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瓦罗兰特而生的RT键盘,wooting平替,醉鹿A75开箱
【写在前面】
最近拳头公司开发的《VALORANT(瓦罗兰特)》着实火了,国服《无畏契约》也同步上线了。它继承了《CSGO》的游戏机制,加入了《守望先锋》英雄技能的元素,既有短TTK的击杀,也不会过分依赖于技能。

《瓦罗兰特》与《CSGO》一样,游戏中也需要通过急停来稳定射击,不过一般不需要通过短按反方向键来急停,只需松开按键即可。这样的游戏设置,无形中却带火了RT机械键盘。霍尔效应磁轴的Wooting 60 HE首当其冲,按键手感一般,但驱动没的说,不过2K+的售价让人望而却步,有的甚至被炒到3K+。
于是很多玩家选择了价格更能接受的DrunkDeer醉鹿A75,无键帽版823元,键帽版892元,下面就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这款键盘。
【包装附件】

醉鹿A75外部采用白色天地盖包装盒,正面是醉鹿LOGO和产品型号,侧面印有颜色版本。包装内部采用一体式硬海绵固定,顶部覆盖一层软海绵,避免防尘罩被刮花。

产品全家福,醉鹿A75键盘、透明防尘罩、功能介绍卡、A-C数据线、钢丝拔键器以及三枚Windows增补键帽。醉鹿A75是支持热拔插的,建议采用可以同时拔键帽和轴体的钢丝拔键器。

USB-A转USB-C数据线,线长1.5米,外部采用质地较硬的编织材质,配有防干扰磁环。
【外观布局】

醉鹿A75采用当下流行的75配列,82键,中等宽度边框,整体长约332mm,如果能再窄一点,做到325mm会更好看一些,边框四角进行了小倒角处理。A75目前有黑白两种款式,搭配红蓝两枚键帽进行点缀。

醉鹿A75采用分割F区,F键上方标有Windows和多媒体功能图标,键帽采用左上位闭合字体,透光设计。键盘默认配备Mac模式键帽,需要Win模式可以自己替换,不过别忘记使用FN2+W键进行切换,FN2+M键切回Mac模式。

键盘在F12右边布局了一颗使用率很高的Del键,保留了87配列的Home、PgUp、PgDn以及End键。

键盘配备了OEM高度键帽,人体工学布局,比较适合打字和游戏。醉鹿A75也有无键帽版本的,大家可以自行购买。

醉鹿A75的结构分解图,可以看出,铝合金定位板与PCBA板之间填充了EVA夹心棉,PCBA板与底壳之间也填充了消音棉,可以消除一定的杂音。

键盘右上角配备了音量旋钮,铝合金材质,刻有防滑纹理,使用时刻度清晰,同时也非常静音。

键盘采用有线单模,前边框左侧配备了USB-C数据接口,支持正反盲插,搭配笔记本电脑时走线更舒服。

键盘底部四角各配有一枚圆形硅胶垫,平放时提升防滑能力,前部配有支架,支架末端进行了防滑处理。
【轴体键帽】

醉鹿A75采用瑞翼鲨白磁轴,半开放围栏,键盘整体IP66防水防尘,键帽更稳固,配有导光柱和透明上盖,提升灯光亮度,大键采用卫星轴设计,出厂自润。

瑞翼鲨白磁轴为线性轴体,内部采用永磁铁,触发迅速,复位及时,亿次使用寿命。初始压力30±10gf,最大压力60±10gf,总行程3.85±0.25mm,0.4-3.6mm自定义触发行程,新驱动将提升至0.2-3.8mm。

瑞翼鲨白磁轴底部无针脚,只有一个固定柱,按压时内部永磁铁会上下滑动。内部无弹片接触点,压力克数曲线图,一般的轴体回弹过程中会有拐点,而磁轴则是一条近乎完美的直线。

醉鹿A75是支持热拔插的,不过支持热磁,采用上灯位,灯珠旁配有霍尔感应器。猜想一下,如果磁轴火了,以后会不会出现各种手感的新磁轴呢,此时热拔插就有用武之地了。

醉鹿A75带键帽款有ABS和PBT两种版本,价格都一样,各有特点。ABS键帽亲肤手感轻、透光效果好,PBT键帽手感偏重一点但更耐磨,不易打油,但透光效果稍弱一些。

当然了,如果你不喜欢出厂自带的键帽,也可以直接选择无键帽款,省下的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键帽。我这套罗马ROME键帽,89元入的,PBT二色,ASA高度,150键小全套。

