊精神曾经抢过姐姐的美式咖啡机,之后买过一套耻于见人的手冲装备,家里翻出过爸妈喝茶用的法压壶,买过一个比乐蒂的摩卡壶,从此告别雀巢速溶黑咖啡步入崭新时代…
咖啡对于我是鸦片一样的刚需……不喝不行,但是不管村东王二麻子的小烟炕还是省城醉春楼的福寿膏对我来说没啥特别区别,重要的是觉得是有趣的事,可以有东西玩 这次晒单的是胶囊咖啡机是雀巢的Dolce Gusto系列中的基础款,英文名记了好几次都记不住,也不知道怎么翻译成多趣酷思的…Dolce Gusto是雀巢委托德龙生产的胶囊咖啡机的两个产品线之一,所以质量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型号方面是EDG466,昵称GENIO(意思是“天才”,读音是杰尼奥莫名其妙让我想起了杰尼龟……)。
我是从闲鱼买的全新未开封,价格是450元凭序列号可以保修然后送24+6颗胶囊(六颗随机器带着,二十四颗需要自己去微信公众号注册申请),因为前段时间交行周周刷活动好多人都得到这个咖啡机然后挂闲鱼所以说现在价格还算可以,据说周周刷活动刚结束的时候因为人们纷纷出手供多求少行情曾经低到三百多元,以后价格应该会涨起来吧,所以有需要的现在去闲鱼还能淘到不错的未开封,400到450都算好价…
老规矩先放总体评价——不用磨豆子不用刷机器一分钟做一杯还不错的咖啡实在是懒人的福音的福音,但是味道真的没有网上看到的那么惊艳,好喝,但是没好喝到什么程度。Nespresso的胶囊不去评价,Dolce Gusto的胶囊有那么几款是真的很糊弄人哎。。。价格方面:正常4.5一颗,深水宝最便宜是3.1一颗,组合套装购买起来也是三元多一颗。健康方面:Dolce Gusto既然只用咖啡的机器就能做出奶泡那么毋庸置疑的在咖啡胶囊里一定会有可以增加发泡的添加剂存在(例如奶盖茶里面的奶盖粉)添加剂不一定有害,但是我的理解是很少会有益,所以诸位自行考虑就好…
雀巢是胶囊咖啡机届的大Boss比汪半壁还半壁,目前来说一共有两条产品线,分别是Nespresso和Dolce Gusto,如果并不是需要很严谨的理解的话,可以把Nespresso看做正式版把Dolce Gusto看做普及版。其中:
Nespresso主要是做单品咖啡,也就是说只管帮你做咖啡奶泡什么的自己搞定~当然贵一点的机型自带奶泡机。胶囊是铝制的体积偏小口味更多,胶囊价格四五块,机器和胶囊都贵一点不过都是咖啡粉没有速溶在里面。因为最初推广的就是这个产品线,专利过期早因而市场上能兼容用到这系列咖啡机的其他品牌胶囊超级多~可供选择的各种味道也多多。
Dolce Gusto则是奶茶、巧克力什么的都能做一做,奶泡部分解决方案是再放一个胶囊负责。胶囊以塑料为主吧,价格三四块一个机器也稍微便宜,大部分是咖啡粉只是几款咖啡里面是速溶成分。目前我知道的能兼容Dolce Gusto机器的胶囊只是GIMOKA牌其他的就没搜到了~
(图为Dolce Gusto随机赠送的胶囊,以中间棕色的巧克力牛奶为例,两个胶囊分别是巧克力速溶粉和奶粉,跟咖啡简直没有什么关系……)
至于Dolce Gusto与Nespresse味道有没有区别:两条产品线大部分机器压力都是15bar,生产都是雀巢委托德龙制造的,所以理论上两个系列的各个型号味道应该是没差的,不过毕竟Dolce Gusto的胶囊便宜一些,咖啡粉质量会不会有差别也就不得而知了。对于两个系列胶囊咖啡机味道的区别网上各种说法都有,亲自尝过并且言之凿凿说味道有区别没区别的人都有不少不少。。。
所以如果不是跟我一样只喜欢意式美式的话,选Dolce Gusto应该是一般不烧想尝试胶囊咖啡机的孩子们比较好的选择,只是买了Dolce Gusto之后看见人家Nespresso可供选择的胶囊特别多会格外心酸同时也会产生高端系列的咖啡胶囊一定会比手上的好喝这样的错觉,毕竟庄稼总是看着别人的高……
