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杀-那些用过的电子产品
创作立场声明:本文所有产品均为自购,目前大部分闲置在家,只有部分还做使用。仅作念想,谨以此文纪念那些萌萌动动的岁月。
一波回忆杀,仅以此文纪念当初那些折腾的岁月!
手机远古时代
在这之前,还有上古时代,那个时候都是大哥大,掌中宝,这些都没用,只是看过,不在这波回忆中了。
这时候的手机几大巨头就是诺基亚,索爱,摩托罗拉,国产的就是金立,步步高什么的,反正外形千变万化,现在统一称之为功能机,当时比较厉害的就是诺基亚,拥有塞班系统,整体使用算是最初的智能机了,有些使用linux系统,也能安装写java的应用。
首先登场,NOKIA2610,经典的诺基亚直板机跟经典的1110长的非常像,超长待机是核心,带QQ哦,上网是使用wap模式,估计好多小伙伴不记得了吧。
排第二的是华为手机,没看错,就是现在国产手机天花板的华为手机,当年华为依靠的就是三大移动通信公司的渠道,走的渠道合作,当时就是办卡送手机,型号已经忘记了,只记得是支持电信3G,当初也是工作使用,苟活了一段时间
第三个则是Motorola的VE66,提起Motorola的手机,那是不得不令人唏嘘的,想当年V3刀锋, V70旋转,那是羡煞旁人啊,哪怕到安卓时代出的milestone也是不错的,后面在细聊。这款VE66是linux的机器,可以安装java程序,在当时也是折腾了好久,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nokia5300,定位手机,其实当成MP3差不多,当年的广告定位就是听音乐,实际上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第五个就是一代机皇N73,当然了这里又会引发大战了,到底是N73还是N72了,当年可是PK的不可开交,笔者这台还是水货买的,当时的价格2900,心痛的感觉啊。这台手机笔者算是记忆比较深的,一来是在手机市场转了N久记忆深刻,二来是因为拍照在当时的手机来说,是真的厉害,QQ空间存着的照片,现在看还是可以的。这台手机的最大毛病就是方向键,笔者的状态失灵过一次。手机采用塞班系统,可以安装应用程序,不过签名问题非常烦,当年么事就是窝在塞班论坛灌水。
最后放上1台国产步步高手机,亮点么,没有,只是为了纪念那些为之奋斗的国产手机,oppo ,vivo手机们看清楚了,你们的爷爷来了。
Android手机时代
落寞的王者-Motorola
2007年iPhone横空出事,至此终结了功能机时代,同时android手机紧随时代,第一步android手机是火腿肠(HTC)G1,侧滑,当时也是惊为天人,可惜由于android出生畸形,体验非常差。值得令人回味的是,G1天生没有耳机口,使用miniUSB接口做耳机接口,对比现在各家厂家砍掉耳机口,通过type-c外接二级,同出一辙。这一时代的android时有一个通病,就是刷机,现在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了,那时候就是各种rom刷机,那时候都是靠各种大神的精神支持的(J大,顽石等等,CM团队),没有任何的商业行为,纯粹是一种热情,不想现在各种商业气息。
第一个登场的就是传说中的milestone,当年的中国销售第二名(国行XT702),搭配了android2.0,笔者一直陆续升级到4.0,后来又退回2.3版本,毕竟硬件能力有限。对比同时代的iPone3GS,丝毫不弱。笔者当年入手的时候,花费了3500元,也是港行版本,主要是国行当时4000多,实在是贵。从这台手机开始就开始学习如何root,如何Recovery,什么是wipe等等,那段时间没事就折腾。
放一张milestone经典的红眼图,接下来就是三防手机defy了,非常有特色的一部手机,买了给女友用的,该手机主打三防,广告酷炫,IP67级别,整体非常小巧。
最后一个是MT917,也即是Droid RAZR,笔者这个是移动定制版本,在当时也是双核旗舰手机,这款手机自大的特色就是工业设计,机身比较薄只有7.1mm,不过移动定制版厚度提高了,达到8.6mm,完全破坏了这个手机的美感。手机顶部有一个微微翘起的部分,这一方面让手机看起来更具层次感。后盖采用凯夫拉材质,这个是比较少见的。不过还是那句话,Motorola已经是日暮夕阳了,一代王者的衰败。
横空出世的天才之做-iPhone
提到移动时代,就不得不说苹果公司,正式由于乔布斯的开拓,划时代的推出了iPhone手机。
