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比拖更干净:小狗T12 Plus Rinse擦地吸尘器体验报告
创作立场声明:商品来源:厂家送测
『洒扫庭除』的进化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这是《朱子治家格言》开篇的第一句话。一个干净的居家环境,不仅能够令人身心愉悦,而且还会有益于身体健康。
相传在四千年前的夏朝,有个叫做少康的人,偶然间看到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
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红烧鸡块怎么做好吃,相反的是他观察到,野鸡爬过的地方灰尘少了很多,他觉着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
于是便去抓了野鸡拔下毛,于是历史上第一根鸡毛掸子就这么诞生了。
直到千年之后,我们依旧可以见到鸡毛掸子这个东西的存在,只不过这时候它的功能也不仅局限于除尘清洁,有时候也能用来教育孩子或者老公。
但是鸡毛掸子太软,掉毛之外,还不太耐磨,于是人们又换成竹条,草条之类的东西,绑在一个更长的的棍子上,扫帚就这么诞生了。
但是这两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洁的过程中有扬尘的问题,还记得小学时候大扫除,总是乌烟瘴气。扫完地,桌上一层灰,掸掉桌上的灰,又落在了地上。要想完全清洁干净,那就得无限套娃。
但是另一个问题,家居的污渍可不只是灰尘,比如下雨后进屋的泥脚印,不小心撒的汤汁这类顽固污渍。
还是得上拖把。
轻松地打扫干净,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智能化电动清洁工具。
吸尘器,可以轻松地搞定颗粒类的灰尘,就算你是高端的戴森,在面对顽固污渍时就有点无能无力。
扫拖机器人,兼顾了扫和拖的需求,作为一个扫拖机器人的用户,这个『拖』的效果其实一般般,稍微顽固一点的污渍根本打扫不干净,其实也很好理解,一张打湿了的抹布,靠着机器人的自重去『拖』,想彻底干净实在是太困难了。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激光导航,还是视觉导航,毕竟是程序在跑,目标只是『扫过完事』,根本无法分辨是否打扫干净了。
洗地机,虽然面对顽固污渍可以通过反复清洁处理干净,但是和扫拖机器人一样,还有一个限制,就是他是一个地面清洁工具,无法清理地面之外的地方。
比如像我这样的情况,既要打扫地面,还要清理书柜和沙发,你总不能把扫地机器人抱上书柜清洁吧。
对我来说,一个好的清洁工具,需要实现以下三个功能:
1.擦得干净;
2.吸的干净;
3.全屋适用;
怎么实现『擦得干净呢』?
其实擦得干净的方法很简单:
1.使劲
2.多擦几遍
如果你观察过扫拖机器人的拖地的原理,就会发现他拖不干净的原因了,水箱浸湿抹布,轻轻的一拖而过。根本打扫不干净。对于比较顽固的,即使是多次设置手动区域清理,效果也不明显。
市面上难道就没有能满足我需求的产品吗?
有,答案就是小狗T12 Plus Rinse无线擦地吸尘器。
下面来说说这段时间来,我的实际使用体验吧。
这款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多了擦地的功能,小狗的吸拖刷头,一目了然,这就是一个高速旋转的擦头(为什么我想起了电动牙刷)。高速旋转正好能达到反复清洁的效果。
结构设计上,在擦头的前方是吸口。推动的过程中先把灰尘之类的吸干净,减少清洁布接触脏污。而且双外旋的结构,向前推动时,也更加省力。
这个清洁布,用料十分厚实,感觉能有一公分半厚。最重要的是,不掉毛,而且易于清洗,简单的揉两下就干净了。
撕开清洁布,你会发现转盘和喷水口是分开设计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快速打湿清洁布。
不像扫拖机器人,每次使用之前都得手动打湿抹布,而小狗的擦地吸尘器,每次使用前,只需要加水进行了。
水位有三挡调节,我平时使用的时候,先打到弱档出水擦干净地面,然后在关闭出水,干擦地面。
不过,对于我来说,我觉着这弱挡的水量都有够用,估计强档出水是用不上了。
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前端的LED灯会自动打开,无论是角落还是床底,灰尘无所遁形。这个功能特别实用,因为大多人都是『眼不见为净』,但是灰尘不会因为你看不见而不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功能会督促你认真打扫干净。
还是来看看实际的效果对比吧。
扫拖机器人,设置为区域清扫,结果它走过一遍后,就『扫拖模式结束,进入回充模式了』
就回去了,用了一分多钟,然后脚印还在,啊,这……