Dolce Gusto系列淘宝在售的有四款价格由高到低分别是DROP(扔?)、CRICOLO(太空舱)、MELODY(音符)、GENIO(朕是天才)、MINI ME(老子就是小),我挨个看了他们的天猫介绍,几款的参数都是15bar、1分钟速热、自动断电、七档位浓度……差别就是水箱大小和灯光和档位选择方式,除此之外一样一样滴。所以个人建议是买便宜的就好,交行周周刷送的这个就蛮不错嘛~毕竟比刚众筹完的小米生态链胶囊咖啡机还便宜一丢丢
(天哪我发现我只要开始写咖啡扯皮就会莫名其妙写出一大堆……)
开箱的时候没想到第一部分能扯皮这么一大堆于是拍了一大堆拿来凑篇幅真是有一丢丢的尴尬……
机器不大但是箱子却是楞大一坨~六角形还算别致,比那些四四方方的箱子们妖艳了好几个档次,箱子上写着咖啡机MADE IN 深圳,不过却没有一个中国字儿~印象里我晒过的大部分全是英文的箱子都是中国制造……
纸箱打开之后是两片硬纸盒包裹的机器和一盒六颗咖啡的试用装,防震方面做得确实极好的
配件方面:垃圾桶、水漏、还有一大堆一大堆说明书
这个盒子一开始不知道干什么用的装了半天没找到安装口……网上一搜才知道是垃圾桶,那咖啡机专门送个跟机器不能合体的垃圾桶也是歪果仁脑洞比较大,不过话说实际用起来这个垃圾桶绝对好用,因为做完咖啡要扔胶囊的时候,胶囊是热的不太敢碰并且还会漏水,咖啡残汁滴在哪里都不好擦~这个时候垃圾桶就有用啦~底下的曲面贴着机器正面,直接用托盘把用过的胶囊扔进去就好了~水低下去胶囊留下了,之后想用剩下的咖啡粉种花放冰箱处理起来也是很干净的……
不过没用……我都是直接扔我家的垃圾桶的
水漏托盘没什么好说中规中矩做工精细还有LOGO在上面,设计上值得夸奖的是托盘的高度可以调节,这样大小杯子都能合理接咖,不会溅出来。
说明书方面:
保修卡是盖章有效,然后交行周周刷戴的保修卡都盖着所以不用担心保修的问题,底下是毫无疑问但是纸质很好的感谢信……
使用手册足足三本……内容大同小异,分别是操作流程、产品介绍、还有一个操作流程
维修点联系方式、有害物质表、还有另外一张保修卡……
直接动图一张清楚明了……开箱部分放那么多图搞得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果然放图是最能拖篇幅的事情,一会儿工夫就比自己打字半天出的文儿多了。
结构异常简单:水箱加加热用的机身加上部水量控制装置再加前面探头~
正面是提手、背面是三角形的加水口,说实话加水并不是很方便,水箱容量是1100ml,出咖啡4、5杯就需要加一次水。好在一天也做不了几次咖啡,每天加水也并不是很麻烦的。
提出水箱之后在背面隐藏着一根小铁丝,万一被水垢堵住之后可以用来疏通
胶囊仓、水量指示灯、拨杆儿~
小企鹅头上七个灯,通过拨竿儿上下拨弄选水量,一格亮度是40ML水,基本上来说按着咖啡胶囊上边标记的刻度来设定最好,不过多放一二格口味也不会差。
咖啡槽是个小托盘,大小跟自家胶囊完美镶嵌,将托盘插进去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磁铁吸的感觉,因此来说手感还是不错的。因为有托盘的原因,做完咖啡之后可以直接抽出来倒掉用过的胶囊防止不小心被烫到,还是一个挺贴心的设计的。
最顶上是开关,没有按键感,随时随地按一下就开,按一下就关~呆毛拨竿负责全部操作,上下拨设定水量,左右拨设定冷热,红色热饮(大部分)蓝色凉的还没用过……
企鹅头的银白色“帽檐”是胶囊咖啡仓的开关,也是注水针的开关~一般是掀开放胶囊,按下注水针就会刺破胶囊~
