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了怎么办?抗灾防疫我们一直在路上!5·12汶川地震十三周年 缅怀逝者 敬重重生
今早一睁眼,各大平台的热搜都爆了——5·12汶川地震13周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西南方(地理坐标为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地震最大烈度11度,地震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全国25个省(区、市)有明显震感。四川全省有20个市(州)不同程度受灾,重灾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千米,涉及6个市(州),其中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都江堰、青川等县(市、区)受灾最为严重。
十三年过去了,汶川地震已经过去13年,新冠疫情还正在进行。我们好像一直奔跑在抗灾防疫的路上。其实每年的多个地区,都会有许多次的轻微地震,只因为震级十分小,大多数人是感知不到的。
那么,如果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撤离,才是应急避震的正确办法。这是因为,震前留给预警的时间往往很短或者根本没有能预警,地震发生时,门窗会变形导致人无法顺利行动,想要从室内跑出去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是在高楼里,大地震时能跑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正所谓,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遇到地震发生,第一反应,记住,不要跑,而是躲!
2.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方或旁边,越是空间小、越是有支撑的地方越好。如果是身处室外,一定要远离建筑物。
3.身体趴下,重心降到最低,但不要压住自己的口鼻;蹲下或坐下时卷曲身体并且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固定住自己的位置,以防在震动中偏移出保护物而受伤。
4.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和颈部,如果手边有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可以顶在头上保护自己的头颈。闭眼并用手臂挡住眼部,以防异物飞溅伤害眼睛。如果是躲在厕所,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有害气体泄漏的危险。
5.如果不幸被埋住,不要因为害怕黑暗就点明火,因为周边很可能有易燃易爆的气体充斥。
想要get更多更全面的抗灾防疫小知识到这里来:
缅怀逝者,敬重生命。你们身边有哪些感人的抗灾防疫故事和实用的小知识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