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装机单,6.18之际推荐个ITX装机思路—记乔思伯 T8 装机
你是AMD Yes党?还是intel和NVIDIA的忠实簇拥呢?最新一届#装机大师赛#开始啦!本次装机阵营赛分为3A红组、intel NVIDIA蓝绿组、混搭组还有ITX组,实体or虚拟装机都能参与,可使用值得买定制化DIY装机工具在文中展现配置单!每个小组均有精美礼品,优秀文章还可角逐装机大师终极大奖,点击参与<<<
【写在前面】:一年一度的6.18又要来了,上半年6.18,下半年双11,已经成为了中国网络消费的盛宴。同时,近期电脑配件的价格持续探底~~是时候装一台自己心仪的主机了。不过,装机方案千万条,今天只谈ITX!
购买理由
ITX平台,最受限制的就是主板,不管是lntel还是AMD平台,ITX规格的主板真的是少之又少,而且只有4大品牌可选,当然近期也有个别几家二线厂商推出了低端的ITX平台主板。比如:索泰,铭瑄,映泰。
Intel平台:
先说说英特尔这边吧,一直是ITX用户群体的主要聚集地。从高价到低价来看看以下几款主板:
从3000多到600出头的区间,还是有很多ITX主板可选的,不过芯片主要集中在了Z390,而性价比比较高的B360并不多,而新出的B365芯片的价格更是接近Z390芯片了,还不如关注其没穿马甲的H270,不仅价格会便宜一些,且更新bios后,同样支持酷睿 9系列!入门级则毫无疑问是H310C的天下了,毕竟这个芯片还可以支持安装Win7。
AMD平台
AMD这边的ITX平台就有些尴尬了,由于目前Ryzen系列的CPU只有2200G和2400G两款带有核心显卡,如果选用更高性能的CPU势必要配独显,而不会像Intel平台那样,9900K都给你配个核心显卡,可以满足很多只注重CPU性能,而不太需要显卡性能的用户。当然,一会关于ITX独显,咱也会推荐一波的!
AMD这边的主板选择势必也是少一些的,但各个厂商推出的主板性能和做工还是能够保证的,搭配相应CPU也是可以获得相应的性能,建议选择像Ryzen 2600这种现在特别具有性价比的CPU和独立显卡配合使用。
显卡
考虑到ITX机箱都是比较小的空间,这里推荐的显卡也都是以“小”见长。太高端的泰坦就不用想了,那个即使装到ITX机箱里,也会变成"太烫"。稍微降一个档次去考虑下RTX2070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早年间还有AMD的NANO,不过现在都绝版了!某鱼也许还能找到吧!
GTX1650显卡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外接供电,应该算是75W功耗中的最强吧~~75W~~75~~
AMD这边我实在是找不出现行销售中的"小"显卡,RX580 2048sp和RX560XT虽然都很有性价比,但是其身量和板型视乎真的是制约了其在ITX装机中的可行性。
如果可以考虑把Vega56 这类显卡去掉庞大的散热器,那将是极好的存在。当然,这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或者给这种火炉显卡改装个水冷。
电源
ITX电源在目前基本上就是以银欣和全汉为主。
机箱
ITX机箱在张妈这反复被提及的就是迎广的肖邦,当然价格也是很感人的,银欣的小乌鸦3重在开启了RGB效果,算是一个新的亮点!乔思伯是小机箱了销量最高的,也是深得广大用户的心——便宜!不过近期推出的T8也不便宜了,但是工艺提升了很多,文后有详情。
CPU,内存和SSD硬盘,这几样都是标准规格的与ATX主机通用,就不赘述了。以上这些配件已经足够各位小伙伴们搭建一台2500到25000元的ITX平台了。
使用感受
以LZ自用的ITX为例,整机价格在4000元左右,感受一下装机过程吧!