托盘是可以上下三档次调整的,目的是当放小杯子的时候防止热水溅出来,做意式浓缩和奶胶囊的时候可以把托盘调高一点~
总体流程:开盖-放胶囊-关盖-拨竿上下选水量-拨竿左右选冷热-完成~~妥妥的一分钟的事儿
到手第一件事是清洗,然后空仓冲几杯热水完成简单的清理,再高端的咱们也做不到,就像去饭店用一次性餐具的时候用热水烫一烫一样,完全是个心理安慰~
值得注意的是……咖啡仓放胶囊之前记得看一下标记的水量,如果忘了再打开的时候就会发现胶囊已经刺破~扔的时候四出冒水儿(只有一个孔的话不会)
拨竿上下选好水量、拨竿往左就开始做咖啡啦
做完的咖啡胶囊裁纸刀打开之后就看着里面的咖啡粉,上层是类似真空包装袋的薄膜,最底下应该是锡箔滤纸最后从胶囊底部一个孔出咖啡~
第一张图片放的是意式浓缩胶囊,第二张图片放的是美式香浓胶囊……是不是两杯都很像雀巢2+1速溶咖啡,连上面的沫沫都一样,上面应该不是咖啡油脂吧,因为一会儿上面的白色就会消失然后露出底下的黑咖啡
两个胶囊做出的咖啡除了水量之外和浓度之外长得一模一样~深深地感觉自己被雀巢糊弄了,虽然没有特地单独拿出来尝过但是可以想象卡布奇诺的胶囊也是这个再加个奶粉泡,而且这个奶粉胶囊说不定还有什么特殊化学制品才能出来这一大堆雪白的泡沫…
味道方面意式咖啡和美式咖啡并没有感觉到惊艳稍微有点失望,但是着实还算是好喝,蛮香的,卡布奇诺和巧克力牛奶完全跟我的口味差一大截所以喝过试用装之后就没买~直接在深水宝买了两盒意式两盒美式(各种美式…)自己加点牛奶喝倒是不错~
说实话来讲我觉得多趣酷思几种胶囊有些太敷衍了……光拿铁咖啡三种甜度就算三种口味,牛奶巧克力不好喝到了一定程度还不如自己淘宝买热巧克力粉做的便宜跟好喝。
从价格来看:质量有保障的天猫旗舰店除了卡布奇诺(冷)80元、摩卡咖啡85元外一律都是70元16颗胶囊,买组合套装有优惠;如果选择京东购买的话是阶梯满减加京东各种优惠券;如果对品质没有特别大的要求的话,深水宝最便宜的是49元一盒包邮口味任选~大约3元多一点一颗
由于自己只在深水宝买了美式和意式自己加奶喝,所以各种口味没有很多的理解,只把缤纷大礼包的几样挨个的说一下就好了纯个人口味无科学依据仅供参考写了比没写强系列:
有冷热两种,冷卡布奇诺是唯一一种可以用上机器冷水那个按键的胶囊不过需要自备冰块,冷的价格贵好多,至少从咖啡胶囊跟奶胶囊的比例来看冷热的胶囊并不相同,冷卡布奇诺是一比一,热卡布奇诺是一比六简直快成纯拿铁了……
热卡布奇诺是1格咖啡+6格奶……第一次制作的时候检查了好几遍差点以为自己弄错了,奶泡极其丰富,丰富到甚至会误以为我只是冲泡了一杯牛奶而已,咖啡味道比较淡口味偏甜,不爱甜的我喝过试用装之后就没再动过再买的念头,倒是不喝咖啡的外甥闺女喜欢的不得了,试用装的三杯全是给她了
拿铁分了三种:拿铁 微甜 焦糖,三种口味胶囊中糖奶粉重量跟标记的甜度成正比,比如说正常拿铁6.5g咖啡+17.8g糖奶粉,但是焦糖口味和微甜口味的6g咖啡+15g糖奶粉……所以目测三种口味完全一样的东西
胶囊配比是牛奶胶囊5格+咖啡2格,明明拿铁这个词就是牛奶的意思,竟然还比卡布奇诺多了咖啡少了牛奶,说实话我在见识了卡布奇诺那么一大堆牛奶之后就算雀巢告诉我拿铁咖啡胶囊里全是奶粉我都不会惊讶的……虽然口味是有差别了,但是我深深怀疑雀巢是不是把拿铁跟卡布奇诺这两种咖啡的比例写对调了,明明咖啡牛奶一比三应该是卡布奇诺才对
味道方面奶泡咖啡牛奶层次分明,咖啡香味很大,涩味有一点点不知道是不是没充好的原因,正常拿铁口味不甜这一点让我很开心,比卡布奇诺好喝多了~
(图片是比美式浓黑多1g咖啡粉的浓烈,往上翻第四杯的是美式浓黑,喝起来没差……)
