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成长之路 篇七:入住一年后的装修总结
这个装修的原创系列都写到第7篇了,貌似还没给出新家一个全貌,趁着征稿机会,在入住一年后进行个总结吧。
现在网络上太多的网红装修了,照片看起来都非常的高大上,整洁得不沾染一丝人间烟火。各媒体号的装修分享大多泛泛而谈,装修关键点点到为止,图片也以毕业照为主,加上滤镜后反而看不出家的实际样子,而且不少为了设计而设计的地方,实际使用体验却很少有表述。当然装修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个遗憾工程,我这套房子虽然用尽了毕生所学,但遗憾也不少,因为欠缺经验,走了不少绕路,所以我尽量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入住一年后再作总结,不拍毕业照,不用滤镜,大部分照片都是写原创时刚刚才拍的,东西也按自己日常使用放置,尽量还原我家的本来面目。
一、购房背景
这套房购入2016年6月,坐标重庆主城,自己首套房。奇帆离开前重庆房价还能接受,而现在已经买不起了,房价已翻了一倍还多,算是运气吧。房子地理位置好,临近轻轨,到轻轨站3分钟距离,这也是买下这套房最主要的原因。户型为小洋房,1楼,建面89平,但是赠送差不多等大面积的地下室(车库架空层),再送25平米花园,性价比超高。缺点在于小区环境和物业较差。
我从2017年9月开始装修,到2018年6月基本上完成了大部分的装修工作,考虑到儿子还小,放置了2个夏天,期间又整改了一些问题,比如把花园推倒全部重新来了一遍。最终2019年11月初搬入,趁着双十一采购了不少家用品和小电器。其实入住一年了都还没停止折腾,我脑子里经常又有一些新想法,就会自己动手修修补补的弄上,感觉家是会随着家人一同成长的。
二、设计阶段
考虑到自己第一次装修,最终采用了装修公司基装的方式,设计师装修公司附送,只画了设计草图、出了效果图,最终大部分设计来自于自己的灵感。当然经验的欠缺是带来遗憾最主要的原因。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愿意选择半包+独立设计师的方式来装修。
装修期间,老婆的主要精力在带娃,所以这次装修基本上都是我一个人的事儿,我18年上半年几乎每周都往装修市场跑,也几乎翻遍了许多网上的装修热帖,长期沉浸在张大妈、知乎、一兜糖、好好住、购物狂等网站,特别是在张大妈这里学习了很多经验、得到了大量的优惠信息。基装结束后,我周末也常往工地跑,一般自己装装宜家家具、灯具什么的,顺便将实体书从老房子一点点蚂蚁搬家转移过来。可谓装修花费了自己许多心血吧。
户型原始平面,套内83平,但附赠空间较多,改造后套内93平左右。1楼通风和采光都不太好,户型比较方正,最大的缺点是客厅狭窄,是个典型的通道型客厅,厕所也较小,但与超高的性价比相比,这些缺点都能接受。
1楼的设计平面,改动不大,主要改变了入户门的位置,将客厅向外推,扩大客厅的面积,做出玄关区域来。然后对厨房区域进行了改造,增大厨房面积,将地下室的楼梯入口安置在原储物间旁。很多邻居将地下室入口设置在入户花园的位置,但我想将地下室作为房子的整体,还是更喜欢从室内下去,所以实地勘察许久,发现原储物间的位置是最合适的,而且在我强烈建议下,利用了楼梯上方的区域,“偷”出了一个近3平方的储物间。
地下室设计平面,其实在装修前,我都不知道地下室是什么模样。还好打开后觉得空间比较好利用,是一个开阔的空间,中间只有一根柱子,于是利用这根柱子切割出了衣帽储物间和厕所。然后为了防潮,在临土的两面墙新砌了两面挡土墙,隔绝湿气。虽然牺牲了一点面积,但是入住后才知道,这点牺牲非常值得。最后这个设计与最终装修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我最后还是决定把两面墙都利用起来,增加了书柜空间,改变了投影朝向(沙发位置),还将房间改为了榻榻米。最终证明,这些改动都是非常明智的。不过设计师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地下室要做成一个开放空间,不需要进行分割。