罗马ROME平时用来搭配黑色键帽,发现搭配白色键帽也挺好看的,完美适配醉鹿A75,拍照也好看。不足的是没有FN2键,且表面比较光滑,手指出汗后,码字时有的油腻感。

这套马里奥键帽就更便宜了,29元入的,原厂高度,PBT材质,热升华工艺,126键套装。

马里奥键帽采用乳白、橙红双色调搭配个性图案键帽,由于键帽高度低,边框较浅,搭配醉鹿A75后,有点“露牙缝”的感觉,所以建议还是搭配OEM、ASA等高度键帽。
【驱动背光】

通过谷歌或edge浏览器(亲测遨游也行)打开醉鹿官网A75页面,拉到最下面驱动介绍部分,点击“Go to Web Driver”,即可打开Web驱动界面了。不过使用前,需要打开“Get the Latest Web Driver Firmware”更新固件,步骤也很简单,先按Fn2+W切换到Windows模式(很重要!!!),这里可以尝试一下按Win键,看看Windows窗口是否能打开,能打开代表成功切换为Windows模式。然后打开“Ry_Online_Update_v1.2.3.exe”程序进行固件更新,更新完毕后就能使用Web驱动了。如今,互联网已经普及,Web驱动已成趋势,希望醉鹿加上账号功能,随时随地打开独属自己的驱动,再加上配置文件分享功能,网友可以直接体验职业玩家的配置。

驱动界面比较简洁,分为通灯效设置和性能两个部分。灯效设置部分,内置18种灯效,支持自定义,常亮可以设置灯光颜色(7种+RGB色)、亮度(9级)和运动速度(10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打开极速模式后,可以降低输出延迟,不过灯光会由动态变成静止状态,并且强行关闭tracking功能,毕竟速度至上嘛。

性能部分,RT键盘的精髓,可以对全键、字母、数字以及WASD键分布进行设置,也可以逐个按键设置。下部左边是极速模式和快速触发模式开关,极速模式可以降低输出延迟,开启后约为3ms输出延迟。快速触发模式即按下即触发、松开即重置。中间是触发点设置,启用按键追踪功能后,动画的方式可以实时查看每个按键的状态,AP(触发行程)设置从原来的0.4-3.6mm,提升至0.2-3.8mm,且可调整精度提升至为0.1mm。右边则是RT功能,RT可分别设置触发和重置的灵敏度,减少了RT运算的死区,精度从0.2-3.2mm提升至0.1-3.6mm,同样可调整精度提升至0.1mm。设置好后,每个按键设置的AP、RT参数值会显示在页面上。可以说,相比上一版本的驱动,有了质的改变,与Wooting的差距越来越小。

这是键盘原装键帽的灯光效果,旋转跑灯灯效,带有导光柱的磁轴,搭配ABS透光键帽,灯光亮度还是很足的,Backspace等大键亮度也比较均衡。不过由于采用上灯位,F区键帽的下部字符亮度偏淡一点。同时,OEM高度键帽的间隙比较适中,溢光氛围比较适中。

换上罗马ROME键帽的灯光效果,ASA高度,键帽间隙与OEM差不多。由于键帽字符不透光,只能显示溢光氛围效果。不过实话实说,论灯效还是黑色键帽更好看,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中间黑色键帽部分的溢光更好看一些。所以,大家想玩灯,建议购买醉鹿A75黑色款。

最后换上马里奥键帽,开启背光后,原先的“露牙缝”也不那么明显了,溢光氛围更浓了,所以,如果搭配较矮的键帽时,建议打开背光使用。
【实际体验】

醉鹿A75长约332mm,下边框高约19mm,大家购买手托时,注意一下宽度和厚度。不过,如果家里有60配列手托的话,也是可以用用的,两侧大约还短10mm,不太影响游戏操作或码字。

醉鹿A75搭配的瑞翼鲨白磁轴,类红轴线性手感,初始压力只有30±10gf,手感非常轻柔。搭配出厂自带的ABS键帽,声音很小,大键钢丝声也不明显,换上PBT马里奥键帽后,声音稍大一点。键轴带有半开放围栏,键帽摇晃幅度很小,比较稳固。码字时,不太建议将触发行程和RT设置过短,容易误触。键盘驱动是支持多套配置文件切换使用的,游戏和日常码字肯定不能采用相同方案的,我个人更喜欢将全键的AP设置为1.6mm,关闭RT,用来日常打字用。

