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办公键鼠套装mx master3+mx keys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所测商品为自费购入(已经被掏空)。坚持独立的评价观点是笔者创作的基本底线,绝不会因商品来源不同而有所偏颇(都是自己掏钱买的没啥可偏颇的),各位看官大可放心食用。
emmm,自两小时前发布了KEF LSX 的开箱后,我又鸡血地开启了新的一篇…(前面三年都没今天一天写的多,为了那个张大妈键帽我也是拼了老命了 )
上篇也提到由于5月底新装了台主机的缘故,各种电脑外设都出现了缺口…(给自己的买买买强行找理由 )急需入手一套趁手好用的键鼠套装。由于后疫情时期可能出现的报复性消费行为,而且东哥都说(又说)今年618活动力度之大是往年无法相比的
这场剁手盛宴早已是持币观望状态。
购买理由
首先是【键盘】部分筛选的心路历程:
对于键盘的选择曾经也一度陷入纠结…此前曾经入手过三个filco(红87、青87、茶104各一把,都是有线的),后来觉得青轴实在太吵就送给了一位小老弟(貌似现在轴体已经被他魔改了…还是年轻啊能折腾 );再后来母上大人配了台式机办(追)公(剧)后便主动供上了茶104,自留一把最静音的红轴。对于红轴这个轴体没啥可说的,确实是我接触到的种类中最喜欢的,但是filco87这把键盘自认为有三点使用体验不佳的地方(仅对我而言):
1、由于日常实验数据中有一部分需要手动输入,87键输入数字的无语之处想必不用描述了。当然单独购买一个数字小键盘外接也可以解决,不是主要矛盾;
2、键盘有点高,导致每次打字的时候手腕都会向后仰。当然这个可以通过买键盘腕托解决…曾经也一度看上了木制键盘托,但是想想那么硬长时间用估计也不咋舒服就搁置了;
3、有线连接属实不方便,多台设备切换不断插拔或者各配一个键盘操作起来都很别扭,也非常占据桌面空间(硬伤),宿舍桌子本来就不大,一把键盘应该是上限了。所以一把能够支持多设备切换的无线键盘成为刚需。虽然filco的蓝牙版本也支持多设备切换,但是切换速度以及操作便捷性上还是不太如人意(当然filco确实也挺贵的,预算没那么高,奶酪绿的蓝牙版本价位一直逆天,相对便宜的minila键位又感觉不太适应)
基于第一点和第二点,本来是想购入刚上市的filco魔鬼鱼(日亚),到手800出头。但是因为魔鬼鱼仍然是有线连接,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了。由于本人大多数外设都是罗技的,所以就看向了罗技的办(薄)公(膜)键盘。K580之类的看着也觉得挺好的,但是总感觉设计上差点什么,直到我看见了mx keys…就是它没跑了,但是看到899的价格又让我开始疑惑,一个薄膜键盘卖到机械键盘的价位真的合适么 说白了还是自己的问题。当然更贵的craft是没必要了,因为我能预测到那个旋钮买了也是摆设。
结果当然都知道了,我还是割肉买了…蹲了一波650左右的价格,心里安慰自己毕竟是个天天要用的东西,每一次的敲击都会让我充满幸福感 而且外观设计的这么像苹果的键盘,瞅一眼果家的售价甚至还觉得捡了便宜…买完之后发现,啥!这玩意还有个价值149的键盘腕托???