第一个就是iPhone系列中最经典的一款手机-iPhone4S了,作为乔布斯时代的最后一代机型,经典程度就不说了,跨时代的多点触控技术,首次加入siri,全玻璃后盖,基本上秒杀同期产品。可惜老爷子无法参与发布会就撒手人寰了。
第二与第三个就是iPhone5、5S了,应该是最后的苹果小屏手机了,笔者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用5S,哪怕后来也是当做备用机,确实经典,特别是HOME键与指纹的融合。此款手机当初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功能就是慢镜头。
珠海小厂的浮沉之路-魅族
曾经几何时,魅族也是国产扛大旗的任务,黄章混论坛被誉为是最好的用户交流体验,笔者入局的第一款就是魅族的MX2(图中第一个),当年可是在水立方发布,全金属边框,个性的呼吸灯,两次触摸返回,干净清爽的UI设计,对比当时的小米2来说,非常的舒服。2499的价格在当时确实不便宜了。
第二款则是MX5,这时期的魅族其实还是不错的,拿到了投资,flyme也是自成一派,还有类似笔者这样的粉丝加持,但是其实从MX5开始,很多的粉开始转路人了,笔者也是买了MX5以后,开始慢慢的转淡了。
第三款则是同时期买的魅蓝2,作为以后一款入手的魅族手机,当时纯粹是因为公司发了电信的卡必须使用。至此与魅族彻底无缘了。
其实一直觉得魅族作为国产手机的代表,确实是比较可惜的,可以说是市场的选择,也是命运的残酷,flyme承载了很多人的美好回忆。
小米
在手机行业中,小米其实是一个另类,最早不是硬件起家,而是从UI起家,也就是最早的MIUI,当时android的版本应该是在2.3左右的版本,我的milestone还刷过当时的MIUI,可以说,通过UI的切入,囊括了一大批粉丝,从而后面开始切入硬件领域。在在当时的整个UI生态圈中,如果要拿出代表来,首推的就是MIUI跟flyme两家,辨识度非常高。而其中的MIUI通过丰富的定制化功能,覆盖高的手机适配率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而flyme当时只能在魅族的手机上适配。
最早的1代产品问题很多,不过通过粉丝带动,加上性价比还是不错的,最经典的一代应该就是2S了,通过抢购耍猴模式,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不得不佩服雷军。
之前的几款小米手机已经不不知所踪,留下来的第一款手机是小米NOTE3,有人把它比作是大号的小米6,当时主打拍照,不过拍照一直不是小米特长,哪怕后来搞了1亿像素的。这款手机其实很尴尬,因为不久之后小米就取消掉了NOTE系列,再带NFC,指纹识别,人脸解锁,当时买了6+64GB,以为够大了,结果万恶的微信程序直接干掉30GB+,后来留给老妈用了。
第二款是小米8SE,同NOTE3时期一道,给媳妇用的,主要是看重了小屏幕,整体使用还行,后玻璃设计,这个之前在iPhone4/4S上看到过,支持熄屏显示,刘海屏,也是收了当时iPhone的影响。
第三款是刚给媳妇换掉的小米10青春版,主要原因就是微信容量太大了 ,没办法,之前的4+64GB完全顶不住,再加上还喜欢玩游戏,现在一款游戏安装完差不多久20GB,根本吃不消了。
勇敢做自己-华为
2020年其实对手机行业来说,是悲壮的一年,因为拉扯下了中国手机行业的遮羞布,大部分的手机厂家,其实只是一个组装厂。来看一个对比的资料。
这个时候很多人就喷了,你华为也不是自己搞的啊,海思也是人家ARM授权的啊。麻烦这些多看看书,别天天被那些快节奏的,垃圾信息掩埋了。你说的不错,但是这是我们目前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并加以改进,而不是仅仅利用,那就是纯粹的买办经济了,这个就不展开讨论了。
笔者入手的Mate20,个人感觉应该是18年华为手机中最亮眼的,华为的Mate跟P系列,完全可以PK三星的S跟NOTE系列,以及iPhone,很难想象华为通过几年的时间雕刻出来的这两个系列是这样的璀璨,使得各种高端机的评测都必须提到。
其实Mate20Pro相比Mate20跟完美,不过笔者银子少,就没买。这个系列很奇怪,18年发售的,6GB+128GB版是 4499元,到2020年的时候,不少渠道还是能搞到Mate20Pro,而且很难买到,为甚?因为就算是2年后了,抛开5G不谈,以Mate20Pro的质量,性能仍旧是好过当时的一批3000元手机。而5G的话题,今天都2021年了,还是没有大范围普及开来。