美式咖啡有三种胶囊,分别是美式浓黑跟美式醇香跟美式浓黑浓烈……从参数来看浓黑浓烈是9g,醇香是每颗胶囊8g,浓黑是每颗胶囊7g……看上去浓黑浓烈比较赚啊,然后营养表来看醇香161千焦,浓黑跟浓黑浓烈91千焦,多了75千焦应该是美式醇香加了添加剂或者烘焙方式有差,所以这一种口味的味道应该有差吧……
测试装中是美式浓黑,一个胶囊就能胜任的咖啡所以买了几盒屯着,4格水160ml说实话并不是很够喝(即使自称是大杯)…加五格水出来的味道也不错,再多就是清水了。新鲜做出的美式浓黑咖啡拥有丰富的泡沫应该不是咖啡油脂才对,泡沫会在六七分钟左右完全消散,咖啡杯壁就留着看上去挺脏的咖啡渍,所以尽快喝才是
两格80ML,就是星巴克喝的意式咖啡的杯子刚刚好,往上翻动态图展示的小杯就是啦。从参数来看是8g咖啡粉,意式浓缩巨苦我喜欢,适合一口闷的咖啡(稍微有点烫)~其实两格水放完之后再放出的水咖啡味仍然有,猜想的是放四格水之后默默就会变成美式吧……如果再搞怪一点,会不会“美式浓黑浓烈咖啡(9g)”的那个放两格水就变成意识浓缩浓缩了呢
意式咖啡中还有一个意式深度烘焙,推荐水量是一格也就是40ml不到,天猫旗舰店没给参数只是说咖啡豆深度烘焙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了
两个胶囊一半巧克力一半奶粉,两颗都是速溶粉,我私人觉得还不如自己冲的巧克力粉好喝好歹自己冲的还能浓一点点,五六十淘宝能买到一巨大瓶热巧克力热饮的冲剂味道还不错…干嘛七八块一杯买这个呢。
对于口味的评价就是:怪怪的甜味,不喜差评
售价贵一丢丢……旗舰店其他口味是70,摩卡是85。摩卡不是咖啡粉,旗舰店的营养表标记是两个胶囊白砂糖、可可粉、速溶咖啡一共29g
最后片末没有菜单完结撒花,不求打赏,只求评论区拉呱~想知道还有什么做咖啡的方法好玩,虚心受教
你连胶囊价格都没搞清楚
靠谱!感谢让我收起剁手的刀,老老实实继续用米家咖啡机
看完了,买了minime
pellini有多趣酷思的兼容胶囊,这家是100%阿拉比卡咖啡豆做的,推荐。我自己用nespresso胶囊,很喜欢pellini,雀巢自己的胶囊非速溶的都掺了罗布斯塔,何况多趣酷系统还有很多速溶粉填的胶囊。另外,美式咖啡本来就是意式加水
nes的机器压力是19bar,并且这东西出的咖啡不能叫“单品”
Drop好像是滴的意思
万能的淘宝,其实没那么多,只不过一种咖啡有高低咖啡因两种版本。keurig国内没有卖吧,美版的电压不对,买回来胶囊买了也麻烦,喜欢美式,就买多趣吧
多趣酷思咋能买到50种?老哥在哪买的?爱喝美式是不是选keurig比较好?
很有可能是心理上区别,口味这个东西是个“玄学”
我朋友对比过说有区别,我没用过就不知道了
小米和原版机器,感觉没任何差别,是799那款和雀巢基础款比
作者好专业,去闲鱼看了下,这款交行周周刷的咖啡机现在也卖到600多了,还是12.12守着天猫旗舰花888入吧。觉得外形好看,用用也蛮方便的。
楼主文风有趣,赏啦~
之所以觉得不好喝 是因为中国人从小就不喝这玩应 没几个人能喝惯不加奶糖的纯咖啡 道理和外国人不会觉得浓茶好喝一样~
胶囊冲泡过程中难免会有咖啡液溢出流到托架与机身导轨之间,干掉后就粘住了。确保每次冲泡完后用纸巾将溢出的咖啡擦干,再把托架放回机身即可避免。
能否分享下是哪个公众号?我的机器里面没有感谢信
完全不费劲。。。。
那你抽出来胶囊托费劲吗?
我那个就是放进去磁铁吸住。。
作者还在不??我也买了这个,发觉那个咖啡胶囊架几小时不用的话就特别难打开,每次费好大力气才能抽出来,担心是不是使用方法不对,生拉硬拽怕搞坏了。求指教!
请选择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