算了算了,以后再说吧…
接着是【鼠标】部分:
本来是没打算买鼠标的,因为4年前买的G900到现在都没出啥岔子,手感也已经适应了…但是没鼠标的话以后我就得实验室宿舍来回带着鼠标跑来跑去,想想也是挺难受的。倒也不是说没鼠标用,家里有一个小老弟友情赠送的MMO7炎魔版,就通过一次电证明了一下功能是没问题的就收起来了…毕竟是绝版鼠标想留个纪念。况且,键盘都发力搞了无线,鼠标再拖一根线岂不是前功尽弃? 这样一想G900那不到2天的续航也比较拉跨了,于是我再次打开了某东开始寻找罗技的办公鼠标…
鼠标的筛选上相对就简单很多,曾经有过一个master2s(后被父皇征用…表示相当满意),跨屏传输这个功能需要的时候还是非常非常便捷的。而且iPad更新了iPadOS系统以后支持蓝牙键鼠连接,操作方便了不少,所以一款支持多设备连接+flow功能的鼠标就是目标产品了,从目前的产品线上来看m585,m720和mx系列符合。m585的分辨率好像只有1000dpi,有点不太够(G900我瞅了一眼一直是在2k左右),所以没再考虑了。mx anywhere2(曾经也有过…后来送人了)鼠标偏小,持握手感一般,而且一体式按键的反馈和G900,master这类分体式按键还是有差距的。主要就在m720和mx master3之间纠结(master 2s肯定不买重复的了,买就买没体验过的)。知乎有个帖子恰好是对比m720和mx master3两款的使用体验(zhihu.com),我给各位老爷们总结了一下:
m720的优势:
1、便宜;2、四向滚轮(这个功能其他牌子的鼠标好像没看到,用惯了以后其实很好用的);3、大拇指处的手势按键恰好位于侧键下方,更容易发力,符合人体工学设计;4、切换设备的按键在侧键的位置,而master切换设备的按键位于鼠标底部,有点反人类(可能是怕误触?)
mx master 3优势:
1、电磁滚轮,自由切换分段模式和疾速模式(最大卖点,而m720需要手动触发);2、拇指滚轮(excel,word,ps,edge浏览器,chrome浏览器等分别有预设不同的功能);3、4000dpi,可以适应更多的平面,临时在玻璃上用用也是可以的;4、鼠标后部突起更高,趴窝手感更佳;5、第五点是我个人比较在意的,由于鼠标中键的使用频率不低,所以需要有一个键保持映射鼠标中键的功能,而m720中键后面那个键的功能是固定的(滚轮模式切换),而master3后面那个键的功能可以自由设定,也算是一个优势。
最后…考虑到master 2s的用户粘性,使用习惯等,剁了master3 感觉血槽已经空了,想夺宝岛上碰碰运气,然而蹲了两天并没有收获…只得淘宝上找了家相对便宜的入了,650左右。想想官方都说了和mx keys最搭的是master 3,我也不好反驳什么…被割韭菜就完事了
经过上述思想斗争以后,便有了下面的开箱环节…
外观展示
由于mx keys和mx master 3的设计语言过于相近,所以放在一起(伪)开箱了 一家人就应该整整齐齐。
似曾相识的包装,厚度真的很薄(pad里展示的是后文会提及的folio pro键盘套)
附件部分,双倍快乐:一样的USB-type C线,一样的优联接收器
使用感受
鼠标这边主要与master 2s进行对比,毕竟是换代产品,对比起来更有意义。而键盘这边主要会与此前买过的Slim Folio Pro进行对比(适配iPad Pro 2018,12.9寸)。
【鼠标】
micro usb终于升级为type c,滚轮也升级为纯金属材质
拇指滚轮同样由橡胶升级为纯金属且滚轮尺寸更大,操作更方便,前进后退键也恢复正常了
这里必须要着重提一下滚轮材质的变更以及侧键前进后退两个按键的位置变更。这两点变化对使用体验影响很大:用2s的时候一直觉得两个侧键位置过于接近,很容易误触,而且位置过于靠后,大拇指需要刻意弯曲到后面才能按到,体验较差;而滚轮材质有橡胶的存在很容易沾灰,与手汗混合后会变得黏黏糊糊…沾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图中滚轮上就沾了很多红色的纤维),清洁起来也更费劲。2s的滚轮说实话略微偏小,滚动起来更加费力,3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下面附上几张持握鼠标的图片供参考。
正常持握master 3,很方便就可以按下侧键。手掌贴合度更佳。滚轮尺寸明显加大
最后来说一下宣传的重点:电磁滚轮。
在使用2s的过程中我觉得这个自由切换的滚轮使用体验非常一般,宁可通过按键来控制模式的切换。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
