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 Audio Epoch入门级屏蔽线听感分享
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入门级价位去推荐什么“国际大厂”的线材型号,扬仕、Liquid、OE之类的牌子本身性价比都很硬,Eletech有智慧、万隆后来也推出了三文鱼系列,而这次PW带来的一根搭载了自家标志性屏蔽技术的铜线,经过试听后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和大家来分享两句。
比起去写PW家的什么FTS、1950S、包括新出的Meet Agains之类的,我倒是更喜欢在大品牌里选一些性价比高的东西去安利,毕竟我的态度从来都是不主动安利任何贵价线材。这条Epoch呢,关键词就依然是纯铜线+屏蔽技术,可以说非常符合PW家的调性了,但1680的售价对于很多发烧友来说,应该是最低成本的、接触PW家核心技术和调音审美的一个门槛。
技术方面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类同轴结构,即两根同芯导体,导体与屏蔽层共用同一轴心,线材外皮为PVC,正极导体绝缘体为FEP。但不得不吐槽的一点是,线体总体还是偏硬的,虽然不容易缠在一起,但是如果你的收纳盒本身内部厚度不够的话,插头的部分可能会顶着导致合不上。
声音方面,我认为Epoch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听感向】产物,你要说硬素质的话,它在信息量、声音线条清晰度、密度等方面并不如什么依云、帝王鲑之类的型号,打造的是一个宽松的、泛HUFI向的底子,而且作为铜线来说,它具备非常罕有的声音纯净度、背景十分的干净。它主打的一个增益方向主要是几点,它具备圆润饱满的低频、优秀的下潜深度,人声的部分是蓬松的、结像偏丰满的,声场能够往外再扩散一点、形成一个很自然的混响发散。
在耳塞的搭配方面,我试着搭配了一下刚刚到手的Softears Tremolo私模,众所周知嘛,耙耳朵家在Turii定位以下的原线给的用料都比较普通,虽然是个正常音色,但换言之,Softears的塞子换线潜力都比较大。Tremolo本身是一个蛮【典型动圈】的声音,全频段都非常的宽松自然、富有空气感,高频的部分比Turii要显得更加鲜活清透一些,原线下的声场规模不算很大,人声的部分是那种靠质感、而非靠染色的路子。总体而言,我认为Epoch和Tremolo的搭配并不算是【互补】、而是【增强】,它能够让Tremolo的中低频多一份绵密感、尤其是人声的部分增强了厚度和磁性,但因为横向声场的增益,即便是人声更突出以后、总体的层次感也没有被明显劣化。
水泥佬的DM+是个蛮让人头疼的塞子(文中未配图,忽略这个细节)——这玩意没有原配线啊!不过,这廉价解决方案就来了吗。之前我都是搭Kondo Celeste、万隆银鳕鱼、宗等贵价线在听,主要针对于OST、交响、New Age等偏气势类的曲目,如果你是个纯流行党的话,Epoch是个相对便宜的方案,它并没有把DM+的极限密度给搭配出来(DM+虽然是动圈,但它的密度真的可以媲美一些多单元动铁)、声场的纵深也不够充沛,但是在低频打击感、人声的细腻度上已经不会距离万元级的线材搭配有太大的距离,并且通过几轮搭配下,我认为Epoch的人声并不是偏润滑的那种,而是偏磁性和颗粒感的。
除上述两个塞子以外,还试了一下Kinera家新出的Nanna联名版以及MA Eclipse,和Nanna的搭配主要和Tremolo的方向相似,都是起到一个素质小幅度增强、然后进一步增强人声韵味的作用,尤其是在人声气息的延展度和磁性上更加清晰撩人,而Eclipse因为本身原线用料过于优秀了,并没有在素质上起到显著升级的作用,而是总体听起来更加轻盈、削弱了一些低频的肥厚感,人声在女声方面的表达更清爽了一些。
这个线,我认为不适合那些追求极致的线条感、大动态、和所谓“清晰度”的用户们,比如依云、帝王鲑这种就明显更适合那种偏HUFI的塞子,但Epoch并不是局限于搭配偏数码声的、或者偏厚暗声的耳机,它的适配性针对流行党来说我认为非常高,人声的部分足够的松弛、细腻,在低频和声场方面有一定的小亮点。这个价位的东西,我认为是“得流行人声者得天下”,过去我经常推荐的是ddHIFI家的海王、或者Liquid家的马天尼,现在在2K内去选择一款略带厚声染色、声音素质高还略带点抓耳讨喜感的线材的话,PW的这根Epoch也是加入了首推清单。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