因为房子采光不好,所以家具以原木和白色为主。最后是设计师当时出的效果图,装修风格为1楼原木风,地下室工业风。
三、入户花园
入户花园中途经历了一次改造,我对之前的花坛不满意,推倒后全部重新来过的。最终选择用家附近的山石垒出不规则的花坛形状,其余部分铺上防腐木,栏杆用碳化竹进行遮挡,保障房间内的隐私性。最里侧空间放置中央空调外机+杂物堆放空间,外墙上悬挂自己的山地自行车。“开门见水”,开门左侧选了一个从老家抬回来的石水缸,同时搭配磨子和猪槽,作为流水区域。只是儿子还比较小,现在还没有关水。
花园的植物还没栽,主要光照不太好,需要慎重选择一下植物,为了减少蚊虫,应该不会栽太多东西,主要还是以蕨类、苔藓、藤蔓植物搭配石头做出日式庭园的感觉,角落里会选择一颗景观性较好的树木,估计应该会选红枫。或许养得好的话,明年可能会写篇花园改造心得。
四、入户、客厅及饭厅
这三个空间连为一体,30多个平方,户型不好,通道型客厅不好用,采光也较差,但没法改,只能作为一个整体空间看上去略大气一点。
后期我自己利用木质屏风分割出玄关区域,可以挂挂包和衣服,目前还缺一盆颜值高的盆栽。右侧为一组到顶的柜子,将强电箱、弱电箱都隐藏在其中,容量惊人。
客厅开间3.6米,作为通道型客厅,加上沙发和电视柜,显得比较狭窄。而且我为了舒适度沙发最终选用了宜家索德汉,有99cm的深度,能够完全的支撑起大腿,但这样客厅通道就更窄了。
为了增大客厅的通道,我的想法是摒弃笨重的家具,改用小家具组合,尽量做到灵动空间。
于是我做了以下几步:电视柜的墙面往里砸了半墙深度,完全摒弃了传统大茶几,改用宜家小茶几配合手推车的组合,实现传统茶几功能。个人觉得,传统木质茶几又大又重,特别有两层空间那种,下层基本都沦为堆放杂物,改用这种方便移动的小茶几,配合手推车,也能做到完美收纳,不用的时候放在一旁,客厅的活动的区域也会增大许多。
客厅正面,主要用小茶几配合手推车来实现茶几储物,电视柜下面的香樟树木桩是装饰也是凳子,还有两根放在花园当换鞋凳了。
沙发也是同样的道理,我没有选择带贵妃椅的沙发,而是采用了三人座沙发+扶手椅的搭配。事实证明,宜家的这个波昂扶手椅是家人日常最喜欢坐的,同时为了弥补座位的不足,我去木材厂锯了5段香樟树的木桩作为座位补充,平时也能作为客厅的摆设。
餐厅区域,左边是吧台,主要放置饮水机、咖啡机、水杯等,还是因为开间的原因,没有直接布置餐边柜,就是简单的一块实木搁板搭配吧台椅。收纳杯子的架子用的宜家19.9元的图片架莫兰达,下方自己安装了自攻挂钩,将杯子挂起来。在这个区域泡杯咖啡在坐在吧台上看看漫画也是比较惬意的。
右边是餐桌,餐桌为可变餐桌,日常1.2米,一家5口完全足够,可伸展到1.6米,来了客人也能轻松坐下。餐椅采用温莎椅+长凳的组合,长凳的扩展功能较高,而且这样搭配颜值也挺不错。再砸掉了餐厅旁可以砸掉的墙壁,内嵌做了储物格,作为餐边柜弥补餐厅储物空间,主要用来放酒和随手的小物品。不过现在让我再做的话,我应该不会做这么多酒格了,足足可以收纳近100瓶呢!现在酒量下降得厉害,喝不了太多酒了。
从餐厅看厨房,未展开时的1.2米餐桌完全够一家5口日常使用了。。
砸掉墙壁挖出来的“餐边柜”,餐厅灯为了实用而选用了木质风扇灯,墙上有氛围壁灯,还能用吧台的射灯弥补灯光。
客厅区域还利用了楼梯上方的区域,“偷”出了一个近3平方的储物间,采用背轨+搁板的方式储物,加上铁质洞洞板进行工具收纳,收纳空间惊人。而且采用了隐形门的设计,利用日本墙纸达到隐形效果,平时将门关闭,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这也是我本次装修的一个亮点吧。
