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鞋换了慢跑鞋中底就能做跑鞋吗?
好久没看众测频道了(主要是懒),结果这回意外地收到了探路者大红pao~
五一上来就收到了,不过因为当天临时有事,结果在门卫搁了一夜才开苞~
平日运动鞋都是买的25cm内长,看了探路者的尺码,最后也还是报的40码~
不知道是不是定制胶带没有了,发来的包裹并不如之前收到的那么显眼~
探路者的鞋盒从字体到配色,多少有些东方气息,不过不失~
鞋盒标签(一些必要的信息,略过)~
开盒发现是一月出厂的鞋子,比较新~
包鞋的纸上倒是下了些功夫,有保养说明和鞋科技的说明~
因为这是试穿之后的补拍,所以直接就上鞋照了~
帮面是网面+热熔面,鞋头和鞋尾支撑部分是硬塑,鞋底的侧面有中底科技Flight标注~
鞋内侧,和鞋外侧的唯一区别就是没有科技说明~
非常典型的户外鞋鞋底~
探路者自家的抗菌鞋垫~
鞋垫做工不错,厚度适中~
以下是细节~
开始以为是一体是鞋舌,结果细看了下,是像羽毛球鞋那般,鞋舌和鞋底用松紧带做了连接,因为是保证鞋舌固定和包裹性~
鞋带系统,双手收紧,单手放松,如果以跑鞋而言,个人以为鞋带可以再短些~
鞋头为全硬塑包裹,有利于脚趾保护,但同时也让鞋头不够服帖脚面,有利有弊~
无车缝熔断帮面,保证了鞋子的轻盈度,但或许是因为技术的原因,大红pao的透气性个人以为并不是很好(参照saucony ride6)~
试穿及运动体验:
lz双足裸长约245mm,平时运动鞋都是买内长250mm的穿,之前众测信息有提到大红pao大半码,但想来应该不至于太夸张,结果鞋子拿到手,就感觉不太对了~
40码的大红pao鞋垫内长居然接近260mm,这可是一般运动鞋41码或42码才有的鞋垫长度~
当脚跟顶住后鞋帮时,鞋头居然可以长出2mm以上~
所以大红pao尺码确实偏大,但绝对不止偏大半码~
但为了完成众测,只能硬着头皮试跑一下了~
包裹性:因为不合脚,所以鞋子整体包裹性并不是很好,特别鞋头较宽大,同时后鞋帮脚踝处支撑较弱;
重量:相比日常穿着较多的ride6和nimbus15,大红pao处于中间位置,虽然鞋型偏大,但单位重量控制很不错;
透气性:一般,类似于nimbus15;
缓冲:应该是大红pao最让我满意的一个环节,不论是日常行走和试跑过程中,flight中底给予脚掌的反馈都非常软糯,也就是俗称的“踩屎感”,而且前掌和后掌差异并不大,业余和专业跑者都可以适用,但对于竞速要求较高的场合,相对就不是很合适了,因为缓冲软糯,导致反馈并不是特别直接,对发力要求其实更高一些;
防滑:因为试跑的场所主要以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为主,在相对光滑的水泥路面上,大红pao的大底防滑性相对一般,当然这也和大红pao偏户外鞋的鞋底纹路有关~
以下总结:
缺点:
1、鞋头强调保护,以致鞋子前半部的包裹性不如一般慢跑鞋;
2、脚踝支撑较弱,对于LZ这种有过脚踝错位经历的用户而言,实在不够放心;
3、热熔帮面透气性不足,只是看着透(透光性还可以),但略闷脚(类似于nimbus15,但nimbus15分明帮面材质厚实得多)~
4、快速鞋带系统,脱起来方便,但穿好(保证包裹性)却需要比普通鞋带调整更费功夫(可能与本人的不习惯也有关系)~
优点:
1、flight中底缓冲很好,开始我以为是因为鞋底的关系,后来换上薄鞋垫,依旧能感受到明显的缓冲力度,就性能而言,与nimbus15的局部gel+鞋垫所呈现出的效果类似~
2、虽然整体鞋型略显累赘,但鞋子质量控制得还算不错,比较轻盈~
个人购买建议:
单纯个人购买意愿而言,不论原价还是折扣,我都不大会自掏腰包买大红pao,因为鞋型和配色都不喜欢,关键大红pao也不适合我的脚型~
但就产品本身而言,flight中底给我的印象很不错,所以如果探路者后期推出才用flight中底的其他鞋款,如果设计细节更好一些的话,还是可以考虑,毕竟肯定比市面上其他国际“大牌”的发泡科技中底略微便宜些~
不过相对于将徒步鞋或者登山鞋的中底进行改良,进而作为跑鞋面市,个人觉得是不不可取的,毕竟个人觉着对于比较强调专业性的体育产品来说,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好过四不像的跨界产品~