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钢炮否?技嘉BRIX微型电脑套件众测体验
话说有一天,突然收到一条神奇的短信 玩了这么久张大妈,居然中了一次众测,那酸爽。
东西到手半个月左右时间,刚好最近又折腾搬家,之前的台式机都懒得装,刚好全程体验下。

技嘉BRIX系列的NUC也算更新了几代,跟Intel原厂的外观设计跟内部布局其实几乎都一样(度娘下就知道),一直都是标准的方方正正的一个小盒子。
S:skylake版本,区别上一代产品,之前淘宝搜索了下,基本也就这一周刚刚铺货。
GP-WB8260MD双频+BT网卡,以前觉得自带无线网卡没什么,现在真没了反倒很不习惯,而且自带的BT,也省的外接很多蓝牙设备的接收器。
NUC玩法之一,显示器安装背板,不过限制蛮大,针对的显示器机型也要挑选,比如dell的U系列基本就没得玩了。
BRIX的实物大小,虽然之前就知道NUC很小,不过看到实物还是感叹科技的进步。
跟普通电视盒子大小其实差不多,就是厚一点。
IO口一,两个USB 3.0跟3.5MM音频口,要注意USB 3.0口相邻位置的,如果同时一个插接收器,一个插优盘或者移动移动盘等存储设备,传输数据的时候,基本都会干扰到接收器;解决办法就是不要并排一起,或者延长线搞定。
另一侧IO口,也是2个USB 3.0口,一个标准大小SD读卡插槽。
后面比较重要的数据口,有HDMI,DP,USB 3.1跟RJ45。
HDMI是1.4的标准,所以接dell 2715这种显示器本身也是HDMI 1.4规格的显示器,也可以1440p分辨率显示(1.0-1.2只能到1080P)
数据接口这一块来说BRIX,可以算完美,没缺点。
玄机就是:
(错误示范)
显示器背面要有VESA显示器支架安装口,然后金属板安装在支架安装位之后,BRIX可以安装在支架位置,就是显示器背面。
不过这样对显示器有两点要求,一点是显示器需要有VESA口,另外一点是显示器本身有底座但却没用到VESA口,这样的设定一般都是电视机,或者入门级PC显示器,目前大部分中高端显示器底座设计都是用VESA,加上NUC普遍价格不算便宜,所以略有尴尬。
(比如我错误示范用的2715,这样安装之后屏幕就没底座啦。。。)
个人对于BRIX兴趣点,其实更多在于内结构设计跟skylake平台的性能;毕竟NUC这么小,内部设计不合理的话,很容易悲剧。
拆机时间到!
拆掉底部4个长螺丝,底盖即可拆掉,可以看出BRIX S跟上一代内结构设计基本一样(厂商省钱),甚至跟intel原厂的NUC也基本一样,所以intel是找技嘉代工贴牌?
我屮艸芔茻,当年看到ITX的时候已经够震撼了,现在NUC这么小。
背面是散热器跟CPU,GPU。
BRIX因为其实是一个半成品,就是缺少了内存,SSD跟网卡,所以主板状态下安装最好了。
为了这次,也算下血本了,买了一对DDR 4笔记本内存,还有把之前打算装台式机上面的M2 2280的SSD也拿来装了。
内存,金士顿的骇客神条DDR4 2400, 2133价格也就少几十块,所以直接拿2400了,8GX2才五百多。。。
HyperX Savage240G,现在买SSD240起步没错,性能好容量也够充裕。HDD部分个人直接用NAS,网络替代了。
HyperX Predator,走的PCI-E总线的,也就是M.2 2280规格,本来是打算装台式机上面的,不过这次为了测试,先拿来装BRIX了。
切记,先装M.2网卡,然后装好主板后固定好天线,再装SSD。
底盖可以再安装一个2.5寸设备(其实本来也就只打算安装这块SSD)
数据线接好之后,后盖就可以用螺丝固定了。
BIOS,虽然是EFI,不过依旧是传统BIOS界面,对新手来说易用性不好,默认是F1版本,不过官网目前已经是F5版本了,到手的同学建议都升级下。
对这种机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风扇转速。相信谁都不喜欢被不合理的转速散热设定影响。
理论测试:
测试不是目的,只是为了更直观的了解。
这次BRIX S用了新的skylak平台,I5 6200U个人也是首次使用,所以兴趣还蛮大的,一方面想了解CPU的性能(虽然不抱幻想),另一方面就是先更了解HD 520是不是那么BT。
配置:
CPU:Core i5-6200U
内存:Kingston Impact DDR4 8GX2 2400(实际运行2133)
SSD:
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240G
综合效能:
PCMARK跟R11.5
PCMARK8 创作模式下分数是3700左右,算一般中等的效能(I7 6700HQ平台大概4200左右)
R11.5,测试了几篇,GPU部分有惊喜,快接近950m,也就是达到传说中接近930m的水准,确实不错。
存储部分:
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240G,系统盘,普通文件读破K水准了。
Kingston HyperX Savage 240G,从盘,有点小优势,240G真的是目前有限考虑容量。
内存带宽部分,虽然用的是2400的条子,不过CPU限制,最大也只能2133.