大多数入醉鹿A75的不是玩音游就是玩瓦的,《瓦罗兰特》国服叫无畏契约,游戏容量不小,足足有25.5GB。《瓦罗兰特》与《CSGO》都属于短TTK游戏,游戏操作,除了武器切换、拆装包有所不同,其他设置跟《CSGO》大差不差。

平时玩《CSGO》的时候,如果想急停操作,只能通过短按反方向键来实现。而《瓦罗兰特》则有所不同,可以跟《CSGO》一样,短按反方向键或同时按AD键急停,也可以通过松开方向键急停。醉鹿A75可以通过驱动软件设置更低的触发行程和RT功能,从而快速触发、快速急停。TTC快银1.08mm的触发行程已经是天花板级别了,而醉鹿A75的磁轴可以通过驱动最低设置为0.2mm触发行程,差距很大。常规轴体的触发、重置键程是固定的,如果也做成0.2mm这种极短键程后,日常就没法打字了。通过上图可以看,我轻轻触碰一下A键或D键,人物就发生左右移动了,可以更好地控制小身位peek。《瓦罗兰特》急停射击,先瞄准再急停,还是先急停再瞄准,网上争议挺大的,作为一名新手,我是这样练习急停的,粗瞄-急停-精瞄-射击,不知道对不对。

一般轴体的重置点在1-2mm位置,有的轴虽然触发点与重置点间隔距离也很短,但位置是固定的,必须抬起到相应位置才能重置。而醉鹿A75则有所不同,AP和RT功能都可以自定义,玩家都能调试出适合自己的数值,当然了,也可以直接抄别人作业。比如,玩瓦时,我将WASD的AP设置为0.2mm,RT设置为0.1mm和0.1mm,那么0.2-3.8mm区间,任意抬起0.1mm即可重置按键,任意再次按压0.1mm又可触发按键,这样可以明显减少连续操作的时间。

近期《CS2》(反恐精英:全球攻势)也更新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瓦罗兰特》的压力所致,游戏界面和部分地图更新挺大,画风仿佛由原先的中东风变成了北欧风,建筑外部更精致,内饰更豪华。短按反方向急停、小身位PEEK、大身位PEEK等游戏操作与《CSGO》一样,WASD没有像瓦一样设置太低,AP为0.8mm、RT0.4mm、0.4mm,相比常规机械轴体,个人觉得触发变快了一点,各种操作的成功率也相对高一点。总之,醉鹿A75对《CS2》还是有一定提升的,不过没有《瓦罗兰特》那么大而已。
【写在最后】
好了,说了这么大,大家应该对醉鹿A75有了大致的了解了,文末再聊一聊磁轴。其实磁轴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60年前就已经应用到键盘上了,结构跟现在的磁轴也基本一样,由轴芯、磁铁、霍尔传感器、弹簧组成。之所以没有像机械轴体那样普及开来,个人觉得主要还是软件的问题。那个时代电脑都没怎么普及,更别提驱动软件了。

如今,磁轴重获生命力,主要还是电竞游戏的发展。玩家追求极限速度,对键盘的快速触发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催生外设厂商研发更快的轴体,比如机械轴体里的TTC快银轴,接近1mm的超短触发行程。不过由于机械轴体的触发行程是固定的,过短的行程会增加误触率,所以会提升初始压力来进行平衡。而磁轴则不一样,它可以通过驱动软件,自定义触发行程和按键灵敏度,而且可以设置多套方案切换使用。游戏时,采用超短触发行程和超快的灵敏度,甚至可以不同的游戏设置不同的数值进行保存。日常打字时,再切换回常规的触发行程和灵敏度。
是的,驱动是磁轴的精髓。磁轴的结构比较简单,目前已有轴体开关厂商推出了,不过方案有所不同,我相信,随着《瓦罗兰特》等FPS游戏的持续火热,会有更多的厂商推出磁轴。只是希望各大厂商出台个规范,不要自家键盘只能用自家磁轴,类似现在的热拔插设计,能够相互兼容。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更环保,从小的方面讲,可以节省玩家体验和后期维护成本。最后,对于磁轴,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

在寂寞中季节
校验提示文案
猫叔说
校验提示文案
卡恩ADC
校验提示文案
YipLan
校验提示文案
冷夜风竹
校验提示文案
0kinji0
校验提示文案
阿伦索斯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990098512
校验提示文案
值友5990098512
校验提示文案
阿伦索斯
校验提示文案
0kinji0
校验提示文案
冷夜风竹
校验提示文案
YipLan
校验提示文案
卡恩ADC
校验提示文案
猫叔说
校验提示文案
在寂寞中季节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