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款“回炉重造”的旗舰耳机:铄耳Cadenza 12
对任何一个行业而言,对已经上市的产品进行“回炉重造”都是需要勇气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万一取舍不慎,不仅改版后的产品会被市场否定,之前产品获得的好口碑也会随之损失殆尽。而当这款产品还是一款旗舰产品时,所背负的压力那就会更大。但有时挑战是不得不应对的,就比如说铄耳的旗舰级入耳式耳机Cadenza 12。由于供应链问题,原本的单元无法供应,铄耳不得不采取了“回炉重造”这一颇有勇气的抉择。也恰好旧版Cadenza 12我们并没有为大家介绍过,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款历经重造的旗舰级产品。
作为旗舰产品,如何在开箱环节就赋予消费者情绪价值,是每一个厂家都必须研究的课题。Cadenza 12的开箱体验就堪称豪华,沉甸甸的包装盒内各种配件整齐摆放,卡通狗金属立牌和品牌介绍卡片也都体现出铄耳对待这款旗舰产品的诚意和用心。但如果只是对包装外观进行装饰,那么短暂的视觉刺激后还是不免陷入意境浅薄的窠臼,因此增加实用性不失为更高明的手段。于是铄耳就在常规的配件之外附赠了一套DIY收纳隔断,这使得Cadenza 12的包装盒可以改造变化,成为收纳器材的工具。个人尝试了一下,改造后的这个“收纳盒”,足可以塞入包括播放器、耳机、解码耳放小尾巴在内的所有器材,就实用性而言可谓拉满。
虽说是改版,但新版的Cadenza 12在外观上并没什么变化,而是继续沿用了钛合金腔体以及五轴CNC工艺。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导致改版的原因是因为意外,尽可能减小影响才是明智选择。况且改版前的Cadenza 12,工艺和造型的完成度都已经很高,没什么修改的必要。特别是利用五轴CNC工艺打造出的钛合金壳体,不仅亲肤表现相当出色,精度和光滑程度也相当优质。铄耳称这种工艺为“珠宝级”工艺,并非虚语。唯一需要注意的,大概就是光滑如明镜的表面容易因为摩擦而受到损伤,所以在保养方面还是需要格外注意。
对于多单元耳机,初烧关注单元数,有经验的玩家则关注衔接和分频。原因无他,这是关系到声音的真正重点。须知,将单元单纯的堆砌在一起并非难事,但要使之衔接顺滑,分频点前后声音无差异则很考验技术。真正优秀的多单元耳机必须根据架构与单元特点做方案,没有捷径可走。因此能做到密度衔接自然,各频段各司其职已经是不小的难度。可Cadenza 12的工作还要再进一步,它要尽可能还原改版前的声音,故而需要照顾新加入的单元,并针对新单元的特点重新调整物理导管与电子分频,其难度与重新设计一款产品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相当于重建声音体系。但铄耳没有退缩,在费心费力的打磨之后,铄耳不仅重现了与前作相同的单边12单元豪华配置,重新组合出了1动圈11动铁(7颗声扬动铁4娄式动铁)的架构。还做到了单元虽变但风格不变,保持了改版前那种醇厚温暖自然,且硬素质在线的表现。
一个耳机的声音形体是否足够丰满,与低频的表现密不可分。而单纯堆砌量感,虽然能在入耳的瞬间给予听感饱满错觉,但仔细聆听便可发现这饱满背后的浅薄。铄耳对这点可谓熟稔于心,而熟悉铄耳的朋友大概应该都对它们之前的一款产品“独奏者”不陌生,那款产品使用了一颗液态硅胶振膜单元,低频弹跳力十足,动态水准和瞬态表现很出彩。而在Cadenza 12身上,铄耳也使用了这种风格独特的振膜单元。它的加入,令Cadenza 12继承了“独奏者”那种回弹速度迅捷,且弹跳力十足的的低频质感。
不过作为旗舰,它的表现当然不能止步于此。从能量分配的角度来看,它的整体框架是比较偏向于中低频的,低频量感会显得稍多一点,较为丰腴。但得益于十足的弹跳力以及较深厚的下潜深度,听感可谓爽而不轰,颇为饱满,而且丝毫不显土气。不仅如此,Cadenza 12在兼具力量感和氛围感的同时,低频的细节揭示力也颇为优秀。尤其是演绎那些鼓点较为密集,注重氛围感的音乐时。它不仅可以凭借出色的质感,展现出强而有力且一沾即走的的节奏感,更能凭借出色的素质,将各类低频细节梳理的清楚明白,层次分明。尤其是那些不易察觉的低频弱音泛音,很多器材能够将之解析出来就已经颇为不易,能辨识出它们之间或轻或重差别的更是少见。但在使用Cadenza 12聆听时,这些细节仿佛有了各自的性格,能展现出“大同小异”的一面。比如说鼓皮从敲击形变到极限的过程似乎都有了记录,泛音消散的时间长短也有了细微但可辨的区别,就连弱音细节都似乎有了或深沉或浅薄的色泽感受。可以说,这样的处理使得低频表现脱离了简单粗暴的瞬时刺激,各类细节之间的异同因此而表现的更加深刻,审美格调因此得到了提升。