温度+功耗测试
测试软件furmark+linx同时双满载,正常使用环境是不大可能负载率这么高的
功耗最大也就40w,相比普通PC平台是有点优势
主板测温参考(烤鸡软件,正常使用是不可能温度这么高)
另外虽然跑烤鸡软件,实际机子噪音依旧不大,用测试仪测试过,几乎没什么变化,所以也就没有拍照。
使用环境:
这个其实比较重要,普通办公什么的,没什么好说啦,
当然参考上面PCMARK08也可以大概了解,是一套中等性能的办公机器。
不过着重测试下HD520的图形性能了
游戏方面试了街霸V,不过明显卡帧,所以这级别以上没测试意义。
直接测试LOL跟DOTA,这两个游戏比较实在一点。
两者设定分辨率都是1080P,这个最常规实用的分辨率,其他区别大概就是画质自定义等级。
LOL比较惊喜,高级等级画质帧数破败,最高级画质帧数也是80-90的浮动,完全流畅性。
生产力怎样?主要试了LR跟PS,LR个人主要照片处理为主,所以批量处理的时候问题也不大,稍微有点耐心不算卡。
PS的话,普通大小PSD文件处理起来是OK的,但是如果大型文件,处理一段时间会稍微吃力点。
第一次使用NUC,最后说下感受吧
优点:
技嘉这版本外观设计算中规中矩,不过毕竟小,还是OK的;
机壳做工,跟PCB做工都是优秀;
skylake平台功耗比依旧出色,如果是用标压版本的U性能估计会很客观;
HD520极显性能算优秀,可以让gt930狗带了
IO扩展口非常全,没有缺点。
玩法多,多平台折腾,以技嘉的历史,黑苹果也是OK的。
不足:
1,I5 6200u 预算能力只能算够用,在意CPU部分的同学,可以等I7,或者标压的版本
2,磨具用比较久了,外观只能算及格谈不上优秀
3,同上,BIOS(efi)界面不够人性化。只能算标准
之前众测标价是4K多,但目前单盒子的价格已经杀到3K多了,CP值算OK;盒子本身是半成品,有一定的DIY可玩度,同时又不会太麻烦。
不过目前期待的可能是标压版本跟I7版本。最后自问自答题目:非标压的U,确实谈不上小钢炮啦~

老板新年快乐
补上打赏了
请问usb3.1是gen1还是gen2的?
玩张大妈这么久
nuc 5i7+961用了半年,性能够用,我片子都能在上面剪,体积小,买了两个电源,有需要可以带回家处理工作,唯一的问题是,散热!正常使用室温10度,cpu就上50多了,开一下CODOL直接上80多,风扇狂响,youtube没问题,国内清一水的flash视频站也会不时高温加速,还是不太推荐入手
看来迷你盒子鸡,,应该能带动一波家庭主机销量。。 我都想给家里换一台了,之前还在考虑一体机,现在看,还是盒子好。
小便们经常说,干了张大妈这么久。
不都说是“色魔张大妈” 嘛,大妈当然是欢迎来搞咯
显示器型号是?
以前有brix,前一个月想弄个alpha玩,黄灯得我不行,实在是受不了了,现在正在组itx,估计以后还会弄个骷髅头玩玩,看二代再说
不占地方,办公家用不玩大型游戏足够了吧,只是价格。。
公司商务有一个Dell的,刷新200页的标书就卡住了。。。不知道这个如何
卖点是小巧,以前也老想买个,后来想想自己对体积也没有多大要求,就自己组了台。
我也有一个,办公、影音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关键是携带方便
就喜欢楼主这样的评测 言简意赅 想要了解的都已经说了😀
科技真的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同时也带走了我们许多的乐趣
能中就是爽啊
我觉得可以买个笔记本
这款是带雷电3的,据说刷Bios可开启,但文章都没有说到
键盘是罗技的K系列的蓝牙键盘吗?
小污见大污,见笑见笑
bios设置一下可以从键盘开机。按官方给的方向挂的话,电源键在上面,很容易够到,也不算麻烦。
太贵,性价比低
小钢炮也得有弹药啊
等靠USB供电的版本出来
哈哈哈,是的 1024
这东西能长期开机不关机嘛?
拔,不然你难受
错别字太多
这些东西不是一个简单的相互替代关系,实际它们都是心里草的生长速率计算公式的参数——长长了不拔难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