五、厨房及生活阳台
厨房和餐厅用四扇玻璃滑门隔开,避免了完全的开放式厨房通不了气的尴尬,同时也可以分隔两个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厨房油烟和保障了客厅空调的效果。
受限于户型,厨房为“一字型”,比较狭长,尽量合理的安排了动线。具体厨房的心得经验可以参看我的另一篇原创。
其中的几个小心得再分享一下。一是采用了高低台面,高区90cm,矮区80cm,避免了水槽区域腰疼、炒菜区域手疼的尴尬,造价也就贵100多元。二是尽量利用墙壁空间,厨房挂杆搭配各种置物架,非常实用。三是吊柜下的感应灯也非常好用,也不贵,买松下的吧,内置变压器;三是吊柜真没必要做到顶,非标订制贵很多呢,空间也不能完全利用,性价比很低;四是调料瓶我还是更推荐和厨房挂杆配套使用放在外面,虽然看上去没那么整洁好看,但是拿取真的方便很多,特别是橱柜做了调料架的,每次拿取还需要弯腰,有点影响做饭的效率;五是大家都知道橱柜多做抽屉是最方便的,但是价格真心贵不少,我建议抽屉和地柜还是根据需要来确定数量吧。
厨房区域切割出了一个约3平方的生活阳台空间,主要放置洗衣机+烘干机+热水器,另外布置了个长度800mm的水槽,洗洗小件衣物非常方便,另外在家中有人做客时,打下手的人可以在此备菜,作为厨房水槽的补充。另外这个区域还布置了宜家手推车,堆放多余的果蔬,拿取比较方便。
生活阳台窗外是地下室采光井,直接用钢化玻璃封闭,虽然地下室安装了新风,但还是为了通风在天井侧边预留了纱窗。上方布置了2根晾衣杆,小件的衣服也可在此直接晾晒。个人认为,虽然有了烘干机,但也还是需要晾晒区域的,比如毛衣和棉絮这些直接进烘干机里还是够呛,夏天的小件衣物似乎也没必要进烘干机。当然,为了弥补晾晒区域的补助,我还购置了折叠式晾衣杆扔在花园里,偶尔洗铺盖时会用到,平时就收纳到其它地方,用起来也不麻烦。话说,我们邻居大部分都将晾衣杆安装在了花园,一进门第一眼就全是花花绿绿衣物,入户花园给人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我是不能接受进门就看到内衣内裤的,所以在设计时我就将晾衣杆赶出了花园。
六、卧室
三个卧室,主卧、次卧和儿童房,在每个房间我都准备了一整面墙的衣柜。衣柜由木工现场打造,订制柜门,顶层放棉絮、铺盖等大件,中间区域全部用挂杆(网上购买的香樟木自己安装的),需要考虑挂长衣的区域,没做木质抽屉,后期全部购买天马、iris等的塑料抽屉,打折购买比木质抽屉便宜多了,组合起来方便实用。不过在木工打造时出现重大失误,本来我要求衣柜全部做到600mm深度,方便以后选购宜家的配件。但是等我买了宜家裤架回来后才傻了眼,深度全部短了5cm,导致无法安装,把项目经理臭骂了一顿,原来他根据经验自作聪明的给我少了尺寸。唉,于是只能全部放弃宜家的配件了。宜家衣柜配件的性价比很高,比如裤架,100元的质量比网上购买的其它品牌的好太多了。
儿童房面积最小,但采光却是几个房间中最好的,所以留给了儿子。我选购了宜家的库拉双层床,上层为床,下层为活动区域,还可以翻转后作为一个单层床使用,配合宜家帐篷配件,显得很有趣,儿子非常喜欢爬到上层去玩儿,几乎每天都要在这个床上玩上一会儿。只是目前还没单独睡,还跟妈妈睡着主卧的大床,准备4岁前动员他独立睡觉。房间其它区域目前空置,准备今年双11购置学习桌放在床边。
主卧可放下1.8米的大床,打掉了飘窗,保留了主卫,空间还比较宽裕,预留了电视位置,估计近年都不会安装,墙下方装了块搁板,满足平日杂物堆积,目前用来放儿子的睡前绘本。为了隐私,主卧照片暂时不放吧。
次卧预留了书桌位置,根据以后的使用进行修改,目前放置了宜家的落地衣架,挂挂日常衣物。
我只在三个卧室中选用了彩色墙漆,用来弥补一下单调的大白墙,选用的福乐阁,颜色都比较素颜。具体可以参考我前一篇墙面装饰原创。
七、厕所
