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广西黑糯米团子
广西一到清明节,那雨就下个没完,跟撒糖霜似的把山啊田啊都罩在雾气里。这时候家家户户铁定要做一样吃食——用枫叶染出来的黑糯米团子!这玩意儿可不光是好吃,里头装的都是咱们广西人对老家、对先人的念想。

记得小时候过清明前两三天,我爷就领着我去后山摘枫叶。老头儿手脚麻利得很,专挑那些嫩生生的叶子,边摘边教我:"丫头看好了,得找这种青翠翠的,染出来的饭才够香!"我踮着脚在树底下转悠,找到片好叶子就扯着嗓子喊爷爷来看。

回家后奶奶开始忙活,先把叶子洗得锃亮,搁石臼里"咚咚咚"砸成碎末。那股子青草味儿混着点涩涩的味道,一闻就知道要过清明了。砸好的叶子泡在水里,没多会儿就把水染得跟老茶汤似的。奶奶总念叨:"泡时辰可得掐准了,短了不显色,久了香味就跑光咯!"

泡好的"茶水"倒进糯米里,白生生的米粒慢慢变成乌漆嘛黑。我小时候老爱蹲在盆边上瞅,眼巴巴等着看魔术——白米变黑米!等上锅蒸的时候,满屋子都是枫树香混着米香,馋得人直流哈喇子。

掀开锅盖那瞬间,热气"呼"地扑一脸。盛出来的饭粒油光发亮,跟黑珍珠似的。咬一口又软又糯,先尝到点树叶的涩,接着就是米的甜,越嚼越香。我们广西人觉得,清明吃这个黑米饭,就跟先人一块儿吃饭似的。一大家子围着桌子,你夹一筷子我舀一勺子,吃着吃着就说起了老辈人的故事。
现在我在外地安了家,每年清明闻不到枫叶香,就特别想老家那锅黑米饭。这饭啊,吃的是味道,更是惦记。哪天要是能再吃上一碗,准保能想起爷爷摘叶子的背影,奶奶捣叶子的声响,还有小时候那个蹲在米盆边上傻乐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