1、自由切换的灵敏度较差,需要非常刻意的滚动滚轮才能实现疾速模式(如果在软件里把阈值调低,又会容易导致在需要分段模式的情况下莫名切换到疾速模式,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2、分段模式下滚轮的声音还是很明显的(倒不是说有声音不好,但是很廉价的感觉);疾速模式下声音小很多,但是还是有,因为滚轮普遍反应比较松垮,晃动明显;
3、疾速模式下,滚轮会发生回滚(举个栗子 ,长篇网页你向下滚动想看底部,回滚到最后的时候滚轮会向上滚动一点,导致你需要切换回分段模式再向下滚一点),发生这个事故的几率还不低;
4、滚轮材质的问题,前文已经提过在此不多赘述。
而master 3针对这几点进行了全方位升级:
采用了全新设计的滚轮,我理解的是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来实现对滚轮滚动过程中阻尼的控制(高中物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用左手还是右手判断力来着…很久没接触物理了,大致是这么理解的,还请大佬批评指正),这样减少了直接的物理接触,精准度以及噪音问题势必都会有所改善。至少通过我这段时间的体验,我认为master 3的滚轮使用体验上的提升是很明显的,两种模式切换所需的力度也小了很多,更加符合日常使用过程中最自然的状态。滚轮不管是分段模式还是疾速模式都非常静音,尤其分段模式下的声音比静音鼠标(m585这类的静音微动)还小,体验极佳。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现回滚的问题,材质也更加抑菌,容易清洁。
【键盘】
整体采用硅胶全包设计,防护更到位。摄像头开孔那可以向后弯折方便与iPad合体。应该是市面上为数不多考虑到apple pencil防丢功能的键盘套,自带三段背光调节巴拉巴拉…感兴趣的可以看我某鱼(头像与我壁纸一样灰色火箭发射架),我已经挂上去了。疫情期间被拍下好几次了但是无奈东西在学校拿不到啊…
一句话总结这个键盘套…如果不是出差的话,我应该用不上它了。对于长期出差且一定会带着iPad,且有在iPad上进行文字输入需求的人士来说,这个键盘套非常推荐(苹果系统快捷键较全,自带背光,键盘手感堪比xps系列,离小红点还有距离,type-c充电口,续航持久)。
对比mx keys与folio的手感:
mx keys由于底部有一整块钢板的缘故(键盘看着轻薄,实则有810g,并不适合携带),敲击反馈更加明显,明显到我都不太相信这是薄膜键盘…与百元级键鼠套装K120这样的传统薄膜键盘的手感相比,差距极大。K120这类应该是办公室里最常见的键盘了,用硅胶碗作为触点,手感软绵绵的;而mx keys剪刀脚设计具有明显的段落感,感觉有点像短键程矮轴机械键盘的触感。键程太长或者太短(MBP蝴蝶键盘?)都容易造成手指疲劳,mx keys在保证输入手感的同时还具备薄膜键盘静音的优点,确实是一把值得推荐的优秀键盘。
其他值得一提的细节:
1、键盘每个按键都有内凹设计,能更好的定位手指,与craft一脉相承;
2、丰富的快捷键,锁屏,截图,调用计算器等等都很实用,而且最上面一排所有的F键的功能都是可以自定义的(虽然保持默认功能是最佳,但是至少给用户提供了选择性);
3、续航开背光一周,关闭背光据说是40天?背光能够智能调节,感应到手且光线较暗时就会自动开启键盘背光,无需像folio或者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键盘背光一样手动按键开启;
4、同样支持windows和苹果两套系统的快捷键,多设备间光速切换(可以跨系统,比如windows和mac之间也是可以实现的)。如果配合具有flow功能的鼠标,那就牛逼了,鼠标移动到哪台设备上,键盘也会自动切换到对应的设备…衔接之丝滑溢于言表,实乃多设备办公之利器…
目前发现的不足之处:
唯一的一点,由于ESC键设计的较宽(不知道为啥设计这么宽),导致F键整体向右移动了半个键位的距离,经常alt+F4误触成alt+F3 …小问题小问题…
总结
可以说master 3相比master 2s来说,使用体验上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对于侧键,滚轮的细节优化上非常到位。美中不足的就是手势按键位置基本没变,大拇指按下依旧很费力,如果能按照m720的位置来优化就完美了(让罗技听到用户的反馈,估计下一代就有了)。目前价格650上下还是略贵,接近2倍master 2s的价格,预算充足当然买新不买旧,预算不够的话个人建议买m720避开master 2s。