两个厕所的面积都太小了,只有3平方左右,而且户型不好改,我觉得主卧必须带个卫生间,所以两个厕所都保留了下来,有好些邻居就拆掉了这个主卫打造成了衣帽间。在干湿分区上,面积不够,个数来凑,即使将客卫主要作为湿区、主卫作为干区来使用。
根据重庆这边的使用习惯,客卫采用蹲坑,有客人来时使用也不会尴尬,偶尔洗洗拖把也可以,简单用浴帘进行分区,给儿子洗澡也几乎都在这里完成。其它采用了洗手台+镜柜的组合,镜柜为宜家司铎约,可以满足老婆众多化妆品收纳,台盆采用的大肚盆,比普通的盆容量要大一点,配合KVK的抽拉龙头,洗个头什么的非常方便。
主卫为暗卫,没有窗户,留了个小窗口透气。因为主要为干区,所以采用了淋浴房,满足人多同时洗浴需求的同时更有效的隔绝湿气,同时使用智能马桶,搭配电热毛巾架,话说电热毛巾架真是南方潮湿城市提升生活幸福感的好家电啊。因主卫没太大的储物需求,宜家的古德莫洗脸柜已经够用了,于是就没再使用镜柜,一面明亮的镜子足矣。
因预算紧张,厕所用品没选用高大上的品牌,只在自己预算范围内选择的自认还不错的品牌。比如KVK的抽拉龙头、三荣恒温花洒、宜家的浴室柜等,智能马桶也是装修公司送的国产法恩莎。花洒、挂杆等大多数五金选用的国产松霖,赶在松霖全线涨价前买的,性价比真心不错。
八、地下室
地下室应该是在之前原创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地方,也是我这套房最有亮点的地方。整个区域为开放空间,60+个平方,不吊顶直接刮腻子后喷漆,平均层高2.8米左右,全部采用轨道式射灯,不会显得太压抑。为了通风,安装了管道是新风,效果还行,就是声音比较大。
这里为全家人的娱乐空间,也是朋友们来家里玩儿时的主要活动区域,配置了整整两面墙的书柜、展示柜,1.8米+1.6米的大书桌,还有120寸幕布,影音娱乐两不误,看个高清电影+玩玩儿NS都挺不错。每晚我都会和儿子在这里玩1、2个小时,疫情期间我独立带娃40+天的日子里,这里也是我们活动的主战场。
疫病期间等娃儿睡了,和老婆第一时间看了一下《囧妈》,在家里也能享受电影院的感觉。当然朋友来时,120寸的投影开开NS马里奥赛车还是挺爽的。
之前已经详细的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书柜制作经验。
通往地下室的楼梯我准备做成画廊的感觉,左侧为一整面墙的黑板墙,配合磁性漆,可打造照片展示区。右侧采用画廊的挂画系统(滑轨+钢丝绳+挂钩),悬挂自己喜欢的装饰画,之所以选择这种挂画系统还因为这个操作方便一些,毕竟在楼梯上方更换画作的话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楼梯正下方全部做成大柜子,收纳空间非常巨大,只在尽头留了台面,作为饮水区域,放置饮水机、防潮箱等。
房间的书桌区域用儿子的独立书柜进行软分割,主要是为了遮挡电脑的各种线材。书桌为L型家具厂订制台面,使用宜家的阿莱斯抽屉柜+阿迪斯桌腿配合作为桌腿支撑。
儿子的独立书柜还有个作用是作为书桌区域的软分割,遮挡各种电脑线材。
书桌1.8米的部分为我的电脑区域,不过说实话,现在电脑用的时间很少了,也就码字写文、修照片的时候会用到,所以没有追求配置,还是5年前的老配置,也够用了。1.6米的部分为我的手工区域,做做模型、玩玩儿拼图什么的,还是挺爽,目前主要为我和儿子的桌游战场,可以面对面坐着。另外地下室还配置了一个宜家可折叠书桌诺顿,日常收折后不到30cm,作为沙发柜使用,全打开可有1.6米的大小,朋友来玩多人桌游时的感觉非常棒。
书桌1.6米的部分,我主要用来做模型和玩拼图的,也可以和儿子一起玩桌游。
除了整个大区域空间,还分割出了这么几个空间出来。一是挨着饮水柜的房间作为衣帽间,采用开放式储物系统,还是背轨+支架+搁板的形式,老婆众多的衣服都有收纳的地儿了(是的,楼上的几个大衣柜还不够她放的),同时房间内配置插座,可以接挂烫机+除湿机。