笔记本回顾
第一台笔记本N4030,定位学生笔记本,期间还升级过配置,更换了SSD,加了内存,不过因为cpu太老了,现在在家吃灰,也台机器也是笔者开拆的第一台笔记本,拆卸难度还行,清理灰尘啊什么的,练练手了。
第二台是商务笔记本DELL V3450,手感确实不错,键盘灯光。全金属机身,非常结实,重量对比N4030来说了,轻了很多。
第三台笔记本DELL 灵越 5439,轻薄本,用的非常舒服,电池到目前为止还是非常好的,低压CPU,缺点前文在说小新Air15的时候也说了,转轴设计有问题,除此之外还不错。
加上最新的小新Air15,大家可以看下笔记本的厚度变化情况
多媒体娱乐设备
除了笔记本,手机,还有一类产品,属于多媒体视频类的产品,MP4,PAD等都是此类,笔者也翻箱倒柜的看了下。
第一款,台电-C430,当年外出在外拷贝电影看看的,同时也看电子书。记得看的最多的就是武林外传,因为只有4GB,所以基本上都是3GP,FLV格式,可能好多小朋友这个格式都没听过。
第二款,昂达VX580,买这个主要就是因为之前的台电的按键用多了,坏掉了,买了这个,整体性能更好了,开始直接播放MP4格式的视频,也是沦为了外出使用,有一段时间,放了视频丢给老妈看去了。
接下来就是一代神奇,iPAD2,不得不佩服iPAD的生命力,这货到现在还在使用,目前升级到ios9,丢给老妈使用了,主要是由于现在的APP安装需要系统支持,否则我真怀疑还可以一直用下去了。作为iPAD的标志性一代产品,整体手感相比第一代有了质的提示,超薄设计,现在看也就是分辨率低了,否则颜值还是杠杠的。这台iPAD除了边角有些许碰撞,其他没有任何问题,目前归属老妈。
鉴于iPAD的质量可靠性,后续选择还是选择了它,这次入手的是iPAD 2019款,目前主要是家里娃用,还是一如既往的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话说回来来了,相比其他的PAD,iPAD无论是从手感还是后期的保值率,卡顿情况,都是没法比的,当然了,随着android的越来越完善,也出了很多的PAD,但是androidPAD有一个天生的问题,就是很多的APP不适配,好多都是使用手机端的,导致体验极其差,当初笔者想入手google 的Pixel C,本着可以连接键盘,当做生产力的角度,结果把玩了一下发现,生态是毁灭性的。对比的还有就是sueface除了PRO之外的系列,都是一个样子,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微软的UWP环境一样,如果不让安装EXE,基本就是爱奇艺了。
最后隆重介绍下看书利器-Kindle,很多人会觉得Kindle最没用,手机也可以,而且方便。确实,从kindle诞生之初其定位就非常清晰,就是仅仅为真正热爱读人的人准备的,一年读不了几步的,就算了,笔者差不多也是属于后者,一年读不了基本,而且笔者喜欢买实体书,所以这个kindle其实使用的频率不是非常高。
笔者的这款是kindle7代,没有背光,只能在阳光下阅读,墨水屏耗电低,基本上充一次可以满足1周的使用。看看漫画也是没问题的,最关键的就是,不伤眼睛,而且相比手机等其他来说,因为不能玩其他应用,可以经可能的减少干扰。
总结
当然了,还有一些产品没有列入,因为有的已经被偷了,有的给别人用了,总之有幸经历了电子产品蓬勃发展的年代,恰逢中国芯片业的浮浮沉沉,希望以后的日子中,真正属于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产品能后来者居上。就像华为的那首《Dream It Possible》
是啊 我坚信。
历史决定曾经,但并不能决定现在的你和我。
所以我会不懈梦想直到梦变成真,直到窥见漫天星光!
新年就要到了,希望各位值友新春快乐!仅以此文纪念我们那些爱折腾的岁月!
![](https://res.smzdm.com/pc/pc_shequ/dist/img/the-end.png)
8风中追风8
校验提示文案
太过蔚蓝的天空
校验提示文案
feiying2004
校验提示文案
官理员
校验提示文案
Tony9999
校验提示文案
我占便宜等不到明天
校验提示文案
我占便宜等不到明天
校验提示文案
Tony9999
校验提示文案
官理员
校验提示文案
feiying2004
校验提示文案
太过蔚蓝的天空
校验提示文案
8风中追风8
校验提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