mx keys这边没啥可说的,没有明显的短板…除了价格 之前po桌面照片的时候也被朋友多次提问这个键盘的型号,可见还是很讨好大众审美的。
目前已知做高端办公键鼠的厂家只有罗技一家(微软sculpt也不错,但是鼠标感觉差点意思),flow功能也是罗技高端办公键鼠的标配,如果有多设备办公需求,那么入手一套mx键鼠能极大提升幸福感。
感觉这篇有点发力过猛写了一晚上…实实在在的个人使用心得体会,还请各位观众老爷们点赞打赏分享推广

这是什么妖魔鬼怪
其实mx master1/2代左侧那个后退键,是用大拇指关节位置挤压的,不是用来点按的,毕竟按键都特意做成尖的了,我现在就在顾虑3代的两个前进后退键是不是方便按,我一点也不想抬起拇指来,再按下去,好麻烦的。目前在纠结是买g502无线版还是master3,在用的是g502有线版和master1
单位那
电脑。。。双核速龙。我弄了个wtg。凑合用吧。
好吧。。。
自己用的而已…自费啊…换地方就带走了
给单位买办公用品?没事吧?单位不给东西我就用笔写。笔不给我就用嘴说。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
对比k780,有点松松垮垮的感觉
一直搞不懂,办公需要这么好的键鼠吗
送你一个功能 赚了啊
mx keys 和ipad 键盘共同持有,mx keys一个特别大的缺点,键盘整体太薄了,相对于机械键盘几乎就是贴在桌子上,打字时候感觉手是贴在桌子上的,很不舒服。
怎么买到的,谢谢
不好意思没有mac…不过在iPad上用体验挺好的
键盘快捷键也比较全
适配mac如何?
吸在一起可以看下微软那个sculpt,那个是自带掌托,磁吸可拆卸设计。
感谢回复 完全解毒 因为我常在电脑前前吃饭。。。故经常需要已开键盘 如果不是吸在一起的话我就不买了。。。
是的是的
多谢老哥指点
我个人比较喜欢把掌托和键盘稍微分开一点,这样比较适合打字
所以没有磁吸对我倒是没有啥影响反而是好事
掌托的话…
我果然还是没逃过这个坑,mx palm rest前两天入手了。很简单的一个东西,正面软(记忆棉估计)反面硬,只是他的长度、整体配色以及高度非常适合mx keys这款键盘。就是单独摆放的并没有磁吸之类的功能。由于mx keys非常矮的缘故,这款logi掌托也非常的矮(配套市面其他机械键盘会不够用),但是搭配使用的话确实舒适度能提升一个档次,就是价格贵了点。
如果是要替换现有游戏鼠标的话,不是很建议选master 3(我个人比较喜欢轻一点的游戏鼠标,而且侧键软硬程度对比游戏鼠标的话肯定还是偏硬的,侧键面积也偏小,经常按侧键体验肯定不如游戏鼠标),与我自用的G900对比的话,打游戏我肯定还是会换成G900毫无悬念,轻巧dpi回报率高。建议打游戏不要考虑mx系列的鼠标,直接买罗技的G系列即可。
谢谢哈朋友,现在张大妈毕竟上市了,需要利润来支撑报表,所以和各类厂商的商业合作也是情理之中,所以写测评尽量委婉一些,免得碰了站内合作品牌的蛋糕,被打成黑号.....
谢谢回复 如果侧键手感还不错不是很硬的话搞一个取代现在的游戏鼠标 还有想问问有了解过键盘配套单买的掌托么?是单独一个放在下面用的还是磁吸的?还是觉得那么贵的键盘没掌托不会舒服。。。如果不能磁吸每次移动就要移动两样东西了
mxkey最好的肤质依然是1代并且是前两年,现在的1代跟屎一样,618刚买了一个,看不下去
老哥,特意回去膜拜了一下你那篇料理锅...
明人不说暗话,社会就需要你这种勇于探索还敢说大实话的人,已赞已打赏
厨房小家电感觉国内市场现在就是鱼龙混杂,产品监管也没有明确的指标啥的...反正最近买了个康宝消毒柜,就感觉很劣质的做工,虽然说是新品还二星级消毒,但是做工实在粗糙简陋。然而又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除了嵌套的,但是没地方装,无奈只能买独立的了)
老哥这个建议可以说是非常中肯了
提醒各位鼠标不要买白色
只是说如果你的文章说了一些品牌的产品不好,就可能会黑号。我之前拆解了摩飞锅,然后就黑号了,前几天发了一篇原创,也是完全没有流量,就连我的粉丝都看不到,在站内拿关键词也搜不到......
对,你这刀戳的真准…
这也是我有点嫌弃那个套子的原因。比iPad本体还沉的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