使用小狗擦地吸尘器,十多秒,就擦干净了
智能功能的加持
主机上是一个圆形的OLED显示屏。
不仅是能够显示电量,工作状态,还能显示尘杯漏装提示,地刷清洁提醒。什么时候该充电,什么时候该清洁,一目了然。
智能化的除尘系统,通过红外线分析气流中的微尘数量,从而自动的调节吸力,有多少灰,出多少力,值得一提的是,自动调节功能适用于全系列的刷头,不论是是电动吸拖刷头、双滚电动地刷、电动除螨刷亦或其它任何刷头。
这里不得不吐槽下戴森的智能吸尘器,虽然也有自动调节吸力的功能,但仅限定于高扭矩地毯吸头。
懒人之福:全场景应用的配件
打开包装,你会发现配件十分的丰富。
除了上文说的可以用来清洁地面吸拖擦头,说一下我最为常用的几个配件吧。
双滚电动地刷。
这也许是一个最为常用的刷头,用来完成吸尘器的『最为本职』的工作-吸尘。
大家如果了解吸尘器,就应该知道清洁地板和地毯时,应该更换不同的刷头。
打扫卫生其实和工作学习一样,只要投入进去,也会进入『心流』的状态,这时候如果要更换刷头,说不定就会打断这个心流,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地面材质,不用刚换刷头才是最好的。
双滚电动地刷,这里的双指的就是地毯刷和地板刷,两个刷头集成在一起,免除频繁更换。
不论是地板,地毯,还是榻榻米,都能搞定。
电动除螨刷,可以用来清洁沙发,或者床上的灰尘。
不知道大家平时都是怎么清理沙发呢,在使用吸尘器前,我基本上都是随随便便用小扫帚扫一扫,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干净了,但是各种缝隙角落就成了藏污纳垢之所了。这时候可以使用扁吸嘴刷头进行缝隙的清理,做到无死角。
同样的,在黑暗的角落,或者衣柜内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照明灯也会自动亮起。
其实我还经常拿吸尘器来清洁书架,内陆城市,没几天书柜上就落了一层灰,用吸尘器来清理还是比较方便的。
应该把所有的书都拿下来,这样会清理的更加干净,但是实在懒得弄。
最后不得不说一下这个充电收纳座,实在是太好用了。可以装下所有的配件,这下就不用担心配件『放丢了』又或者占用其他地方的问题了,也不用像戴森一样必须在墙上打孔了。
快速清洁
评价一款吸尘器最为重要的指标,就是吸力。
小狗T12 Plus Rinse擦地吸尘器搭载了小狗最新一代无刷电机M55,实现了整机吸入功率185AW。
其实我对AW这个单位并不太了解,于是只好搜索了一下,国内手持无线吸尘器市场中,最高的吸入功率正好是185AW,比如售价高达5000的戴森V11。
也就不在地面上撒纸屑,黄豆,面粉这样的测试了。
p.s 顺便扯一句,看过一些评测吸尘器的,不管吸力多少,凡是撒这些东西,好像没有吸不干净的。
那么如何直观的感受吸力的大小呢,这是一本500页的精装《物种起源》,很轻易的就提起来了。
这里是为了说明吸力大小这么做,平时强烈不建议大家这么玩,我也只试过一次。
仅就吸力而言,妥妥的算是第一梯队了。
清洁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机器的清洁能力,另一部分就是清洁机器。
不论是吸尘器还是扫地机器人,取下尘盒的体验,都有点一言难尽,要么是不小心就撒一手,要么是撒了垃圾桶周围一圈,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而小狗T12 Plus Rinse擦地吸尘器,采用了磁吸式的尘杯,向上一提就拿下来了。
而且这个尘杯还有过滤组件都可以进行水洗,更方便清洁。
向『中途充电』说不
节能模式下最高70分钟的续航,其实日常使用中,你也不会一个多小时都在用吸尘器。
我平常都是使用自动模式,自动调节吸力,一百平左右,大概十多分钟就搞定了,用完就放到收纳充电盒里边,几乎没有出现过打扫到一半,需要充电的情况。
哦,如果你说,我家五百多平呢,那,你也不用考虑什么吸尘器了,毕竟都是保姆的活~
总结
虽然这个行业,戴森依旧还是霸主,但是不难发现,也有很多国货正在奋起直追。
比如小狗,这款T12 Plus Rinse擦地吸尘器不仅从参数上追平,而且真正的从用户的需求出发——
用户需要的并不是一台仅仅性能参数强的吸尘器,而是一个可以轻松完成清洁任务的工具。
再来说用户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售后服务。
当你打开包装时,你就会发现有一个写着『小狗中央维修』的卡片。
上边的内容,几乎是这么多年,我见过最为厚道的条款。
尤其是这句:『一切解释权归用户所有』,当真,都有点感动。
对用户的让利,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小狗对自己产品的信心。
以上。

终于有吸尘器厂商重视擦地这份工作了
哇喔,看了您的这篇文章感觉真心不错,国产品牌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