衣帽间旁边是厕所,因为只有在楼下的时候才会使用,所以配置比较简单,除了马桶、洗手台,就放了个1.7米的大浴缸,买的卡德维钢瓷釉浴缸,清洁起来比亚克力的方便多了,直接用花洒冲冲就干净了,而且在停水的时候还能作为大水缸使用。
天井下方是整个地下室的采光和通风区域,本来设计为单独的房间,设有房门,我觉得太不实用了。地下室通风本来也不好,而且基本不会住人,用门做成封闭空间实在太压抑。就自己改成了榻榻米,只用半高的吧台进行分割,这样朋友来的时候,可以坐在高凳和榻榻米上,边喝茶边聊天,比较惬意。
舒适的榻榻米,偶尔来个客人也可以睡觉。家里储物空间已足够,于是放弃了榻榻米下方的储物功能,感觉比较鸡肋。
榻榻米两侧都是开放储物柜,配合储物箱可完成日常物品收纳,靠墙的部分主要为物品展示,目前还比较空,以后准备作为旅游纪念品的集中展示区。
吧台区域,朋友们在这里喝喝茶聊聊天挺舒服的。装饰画是从老房子里拆下来的,旧物利用。
天井下方放置了我儿时用的电子琴,随手弹弹丰富一下生活,以后准备再放一盆盆栽增加绿意。
九、装修的心得与总结
以上就是我家的全貌,走马观花的说了些心得和布置情况,限于篇幅,很多经验没有展开来说,如果大家有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我以后再慢慢详细的介绍。先简要说一下总体心得。
1.家首先是拿来住的,好看与实用兼得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当颜值与功能需要取舍时,我会选择实用性。尽管断舍离的理念渐入人心,但是物品肯定会随着居住时间变得越来越多,特别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时,所以足够的储物空间是必须的,所以我在家中尽可能的布置了大量的柜子。
2.关于预算。因为我本身就是做财务工作的,所以预算控制得还算不错,整套装下来(含电器、花园)约45W,当然因为第一次装修,经验不足,花了一些冤枉钱,预计本来40W应该能够拿下。构成的话大约是:基装15W,瓷砖墙纸地板美缝4W,订制柜子和门窗3.5W,其它移动家具和木工现场打造家具6.5W,中央空调和其它电器12W,厨卫用品3W,灯具1W。在装修预算范围内尽可能买自己能承受的最好的吧。其实装修时资金也非常紧张,好在我装修时间比较长,每年节省下来的钱逐渐投入到里面了,家是会随着居住时间成长的。当然因为长期在张大妈,各种省钱小技巧也学了不少。不过电器真心没必要太早囤,反正卡住618和双11两个时间点,会节省不少的。
3.从花费上来看出,我家具花了不少的钱,因为做的柜子确实不少。但我已经尽量控制预算了,大多数家具采用了木工现场打造柜体+定制柜门的方式完成, 成本可以降下来不少。不过在入户的鞋柜、电视柜这种给人第一印象、工艺略复杂的地方,我选择了定制家具,封边工艺确实好太多了。
4.现在网上有不少网红装修方式,不装好像有点跟不上流行趋势,但不一定适合自己家,选择需要慎重,比如水泥自流平地面、开放式厨房、木地板地砖硬收口、木饰面装饰等,看上去确实很漂亮,但先问自己预算能过关不,再想想能否找到靠谱的工人,自己是否有时间能现场监工,如果工人不过关,那将是一场灾难。不要高估工人的水平,我花了这么多时间在装修现场,工人搞砸的地方也不少,有好些地方还是我跟工人一起研究做的。其它还有一些不错的设计,但是出于预算和家里的实际需求,我最终放弃了,比如地暖、水循环系统、中央净水软水等等,可能只能等下套房子再尝试了。
5.有一些硬装投入是必备,千万不要省钱。比如我原屋的塑钢门窗全部拆掉了,更换成了凤铝断桥铝合金,保温防噪性能好了很多。还有装修公司赠送的网线我全部扔掉了,自己网上买了六类日线NIPPON,自己设计的网络,比装修公司出的图合理多了。水电材料上更不要含糊,空开也全部换用了施耐德的,水阀也是水星球阀,这些都是花小钱防止大麻烦的。相反,像瓷砖、实木门这些,我觉得不用投入太多,实木门我直接去附近的工厂定做的,专门给大牌做贴牌的,不超过1000元每扇,质量非常好,至少里面的填充物不是蜂窝纸,而是实木。
