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近视50度!防控1年度数不涨!只因做到这些!
去年这个时间,一位朋友的孩子确诊为近视,8岁50度。尽管度数不高且医生叮嘱只需日常观察,但是这位朋友依然在努力地做近视防控。现在已经一年了,孩子的度数依然是50度,实现0增长。当我们这群有娃的家长向朋友取经时,他跟我们提到了几做几不做。

一、孩子近视后家长千万不能做的事情
1.不要病急乱投医
很多家长在孩子近视后总是会病急乱投医,各种防控方法 轮番上马,最后不仅没能控制住近视,反而导致度数增长。所以在孩子近视后,家长千万不能迷信各种偏方、各种辅助仪器等。
2.认为无须佩戴眼镜。
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小小年纪戴上眼镜会导致度数增加,再也摘不下来了。或者家长害怕孩子戴上眼镜被同学嘲笑。所以在孩子近视后排斥戴眼镜。其实近视度数的增加与戴眼镜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之所以要佩戴眼镜,就是为了矫正孩子的近视状态,合适度数的眼镜不仅不会加剧近视,反而会控制近视的进一步增长。
3.休学治近视
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近视后,盲目地听从网上的建议,给孩子办理休学。孩子休学后,如果每天能够坚持参加正确的户外活动,的确可以防止近视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我们不可能让孩子一直处于休学状态,孩子早晚会面临各种近视风险因素。所以并不建议家长采用休学治近视这样极端的方法。
二、孩子近视后家长应该做事情
1.坚持大户外训练
首先家长要尽量在白天带孩子外出活动。这是因为人眼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分泌多巴胺,能放松眼部肌肉,有助于近视防控。如果赶上阴天,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外出,因为阴天时户外光照户外照度同样要远优于室内。当然在天气恶劣时,家长还是要以孩子的健康安全为主,酌情决定是否带孩子外出。
其次,户外训练时要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家长依然要避免孩子在户外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中严禁孩子看书,尽量不要参加堆积木、玩沙子等近距离用眼活动,而是要鼓励孩子多参加足球、篮球、网球等运动。

最后每天的户外累积活动时间不低于两个小时。大户外训练对活动时间的要求并非绝对的,只要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不低于两个小时即可。因此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作息,利用碎片化时间,满足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要求。
二、提高家庭光照质量
很多孩子出现近视的主要原因是夜晚读写作业的光照质量不佳。在多数家庭中孩子读写作业主要依靠卧室内的顶灯。但这类家用灯具的照度水平很难满足孩子夜晚读写活动对照度的要求。长时间在这类光照下学习必然会加剧近视风险。
因此朋友为孩子添置了专门的读写台灯。但是朋友也提到,现在读写台灯市场比较混乱,我们在挑选时一定要认真考虑。
一是要关注台灯的亮度及亮度均匀度,选择国AA级标准的台灯。
二是关注台灯的显色性能,选择一般显色指数Ra和特殊显色指数R9都大于90的产品。
三是关注台灯的色温,选择恒定4000k色温的产品,如果我们想选可调色温的产品,最大可调色温也应在4000K左右。
四是关注台灯的安全性能,选择蓝光危害RG0且无可视频闪危害的产品。这里推荐选择采用紫光激发技术的产品。这类产品能从根源上减少有害蓝光的含量,提升蓝光防护效果。

三、保证孩子的睡眠和饮食质量
良好的睡眠可以让人体各项机能快速恢复,同样也可以让疲劳了一天的双眼充分放松。研究发现,如果儿童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睡眠,那么他们出现假性近视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所以家长要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在晚上不要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以免孩子过度兴奋,难以入睡。孩子在高强度的作业后,大脑会依然处于兴奋状态,此时家长要通过一些有用的睡眠仪式,帮助孩子放松精神。例如热水泡脚、喝温牛奶、听白噪音等。
在饮食方面,家长除了要保证孩子营养均衡之外,还要严格控制糖分的摄入。因为高糖分会加剧人体内钙质的流失,导致巩膜变软,容易导致巩膜变软,加剧近视风险。所以家长在日常饮食中严格控制孩子对于糖分的摄入。
总而言之,孩子近视并非世界末日,家长没有必要过分地担忧,反而是要理清思路,采取正确的防控方法,持之以恒帮助孩子控制近视度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