配置单如下:
CPU: i5 8500 主板:妖板 Z370 tix 内存:影驰/台电 DDR4 8G 2666*2条 显卡:影驰 GTX1650 4G SSD:台电 240G,铭瑄960G 电源:HP 280W 白牌被动 机箱:乔思伯 T8 散热器:乔思伯 HP400
乔思伯T8机箱,我就是以这款机箱开始装机的。这款机箱在工艺上升级,处理了几乎所有的边缘,保证不伤手。
机箱两个侧面采用4毫米厚的有机玻璃,并且有比较好的通透效果。
机箱背部的顶部有一排通风口,底部有2个pic插槽扩展位,支持ITX主板,同时背面可以安装SFX和ATX标准结构的电源。
机箱底部是14厘米的通风口,如果不安装独立显卡的话,底部可以安装一枚14CM风扇构成垂直风道。
T8将USB接口同UMX系列一样放在了机箱正面的右下角,一共两枚。
而开关键则是在右上角,区别于UMX系列也同样区别于RM系列机箱。
机箱顶部则是直接开孔做了14厘米的通风口,并且带有一枚的RGB风扇,有利于机箱的空气流通。
硬盘架 支持2X2.5寸硬盘或者1X3.5寸硬盘。
机箱的说明书为多国语言版;配件很丰富:自带扎带,减震垫,螺丝垫片若干。
另外,为了稳妥的完成这次装机,主要是怕散热器的高度不被兼容,顺手入了个乔思伯的 HP-400 散热器,这个散热器超级薄,不会影响到电源的安装,面对65W以下的CPU也能保证很好的散热效能。
当然,这款散热器也是支持多平台的。
9厘米标准的风扇设计。转速为800-3000RPM,最大风压/风量可达3.24mm H2O/48.3CFM,最大噪音仅为33dBA。
搭配4跟全镀镍热管。
热管与鳍片之间采用穿FIN,热管与底座采用回流焊工艺,为了增加散热面积鳍片上均印有乔思伯的LOGO。除此之外,底座表面采用镀镍拉丝处理。
接线来先把主板上的设备装起来!CPU,散热器,内存,SSD ~one by one~
装机基本完成。
最后,说下显卡,GTX1650显卡性能并不高,不过由于不需要外接供电,算是小功耗电源的福音吧。结合手上现有的配件,也就姑且这么装了。
由于显卡是最后到的,也就不再重复装机过程了,只是单独上两张图,来说明这显卡也算是能被装下的极限了,显卡长度为19厘米。
原则上 1650跑分应该过10W的哈,这里我也不知道为啥这么屈才,娱乐大师的缘故么?!
总结
现在主机越来越小型化,而且伴随而来的是房价的上涨,不对?!其实好像二者之间没啥关系~~ITX真正优点就是在于体积小占地面积少,就是这样!同样性能条件下ITX小体积比ATX主机小上几倍,随着科技进步,如今1张显卡性能足够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主流用户都是单卡平台,ITX多年发展各方面都也越来越完善,选择上越来越多,这也是目前ITX更受欢迎的主要原因。So,AMD的3代ryzen和X570主板也即将上市,期待到时会有更多的ITX平台产品吧!

如果要显卡证明要系统高负载那么一定不要选1u电源,上sfx
3000多预算怎么组装台式机呢
请问楼主这个显卡的品牌型号?
请问有电源关键词吗?
不喜欢这种电源压主板上面的,感觉不是太合适。
空箱重量和装机完成后重量各是多少?能不能练麒麟臂
我都用了三年了…
记得是2年保,没买
只要内存和固态硬盘不用金士顿的文章我都打赏了的
type c 接口没有哇
T8才上市一个月 那个魔方骨灰盒一样都4 5年了吧。。。。。。。
这分数太低了吧
再看看京东销量,比不过小魔方,那家伙能放3,4块硬盘,体积还小
我也很少用,但我的理念是可以不用但一定要有。我买工具买零件买电子元器件这种东西,一般也是买一大堆,可能有些放好几年不去用,但一旦想用的时候发现没有,那就很难受。
我十年前因为因为复位开关短路导致重启拆掉后,之后几台机子都不用复位开关了,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
C2可以正正好好放下铭瑄的1066那个什么者,就背后是太极logo那个显卡。
前面没有进风空,装了风扇也没意义啊!
推荐的都是高大上的sfx,那是一个思路,具体操作还要依据实际情况。我自己用的是全被动的atx,12v最大才180瓦,全电源是260瓦的,要什么自行车啊!
这有啥可抱歉的,猫头鹰的散热器上也压自家的logo;超频三的也压logo!都是增加了表面积~~
人家压印 logo 你抱歉啥??
"为了增加散热面积鳍片上均印有乔思伯的LOGO",抱歉?
这机箱前面能装风扇吗
sktc这机箱怎么样?
刚入了v4,到手就用磨刀石把里面磨了一圈,现在里面随便摸
装机可以找你吗😊
装机达人,支持一下~~
不要显卡,gh1之类,要显卡的选择非常多,一搜一大堆。极致猫,k39
T8 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这些都不是重点,关键是不伤手!!!
不用C2和V4,装完之后鲜血淋淋了解一下!
c2能用的显卡太少了,缺钱上v4 不缺钱不建议c2!可以玩更高级的。
用大镰刀,酷鱼z39与电源同向,或者测吹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