6.关于地下室防潮处理。首先,最重要的是如果是纯地下室,地面和土相邻就放弃吧,湿度肯定大,我这个是车库架空层,所以才考虑打造书柜。其次,挡土墙是与土相邻的墙面,在原墙的基础上隔10公分再新砌一道墙,隔绝湿气,造价按砌墙面积算,推荐红砖+轻型砖结合的方式砌。牺牲空间在所难免,不过绝对值得,特别是南方湿度大的城市。最后,必要的除湿手段要上,新风、除湿机是必备的,也可以和湿度计配合,比如米家套装,弄成智能家居。
7关于灯光设计。家里采用射灯的地方比较多,比如客厅和地下室,射灯的氛围感确实好不少。色温的话,大部分地方采用的3000K暖黄色,温馨一些,只有厨房、厕所等地方用的6000K冷光。
8.关于宜家。宜家的不少小物件性价比不错,宜家的大件家具肯定不合适全屋采购,但宜家不少家具的性价比和设计感,在同价位上算是佼佼者。所以我家装中有选择的采用了部分宜家的产品,并且家里的每一件宜家家具都是自己亲手安装的,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关于这部分的具体经验,大家可以参见我之前的原创。
好了,暂时想到这么多,不知不觉又是9000+字了,以后再慢慢补充吧,感谢你的阅读。
FIN

博主你好,我正在准备设计装修,你的装修经验文章都看完了。请问有值得买或者其他平台的博主、文章推荐吗?想多了解学习一下。我发现值得买平台只能按照月度筛选文章,很多好文章可能过一个月就沉掉找不到了。。。
储物间应该是房产证面积之外的,打开地下室后发现这里层高不错,适合做楼梯,浇筑楼梯后再现浇了一块板,偷出来的面积。
储物间是自己兼并的,还是老房子自带的?宽度是多少?
重庆的夏天没有不热的,所以装了空调的。
楼主 夏天地下室热不热
很赞很nice
图方便和性价比,就用的力诚,其实就是我们这边的家由莱,只能说还行吧,毕竟价位在这里。
定制柜子选的啥子牌子?同重庆银
对的,我买的是箭牌,配的KVK的龙头,不用打孔,陶瓷的质量还行吧。大肚盆真心实用,洗头方便,容量也大,放个脸盆接点水也可以,还不溅水。
我买了toto的75cm的大肚盆,正好配配三荣水龙头,不用在开孔,绝配。大肚盆我知道的有三家有,toto,摩恩,国产的惠达,现在还有箭牌。现在大部分都是又窄又浅的台盆,看着好看,真没大肚盆实用。
60,也够用了,主要厕所太小了,而且是方的,大台盆用起肯定要舒服一点。
大肚盆宽度是70?
从书柜那篇追着看这篇,装修真的用心了。赞👍
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上酒精壁炉,应该一劳永逸
好的,反正到时新风和抽湿都会配好
为啥我买了刷了不到2平方的面积,还是黑板漆一半,磁性漆一半,就一千多
家里福乐阁的磁性漆+黑板漆+面漆一共花了3K吧。
是啊,我很喜欢儿子睡觉以后再在楼下来看部电影。
儿童房的灯就是X宝的普通款式,建议买可调温调色的。
哪里哪里,欢迎有空来串门。
我中间没用填充物,但是刷了一层防水的,稳妥的做法还可以安个换气扇。
挡土墙和原墙中间用不用填充防水泡沫之类的,魔都湿度更加大,我还准备塑料仓板上墙,地面也用,做个流水的,直接排到外面的地下车库
哈哈
我就说外墙这个狗屎黄太像了。膜拜,你家装修真是我看到我们小区装修得最有品的👏学习
哈哈,6栋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是不是曦园青港湾嘛,我10栋滴
这个价格能装成这样,觉得很棒了,佩服
大妈家发不出链接啊
儿童房灯蛮好啊,给作业抄一下。我也准备买了。
老板,也给我发个链接啊。谢谢
真不错,预算控制的也不错,非常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