这样的低频调校自然是偏向流行人声的,而且得益于精细的分频与调校,Cadenza 12的中频虽然由动铁负责,但音色毫无“铁味”,味道始终温润细腻,厚度和密度也都是同价位优秀水准,听感相当怡人,再加上略作放大的口型,还有处理得当的位置把控,都使得Cadenza 12的人声表现力优秀但丝毫不显得油腻。可以说使用它欣赏流行歌曲是很享受的,醇厚耐听,不自觉就能听很久。
不过侧重听感的调校绝不意味着Cadenza 12的解析力弱,相反它的解析力放在万元档旗舰中也属优秀水准,只是铄耳选择了更内敛的方式去表达“信息量”这个词汇。因此当你使用它去聆听那些真正注重唱功技巧,而非通过后期修音干预的歌曲时。它能使听者明确感知到如喉音,气息的吞吐以及滑音、颤音、变音等细节,充分展现出旗舰产品该有的信息量,进而令听者真切的感受到歌手是如何运用技巧将这首歌曲演绎出来的。负责任的讲,使用Cadenza 12去欣赏那些音源质量优秀、唱功优秀的作品时,总能发现些以往觉察不到细节,让人不自觉的投入到对细节技巧的品鉴上来。尤其难得的是,这些被传递入耳的细节,还不会影响到曲词所营造的感情,反而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这样的表现,算是将“听”提升到了“欣赏”的水平,令我相当满足。
虽然是个泛流行向的调音,而且能量分布多少显得有些“金字塔”型,也即中高频的线条感以及华丽度,较其亮眼的中低频表现显得不那么醒目。但Cadenza 12的器乐表现其实也颇为在线,这得益于颇为宽广的横向声场。实际聆听时,它的声场足可以能够包容下一场规模比较完整的古典大编制,而且各声部乐器间距不局促,排列健康,层次分明。同时声场也展开的颇为舒展,纵深诠释到位。因此使用其聆听器乐,并不会比它的流行表现逊色多少。况且Cadenza 12的泛音表达、高频亮度,纵向延伸,其实在同价位同档次的旗舰级产品也属优秀水准。只是泛音控制更为凝聚,相对控制了泛音发散的速度,同时线条感不那么明显而已。使用其聆听管弦乐器较多的乐曲,当然显得不那么“过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种控制力更足,更注重整体感的表达方式,其实更适合久听。因此我们当然可以给Cadenza 12冠以人声旗舰的名号,但这并不能抹杀它的器乐表现与杂食程度。尤其是演绎一些更注重氛围感,规模感以及气势类的编制乐,器乐大合唱还有OST时,私以为其表现要比“惯性思维”中那些注重素质的器材要更强,对于情绪的描绘和叙述也更加到位。
当然,要表达出这种声音完成度,对前端还是有些要求的。使用入门级解码耳放小尾巴搭配Cadenza 12时,只适合听些节奏不快、更注重味道的港台流行乐。而且听感虽足够悦耳,但高低频两端会显得比较收敛,表现力不足。同时整体的力量感也会欠缺一些,不够饱满。个人认为至少要使用艾巴索DC-Elite这个级别的产品,才能将Cadenza 12那种丰厚的中频厚度以及氛围感和韵味真正表现出来,使其脱离薄软无力的状态。而如果想要流行听感再悦耳一点,那么像飞傲Q15这类音色暖润的器材无疑能为听感增光添彩,同时也会令人声的凝聚程度以及立体感再上一层楼。不过,想将Cadenza 12的实力真正释放出来,同为旗舰级的前端还是必不可少。个人测试一圈下来,私认为艾巴索DX320MAX加上便携胆放PB5 OSPREY是我搭配下来最好的组合。DX320MAX那优秀的硬素质、细节揭示力配合上PB5 OSPREY温暖怡然的音色,不仅能将Cadenza 12深厚的潜力的真正展现,还可以将它那原本偏重气势的声音梳理得更加规整,各声部弱音细节也会更加温润自然。尤其是对于声场边缘处的处理会更柔和,边缘感更模糊,器乐表现也会因此而再进一步。
文章的开头,我已经阐述了想要做好“改版”的难度,平心而论,这其实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面对声音架构需要大改甚至可能是重构的难度,以及“改版”需要应对的舆论和售后的双重压力。或许将老款旗舰借势退出市场,推出新款才是更明智更符合利益的做法。但铄耳还是选择了那条更有难度的道路,并在重重荆棘之下,还原了我印象中旧版Cadenza 12的声音,可以说还原到了基本一致的程度。我思来想去,能做出这种不太理智抉择的,也唯有“情怀”两字可解。毕竟Cadenza 12就是铄耳第一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万元旗舰,对它负有责任和感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况且,即使抛开其他问题不谈只聊声音,Cadenza 12也足够能打,是一款很成功的产品。因此,如果你想在这个价位上购入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旗舰,或者听过且喜欢老版本的Cadenza 12,那么放心入就好了,新版的Cadenza 12绝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